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專院校大三學生,畢業前一年應該做什麼準備?

2020-12-11 應屆狗a

大專畢業證書

前言:

本文僅僅針對大學專科學歷的學生,211、985一本二本就不要看了。。。

答主我也是專科畢業,河南內某某高等專科學校,從11年上學至今已經七年了。作為大專生,從學歷上和社會明度上都給我帶來了很多苦惱,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恐懼與迷茫。其實當時我是相對來說很自卑的,親戚中就我一個專科。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上我都迷茫過,那種面對未來的恐懼我想大家都應該知道是什麼滋味。這些年一路走來,經歷過升職、加薪、跳槽、創業,忽然明白了很多事,前段時間和幾個同學聚會順帶著復盤(我們常復盤),擼順了這幾年的歷程,綜合了我們幾個人的經驗,寫下這篇文章,無論你創業、工作、考研都行,都適用你,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在大學畢業後會分化產生幾種人:一是有目標的人,二是有能力的人,三是迷茫的人,四是頹廢的人。你希望成為哪種人呢?

一、大專與本科的區別

1、學歷上的區別

首先,大專,是大學專科的簡稱,是高等教育的最低一個層次。高等教育一般分為專科教育、本科教育、碩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四個層次,博士研究生比碩士研究生高一個層次,碩士研究生比本科高一個層次,本科比專科高一個層次。

本科一般為四年,本科教育重於理論上的專業化通識教育,應用型本科側重於應用上的專業教育和實際技能教育,學生正常畢業後一般可獲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

專科只有畢業證,沒有學位證。一般為3年,個別院校壓縮到2年,專科是以專業技術為基礎,培養具有某種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中、高級人才;培養能適應在生產、管理、服務一線和廣大農村工作的技術應用性人才。

2、職業待遇上的區別

很多單位招聘畢業生的時候,專科生的工資都比本科生要低個幾百塊,如果進了中小私企,你有能力,以後發展本科和專科區別不是很大;但如果進的是上市公司、國企、政府機關或者是事業單位,專科生在很多方面待遇都要比本科生低,特別是在評職稱方面,很吃虧,發展前景不如本科生更好。

我覺得專科生與本科生能力未必有太大區別,部分專科生的能力是非常不錯的,同時有的專科學校就業也是相當好的。本科生未必就能力強。學歷高低是智商體現,但現在倡導的是能力優先。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從能力角度出發,本科生與專科生差距不大,甚至可以說很小。但就業為什麼差距很明顯呢?待遇差距有點大呢?

主要原因,在於社會公眾(包括政府、企業、公司等)對學歷的一味崇拜和看重,這是社會浮躁的一種體現。至於待遇差距明顯嗎?這要因人因事因時而論,沒有統一的答案。一般情況而言,剛入職有200-500的月收入差距,一年半載後,能力體現了,差距或許沒有了,甚至專科生發展的更好。這都是可能的。當然,這一切的回答都需要針對具體的人、事情、時間、專業、城市、社會背景、關係等因素而討論的。總之,無論是本科生還是專科生,我覺得本科生不能因為是本科瞧不起專科生,不思進取,要時刻保持奮鬥和努力的激情和執著。專科生也不要因為自己是專科生就覺得低人一等,要樹立人生和職業自信。人生漫長,只要你堅持夢想,努力奮鬥,方向正確,你一定可以接近或實現你的理想。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二、專科大三需要做的幾件事

前言

到了大三,很多人都很迷茫,無論是對現階段的任務還是未來的方向都是很迷茫的,所以,在這個關鍵時候,我們要學會自我處境分析,列出現階段的任務、奮鬥目標等等。

現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畢業設計與順利畢業、查漏補缺與工作準備、崗位實習與未來規劃。

