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13個地級市名字由來,以及各自城市定位

2020-12-10 騰訊網

1.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名字由來:恩施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古為施州。

1728年,雍正撤施州衛,改置施縣,次年改名恩施縣,意為皇帝恩澤施地「恩施」由此得名。

1735年,設置施南府,府治在恩施縣。

1949年,設恩施專區,後在1970年改恩施地區。

1983年,恩施地區撤銷,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993年,改名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城市性質:武陵山區區域性中心城市,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核心城市之一。

2. 隨州市

名字由來:隨州是炎帝神農的誕生地。西周為隨國,西漢設置隨縣,以古隨國為名

554年,北朝西魏改并州為隨州。隨州由此得名。

1912年,隨州改為隨縣。

1979年,劃出隨縣城關鎮及城郊,設置縣級隨州市。

1983年,隨縣併入隨州市,屬襄樊市。

1994年,改為湖北省直管市(縣級)。

2000年,設立地級隨州市,原縣級隨州市改為曾都區。

城市性質: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重要的旅遊城市,世界華人謁祖聖地和中國專用汽車之都,鄂北區域性中心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3. 鹹寧市

名字由來:取自《周易·乾象》裡「萬國鹹寧」,即天下太平。

1007年,為避宋太祖趙匡胤永安陵諱,將永安縣改名為鹹寧縣。

「鹹寧」作為政區由此得名。

1983年,設置縣級鹹寧市

1998年,鹹寧地區和縣級鹹寧市撤銷,設置地級鹹寧市,原縣級鹹寧市改為鹹安區。

城市性質:鄂湘贛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武漢城市圈生態宜居城市,中國溫泉旅遊名城。

4. 黃岡市

名字由來:備戰過高考的學子,對黃岡的教輔試卷一定不會陌生,因高考「押題」準確性高而備受青睞。

這座極其重視教育的城市,是因黃岡山而得名

598年,隋朝將南安縣改為黃岡縣,作為政區,」黃岡「由此得名。

1990年,黃岡縣撤銷,設立黃州市。

1995年,黃岡地區和黃州市撤銷,設立地級黃岡市。

城市性質:湖北省區域性中心城市、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武漢城市圈核心集聚區的新型產業基地,濱江濱湖生態園林城市。

5. 荊州市

名字由來:不知有多少人讀《三國》,會因關羽大意失荊州而捶足頓胸,繼而扼腕嘆息。

古荊州是古九州之一,管轄的地域遠超出今湖北轄境,古荊州也是因其境內蜿蜒高聳的荊山而得名。

荊山就在今襄陽市境內的南漳縣以西的地方。

1994年,荊州地區撤銷,設立地級荊沙市。

1996年,荊沙市改名荊州市。

城市性質:國務院批覆確立的鄂中南地區的中心城市,長江中遊交通樞紐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6. 孝感市

名字由來:因董永賣身葬父的孝行感天動地而得名。

454年,南朝宋設置孝昌縣。「孝昌」意即孝子昌盛。

924年,五代唐時期,為避李存勖祖父名諱,遂將孝昌縣改為孝感縣。

「孝感」作為政區得名於此。

1983年,設置縣級孝感市。

1993年,孝感地區撤銷,設置地級孝感市。原縣級孝感市南部設立孝南區,北部設置孝昌縣。

城市性質:武漢都市圈副中心城市,鄂豫省際區域性中心城市,中華孝文化名城,具有水鄉園林特色的宜居休閒城市。

7. 荊門市

名字由來:「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李白詩裡的荊門,因荊門山而得名。荊門山即郢門山,位於今宜都市境內。

荊門山不在荊門市境內。這是由於歷代行政區劃變更而造成的歷史遺留問題。

805年,唐朝設置荊門縣,隸屬江陵府。荊門作為政區由此得名。

1979年,設置縣級荊門市,市、縣並治。

1983年,荊門縣併入荊門市,縣級荊門市升格為地級市。

城市性質:鄂中區域中心城市,湖北省石油化工和新型製造業基地,以荊楚文化為特色的山水宜居城市。

8. 鄂州市

名字由來:因古鄂國而得名。湖北簡稱鄂,即來源於鄂州。

221年,吳國孫權遷都到此,改鄂縣為武昌縣,寓意「以武而昌」。

1913年,改置壽昌縣,次年改為鄂城縣。

1960年,鄂城縣改為鄂城市,第二年撤市改縣。

1979年,成立縣級鄂城市。屬黃岡地區。

1983年,鄂城縣、鄂城市撤銷,設立地級鄂州市。

城市性質:國家「兩型社會」和城鄉一體化示範城市,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華中地區生態旅遊休閒勝地,綠色製造基地,區域創新高地,武漢城市圈區域性物流中心和交通樞紐。

9. 襄陽市

名字由來:提到「襄陽」,很多人立馬想到金庸的小說。

郭靖因死守襄陽抗擊蒙古,個人形象升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樣的主旨讓武俠小說在文學價值上陡然拔高一個檔次。

