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赤灣天后宮 風水寶地可圈可點 「辭沙」民俗獨一無二

2020-12-11 楊公古法風水曾祥裕

深圳赤灣天后宮 風水寶地可圈可點 「辭沙」民俗獨一無二

曾祥裕 曾海亮說起深圳的前身今世, 從前是一個小漁村,改革開放給她帶來翻天覆地的巨變。在舊時的深圳文化版圖上固然沒有舉世震驚的人文景觀,但是仍然可尋找到民俗文化的蛛絲馬跡。

曾祥裕風水團隊曾承蒙龍輝先生接待考察了赤灣天后宮 。

深圳市南山赤灣天后宮,坐落在深圳市小南山麓,倚山傍海,風光秀麗。其創建遠溯宋代,營造氣勢宏偉,明清兩朝多次修葺,規模日隆,成為當時沿海最重要的一座天后廟宇,凡朝庭使臣出使東南亞各國,經過這裡時必定停船進香,以大禮禱神庇佑。明萬曆初年,三寶太監鄭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領舟師遠下西洋,開創海上「絲綢之路」,赤灣天后宮為其重要一站。

赤灣天后宮鼎盛時有數十處建築,一百二十餘間房屋,佔地九百餘畝,殿宇巍峨恢宏,廟貌氣象萬千,是我國沿海地區最大的擁有九十九道門的天后廟,也是深圳歷史上最負盛譽的人文景觀,在中國港澳臺地區及東南亞各國久享盛譽。

原深圳赤灣天后宮博物館館長龍輝先生是贛縣人,氣質儒雅,曾是國內著名媽祖文化研究專家,生前年來他傾注大量心血對媽祖由「人」到「神」的演變及赤灣天后宮的創建緣起、廢興情況和獨有的祭祀習俗等作了系統全面的研究,並比較研究了中國各地天后宮興廢情況和各自的特色,其研究成果纍纍,聞名於民俗學界。

龍館快步迎進我們,引領我們到宮中參觀,一一解釋。

我們在參觀中,虔誠地跪拜了慈愛祥和的媽祖神像。媽祖被稱為「海神」,護佑航海,消災降福是媽祖「善美結合」的聖靈形象,我國沿海和東南亞一些地區每年都有祭媽祖的習俗。媽祖崇拜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它不是宗教,只是信仰。

深圳天后宮還保留了獨特的「辭沙」民俗。據介紹,「辭沙」源於元、明時期。沿海天后廟大都建築在近海的沙丘上,過去人們出海前,都要祭祀天后,因有「辭沙」之稱。祭祀活動時間一般是農曆三月廿三和秋天舉行,前後持續4天。  「辭沙」是用「太牢」來祭祀,太牢的祭品是牛、羊、豬,將此三牲去肉留皮,用草填實,擺祭於海邊的沙灘上,祭祀完畢,將三牲沉於海中。

龍輝說,「辭沙」這一赤灣天后宮獨有的民俗有望申請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衷心祝願這一寶貴民俗資源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財富,成為凝聚港澳臺地區及東南亞炎黃子孫人心的紐帶。

在參觀中,我們還對赤灣天后宮的風水格局作了考察,被其內外環境的風水格局所陶醉,認為它是名副其實的「乾坤聚秀之區,陰陽和會之所」。 經測,天后宮坐山立向為寅山申向。  據清喜慶十九年蔡學元《重修赤灣天后廟記》載:「地濱大海,左控羅浮梧桐之勝,右瞰虎門龍穴之險,其地秀傑,其神靈異。」這裡在風水上氣囿於形,諸水聚注,得天獨厚,山環水抱。正因為有其擇址的優點勝過缺點,才能屢毀屢建,葺而復圯,香火日盛。  天后宮背寅甲山--南山半島的最高山大南山,重巒如湧,萬綠無際。山門前是「門泊東吳萬裡船」的寧靜港灣,一泓海水碧波漣漪,兜收來氣,面向案山是聳立於大海的內伶仃島,山形有情,「朝海拱辰」,正如郭璞《葬書》所說:「勢如巨浪,重嶺疊嶂」。加之左右護山環抱,山上林木蔥鬱,左依左炮臺山,右託右炮臺山,形成龍虎砂衛區穴。

