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碟酸芋荷

2021-02-22 稻荷藝文

酸芋荷是眾多酸菜中的一抹小清新。兒時一碗白米粥,一碟芋荷炒紅椒,是夏日胃乏時候的絕配。

芋荷在我們那是指芋頭地上部分的莖葉,一幹一葉,亭亭玉立,不蔓不枝,形似荷葉,只不過葉色更深,莖幹粗大,光滑無刺。

芋荷清麗的形象頗受攝影愛好者的親睞,見過網上曾經紅極一時的一組照片,一大一小穿拖地白裙的女子,各手擎一枝芋荷,宛若落入凡間的天使,清逸絕塵,讓人難忘。有一次去四川美院閒逛,校園裡有一叢茂盛的海芋,葉大如傘,翠綠逼人,前去與其合影的人絡繹不絕。

據載,芋原產我國,品種繁多,南北皆有,以南方栽培較為普遍,如福建的檳榔芋,廣西的荔浦芋,寧波奉化芋艿頭,都是久負盛名的佳品。故鄉種的芋是紅芽芋,我們俗稱芋子,子芋多而群生,肉質潔白細膩,入口軟糯滑美;母芋多纖維,久煮不爛,味不甚美,只宜切絲炒食。

進入農曆八月即可採挖新芋嘗新芋,家家都會炸上一鍋芋包子,做法是芋子帶皮毛煮熟後,乘熱剝去皮毛,芋肉搗爛成泥,加適量磨得細細的糯米飯,拌勻,做成桌球大小的圓子,下熱油鍋炸至金黃,酥脆鬆軟,味道極美。芋子是我們那冬天的主菜,三天兩頭母親都要煮上一鍋芋羹,芋羹的做法比較特別,與酒糟同煮,芋子煮爛後,加勺辣椒醬,用鍋鏟搗成糊狀,名為酒糟芋子,鮮辣滑美,淋在米飯上,拌勻,呼啦啦不覺一碗飯就下去了。

鄉人長期種芋,發現芋子留在地裡保鮮效果好,想吃的時候就去地裡挖一蔸。秋天一過許多作物都收穫歸倉了,田地裡只留下不多的幾壟芋子。

猶記得,冬日野地裡放牛的時候,生一堆柴火,去附近人家地裡撬幾個芋子,丟進去煨熟,末了我們幾個孩子團團圍坐一起,手捧滾燙的芋子,撕開煨焦的芋皮,露出潔白香濃的芋肉,猴急著一口下去,燙得呲牙咧嘴,嘴角眉眼沾了一臉的黑灰。

宋代有首流傳下來的民謠:「深夜一爐火,渾家團欒坐,煨得芋頭熟,天子不如我。」冬夜一家人圍著火爐烤芋頭,當屬快意的樂事,但與我們比,終是少了份野趣。

芋子留在地裡保鮮,要把上面的芋荷砍除。除了芋的塊根入饌,鄉人善於利用,芋梗也不浪費,做成酸芋荷,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本草綱目》記載:「芋梗,辛、冷、滑、無毒,除煩止瀉。民間多用作暖胃、止痛之食療。」

芋荷不耐霜雪,需趕在霜降前砍下,打霜後芋荷就被霜打壞了,不堪食用。砍芋荷的時候,一併把葉子也砍了,只留芋荷幹。芋荷幹還需把外面一層粗皮撕掉,晾在地裡曬蔫,就可打成捆挑回家製作酸芋荷。

酸菜罈子事先洗淨晾乾,把酸芋荷一層層碼進去,碼實後,撒上粗鹽,倒適量米醋,壇口鋪一層稻草,最後壓上一塊大河石,醃製十天半月便可開壇。

泡好的酸芋荷呈土黃色,吃的時候擰乾酸水,切成小段,下鍋加紅辣椒素炒,酸辣爽脆,下飯佐粥都好,與豬油同炒,味道更美。

故鄉大山長谷,溪澗密布,溪澗兩側野芋荷處處可見,鄉人多把野芋荷採回來製作酸芋荷。

野芋和家芋根葉相似,只是植株比家芋矮小,又因生長於溪澗旁,少光照,莖幹多深紫色。據說野芋的根塊毒性大,家種的芋子毒性小,但也不宜生食。晉人張華在 《博物志》中說:「野芋食之煞(殺)人,家芋種之三年不收,後旅生,亦不可食。」《本草經集注》記載:野芋能殺人,誤食之煩悶垂死者,惟以土漿及糞汁、大豆汁飲之,則活矣。

