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起源探討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是易經的演化方式。那麼五行金木水火土,又是如何產生的呢?對於這個問題,眾說紛紜。多數人認為,是古人在生活中對物質性質的抽象歸納,但是這種說法在數理上有不足之處。在這裡,談談自己的理解,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指正。
1、先天與後天
八卦有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先天八卦,相傳由伏羲所做,就是講在天地存在之前,陰陽如何運化萬物。通過陰陽演化,產生出天、地、水、火、風、雷、湖、山等。這裡有天有地,有山有水,是不是很美?當然也會颳風下雨,打雷閃電。所以這個卦完全是自然宇宙。如圖:
後天八卦,相傳為文王所做。這個八卦,是天地成形之後,用來表示東南西北,以及高山平原,沙漠大海的。直白說,其實就是一個地理方位八卦圖。天圓地方,先天八卦是圓的,後天八卦就是大地,是方的。雖然地球並不是方的,但人是以方來認識空間的,比如立方體,比如田地、房屋,都是方的,所以說地方。如圖:
那麼五行是如何產生的呢?不妨從先天後天的角度來思考一下。在先天八卦中,一些卦是對稱的,如艮卦和震卦,就如6和9是對稱的。雖然6、9在人的眼裡是不同的,而如果把6、9兩個數字扔到大自然中去,就無法區分,它們是一個東西。如果是自然界中兩種這樣的原子,它們自然就是同一種原子。或者就如同一個人,仰著躺,趴著躺,還是這個人。也就是說,在先天中不同的東西,在後天空間中會消失差異,成為一樣的東西,這就是先天與後天的區別。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後天世界中,一些維度消失了,比如在空間中一些時間秩序消失。金木水火土,都是空間元素,是沒有時間秩序的。
2、陰陽生五行
先天的八卦中,由於對稱的卦在後天其實是一種,在後天中就沒有八種了。水是水,火是火。艮震69對稱歸為木,兌巽69對稱歸金。木陰多而陽少,因此性陰柔、優柔寡斷,心軟仁慈。金陽多而陰少,因而決斷,剛硬,有領導力。乾坤兩卦在後天現實中不存在,沒有絕對的陰陽,所以兩卦相合而為土,是中性的。這樣八卦在後天中就歸成了五行,五行對應現實的五種物質形態。
因為五行是八卦演變而來,因此具有完備性,能夠全覆蓋的包含萬事萬物,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歸於這五類,不會遺漏。而且五行之間可以相互演化,而不是只選幾種元素,這與西方的火風水體系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五行只是選幾種元素做代表,就難免有遺漏,無法無法形成系統的意義。
因為五行是八卦演化過來,是後天世界的普遍形態,因此萬事萬物皆以五為特徵,比如五色、五音、五味等。所以萬物以五為數,不是牽強的解釋,而是有嚴格的數理基礎。有人會說,自然界那麼多種狀態,怎麼可能只是五種呢?其實八卦演出五行,是比較粗的循環,如果進一步細分,六十四卦就可以有25種物質狀態,如果是4096卦,就能產生125種物質狀態,這就和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差不多了。所以連山易最初有4千多局,基本上演繹了現實中的各種情形。
3五行的數理淵源
先天八卦是二進位,陰陽變化生萬物,稱為象數,就像人的生辰無法改變。而十進位是後天之數,稱為術數,可以為人所用,就像名字,可以改變。一個人叫什麼名字是可以改的,何時生的是改不了的。後天之物都有五行屬性,那麼數字也不例外。那麼1-10數字的五行屬性,是怎麼定的呢?
