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1.8萬億資產?國家能源集團智慧轉型

2020-12-18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這款智能安全帽已經是我們第六代產品,具備定位、對講、視頻、緊急呼叫等6大功能。」近日,在國務院國資委主辦的「新時代·走進新國企」活動中,國家能源集團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周業榮向記者們展示這款智能終端產品。

大渡河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周業榮向媒體記者介紹該公司研發的智能安全帽

不僅如此,大渡河公司還自主研發了智能鑰匙、巡檢預警機器人等智能產品,並採用空中無人機、水下機器人以及智能無人船等技術手段,開展庫區泥沙淤積以及高邊坡穩定監測。建設智慧企業的理念已經深深融入到企業發展理念中。

實際上,大渡河公司是國家能源集團「智慧轉型」的一個代表,面對1.8萬億元資產和8個產業板塊,國家能源集團利用新的信息技術,以全面感知、全面數字、全面互聯、全面智能為主攻方向,推進智慧企業建設工作,實現企業的智能生產、智慧管理。

時勢所迫

周業榮表示,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國資國企改革全面推進,電力工業發展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電力企業也面臨著嚴峻挑戰,拼資源、比規模的時代已經結束,需要主動適應新時代新要求,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構築企業未來發展的比較優勢,在推進能源革命中發揮排頭兵作用。

大渡河公司瀑布溝水電站

不僅如此,大渡河流域上的水電站處於西南山區,地理位置偏遠,大批一線職工長期遠離家人、遠離城市。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職工個性化、多元化需求日益增多,對改善工作生活條件的期盼越來越高,僅靠過去傳統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管理手段難以長期留住人才。必須通過改革創新,實現更加柔性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將職工從艱苦、繁重、重複的作業環境中解放出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職工幸福指數。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大渡河公司全面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進企業轉型升級。

國家能源集團是黨的十九大以後中央第一個批准設立的公司,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央企重組,是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企業,於2017年11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

集團總資產1.8萬億元人民幣,產業分布在中國31個省區市和美國、加拿大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煤炭、火電、新能源、水電、運輸、化工、科技環保、金融等8個產業板塊,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煤炭生產公司、火力發電公司、風力發電公司和煤制油煤化工公司。

面對如此龐大的體系,如何進行有效管理,形成「1+1>2」的重組效應?國家能源集團重組成立後,迅即成立了以集團公司主要領導為組長的智慧企業建設領導小組,頒布了《集團公司智慧企業建設指導意見》,智慧企業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

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稱,智慧企業的建設是當前中國大中型企業開展轉型和升級的極好抓手,「要按照以數據驅動管理打造企業,不是企業簡單的數位化、信息化、智能化,也不是單純建設企業資料庫系統、自動化系統,而是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在大數據支撐下,採用各類人工智慧手段開展。」

國家能源集團黨組副書記張國厚介紹,按照全方位推進資產、業務、機構、人員、管理、文化和黨建整合融合的「頂層設計」,目前國家能源集團已完成了「職能部門+產業平臺+服務中心」組織模式的總部機構整合。

智慧轉型

實際上,如智能安全帽、巡檢預警機器人等只是終端智能產品,大渡河公司的智慧轉型是一場脫胎換骨的變革。周業榮介紹,大渡河公司把創新發展作為公司根本戰略,提出了「從基建生產型企業向經營型企業轉變、從行政管理模式向智慧企業管理轉變」的執企理念,全力建設國際領先的智慧企業。

國家能源集團煤制油化工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閆國春向媒體記者介紹煤直接液化產品

為此,大渡河公司組建了以原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雲鶴院士為總顧問,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陳純院士、天津大學校長鍾登華院士等一批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組成的顧問團隊,開展大渡河智慧企業戰略規劃研究,歷時1年時間編制完成《智慧企業戰略研究與總體規劃報告》,完成智慧企業建設頂層設計。

此後,大渡河公司全面鋪開智慧企業基礎建設,運用先進的傳感技術、在線監測技術來感知大數據、採集大數據,運用物聯網、移動互聯技術來傳輸大數據、存儲大數據,運用雲計算、人工智慧技術來分析大數據、運用大數據,形成敏銳的感知能力、高效的傳輸能力、海量的存儲能力、強大的計算能力、精確的分析能力,以大數據驅動企業決策與變革,推進企業管理升級。