野芋頭無人問津,但是到了春末夏初,溪澗裡的野芋荷長得鬱鬱蔥蔥,鮮嫩肥美。這個時候把野芋荷砍回來,去葉,下滾水焯一下,撈起,攤曬去多餘的水分,碼進酸菜罈子浸泡,過上幾天就可抓出來吃了,用野芋做出的酸芋荷更加清爽脆嫩。

相關焦點

  • 客家人都愛吃的酸芋荷,你有多久沒吃了?
    芋 荷 芋頭梗即芋頭的莖葉,客家人叫「芋荷」,異名芋荷杆、芋莖,在客家許多農村都有種植。 小編表示接受不了,這麼好吃的芋荷,竟然要來餵豬…… 如何製作酸芋荷、芋荷幹 酸 芋 荷 老湯法,是常用的酸菜製作工藝。
  • 【服務900】酸爽可口!客家獨有的酸芋荷您吃過嗎?
    鄧阿姨說,做芋荷的缸要放在陰涼處,一般7天左右,缸內的芋荷的顏色就會開始慢慢變黃,也有了酸芋荷的雛形。二十多年來,鄧阿姨早就練就了火眼金睛,聞味道就能知道芋荷的發酵程度如何。鄧阿姨說,客家人做酸芋荷已有上百年歷史了,在光緒年間就被慈禧太后所賞。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醃菜是為了更好地貯藏食物,能夠讓蔬菜跨越季節,讓春天的菜能留到冬天吃。如今,酸芋荷更成為不少村民餐桌必備的小菜。
  • 帶有媽媽味道的尋烏酸芋荷,酸爽下飯,你有多久沒吃了?
    泡芋荷還有另外一種農家的做法是醃製的,把上面的葉子去掉只留下芋荷梗,洗乾淨後把芋荷梗曬上幾天,然後放入罈子裡加入鹽,再醃製上十天半月,就成了酸芋荷,這樣就可以食用了。剛醃好的色澤鮮美的芋荷入味了的蕎頭,和芋荷又酸又脆又辣。和草魚,豬肚,或者大腸一起搭配燒菜,是尋烏人家一貫的做法。
  • 江西農村這邊酸芋荷這道菜可謂是美味佳餚
    不知道其他地區的有沒有酸芋荷這道菜,我們江西這邊應該大部分人都知道,一說起這道菜,相信很多網友不由自主的在淹口水了吧。在我們農村老家這邊,很多人家去種芋子,那麼芋子本身可以吃以外芋荷苗其實也可以做菜,它可以新鮮的時候炒來吃,也可以醃酸菜一樣醃起來,做成酸芋荷。那麼酸芋荷具體是怎麼醃製的呢?首先我們在收芋子的時候,把苗分離出來,清洗乾淨後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瀝乾水,風乾一天,風乾表面的水分。加一些姜塊,大蒜,辣椒,同樣也是要洗淨風乾水分。
  • 南雄人都愛吃的酸芋荷,口水都"骨骨通"~
    如今大魚大肉都感覺不到好吃,辣芋荷吃一吃才開胃,在農村大部分人都會自己掩制酸芋荷,無任何公害,加工工藝以現代技術結合傳統的客家風味
  • 安遠人都愛吃的酸芋荷,想到口水都落落滴~
    ,在農村大部分人都會自己掩制酸芋荷,無任何公害,加工工藝以現代技術結合傳統的客家風味。如何制酸芋梗:1、選取比較肥大的芋荷梗,摘掉較老的表皮和嫩心部分;2、把芋荷梗洗乾淨後,置陽光下掠曬至柔軟即可;3、用粗鹽搓勻芋荷梗醃一兩小時後,紮成一小把;4、用涼開水浸沒芋荷梗,取一乾淨石頭壓在上面;5、經四至七天的發酵後,即可取出做菜。
  • 上猶人人都愛吃的酸芋荷,想到口水都落落滴~
    過去聰明、節儉的客家人每到芋頭成熟時便將芋荷晾乾切成段,與辣椒、大蒜放入缸中泡製而成。不僅酸爽可口而且非常的開胃,炎炎夏季這道菜成了不錯的開胃菜如果說素炒的酸辣芋荷是一道很下飯、卻見不了客的小菜,那麼爆炒大腸、豬肚、或者燜魚,加上酸辣芋荷相配,就是一道見得客的好菜了。醃製好的芋荷,一般醃的時候都會放辣椒,味道更好,顏色更漂亮。下面簡單說下掩制方法吧。