因地處襄水(今南渠)之陽而得名的襄陽,在公元前201年的西漢開始建城,設置襄陽縣

襄陽由此得名,並一直沿用到建國初期。

1950年,將襄陽縣的襄城、樊城兩個區劃出,設置縣級襄樊市。

在日後60年的時間裡,「襄樊」在地位上「替代」了有著千年歷史的「襄陽」。

1979年,縣級襄樊市升格為省直轄市。

2010年,襄樊市更名襄陽市,屬於這座城市的厚重的歷史底蘊又回來了。

城市性質: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新型工業基地城市。

10. 宜昌市

名字由來夷陵雖小邑,自古控荊吳。

宜昌古稱」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

東晉,將夷陵西境分出,設置新縣,取名「宜昌」,意為宜於國運昌盛,「宜昌」由此得名。

1912年,東湖縣改為宜昌縣。

1949年,將宜昌縣城及近郊分出,設置省轄宜昌市。

1979年,宜昌市升為地級市。

城市性質:世界著名的水電旅遊名城,長江中上遊區域性中心城市,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

11. 十堰市

名字由來:堰,意為攔河蓄水大壩。「十堰」作為地名,其得名有兩種說法。

其一:始於明朝。1484年,《湖廣圖經志》載:「 十堰,在縣南,因溪築十堰,以灌田。」

據說這是關於十堰地名的最早記載。

其二:始於清朝中葉。因居民在百二河和犟河攔河築堰十處以便灌溉,十堰由此得名。

1967年,因建設我國第二汽車製造廠的需要,成立十堰辦事處。

1969年,十堰辦事處撤銷,設置十堰市。

1973年,升格為地級市。

1994年,鄖陽地區和十堰市合併,仍稱十堰市。

城市性質:國際知名的生態文化旅遊城市,國家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鄂豫陝渝四省(市)交界地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12. 黃石市