1、畢業設計與順利畢業

學了兩年課程了,最後的畢業設計一定要做好,這是畢業前學校對你的結業考核,畢業設計與畢業論文都要提前弄好,這個要看你分到哪個老師、選擇哪個項目來做,如果因為實習沒有時間做可以找同學、上屆學長(有很多相似的)或者淘寶(很便宜)上買一份,順順利利做好畢業設計。論文過了你就可以等待領畢業證了,有掛科需要清考的同學也要準備好重新考試,以確保拿到畢業證。

2、查漏補缺與工作準備

如果你現在還有什麼遺憾、後悔,那麼你就可以在大三這最後的時期內做:向心愛的人表白、多讀500本書、專升本等,總之,不要留下遺憾。

如果你現在的能力和狀態還不足以實現你的目標或期望的話,那麼你就要相應地努力以減少差距:比如想去大企業工作實習還差什麼能力或者證書,本專業要考什麼專業證書,專升本要報哪些培訓班等等,這些都是你要做的。 我是學計算機信息管理的,當時很多同學都去培訓各種語言了,經過三四個月的培訓,出來都當程式設計師了。

3、崗位實習與未來規劃

有的學校會安排某些專業實習,但是大部分其實是不安排的,各有利弊吧,崗位實習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關係著你的工作經驗和未來職業規劃,第一份工作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有選擇實習的權利,建議好好根據自己的專業以及愛好去選擇相對應的實習崗位與公司,比如我有的同學專業是電子商務,想去做房產銷售,實習就找了家房產營銷公司做置業顧問;有的同學學的是會計專業,大三考取了會計從業資格證,然後找了家公司做實習會計。

大三迷茫是正常的,但也不要盲目選擇就業,先就業再擇業是個偽命題,只適用個別人,做好自己的規劃,選擇這個行業、崗位,然後分析崗位晉升之路,比如做銷售,銷售——銷售主管——銷售經理——銷售總監——副總經理,好好想想自己想達到什麼高度。實習的時候把三方協議籤掉,減少點麻煩,然後順利畢業。

三、階段規劃建議篇

前言

針對專科大三時期面臨的階段與任務,本文是以一些迷茫人為研究出發點的,是以就業求職為導向的,當然其中一些觀點也是給其它類型學生一些參考的。

1、個人出路定位期(9-11月)

了解各種的個人畢業出路。

大學生一般的出路大概有四個方向,從政(考公務員、基層村官),從商(創業),從學(考研、留學),從工(找工作)。但是我們作為大專生其實還是有很大限制的,從政的話對大專的專業有要求,再說了和那些一本二本競爭公務員也沒有學歷優勢。從學的話要畢業兩年後才可以或是達到同等本科學歷在能不能考研,除非你家庭雄厚去留學。結合每個人的家庭環境,每個人可選擇的路並不多,可能只有一條,所以,在最短的時間了解自己的出路對大專生來說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了解本專業的對口就業方向。

如果你打算從工的話,那麼先了解一下本專業的就業方向是必要的。很多大學生其實都不知道自己專業畢業以後可以去做什麼,可以從事哪些行業、崗位等都不清楚,如果你決定走從工這條路,學習的本專業是你比較好的選擇。如果覺得自己可以接受,就去相對應的學習和補充,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

盤點個人經歷、背景、喜好等。

有數據表明,近年大學畢業生工作專業完全對口的僅佔比8%左右,60%的有關聯,剩下的完全無關聯。所以自己的專業並不是總計唯一的選擇,需要自己根據自己的個人經歷、家庭背景、個人喜好等做出綜合選擇。比如我同學A,專業和我一樣是計算機信息管理,畢業後個人與家庭經濟壓力很大,畢業後A就去做了房產銷售,前兩年大大緩解了家裡的經濟壓力。同學B家庭背景很好,畢業後去澳洲留學,提升了學歷,畢業後進了一家外企,,A畢業三年後他在出來找工作。所以要盤點自己,這點很重要,關乎著我們未來的路。