  • 大餘人都愛吃的酸芋荷,想到口水都落落跌~
    如今大魚大肉都感覺不到好吃,炒一碗酸芋荷吃一吃才開胃,在大餘的農村,大部分人都會自己掩制酸芋荷,無任何公害,加工工藝以現代技術結合傳統的客家風味。具有色澤金黃,香脆、微酸,並含有豐富的粗纖維。1、選取比較肥大的芋荷梗,摘掉較老的表皮和嫩心部分;2、把芋荷梗洗乾淨後,置陽光下掠曬至柔軟即可;3、用粗鹽搓勻芋荷梗醃一兩小時後,紮成一小把;4、用涼開水浸沒芋荷梗,取一乾淨石頭壓在上面;5、經四至七天的發酵後,即可取出做菜。
  • 酸芋荷怎麼炒從好吃,做法簡單易學,酸辣開胃,你吃過嗎
    芋子上市的季節就是做芋荷的時間,埋在土裡的芋子挖出來後,露在泥土以上的梗去掉葉子後,切小塊就可以醃製成酸芋荷了。這個客家人不會陌生,其美味不亞於酸豆角,酸蘿蔔,甚至不客氣的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以前還聽過他們為了把芋荷推銷出去,跑業務的真的很拼,他們帶著芋荷四處推銷,主要對象就是飯館和酒店,問題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啊!業務員就到廚房炒上一個讓大家嘗試,因為芋荷是醃製的,有的時候瓶口處難免會有長黴的,對醃製品來說這很正常,但客戶這樣問了,你總要有個滿意的答覆吧,那業務員直接就把那個吃掉了,然後說這個是可以吃的。你別笑,這是一種無奈和辛酸,這種滋味跑過業務的才能體會。
  • 定南人都愛吃的酸芋荷,想到口水都吧吧跌~
    如今大魚大肉都感覺不到好吃,辣芋荷吃一吃才開胃,在農村大部分人都會自己掩制酸芋荷,無任何公害,加工工藝以現代技術結合傳統的客家風味
  • 全南人都愛吃的酸芋荷,口水都"骨骨通"~
    ——小編:桃子 如今大魚大肉都感覺不到好吃,辣芋荷吃一吃才開胃,在農村大部分人都會自己掩制酸芋荷,無任何公害,加工工藝以現代技術結合傳統的全南風味。具有色澤金黃,香脆、微酸,並含有豐富的粗纖維。醃製好的芋荷,一般醃的時候都會放辣椒,味道更好,顏色更漂亮。下面簡單說下掩制方法吧。
  • 芋荷煮青豆
    卻對芋荷煮青豆,情有獨鍾。芋荷,湯溪人是指毛芋莖杆部分。一個「荷」字,總會令人聯想到一頃碧波蕩漾的池塘中那隨風搖曳的荷葉。芋葉和荷葉頗有幾分相似,都是碧綠碩大的,像撐開的綠傘兒。只是荷葉是圓形的,芋葉多呈楕圓心形。記得小時候和小夥伴們在田野玩耍,忽逢落雨時,大家就一人摘張芋葉罩在頭上遮雨。聽雨聲滴嗒落在頭頂,便開心地笑鬧著,嘰嘰喳喳,如同一群快樂的小鳥。
  • 客家人用酸芋荷來炒鴨胗,酸爽開胃,好吃下飯,這菜可以吃三碗飯
    酸芋荷可以素炒,可以做配菜,搭配豬大腸、鴨胗來炒那都是一絕。今天我就來說說這一絕之一的特色家常菜「酸芋荷炒鴨胗」,芋荷酸爽開胃,鴨胗營養脆口,絕對的開胃下飯菜,就是早餐用來當小菜那也是一流的美味。酸芋荷炒鴨胗的做法步驟:第一步:準備工作要準備的材料有:鴨胗清洗乾淨後開刀花切片,酸芋荷,辣椒切小圈,姜切絲蒜切片,鹽,雞精,生抽,料酒,油,澱粉。