名字由來:被譽為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搖籃的黃石市,有說市因黃石山而得名。

1950年,在石黃工礦區的基礎上設置省轄黃石市,是湖北最早設置的兩個省轄市之一。

城市性質:長江中遊城市群區域性中心城市,先進位造業基地。

13. 武漢市

名字由來:武漢三鎮指的是武昌、漢口、漢陽。

1926年,武昌城區改為武昌市;夏口縣改為漢口特別市,轄漢陽縣城。

同年7月北伐,9月攻克漢口,11月攻克南昌。

此時,國民黨內部出現分裂。

廣州國民政府決議北遷,蔣為首的中央黨部決議駐守南昌。

1927年1月,武漢三鎮合併,武漢特別市成立。在寧漢分裂期間,武漢作為中華民國的臨時首都。

隨著寧漢合流,南京成為中華民國首都。1929年,武漢市撤銷。

1949年復置,屬中央直轄市,1954年成為湖北省省會。

城市性質:湖北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交通通信樞紐。

相關焦點

  • 江蘇省13個地級市名字由來,以及各自城市定位
    1949年,設置泰州市,市、縣並治。這是泰州作為市建制的開始。 1983年,泰州市作為省轄縣級市,由揚州市代管。 1996年,泰州升格為地級市。 城市性質:中國長江三角洲地區重要的工貿港口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江蘇省13個地級市名字由來,以及各自城市定位
    1949年,設置泰州市,市、縣並治。這是泰州作為市建制的開始。 1983年,泰州市作為省轄縣級市,由揚州市代管。 1996年,泰州升格為地級市。 城市性質:中國長江三角洲地區重要的工貿港口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四川18個地級市名字由來,以及各自城市定位
    城市性質:成都大都市區副中心城市,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範市,以東坡文化為特色的歷史文化名城,生態宜居的公園城市。 2000年,雅安地區和縣級雅安市撤銷,設置地級雅安市,原縣級雅安市改為雨城區。 城市性質:川西樞紐城市、川西區域性中心城市、國際化旅遊生態城市、四川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 陝西10個地級市名字由來,以及各自城市定位
    城市性質:秦嶺腹地生態旅遊城市,關中天水經濟區次核心城市,西安大都市圈的宜居養生城市。安康市名字由來:有著「西安後花園」之稱的安康,因境內土壤含有豐富的硒元素,被譽為「中國硒谷」,名字取自「萬年豐樂,安寧康泰」的寓意。
  • 四川18個地級市名字由來,以及各自城市定位
    城市性質:成都大都市區副中心城市,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範市,以東坡文化為特色的歷史文化名城,生態宜居的公園城市。 2000年,雅安地區和縣級雅安市撤銷,設置地級雅安市,原縣級雅安市改為雨城區。 城市性質:川西樞紐城市、川西區域性中心城市、國際化旅遊生態城市、四川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 浙江11個地級市名字由來,以及各自城市定位
    1949年,在嘉興縣城區設置嘉興市,市縣並治。 1981年,嘉興縣併入嘉興市。 1983年,嘉興地區撤銷,分設湖州、嘉興兩個地級市。 城市性質: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旅遊城市。
  • 西藏7個地級行政區名字由來,以及各自城市定位
    那曲市 名字由來:那曲地處西藏北部,羌塘高原東端,同新疆和青海接壤,屬於高原亞寒帶氣候,是西藏最大的天然牧場之一,其藏北高原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
  • 西藏7個地級行政區名字由來,以及各自城市定位
    那曲市 名字由來:那曲地處西藏北部,羌塘高原東端,同新疆和青海接壤,屬於高原亞寒帶氣候,是西藏最大的天然牧場之一,其藏北高原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
  • 廣西來賓市5個市縣的名字由來,以及各自城市定位
    來賓市 名字由來:原為來賓縣,因江水得名。 唐代《元和郡縣誌》記載:(來賓縣)「在都泥北,來賓水東,故以為名」。 都泥江,即今紅水河。
  • 一文快速了解,甘肅14個地級市名字由來,以及各自城市定位
    蘭州市名字由來:嘉峪關市名字由來:因市境內明長城西部終點嘉峪關而得名。1965年設市,1971年經國務院批准為省轄市。金昌市名字由來
  • 新疆9個地市的名字由來,以及各自城市定位
    烏魯木齊市 名字由來:烏魯木齊地處新疆中部,三面環山,距離海洋有2500公裡,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大城市。 關於其名字由來,有幾種說法: 其一:回語。
  • 青海8個地級行政區的名字由來,以及各自城市定位
    西寧 名字由來:西寧市一座有著深厚歷史文化淵源的高原城市,古稱青唐城、西平郡、鄯州等,是古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交通咽喉。 「西寧」之名始於北宋。
  • 新疆9個地市的名字由來,以及各自城市定位
    烏魯木齊市 名字由來:烏魯木齊地處新疆中部,三面環山,距離海洋有2500公裡,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大城市。 關於其名字由來,有幾種說法: 其一:回語。
  • 一分鐘快速了解,廣西14城市名由來,以及各自城市定位
    2003年8月6日,崇左縣升格為地級崇左市。 城市定位 面向東協開放的重要門戶城市,西南地區重要的循環經濟及進出口加工基地,南疆邊關風情旅遊帶核心城市,駱越文化深厚的山水園林城市。
  • 一分鐘快速了解,貴州9個地級市州的名字由來,以及各自城市定位
    概況 常住人口:497.14萬(2019) 面積:8034平方公裡 經濟發展:GDP 4039.60億元(2019) 車牌代碼:貴A 名字由來
  • 湖南行政區劃暢想:分為13個地級市,可以這樣分
    湖南省總面積21.18萬平方公裡,是我國面積第十大省,是中部六省中面積最大的省份;全省下轄13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2019年全省常住人口6918.38萬人,地區生產總值39752.12億元,排名全國第九,在中部六省中落後於河南、湖北兩省。
  • 湖北城市等級排名次,黃石不敵鹹寧,這2個市與二副並列三線城市
    而最近,又有19家網際網路公司對我國30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進行了分級排名,而他們的依據是商業聚集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口活躍度、城市生活多樣性以及城市未來可塑性等五個維度,從這五個維度可以看出,偏重於商業性,和一個城市的真正關係其實並不大。不管其他,這裡我們先來看看湖北13個地級城市的排名到底是怎樣的?首先看看省會城市武漢。
  • 如果武漢擴容,鄂州撤市設區,湖北2地有望升格為地級市
    但是它們忽略了今年疫情的影響這一因素,武漢和鄂州今年經濟下滑是在所難免的,所以超越成都是不可能的;而合併後,2021年武漢經濟總量能否超越成都,現在是無法下結論的,還需要看看兩個城市今後的經濟發展情況!三、武漢擴容,湖北多出一個地級市指標,會新設地級市嗎?湖北省面積18.59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5900多萬,目前共有1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
  • 浙江十一個城市的地名由來,你的家鄉名字是怎麼來的呢?(上)
    浙江總共下轄11個地級市,但是絕大多數浙江人都不知道他們所在地級市的名字是怎麼來的,下面筆者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以下順序不分先後)。杭州《太平寰宇記·江南東道五》:「杭州在餘杭縣,蓋因其縣以立名」。作為浙江的省會城市,從千年前開始,杭州就一直是浙江的政治中心了。
  • 福建這9個地級市的名稱由來你都知道麼?
    福建一共有9個地級市,福州,廈門,泉州,漳州,莆田,三明,龍巖,南平,寧德,關於這9個地級市的名稱由來,你都知道麼?下面就由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下~南平南平是這9個地級市中得名最早的縣,早在東漢建安元年(196年),為了平定閩越地區的戰亂,朝廷派兵入閩,平亂後,取南境平定之意,將這裡設為「南平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