先天之數,是陰陽同體的,就像雞和蛋是同體的,一個卦中有陰有陽。而後天之數是線性的,陰陽要分開,就像雞生蛋,蛋生雞有先後。後天世界的衍生同樣從陰陽這個源頭開始,這個時候,兩者要排順序,分先後,而不是同體。首先是陰陽排序,就像要確定是雞先生蛋,還是蛋先生雞。古人認為,陰在先,為1,陰為冷,光少,如水如冰。陽為後,為2,陽熱,光多,如火。天1生水,1是無形之水,像冷氣,地6成之,是自然之水,如湖水。五行一循環,所以到6又是水。陽2為火,無形之火,伏地之火,天七成之,為有形之火。3為木性,水火合而生木,陰多而陽少為木。木一半水,一半是乾柴火。4為金,放射性為金,陽多陰少為金。5為土性,陰陽融合,是中性的,五行合為土。古人應該是先有五行體系,然後才命名五行之物,而不是相反。先有陰陽,才有太陰太陽的名字。今天的太陽,就是從易經陰陽來命名的,金木水火土五星,也是同理命名的。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這種從八卦歸併出五行的方式,與現有的五行體系是有衝突的。比如現有五行論認為,乾屬金,坤屬土。那麼乾坤之卦五行中屬什麼呢?告訴大家,沒有屬性。先天八卦不講五行,乾坤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不是所有的卦都有五行屬性,八卦是母,五行是兒子,兒子不能管老子。還有說艮卦為土,其實這是作為符號,在代表山的時候,才有五行屬性。在後天八卦中,每個卦都有自己的五行屬性,但是這在先天八卦中是行不通的。比如說,先天八卦已經有水火兩卦了,那麼怎麼能把其他的卦又併入水火呢?這不是混亂了嗎?所以後天八卦的五行是指這些八卦符號指代的事物的五行屬性,而不是八卦本身的屬性。
4五行的本質
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為什麼?從卦象的構成上就可以看出來,水火兩卦是對立的。木金兩卦是對立的,相反的,所以當然相剋了。同樣的,相生的關係,也直接體現在卦象上。如果用能量波來理解,兩種對立的波剛好相互抵消,就是相剋,而相互激蕩,就是相生。陰陽是什麼?是能量,比如冷熱光波都是能量。古人已經超越具體物質,從能量本質上思考世界,並建立了這樣的一套體系。正因為五行有從八卦繼承過來的數理屬性,所以才既代表物質,又代表能量運行,還代表邏輯關係。
萬事萬物以五循環,這就是五行的思想。為什麼是五?很多人不理解,這是從陰陽、八卦演化過來的必然,不是隨意說的。五行,是能量運動的規律,是物理學。五色,是顏色,是煉丹時觀察到的化學光譜。五行,由陰陽相互演化,是邏輯學,五行納入陰陽具有重要意義。所以這套體系不僅科學,而且今天的科學哲學思想依然無法超越,是非常令人難以置信的。古人仿佛是在洞察了整個宇宙後,然後總結出了這樣的一套思想,其中的雲淡風輕,卻又內藏乾坤,令人驚嘆。當然周易的神奇不僅如此,還包含著高維世界的理論,這裡就不展開了。
理解了五行的陰陽本質,就可以通過分析確定一個事物的五行屬性。通常這些五行屬性,都是被古人規定好了的,但是為什麼是這樣,並沒有去深入探究。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看到一個人,他五行屬什麼呢?書上並不能告訴人們,必須自己去分析。因此紙上談兵就沒有用了,陰陽屬性比較好辨別,而五行屬性,就需要通過八卦的,從陰陽的多少,能量的上下,生克關係,綜合判斷,歸納出五行屬性。懂得了這一點,才能夠靈活運用。
5五行世界觀
中醫的陰陽五行理論,一直被質疑。人們會說,因為現代科學有一百多種元素,而五行只是五種,似乎是以偏概全了。只有真正理解了陰陽五行的數理意義,才會理解這個體系的科學性。五行不是物質的經驗總結,是數理體系,五行有陰陽易理,才能體系演化,萬事萬物才會符合這個體系。弄通了五行的數理,整個體系就通了,是百分百純粹的數字推演,環環相扣,無懈可擊,密不透風。對於五行,還有很多內涵,比如從維度理解,似乎包含著生殺循環(木金),動靜能量(水火),但是這些都不具有獨立支撐五行的意義,只有在八卦陰陽中取得完滿性的意義,才能夠具足全部內涵。既然萬物由陰陽化,五行理論上就不可能獨立在陰陽之外。即便人們是從經驗中總結出五行,那也是因為陰陽演化本身就是這種狀態,所以才具有這樣的一致性,也可以說是殊途同歸。
萬物皆數,是易經思想的核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世界的本質是一,所以數理就是宇宙之理,所以才可以用數理演繹宇宙。周易不同於古代的其他體系,易經不是經驗總結,不是對所看到的太陽系的總結模型,而是宇宙的數字演化模型,放到任何一個星系,易經一樣可以適用。能夠把宇宙理解到這種通透程度,現代的數學家都依然無法做到。能夠超出太陽系本身去思考宇宙,似乎只有外星人才能夠做到。從理論上說,人能夠表達出來的,比他認識到的要少,這樣看來,中國的始祖們真是太強大了。但是正是他們太聰明了,當人們很難超越一個思想的時候,就失去動力了。
以上是個人觀點,純粹從數理的角度出發。陰陽五行發展已經有幾千年了,所以這個觀點是否合理,還需要不斷求證。當然五行理論不只是陰陽理論的附屬,五行的理論具有實踐基礎,反過來也豐富和補充了陰陽理論。這些是個人觀點,不對的請批評指正。
觀守山研究院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