  • 酸芋荷炒出來黑乎乎?那是你方法不對,正確方法在這裡!
    說到酸芋荷,相信不少的客家人都會嘴饞,酸芋禾是客家風味的一種醃製酸菜,在兩廣地區特別流行,其口味酸爽開胃,可以清炒,可以搭配其他的食材一起做美食,相信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莫過於酸芋禾送粥了
  • 清流靈地紅荷芋 聞名八閩大地
    ,只見河壩兩岸長出許多像荷葉一樣的植物,植物的根莖長滿了像珍珠一樣的芋子,因其葉似荷花,芋芽為紅色,又生長在荷塘壩上,故得名「紅荷芋」。紅荷芋的種植充分體現了姚坊客家人的智慧和勤勞質樸,為保證質量和產量,姚坊人對紅荷芋的選種十分講究,都要選顆粒健碩、個頭大而均勻、芽頭飽滿的作為來年的種芋。由於在選種、環境、土壤、技術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姚坊人栽培出的紅荷芋風味獨特,品質遠勝於其它地方所產的芋子。
  • 農村自然生長,晾曬的芋梗幹,酸爽的芋梗酸,你們吃過嗎?
    植物芋有多個品種,有些是種植後,採收埋在地下的芋頭。其中有一個品種,芋梗是綠色中帶有點白色,人們只採收芋梗,用來晾曬芋梗幹,或者醃製芋梗酸。在家鄉廣東,有許多村民種有白芋苗,通常,在一顆芋苗長有5一6條芋梗時,會將靠近根部的3一4條芋梗割下來,去掉葉片。
  • 酸芋禾炒出來黑乎乎?那是你方法不對,正確方法在這裡!
    說到酸芋禾,相信不少的客家人都會嘴饞,酸芋禾是客家風味的一種醃製酸菜,在兩廣地區特別流行,其口味酸爽開胃,可以清炒,可以搭配其他的食材一起做美食,相信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莫過於酸芋禾送粥了,相信吃過的朋友都懂!
  • 江西鉛山:「荷」你相約紅色紫溪,看荷花,品芋香
    對於鉛山人來說,都喜歡去橫峰梧桐畈看荷花,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鉛山,也有成片的荷田、成片的荷花可看哦。對於荷花的美,從古至今就有很多描寫荷花的詩詞。宋代楊萬裡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 於學榮的美食記憶(54)│泰興華美達酒店香荷芋扁豆燉獅子頭
    香荷芋扁豆燉獅子頭,應時應季菜品,選用香荷芋中的「子芋」,鴿蛋大小,粉質細膩,香氣如慄,入口一抿即化。獅子頭江蘇特色美食,肉餡中加入香荷芋,攪打上勁,養炸後,在紅汤滷中小火慢燉而成,不以嫩見長,而是香為絕。
  • 燴芋荷這樣做,鮮香適口,做法簡單,好吃停不下來
    燴芋荷芋荷梗。對於多數人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它不同於青菜蘿蔔,每個人都認識。芋荷,作為南方蔬菜,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做這道美食。一說到芋艿,幾乎人人都知道!芋艿的葉梗,就是芋荷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