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鄉村婺源,最吸引遊人的是春天油菜花。而婺源古坦鄉有個「石頭城」,卻以紅楓、迷霧為主角,每年有一個月時間特別「火」,那就是紅楓映白牆,迷霧隱家園,引來眾多攝影師及愛好者來觀賞,「長槍短炮」聚集,一天上萬人,央視等新聞媒體報導追蹤。如此火熱的鄉村,但為什麼村民不樂意呢?
提起婺源石城,一定會想起楓葉。因氣候的因素,當北方冰雪降臨時,而南方婺源卻是深秋。石城的秋來得更晚一些,每年的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才是楓葉最紅。
紅楓,高大挺拔,聳立在粉牆黛瓦旁,如守護神,守護著家園。晨霧,飄飄渺渺;炊煙,徐徐迴旋;粉牆,若隱若現。從高處俯瞰,宛如人間仙境。當早晨第一束陽光,斜射穿透晨霧、炊煙、紅楓及黑白分明的徽派民居上,絲絲縷縷,如夢似幻,令人陶醉。
夢幻村,讓無數攝影師與愛好者著迷,一天上萬人,壯觀的場面,令人感嘆。既有光線,又有色彩,更有飄逸的雲霧。很多攝影人天不亮就在守候,搶佔機位,架好三腳架,「長搶短炮」佔領最佳地勢。
說到地勢,婺源這個「攝影村」為何叫「石城」?地處小盤地,三面環山,其中一面高山上,如石林般,怪石嶙峋,危峰兀立。而攝影師在險峻地勢找到一個位置,也不客易,凌晨4-5點趕到,或更早的時間,也有的乾脆在山上搭帳篷。或許我們只看到別人發照片的唯美與震撼,卻不知道攝影人背後的艱辛與付出。
石城的美,美在自然。自然的地理環境,自然的蒼勁大樹,自然的雲霧繚繞,這些都是上天恩賜的禮物。「楓」景如畫的石城,央視、新華網等新聞追蹤報導過。
可天有陰晴圓缺,上天也有不開心的時候,甩甩小脾氣。有沒有霧怎麼辦?遇上一車老年攝影團,組織者有備而成,在村莊的東南、西北,各放「煙餅」,煙霧嫋嫋,飄過屋頂,飄向山崗。攝影團看到煙霧飄出,分外興奮,舉相機「咔嚓……咔嚓……」不知人造的雲霧,行家是否能分辨出來?
攝影不僅人造煙霧,還有一些攝影愛好者,拍當地村民,沒徵求村民同意予否,舉起相機拍攝,村民極不樂意。反感原因有幾個方面:一是太多的攝影師,打憂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二是沒有尊重當地人,徵求當地村民同意,沒義務當你的模特;三是人為製造煙霧,村民感覺汙染環境。
婺源石城,一年火一月的古村,收門票時,遊客聚集熱鬧非凡。當紅葉落盡,免收門票時,鄉村歸於以往的平靜與安寧。你來過婺源最火的攝影村——石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