確定自己的畢業發展方向。

在了解到各種畢業出路、個人背景以及專業就業方向之後,你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做自己的選擇了,到底要向哪個方向發展,自己未來三年內的目標是什麼,做什麼最適合自己目前的狀況,哪個選擇是最符合和支持目標的,最優和次優選擇是什麼,選擇的出路是否真正地了解,自己和出路之間的距離有哪些,這一年都可以做什麼,面臨的困難都有哪些,都有哪些資源和人可以支持你,等等,這些問題都是你在做一個選擇之前要問自己的問題,只有明確了這些問題,才說明你不是盲目的。

2、個人求職技能學習補充期(10—11月)

從工這條路有兩種,一種是技工類(編程、會計、製造技術等),一種是技巧類(市場、銷售、運營、行政等)。

不同的分類有不同的準備方式。

技工類的需要你掌握大量專業知識與或者證書。大專三年如果你學到了這些專業知識,拿到了這些專業證書,可以去找相對應的實習工作,沒有相對應的知識儲備或者證書就要參加相對應的職業培訓了,比如程式設計師培訓、會計培訓、設計師培訓等等,不過這些需要一定量的費用。

技巧類的需要你掌握領域知識或者實操經驗。大專三年如果你不走本專業或者本專業沒有相對應的證書(如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等),就需要提前準備了,首選選好你要從事的行業崗位,進行行業知識、崗位職責的熟悉,然後找到相應的實習機會,積累相應的工作經驗,畢業後可直接尋找類似的崗位。

無論哪種都需要前期的準備,包括具體崗位/行業知識學習、簡歷製作投遞、面試技巧、自我介紹等等,具體可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3、個人實習工作經驗積累期(10—06月)

學習崗位知識,滿足實習需求。

實習中最重要的就是完成工作,當你到了實習崗位之後,一定要把崗位的詳細工作流程儘快熟悉起來,包括具體的工作職責、業務流程、對接部門、直屬上司等等都需要去熟悉,只有你把實習工作做的得心應手了你才能學習其他的知識。

少說、多做、多學、多感受。

少說話,多做事,作為一個實習生,你不懂的地方很多,從基本的辦公軟體、硬體的操作,到相對應的業務流程、工作技巧你都不懂,所以要學會做一隻海綿,使勁吸水。另外多多感受企業、社會、人群的氣息,多觀察,會對以後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有目的有方向的付費學習。

要學會有目的的學習,社會上很多崗位都有專業的的知識分享,只不過很多需要付費。比如你做銷售,有針對銷售的書籍或者視頻資料,你做新媒體運營,有針對新媒體運營的工作技巧培訓資料,我畢業三年買了幾千塊錢的書,是他們幫助我超越了很多人。

擺正實習心態,學會主動學習。

有些人覺得大學生實習就是打雜,其實這種現象是存在的,很多企業招實習生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因為實習生成本低,但是我們無論在哪兒實習都一定要擺正自己的實習心態,學會主動學習,在學校我們經歷的是付費灌輸式學習,社會上我們經歷的是主動學習,要注意兩者的不同。

4、實習經驗總結期(06月)

找工作經驗總結

在如今的就業背景下,找工作是非常有難度的,找工作的過程包括簡歷製作與投遞、面試技巧等,為什麼有些企業你進不去?找工作是一門謀生技巧,要學會總結經驗,為以後的跳槽、升職增加更多的可能。

實習經驗總結。

另外比較重要的就是實習工作總結了,比如你進行實習工作中遇到哪些難題怎麼解決的?別人遇到難題時怎麼渡過難關的?一些項目是怎麼操作的,另外還有日常的一些工作技巧、技能,怎麼與同事、上司相處等等,如果再來一次這種類似的事情,你該怎麼做?

