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在外的苗家人:同根同源遷居寮國,依然會說簡單中文

2021-01-09 行走在陌路

說到苗族,很多人就會想起湖南、雲南或貴州等地的苗寨。但實際上,苗族是一個發源於長江中下遊的跨境民族,並且於上古時期就開始四下遷居至西南和中南、華南等地。

200年前的18世紀初,湖南和雲南、貴州區域的部分苗家人開始遷往東南亞各國,其中就有一個家族留在了寮國華潘省三聯市40公裡處的小村子。機緣巧合下,居然在這裡遇到了同根同源還會說中文的苗家人...

據寮國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2005年全國人口普查時,寮國境內生活的苗族人有46萬之多,約佔總人口的7%。主要集中在華潘和川壙兩省,被越南人稱為「苗人」或「蒙族人」,還有一些帶有歧視意義的稱謂。1975年戰後,約有30%在寮國定居的苗家人,不得不沿著這條路去泰國避難,大部分人都留在了這片土地上。

突突車經過村子邊時,看到三三兩兩的當地人帶著孩子在刺繡,雖然說越南和寮國也有類似中國的刺繡文化,但花色以及染布明顯不同。因而停車讓嚮導去問了問,結果,當地女子居然用稍顯彆扭的中文問道:你們是中國人嗎?

原來,這個村子就叫「苗人村」,他們雖然移居這裡已經近200年,但口口相傳卻依舊會說簡單的中文。由於當地並沒有什麼就業機會,男人們基本都在市內工作賺錢養家,婦女就只能在家刺繡售賣給路過的遊客。

這些輟學的孩子們看到陌生人並不害怕,或許是長期接觸遊客的原因,雖然不會向遊客索要錢財,卻也一直跟隨著。

如果按照寮國人的叫法(名前姓後),這個13歲女孩應該叫亞目·馮希,但她卻開口用中文說「我叫亞目,我爸爸在昆明...」

原來,亞目的爸爸在昆明專職給中老貿易公司做翻譯,而媽媽身體不好一直臥床繡點錢包鑰匙包等等小物件,她只能利用課餘時間出來擺攤。有時候遊客路過的多,一天還能賺上二三十美元,但多數時間都是空手而歸,畢竟,這裡沒有幾個遊客會停車遊覽。

手工製作極其精美的小挎包,一個賣25美元左右,卻沒有大人看守,只留一個牙牙學語的小姑娘。看到我們過來,她急忙穿過馬路去叫媽媽,我們只能跟隨護著她過馬路。

跟所有苗家人一樣,寮國苗人村的婦女們個個都會一手好刺繡,女孩的媽媽不是苗族人,也不會中文,只是靦腆的笑了笑低頭繼續手工。這裡幾乎家家戶戶都以苗繡為生,除了刺繡,甚至連水果攤都沒見到...

聽亞目說,這個村子幾乎都是苗族後代,由於太窮外面的女人並不願意嫁過來,村子的人口也就在500人左右。白天在這裡幾乎見不到壯年男子,只有傍晚的時候他們才回家吃飯。當同行的朋友問亞目知道中國是什麼樣的嗎?亞目兩眼放光的說:「我在爸爸的手機裡看到了好漂亮的大城市(昆明),那是中國最漂亮的地方嗎?」

