煥然一新的幼兒園。
有趣的幼兒園生活。
龍崗融媒記者 尹萌 文/圖
「我們的幼兒園變化好大,大門變成了長頸鹿,門口有小羊好可愛,多了美術室,飯菜變得好吃了,餐盤也變好看了……」說起幼兒園近一年的變化,回龍埔第一幼兒園大班的黃依然小朋友停不下來。通過2020年「民轉公」,這所辦園歷史長達23年的幼兒園舊貌換新顏。更令人欣喜的是,自2018年11月龍崗區根據中央、省、市要求全面加快公辦幼兒園建設以來,龍崗區已經有201所民辦幼兒園順利轉公,在短短一年中,園所環境發生了巨大轉變,辦園質量快速提升。
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公辦幼兒園數量兩年增長17倍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針對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學前教育資源尤其是普惠性資源不足、教師隊伍建設滯後、監管體制機制不健全、保教質量有待提高、存在『小學化』傾向、幼兒安全問題時有發生」等問題,提出逐步提高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到2020年全國原則上達到50%,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80%。
當時,龍崗區僅有13所公辦幼兒園,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總數佔全區幼兒園在園幼兒總數的2.7%,著實與50%的目標有很大差距。因此,許多學前教育工作者及普通市民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任務」。
龍崗區委區政府迎難而上,快速分解任務到街道、部門,通過新建、回收、轉型、改建等多種途徑,積極推進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建設。一是回收政府產權幼兒園。對106所政府產權園,按照「一園一策」的工作思路,推動政府產權民辦幼兒園平穩回收辦成公辦幼兒園。二是持續推進民辦園轉型。建立健全民辦幼兒園轉型工作檯帳,通過政策引導、經費補償等方式,鼓勵利用集體物業舉辦的民辦幼兒園及其他產權民辦幼兒園轉型為公辦幼兒園。三是超前部署新園建設,加速公辦幼兒園建設。四是多渠道挖掘辦園潛力。通過租賃租借其他物業或用政府閒置物業改建,為新建公辦幼兒園創造條件。
經過兩年的努力,龍崗區新建公辦幼兒園15所,完成「民轉公」201所,全區公辦幼兒園總量達229所,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總數7.5萬餘人,佔全區幼兒園在園幼兒總數的51.6%,全區普惠性民辦園178所,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總數超過全區幼兒園在園幼兒總數的85%,超額完成了「50、80」的任務。
享受「學前教育大禮包」 「民轉公」幼兒園師生喜出望外
龍城街道回龍埔幼兒園是創建於1997年的「老園」,改造前硬體設施老化,尤其是電路系統的老化,讓園長張文娟時時感到憂心。可喜的是,今年5月,該園由民辦轉為公辦幼兒園,更名回龍埔第一幼兒園,政府財政撥款、保教費返撥以及一次性給予的轉制經費,讓幼兒園全園電路改造有了經費保障。此外,該園還安裝了全自動安全防撞裝置、更換全園消毒燈、加固二三樓的欄杆,翻新了幼兒園大門和舞臺,對建築消防系統進行了檢測評估……張文娟感嘆:「好多年心裡沒這麼踏實過了!」
回龍埔社區居民李惠萍是該園一名在園幼兒的家長,兩年前,她的另一個孩子也是從該園畢業。在她看來,這所幼兒園「民轉公」,對家長而言實在是一個意外驚喜。「以前都聽說公辦幼兒園好,但龍崗公辦幼兒園很少,我們都沒想過有機會讀。現在轉公了,一看真是不一樣,從操場的草皮到教室的地板都是新的,幼兒園從裡到外煥然一新。我們真的很幸運!」
位於龍城街道的悅城花園幼兒園也是同期「民轉公」的幼兒園,該園的家長跟李惠萍頗有同感。
「幼兒園民轉公後,從學校大門口就有了變化,在大門外做了人行道隔擋和雨棚,孩子上學交通隱患低了,也不用擔心日曬雨淋。保安室的管理嚴格了,門禁系統更換了,反恐措施多了,我們家長都感到很安心。」悅城花園幼兒園幼兒家長楊才珍表示。
作為悅城花園幼兒園家委會負責人,仲偉利感觸更深:「以前幼兒園廚房一直使用煤氣罐,有較大的安全隱患,我們幾次試圖推動幼兒園通管道天然氣,但都遇到這樣那樣的阻力。『民轉公』以後,政府部門和幼兒園立刻著手解決這件事,很快就通了天然氣。此外,幼兒園裡面一些管線暴露、老化等問題也都改造了,政府部門和新的團隊比我們家長想得還細。」
幼兒園有了「新標準」 學前教育事業邁出重要一步
記者走訪了解到,在家長看到的「提升」之外,悅城花園幼兒園還增添了防汽車衝撞措施、更換了操場地膠、在教學樓走廊和樓梯鋪設防滑地膠、對全園消防設施進行全面更新、增添了玩(教)具、更新了廚房設施、刷新幼兒園外牆、建設文化長廊和微景觀……從大環境的整改,到小細節的改善,不僅讓幼兒園變得更漂亮,更重要的是,讓幼兒園更加安全、富有文化氣息。而這樣喜人的改觀,在龍崗區其他200所「民轉公」幼兒園中也各有體現。
「能夠感受到政府對公辦幼兒園不遺餘力地投入,站位更高、管理更加嚴格,為幼兒園規範發展奠定了基礎。」悅城花園幼兒園園長張迎麗是一位從事學前教育工作18年、在龍崗擔任民辦幼兒園園長近10年的「老園長」,並從2011年起擔任龍崗區兼職督學。借本次「民轉公」的機會,張迎麗成功應聘公辦幼兒園園長,她表示:「對於整個龍崗乃至整個深圳來說,幼兒園『民轉公』意義深遠,有50%以上適齡幼兒入讀公辦幼兒園,幼兒園的辦園標準和保教質量有了明顯的提升。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孩子都是受益匪淺。」
記者從區教育局了解到,2020年,龍崗區計劃投入20.22億元用於公辦幼兒園建設,現已支出15.22億元。通過大力投入、完善制度、加強監督,龍崗區學前教育水平已經跨上新臺階。
據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龍崗區將繼續推進公辦幼兒園建設,重點在公辦幼兒園管理上下功夫,加強教職工隊伍建設,探索集團化、學區化幼兒園的管理模式,讓更多幼兒享受公益、普惠、優質的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