確定差距與追求。

梳理完自己的實習經歷,和自己的目標期望相比,你就會發現你自己存在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了你與目標的一些差距,將差距量化,為下一步補充準備,同時你也要最後地確定自己到底要走什麼路的追求,趁著年輕,試錯成本較低,你還有一點時間去改變現狀。要注意的是,無論差距還是追求,你都要將之量化,列出自己需要補充的東西或者技能。比如你做的是銷售類的工作,但是你的口才、思維、銷售技巧都比不上別人,你就要結合自己的情況來做改變,並且依據輕重緩急來劃分次序,並制定相應的補充策略。

積極的學習。

了解自己之後就是開始行動的時候了,光說不練假把式,明白了自己的短板還不去修正的你和鹹魚有什麼區別。如果你還原地踏步或所行不多的話,那麼你的狀態是不會任何變化的,尤其是當你的積累不夠時。質變是以一定量變為基礎的,不要說你早明白了這個道理,當你沒有準備好就業核心因素時,你的就業就是難的。

5、正式畢業之後(06月)

選擇適合自己的城市。

有的人實習就是在一線城市實習的,有些人在本校所在地實習,如果刨去家庭環境,我還是建議你去一線城市來工作的,一線城市的職業選擇、薪資待遇、就業環境、成長空間都遠遠大於小城市,但是也伴隨著高生活成本、競爭激烈、房價高等一些列因素。哪怕你是到一線城市奮鬥幾年再回去也和本地的朋友拉開了差距,當然這話也不絕對。

規劃自己的第一個三年。

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其實很重要的,往大了說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根據之前你做的各種抉擇選擇你的第一份工作,做一個三年的職業規劃,我有個老師經常說大學畢業生三年一小坎、五年看終生,前三年是非常重要的,在這三年你想做到什麼位置?哪種高度?都是需要精心規劃來實現的。

關於創業。

其實我是不建議大學生來創業的,現在的大學生基本沒有創業的能力。面對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大家就拼命鼓勵在校大學生都去創業,這實際上是有問題的。現在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能力,對於行業的了解、容忍度等等都不成熟,在面對創業環境時,大學生的人生經驗還不夠。

如果目前你並沒有積累充足的創業經驗,也沒有成熟的商業計劃,更沒有資金的情況之下,最好選擇進入企業進一步學習。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搜索關注應屆狗。

