剛開始接觸登山活動,一定會有背包選擇困難症的問題,新手要如何挑選背包?背長要怎麼調整?背包要怎麼打包?一次整理,教大家如何挑選、整理與使用登山背包。
如何選擇容量?
選背包的時候,我們通常第一個想不外乎就是要買多大的?根據行程的不同,我們分成三種類型來縮小挑選背包的範圍:
郊山或日常:10~20L。
單日或跟團(不含睡袋、睡墊):30~40L。
過夜行程:女生50L~60L或以上、男生60L~70L或以上。
或可依據背包容量來看,建議可考量日後使用性,一起併入考量。
小型背包 : 小於35升,大多以一日健行的行程為主。
中型背包 : 35~55升,適合過夜行程,或是裝備輕量化後適用於3~5天的山區活動。
大型背包 : 55~75升,適合高山上多天數的行程。
特大型背包 : 75升以上者,適合特殊需求的登山者,如:雪地攀登、高山攝影、生態研究或高山協作等等。
小提醒:我們背包的舒適負重大約是體重的3分之1以下,所以背包跟內容物的重量也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如何選擇背包尺寸?
確定目的行程後,再來挑選背包尺寸。就像是衣服尺寸一樣,同樣容量的背包還會細分尺寸。每個登山背包品牌都有尺寸表,依據身高、背長與腰圍等分成多種尺寸,如 S、M、L等等,大多美系的中大型背包,還會加上性別條件(男女款)。
正確的背包尺寸要可以讓重量分攤在肩膀以及腰部,讓背負更舒適。
如何量背長?
一定要挑選適合自己背長度的背包,才能在登山健行時更省力的行走,而背部測量長度的方式為:從髖骨(腰部兩側突出的骨頭)一直到頸椎突出點。
最好的方式是到專業的戶外店請專人幫忙,背長起點在第七節頸椎(下方圖 C7),第七節頸椎在哪裡呢?就是將頭向前低下後,脖子後有個最突出的地方,那就是背長的起點。
再來你可以試著將手叉腰,兩手的大拇指的連線(下方圖 O),這條線就是背長的終點。量好你的背長後,對照各品牌背包尺寸對照表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背包尺寸。有的背包背長是可調整式的,依照使用者不同背長自行做調整。
第一次登山,不清楚需求怎麼辦?
會建議買大一點容量的背包,裝的少沒關係,給自己保留多一點彈性。不過一定要注意,不要因為背包容量大,把一些不需要的裝備都帶上山了。
如何調整背包?
每個大背包的背負系統都會有七個需要調整與檢查的地方,讓我們來看看是哪些地方吧!
背部長度
腰帶
腰帶連接帶
肩帶
肩帶連接帶(調整帶)
肩帶軛
胸前扣帶
背包負重試背:
挑好適合自己的背包及尺寸後之後,可以放入適當的重量,實際背負走一走,自己實際去體驗背包在身上的感覺。
購買背包以千萬不要怕麻煩,在山上背包需要長時間的揹負,不適合自己的裝備在戶外不僅背的不舒服,有時甚至危及到安全更是得不償失。
調整背包常見的錯誤
背部長度太長:肩帶無法服貼背部
肩帶拉太緊
肩帶連接帶太緊
腰帶連接帶太緊 :無法完整包覆整個腰部
腰帶太松 :肩膀的負擔就加重了許多
小提醒:背包如果有在正確的位置上,腰部是會感覺的到重量的喔,如果發現重量都在肩膀上,那可能就要再重新調整。
如何打包背包?
登山背包打包可分為四大區塊
下層(A:背包的最下面四分之一):重量輕而體積大的物品,如睡袋、禦寒衣物、備用衣物。
中層(B、C:背包的中間部分):再細分為內層與外層。內層(B:靠近背部),放的是體積最小而重量最重的東西 ;外層(C),則放其他物品,如鍋具、糧食等物品。
上層(D) :放置在上層的物品通常都是行進時會需要拿取的物品,如行動糧、頭燈、午餐、急救包、水等物品。
打包背包的技巧
ABCS 打包原則
Accessibility 易拿取:像是行走中會常用到的東西,例如:行動糧、衝鋒衣、雨傘等等。
Balance 平衡性:上、中、下層和靠近背部的位置都需注意內容物的重量平衡。
Compression 壓縮:將內容物壓縮後可以讓重量更集中。
Streamlined 流線型:打包後的背包實際上是與人體同寬而且緊貼於背部的。若有需要外掛裝備,行走中較容易發生危險,所以打包後的背包寬度不可超過身體太多喔。
背包使用的注意事項
不摔背包。
依照正確的上下背包方式操作。
鐵器堅硬的器材不要緊貼背包布料。
搬運的過程要小心扣具織帶配件。
背包的保養與清洗
每次使用完之後擦拭甚至清洗乾淨和溫水。
建議手洗(機洗可能同時損毀背包和洗衣機)。
清洗時要將所有織帶放到最松,並將可拆式腰帶拆除。
如需刷洗,請使用軟海綿(硬質刷會破壞防潑水層和布料)。
清洗後,請避開直接日照,在通風良好的地方將背包晾乾。
收納之前請確認整個背包(尤其金屬配件)已完全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