說實話,我們都有點心酸...只能跟亞目說:「中國很大,漂亮的地方也很多。你好好讀書,以後到中國來慢慢看...」

相關焦點

  • 臺灣媒體同仁:海峽兩岸茶葉和茶文化同根同源
    2017年「清新福建行」系列報導二:臺灣媒體同仁:海峽兩岸茶葉和茶文化同根同源東南網5月9日訊(本網記者 鄭思楠)2017參訪茶葉產區的過程中,廖鳳斌對於天福窯中茶具的生產別有一番感觸,他說,現在這裡生產的茶具已不僅體現實用性價值上,更是可以把玩的藝術品。「現在天福窯已經是觀光工廠,容器的創新也使閩南茶文化大放光芒。」廖鳳斌表示,海峽兩岸茶葉和茶文化同根同源、同脈同宗,儘管兩岸由於各種原因分離,但在茶產業交流上始終保持著聯繫。
  • 寮國「中文熱」持續升溫
    學生們正在學習中文。齊彬 攝  中新社萬象9月6日電 題:寮國「中文熱」持續升溫  作者 付強 齊彬  談起剛剛開始的新學期,寮國萬象寮都公學校長林俊雄最大的煩惱就是招生問題。  「這學期申請入讀寮都的學生有500多人,但我們只能招收200名,很多人找到我,也沒辦法」,林俊雄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想學中文的學生太多,而學校條件有限,實在是有心無力。  目前,寮國有各類華文學校8所,但即使是其中規模最大、學生最多(近2800人)、師資力量最強(教職員工168人)的寮都公學,也依然無法完全滿足學生學習中文的需求。
  • 英華學子暑期臺灣同根同源文化之旅
    八月初,英華學子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了飛躍海峽的旅程,飛向記憶中那陌生的美麗寶島,參加臺灣同根同源文化之旅。臺灣人說「北京故宮看房,臺灣故宮看寶」,我們就一探究竟吧。我們第一站就是探寶的過程,因為故宮要求不準拍照,所以沒有留下一絲痕跡,不過孩子們看到的將永遠留在他們的記憶裡,孩子們深深的體會到古人的偉大。
  • 臺灣商家「點讚」山西文博會 文化同根連結兩岸情
    臺灣商家「點讚」山西文博會 文化同根連結兩岸情 2017-08-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禕   中新網太原8月25日電 題:臺灣商家「點讚」山西文博會
  • 炎黃子孫同根 華夏民族同源 己亥年香港恭拜軒轅黃帝大典圓滿禮成
    己亥年香港恭拜軒轅黃帝大典圓滿禮成活動現場炎黃子孫同根 華夏民族同源身著傳統唐裝、佩上莊嚴的黃帝絲巾,向軒轅黃帝畫像鞠躬,敬獻花籃、淨手進爵……3月31日上午,香港如心海景國際會議中心的氣氛格外肅穆,「己亥年香港恭拜軒轅黃帝大典」正在這裡舉辦。
  • 這首歌裡有苗家人的幸福生活
    「牽一縷和風,繡四季歡暢,一針一線串起日子晴朗……」歌曲詞作精美,音樂時尚、大氣,民族風味濃鬱,個性鮮明且突出,演唱韻味獨到,聲情並茂,唱出了苗家人的聰明智慧和厚重的文化底蘊,唱出了苗家人傳統手藝的實力與魅力,唱出了苗家人在新時代條件下的幸福生活,唱出了苗家人的美好心聲和高度自信。其被眾多歌迷稱為一首不可多得的專門歌唱苗家人「繡」的歌曲。
  • 中國人到寮國實拍:這裡是寮國,卻有著隨處可見的中文!
    說到寮國的話,我們都知道這個國家的人很喜歡載歌載舞,在我們看來,這是很懶的一個國家。因為這些人一般都是在30多歲之後,就開始了養老生活,在我們看來,這種做法是很不實際的。寮國是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但人們生活的幸福感還是很高的,因為寮國人很容易滿足,對於中國遊客的態度也是很好的,當中國人到寮國實拍,這裡是寮國,卻有著隨處可見的中文,這裡是寮國和中國的邊境。
  • 寮國中國統促會、華文教育聯合會堅決擁護《反分裂國家法》聲明
    寮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簡稱「寮國中國統促會」)、寮國華文教育聯合會5月31日聯合發布聲明,堅決擁護《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周年座談會講話精神。號召全體中華兒女必須團結起來,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活動,共同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共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 了解「潮文化」,可不止吃一頓牛肉火鍋那麼簡單
    但真正的潮汕文化,可不止吃一頓牛肉火鍋那麼簡單。 饒平道韻樓圍屋航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海內外同根同源
  • 做最懂中文的「寮國小姐」