國家能源集團整體智慧企業建設推進企業在更大範圍轉型變革。一是全力構建智慧生產體系,二是重點構建智慧管理體系。通過智能生產和智慧管理,實現根本轉型。

媒體記者參觀國家能源集團神東上灣煤礦8.8米大採高綜採工作面

在智能生產方面,充分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對各個產業板塊生產過程進行智能化改造,實現供需透明、資源自動配置,減少因計劃不匹配帶來的效益損失,並通過自動化作業實現現場無人少人作業和值守,提高工作效率、作業安全和節能降耗。同步建立新型的生產組織模式,實現組織架構變革,大幅度實現減人提效和降本增效。煤炭板塊,在神東礦區建成世界首套8.8米超大採高智能工作面、國內首個數字礦山示範礦井和世界首座智能煤礦地面集中控制中心;火電板塊,建成了世界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煤電機組,指標全球最優,引領世界高效燃煤發電技術進步,並且率先建成了國內智能化程度最高、用人最少、近零排放的智能生態燃氣電廠;新能源板塊,依託數位化、智能化風場和區域化集中監控推進智慧風電試點建設,搭建了國內首個風電運營商「大數據」平臺;水電板塊,所屬大渡河公司在業界率先提出並推進智慧企業建設,通過智慧工程、智慧大壩、智慧調度、智慧檢修、智慧安全等,建設流域梯級電站群智慧化管控平臺,實現智慧企業管理模式;運輸板塊,研發了重載鐵路LTE網絡系統、應用系統、終端等成套設備,在全球首次實現基於LTE技術的重載鐵路應用業務;化工板塊,開展信息化系統控制,提高生產水平,確保了世界上唯一的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示範項目和世界上單套投資規模最大、裝置最大、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煤炭間接液化示範項目的「安、穩、長、滿、優」運行。

媒體記者參觀國家能源集團煤制油化工公司鄂爾多斯煤制油直接液化項目集控中心

在智慧管理方面,國家能源集團確立了「六統一」、「大集中」的原則,即「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統一標準、統一投資、統一管理」;「集中設計、集中實施、集中管理、集中部署、集中運維」。

「六統一」明確了建設各方的權責、分工,確保協調一致;「大集中」 滿足人、財、物、銷售等業務橫向集成的同時,實現產業鏈上下遊之間的集成,從而充分發揮全產業鏈一體化協同運營商業模式優勢。

目前,國家能源集團發揮煤電一體化優勢,實現了平穩起步和良好開局。上半年下水煤量、發電量、鐵路總運量、港口裝卸量、航運量等多項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水平,各項指標全部超過合併前兩家企業同期指標相加的總和,八大業務板塊全部盈利,利潤增速大幅高於收入增速,「1+1>2」的重組效應逐步顯現。

張國厚表示,下一步,國家能源集團將按照規劃,以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量子計算等信息化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融合為驅動力,布局智慧企業建設,推動集團在資源配置、業務運營、決策機制、組織架構、商業模式等方面的數位化轉型,使企業的生產過程更加智能,經營管理更加精益高效,風險防控和業務決策能力大幅提升,並拓展能源行業新型生態經濟。(李秀中)

