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日前公布了首批「中國溫泉之鄉(城、都)」和「地熱能開發利用示範單位」。天津市憑藉得天獨厚的淺層地熱能資源,與重慶市、福州市同時獲首批「中國溫泉之都」稱號。同時,天津工業大學入選全國「溫泉(地熱)開發利用示範單位」,這也是此次評選唯一上榜的高校。
為合理開發利用地熱這一清潔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促進低碳經濟發展,國土資源部今年開展了「中國溫泉之鄉(城、都)」等命名和創建工作。申報「中國溫泉之鄉(城、都)」應滿足以下條件:申報區內地熱資源儲量已在省級(含)以上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備案、登記,可採熱流體量大於5000立方米/天;溫泉(地熱)質量穩定,含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有一項或多項組分含量達到醫療礦水命名標準,不含危及人體健康的有害元素或組分;溫泉(地熱)溫度大於25攝氏度;以溫泉形式開採利用的,能保持溫泉的自然流出狀態,並在其泉域內建立了溫泉保護區;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技術先進,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形成了有特色的溫泉文化或產業;制定了地熱資源管理辦法和溫泉(地熱)資源勘查開發規劃等。
市國土房管局負責人表示,「中國溫泉之都」的申請,是在滿足以上條件的基礎上,符合省會城市或直轄市的標準,且儲量必須達到2萬立方米以上的日開採量。而天津已遠遠超出這一標準。目前,天津全市納入地熱資源年開採量為2600萬立方米,可供9.5萬戶居民生活熱水。全市18個單位利用地熱資源建成了溫泉康樂項目,全市建成溫泉遊泳池面積達2萬平方米。「此次入選的三個城市,福州有著悠久的溫泉歷史,重慶開發溫泉模式較成熟,而天津則是擁有更大潛力的溫泉之都。」南開大學旅遊與服務學院副院長徐虹分析說。
據悉,「十二五」期間,天津市將依託京津新城、團泊湖、東麗湖等溫泉度假旅遊區,開發各類溫泉相關的旅遊、休閒、度假、康體產品,規模化和品質化開發,構建功能複合、產業聯動的綜合溫泉旅遊區,將天津市打造為京津共享的城際型休閒旅遊目的地和全國知名的大眾化溫泉旅遊目的地。
來源:渤海早報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