    10月中旬,深受寮國民眾喜愛的2020年度「寮國小姐」選美大賽拉開帷幕,活動的Facebook官方帳號下,有不少在寮國的雲南人給23號參賽選手、寮國姑娘金妮·本帕頌加油打氣。  金妮是一位地道的寮國姑娘,能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金妮出生於寮國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就開始學習中文。因為父親工作調動到昆明,上初中的時候,她也來到了雲南。  「我在雲大附中度過了兩年時光。
  • 湖北鄂州映山村即將搬遷 李氏家族尋遷居四川宗親
    受全村父老鄉親委託尋找搬遷失散的李氏鄉親,在這裡簡單描述下當年的一些情況,希望能喚起你們的記憶……」帖子中除了尋親內容,還附上了兩張族譜,顯示該家族名為允其、允欣的兩人先後於雍正己酉年和乾隆丁巳年遷居四川。該網友稱,雖然已過去幾百年,但全村人並沒忘記在四川的宗親,「一直記掛著你們」。
  • 寮國年輕人為什熱衷學中文?當地導遊說出了答案
    寮國和我們相鄰,經濟不發達,但旅遊資源豐富。很多中國人喜歡到寮國旅遊,中國遊客的前往,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不少中國遊客到寮國旅遊,發現寮國年輕人,不少會講中文。在寮國旅行期間,我請了一名寮國的女導遊帶我遊玩。女導遊大學才畢業,長得很美。
  • 我市井岡山客家山歌受邀參加湖南紅色旅遊文化節——「湘水同源·文化同根」湖南山歌邀請賽
    湖南紅色旅遊文化節——「湘水同源·文化同根」湖南山歌邀請賽活動在這裡舉行。我市井岡山客家山歌和來自全國各地的12支隊伍共計76人激情賽歌,為觀眾獻上一道豐富的「非遺山歌盛宴」。
  • 臺灣政治大學博士:在大陸找到同根同源的美感
    可以說,有好戲的地方就能見到蔡欣欣,有舉辦兩岸的戲劇交流活動就能見到蔡欣欣。    昨日,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表演藝術傳承人暨高甲戲柯派醜行表演藝術研討會上,記者採訪了蔡欣欣博士,她說:「今年我已經往返大陸與臺灣8次了,都是與戲曲有關。」
  • 朱坤明:在外地的重慶中年人都喜歡說自己是四川人,同根同源
    四川和重慶同根同源,講著相同的四川話,在外的這些年,我遇到過四川人和重慶人,年紀大的喜歡說自己是四川人,年輕人不在乎。電子廠、跟貨員、壁掛鍋爐、中央空調、裝修等我都做過,曾經見過很多四川人,他們吃苦耐勞,老闆都很喜歡他們。年輕人裡有四川的同事,他們很善良,很慷慨,喜歡請客吃飯,給大家購買飲料和礦泉水。
  • 中國交換生眼裡的寮國苗族
    |雲南民族大學到寮國的交換生幾個寮國苗族同我們熱情地打招呼,並且帶著我們去到「拋繡球」現場。雖然在快手上已經看過了許多「拋繡球」場面,但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真的被震撼到了。不瞞大家說,雖然作為一個女孩,我也被寮國苗族美女的美色所吸引。
  • 寮國舉辦「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
    5月25日,選手在寮國首都萬象參加第11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寮國賽區決賽。第11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寮國賽區決賽25日在寮國首都萬象寮都公學舉行,來自寮國各華文學校的12名選手參賽。
  • 寮國旅遊新發現,萬象僧侶很謙遜很好學,還會主動找中國人學中文
    每到一個地方旅行時,除了將那些景區走一遍外,還喜歡甩開火腿漫步於當地街上,四處逛逛看看,其實這也是旅行的一種方式,這是最能貼近當地生活的一種感受。我們在寮國萬象旅行時,依舊如此。寮國萬象,是寮國的首都,這個國家是全民信佛的國家,所以在街上看到不少僧侶,僧侶在這個國家是受人尊敬的,每家每戶都會讓家裡的男孩去做僧侶,做幾年不管,做一輩子都可以,主要是當地人民虔誠的信奉。
  • 「高山流水」苗家人待客最熱情的敬酒方式
    苗家人的酒如同苗家人的山、苗家人的水,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長,水有多深,酒罈就有多深!苗家人待客熱情,有「無酒不成席」之說!在苗家人心裡,客人高興了,大家就都高興了,老天爺也會高興了,這樣就會保佑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就會有好收成,就會有更多新米釀製更多米酒。
  • 和男朋友的寮國之行,遇到會說中國話的寮國人,打一段太極拳!
    2019年旅行的第一站,便是東南亞的小國,寮國。說到寮國,大家想到的就是,這是一個非常貧窮落後的國家,但是當我看到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遊記《假如真有時光機》以後,我便對這個神秘的古國,充滿了嚮往,於是我和男朋友便來到了這裡,這一次的寮國旅行,去了寮國最值得去的三個地方:萬榮,萬象,琅勃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