【責任編輯:語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焦點

  • 國家能源集團國華投資資產管理公司正式揭牌運營
    7月28日,國家能源集團首家全資產業基金管理公司——國華投資開發資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華投資資產管理公司」)在京揭牌運營,這是國家能源集團推動清潔能源產業鏈延伸、助推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新舉措、新手段。  國華投資資產管理公司由國家能源集團全資子公司國華投資公司出資設立,註冊資金1億元。
  • 國家能源集團「三板斧」之後,能否迎來大象轉身!
    2017年8月,中國國電集團和神華集團重組成立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資產規模超1.8萬億的能源巨艦就此誕生。國家能源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產公司、火力發電公司、風力發電公司和煤制油煤化工公司。但在國家30?60目標願景下,其頭頂的一些光環看起來黯淡了許多。
  • 中廣核:把握數位化轉型機遇 建好世界一流清潔能源集團
    2020年8月25日,國資委辦公廳頒布《關於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工作的通知》,開啟了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新篇章,積極引導國有企業在數字經濟時代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促進國有企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增強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數據資產已成為國家、行業和企業層面的重要戰略資源。
  • 射陽國有投資集團參訪遠東智慧能源
    ,射陽國投集團糧食產業財務總監帥紅亞,華譽智慧能源集團財務總監戴旭紅一行來訪遠東交流企業經營之道。陶存書發言陶存書圍繞以「以品績兼優者為中心」,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闡述了智慧能源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和方法。
  • 法國電力集團的能源轉型為南方電網公司轉型戰略提供了哪些借鑑
    如今,法國電力集團(EDF,以下簡稱「法電」)是一家在核能、熱能、水電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具有世界級工業競爭力的大型企業、能源轉型的領軍企業之一,擁有超過70家子公司和分支機構,投資遍布世界各地,為全球近4000萬用戶提供能源服務。
  • 國家能源集團2018年校園招聘公告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國家能源集團)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於2017年11月28日由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與神華集團公司合併重組成立的特大型綜合能源企業。國家能源集團資產規模超過1.8萬億元,員工35萬人,有煤炭、常規能源發電、新能源、交通運輸、煤化工、產業科技、節能環保、產業金融等8大業務板塊,正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綜合能源集團。根據業務發展需要,現面向高校畢業生公開招聘。
  • 央企布局新基建:國家能源集團傾力打造「智慧電廠」
    國家能源集團多家單位通力協作,攻堅克難,傾力打造「智慧電廠」。近日,國家能源集團下屬國電電力聯手科環集團成立「物聯網智能設備智慧電廠聯合創新實驗室」,共同推進物聯網、智能產品與「智慧電廠」深度融合,聯手推進物聯網智能設備「智慧電廠」建設。
  • 融入「五網」大局 助推能源發展——北投能源集團「能源網」投資...
    未來道路又將如何選擇?發展目標如何實現?廣西新聞網記者走進北投能源集團,對相關負責同志們進行了專訪。北投能源集團供圖在電力投資開發板塊,與國家能源集團合作成立灌陽風電公司,當前有2個風電項目在穩步運營;在北投集團內兄弟單位環保水務集團、新發展集團等的協同配合下開發了水務項目分布式光伏電站和服務區車棚分布式光伏電站9座。
  •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黃金歲月及艱難轉型
    011999年,國家為了處置四大行的不良資產,分別對口成立了東方、長城、華融和信達四家資產管理公司(AMC),華融對接的是工行的不良資產。與此同時,其他幾家資產管理公司也紛紛開始分離政策性業務,開始商業化轉型。當然,財政部是支持的,在2008年8月,財政部牽頭成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轉型發展領導小組」,負責推動資產管理公司商業化轉型。
  • 國家電投組建綜合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4月1日,國家電投綜合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幹部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上集團公司黨組決定以國核電力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為基礎,組建綜合智慧能源科技公司,作為全集團的綜合智慧能源產業發展平臺。
  • 國家能源集團追加招聘計劃977人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國家能源集團)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就業統一部署,積極開展「抗疫穩崗擴就業」專項行動,在2020年高校畢業生秋季招聘錄取近3800人基礎上,根據企業生產發展需要,開設春季招聘專場活動,追加招聘計劃977人。現發布招聘公告如下。
  • [關聯交易]智慧能源:關於委託遠東能源有限公司提供綜合能源管理...
    債券代碼:143016 債券簡稱:17智慧01 遠東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委託遠東能源有限公司提供綜合能源管理服務暨關聯交易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 遠東智慧能源:釋放主業優勢,搶抓「十四五」新機遇
    「十四五」即將開局,從國家到地方層面「十四五」規劃的編制都進入收尾階段。那麼,如何前瞻性地把握「十四五」,以新思維、新動能來適應新的發展要求?  能源轉型新趨勢下,遠東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智慧能源 股票代碼:600869)集中資源聚焦主業,釋放優勢,著力搶抓「十四五」新機遇。  持續聚焦優勢產業,增強核心競爭力  智慧能源積極貫徹政府《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要求,進一步優化公司資產和業務結構,聚焦主業打造核心競爭力。
  • 「南網系」搶灘A股「補血」 進擊綜合能源服務萬億級新市場
    華東電力設計院智慧能源室主任、中國能源研究會中小配電企業戰略發展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吳俊宏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南網能源依託南方電網,擁有資源、政策等優勢的同時,對核心能源技術儲備和研發不足,在細分行業仍需要長期積累。此外,目前南網能源仍屬於重資產為主的節能服務公司,「金融+資產+服務+數據」四位一體平臺化、生態化優勢並未充分發揮。
  • 法國電力向綜合能源服務轉型的啟示
    如今,法國電力集團(EDF,以下簡稱「法電」)是一家在核能、熱能、水電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具有世界級工業競爭力的大型企業、能源轉型的領軍企業之一,擁有超過70家子公司和分支機構,投資遍布世界各地,為全球近4000萬用戶提供能源服務。
  • 晉能控股集團正式掛牌成立 資產總額達1.11萬億元
    晉能控股集團是聯合重組同煤集團、晉煤集團、晉能集團,同步整合潞安集團、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相關資產和改革後的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的企業,集團於今年10月30日正式掛牌成立。此次跨行業、產業鏈的整合,不僅是山西省屬國企新一輪戰略性重組的重大節點,也是山西省能源行業改革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 國家能源集團:朝著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走在改革前列
    2017年11月,中國國電集團和神華集團合併為國家能源集團。這個總資產1.8萬億元能源央企航母的誕生,標誌著我國邁出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企業的關鍵一步。 成立國家能源集團,是我國深化國企改革、加快推進中央能源企業優化布局的必然選擇;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這家企業又肩負重任,朝著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走在改革前列。
  • 不良資產處置數位化轉型:促成價格共識 加速「非標」轉「標」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今年將加大對不良貸款處置力度,全年預計銀行業要處置3.4萬億元,而去年同期為2.3萬億元。數據披露顯示,前三季度銀行業已處置不良資產規模1.73萬億,這意味著第四季度單季度銀行業要處置的不良資產規模就達1.7萬億元,對金融機構處置不良資產的效能提出了更大的考驗。
  • 國家電投寶之谷綜合智慧能源示範項目探訪拾萃
    該項目由中電智慧綜合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由國內最早將綜合智慧能源作為獨立版塊大力培育的工程諮詢企業——山東電力工程諮詢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院」)負責設計並以總承包模式實施,是我國領先的清潔能源企業——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電投」)在大力推進綜合智慧能源業務中,著重打造的集群樓宇型示範項目。
  • 中煤資產在京揭牌 煤炭央企整合提速
    8日上午,中煤能源集團(簡稱「中煤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李延江在中煤大廈為旗下的中國煤炭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煤資產」)揭牌。揭牌儀式的舉行,也意味著中煤集團旗下非主業資產的深度整合即將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