相關焦點

  • 大四畢業生應該做些什麼?畢業前這四件事一定要放在心上
    每年到這個時點,大四畢業生在校的課程學習基本已經告一段落,考慮到大四下學期通常都是畢業生實習或者寫畢業論文的時間,可以說從現在開始大四學生在校時間已經進入倒計時了。作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一直認為大四是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的確十分重要,也有很多事情要做。
  • 大四這一年應該為畢業做什麼準備?感覺自己一事無成怎麼辦?
    很多人慌慌張張的就到了大四,關於未來還沒有任何規劃,回想起前三年的時光感覺一事無成,但過分恐慌和焦慮也沒有必要,畢竟你的大學時光還有一年能去扭轉乾坤,你的人生也還有很長很長的時間可以讓你去成就一件事!好好珍惜大四的時間,規劃好生活,別讓這份迷茫和悔恨陪伴你的一生!
  • 通過單招考試進入大專院校,畢業想繼續升本科,需要哪些條件?
    想在高職大專院校學習,三年以後繼續升本科,需要學生在學校有哪些具體的條件和要求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做一個總結分析。想要平穩的進行專升本學習,每個學校有每個學校不同的規定,我們今天總結4個重要的條件,基本上全國每個學校都需要達到這樣的基本要求。
  • 我是高考畢業準大一學生,暑假應該做什麼準備?有什麼建議?
    高考畢業後,有很多同學也許會有這個疑慮:準大一學生,暑假到底先做什麼關於大學的準備?學長學姐有何建議等等。作為一所211大學的2018級學長,我分享一下我的個人建議。上大學前要做的準備:1、拍一張好看的1寸證件照,保存好電子版,多列印幾張。大學的學生證、社團申請表、資助申請表等等需要用的1寸證件照的地方太多了。(儘量拍好看一點,有時候好看的證件照能提高進入學生會和社團的概率。)
  • 財務管理專業大三學生,不考研也不考公務員,那麼現在應該做啥?
    大學生,財務管理專業,大三,不考研,不考公務員,現在應該做什麼,題主的問題中主要有這幾個要素,那麼我就針對這些要素提出一些建議。一、不考研意味著你本科畢業後大概率會有兩個去向,一個是留學一個是去工作。留學的話你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把績點提上去,然後雅思或者託福拿個高分,提前找好推薦老師。如果是打算畢業後工作的話,考慮到你是財務管理專業,而且不準備考公務員,那麼現在你除了搞好學業,保證自己能順利畢業外,還應該多去參加一些實習活動,培養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為將來找工作打好基礎。
  • 念旅遊管理專業畢業的,大家都在做什麼工作?
    感覺這就是個看似什麼都能做真正去找工作又什麼都做不來的專業,尤其是本科,理論不夠深刻,實操還比不過中專生。大飛04年旅遊管理專業讀大學,06年開始兼職導遊,08年本科畢業,一直從事兼職導遊帶團工作。遊歷了三分之二中國,現三種身份大專院校老師、教育培訓師、戶外領隊,感覺還好啊。
  • 高考「前一天」:家長和學生應該做這些事情,準備充足是前提
    「鬥爭」沒有徹底結束前,所有人都不能鬆懈,堅持到最後一刻才是真正的勝利者。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談談高考前一天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工具充足是前提正所謂不打無準備之仗,所以趕赴「高考戰場」前一天,一定要仔細檢查自己需要隨身攜帶的東西是否齊全:身份證和準考證,2B鉛筆和橡皮,0.5mm黑色碳素筆和直尺圓規。
  • 旅遊管理專業畢業後,都在做什麼工作?!
    煜楷16屆旅遊服務畢業生,現任宜華集團下屬機構酒店,管了後勤一年都不知道第二年何去何從,導遊證也沒考到手,現在又邊工作邊修本科王麗05旅遊管理專業,畢業後前2年做的酒店,當時還蠻喜歡的,覺得女孩子做酒店,比較穩定,12年開始接觸了旅行社,做計調,陸陸續續的做到現在,唯一的感受就是
  • 大三準備考研好,還是大四準備考研好?究竟應該什麼時候準備?
    大三準備考研好,還是大四準備考研好?究竟應該什麼時候準備?大四準備考研太遲了,考研初試的時間,通常為12月下旬,如果大四開始準備,意味著只有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對於系統化的複習來說,時間上得不到保證。對大多數人來說,考研最好從大三開始,有一年半的時間足夠了,太長了人容易疲憊,反倒不妙了。如果基礎比較好的話,大三下學期結束,暑假開始準備也來得及,事實上我當年考研就是從大三暑假開始準備的。不過自己也感受到時間上的匆忙,如果能提前一點,應該能做得更好一些。
  • 大學畢業後,我做了一年的班主任,網友:是什麼讓你從姑娘變大媽
    大學畢業之後,會有很多人選擇教師行業。不知不覺,自己也變成了那個小時候「又怕又愛」的班主任。在「當班主任一年後」話題下面,很多網友曬出了一年前後的對比圖。大學畢業之後,有的人變得更加成熟,而有些人則有些略顯「滄桑」。看到網友的對比照片後,很多網友直言:是什麼讓你從姑娘變成了大媽?
  • 湖大大四學生自製校園風光明信片作為畢業禮物
    本組圖/田沛澤  紅網長沙4月5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文乃斐)對所有小清新來說,還有什麼比明信片更浪漫?對於所有的畢業禮物來說,還有什麼比自製明信片更值得留念?臨近畢業,湖南大學大四畢業生田沛澤為了送給自己一份獨特的畢業禮物,以湖南大學的風景為主題自製了一組明信片。「我就是想從一個普通湖大學生的視角來表現湖大的美,給即將畢業的人留下一些記憶。」你為自己準備了什麼特殊的畢業禮物?
  • 被專科學校錄取的學生,這5件事情要提前準備,別等畢業才後悔
    雖然專科和本科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專科生註定就比本科生差,學生們一定要知道,成績和學歷並不代表一切,只要學生們提前做好準備,畢業不會輸給本科生。
  • 大三學生申請美國研究生應該如何準備?
    對於現在大三的同學們來說,大三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想要申請美國研究生的話,需要如何準備呢?下面,就來為同學們梳理一下:1、首先,確定專業想要申請美國的研究生,對於母語非英語的國際生來說,無論你想申請什麼專業,都需要考TOEFL成績。最低的分數要考出80分。
  • 近300位香港大專院校學生將赴內地實習——
    「香港中華總商會大專院校學生實習交流計劃2019」啟動儀式日前在香港舉行,近300位香港大專院校學生將赴內地參與不同行業的實習交流。這有助於香港學生了解國家發展最新情況,並為他們日後個人事業的發展創造更多契機。 在啟動儀式上,曾參與這項交流計劃的學生分享了經驗。
  • 專升本備考,大二和大三的學生都該做些什麼?
    大二、大三面臨的問題其實是不同,大二主要面對的是整個專科的轉折點這時候主要了解專升本並進行備考還要顧及專科的課程學業繁重。大三主要面對的是畢業的實習和專升本之間的關係如何平衡,所以該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學姐給大家一些建議。
  • 大一、大二應該做什麼,畢業才能不後悔?
    過來人告訴你,不要以為在大三大四再開始做求職準備就行了,等真到了那個時候,你一定會後悔,為什麼沒有早點努力?鯨騰學堂結合了一些職場老鳥經驗,還有學姐學長的分享,希望能夠給即將上大學和低年級的大學生們一些建議。
  • 大專院校學生將免費遊故宮 今日起接受網絡預約
    2014年12月29日  故宮博物院於今年12月開始,在淡季每月第一個星期三試行主題免費開放日,第二批免費群體——大專院校學生將於明年1月7日免費遊故宮。從昨天起,大專院校學生開始預約免費參觀的名額。大專院校學生可登錄故宮博物院門票預售系統進行預約。預約實行實名制,本人只能申請1張大門票(不包括珍寶館、鐘錶館)。
  • 確定參加考研之後,什麼時候準備才容易上岸,是大三嗎?
    不過確定參加考研的人,他們都有一個需要面臨的問題,那就是,確定參加考研之後,什麼時候準備才容易上岸,是大三嗎?考研的難度,是多數人都了解的。所以除了考研需要確定的專業及報考的院校外,對於考生最重要的就是複習了。很多人覺得考研難度那麼高,那我是不是從大三就得開始準備了呢?畢竟大三大四的兩年時間,其實並不算短。
  • 英語專業學生怎樣考研?該做哪些準備?
    一、明確考研大一、大二沒有什麼考研的想法,當時也懵懵懂懂的,除了學習專業課,沒有什麼對未來的規劃。大三下學期、特別是大四上學期的時候,要面臨畢業就業,當時已經有企業來學校校招了。自己不清楚想做什麼,還比較喜歡學習,就明確了考研的目標。
  • 從大一到大四,每一階段該做什麼?
    大二:學經過大一一年的大學生活洗禮,學生們開始收心,準備學習,準備考一些考試和證件。開始把心安定下來,逐漸對大學生活熟悉起來,學習基礎知識,備考四六級等。一般大一都把學習放在腦後了,大一期末考試成績都慘不忍睹,太放縱自己了。大二開始努力學習,有的英語四級也考過去了。大二這一學年算是比較平穩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