龍輝先生為深圳天后宮歷史文化傳承和發揚光大,作出了獨特貢獻,遺憾他英年早逝(1960-2012.2.23.10:42)。謹以此文,紀念這位優秀的深圳文史專家。

龍輝先生的書法造詣也在國內書法界享有盛譽

相關焦點

  • 深圳赤灣天后宮:風水寶地可圈可點「辭沙」民俗獨一無二
    深圳赤灣天后宮:風水寶地可圈可點 「辭沙」民俗獨一無二在舊時的深圳文化版圖上固然沒有舉世震驚的人文景觀,但是仍然可尋找到民俗文化的蛛絲馬跡。 曾祥裕風水團隊曾承蒙龍輝先生接待考察了赤灣天后宮 。 原深圳赤灣天后宮博物館館長龍輝先生是贛縣人,氣質儒雅,曾是國內著名媽祖文化研究專家,生前年來他傾注大量心血對媽祖由「人」到「神」的演變及赤灣天后宮的創建緣起、廢興情況和獨有的祭祀習俗等作了系統全面的研究,並比較研究了中國各地天后宮興廢情況和各自的特色,其研究成果纍纍,聞名於民俗學界。
  • 深圳赤灣天后宮「辭沙」祭祀延續500年(圖)
    深圳赤灣天后宮「辭沙」祭祀延續500年(圖)     每當天后誕辰和天后升天紀念日,方圓幾百裡數十萬信眾和港澳同胞自發到赤灣天后宮朝聖。
  • 天后宮的「辭沙」大典
    賴海京 在古代中國,由皇帝冊封的媽祖廟僅有三座,一座在天津,一座在泉州,第三座就是位於深圳蛇口小南山的赤灣天后宮。由此可見,深圳赤灣天后宮在中國古代的歷史、在中國航海的歷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於是慕名而去!
  • 赤灣天后宮修繕擴建完工免費開放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王慧瓊)經過2年多精心修繕擴建後,南山赤灣天后宮近日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 赤灣天后宮(廟)也叫天后博物館,是深圳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坐落在小南山麓,倚山傍海,風光秀麗。創建遠溯宋代,明清兩朝多次修葺,規模日隆,成為當時沿海最重要的一座天后廟宇。
  • 赤灣的香客和商客
    ◎ 楊應森 (深圳·《中國日報》駐深記者) 深圳蛇口半島的赤灣,背依小南山、前扼珠江口。始建於南宋末年的赤灣天后宮,是國內現存由朝廷敕建的3座媽祖廟之一;延續數百年的「辭沙」,則是赤灣人出海前的獨特祭典。相傳明永樂年間、三寶太監鄭和率船隊出使西洋,在珠江口突遇風浪。
  • 深圳筆記:赤灣和赤灣天后宮
    赤灣有三大古蹟,少帝陵、天后宮、文天祥公園。這座山就是文天祥公園。不過地圖上卻並未標公園,只是BUS有一站以公園為名。司機說什麼也沒有,就是修了臺階可以上山。我理解是站在這座山上可以望見文天祥當年戰鬥過的海,可以望見大宋王朝最後的覆滅之地。赤灣以漁港興,因為地處海灣而可以對外海,現在已是吊車林立,船舶雲集的現代化工業港口。
  • 深圳,給你不一樣的非遺
    深圳,給你不一樣的非遺經濟高速發展的深圳,除了擁有絕味的美食和俊麗的美景,還有那些經典的非物質遺產,也是值得令人欣賞的,而這些作品更是崇高的。沙頭角魚燈舞客家人的傳統舞蹈深圳沙頭角魚燈舞源於已經有300多年歷史的客家村落鹽田「沙欄嚇村」  。屬於廣東省漢族民俗文化之一。
  • 赤灣天后宮祭媽祖誕辰 場面壯觀[組圖]
    2013年5月2日,是民間信仰中的護航海神媽祖誕辰1053周年,深圳赤灣天后宮舉行了盛大的祭拜活動。圖為當天祭拜活動的現場。中國網圖片庫 鄧飛/攝2013年5月2日,是民間信仰中的護航海神媽祖誕辰1053周年,深圳赤灣天后宮舉行了盛大的祭拜活動。媽祖,原名林默娘,公元960年出生於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因林默救世濟人,澤被一方,被朝廷賜封,沿海人民尊其為海神,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娘媽,立廟祭祀。
  • 鵬城小記者實戰訓練營走進南山赤灣天后宮
    鵬城小記者實戰訓練營走進南山赤灣天后宮「今天參觀的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帶著一個個問題,7月6日上午,招商街道沿山社區民生微事實項目「鵬城小記者實戰訓練營走進赤灣天后宮」活動正式開啟   「今天參觀的最大的收穫是什麼?」為什麼『神仙樹』叫『許願樹』?」
  • 穿越時光:中英街裡的天后宮
    修繕之後的沙欄嚇天后宮 李君攝於2015年12月1997年,我第一次在沙頭角小鎮裡看到這座天后宮,那是因為採訪香港回歸。而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這一天,則是人們祭祀媽祖的盛大節日。在我國東南沿海以及香港、澳門臺灣等地,世界上許多華人居住的地方,都興建媽祖廟,在海外華人的心中,他們信奉的媽祖,就是祖國和母親的化身,天后信仰帶有極為強烈的愛國之情和民族之情。深圳地處沿海,古代以漁業為主,自然少不了海神崇拜。
  • 臺灣棒球手參觀赤灣天后博物館 用媽祖文化締結兩岸情緣
    臺灣棒球選手參觀深圳赤灣天后博物館。(中國臺灣網 尹賽楠 攝)  中國臺灣網12月7日深圳訊 (記者 尹賽楠 雍紫薇)7日清晨,迎著濛濛細雨,第二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總決賽臺灣參賽選手們在深圳赤灣天后博物館前集結,一同領略這裡倚山傍海的秀麗風光,了解當地民眾祈求合家平安、幸福美滿的民俗風情。
  • 南山打造赤灣海上絲路文博圈
    深圳晚報訊(記者 馬琳潔 曾賢平 通訊員 汪盛東) 近日,南山區委宣傳部(文體局)邀請媒體代表走進赤灣片區,實地參觀天后廟、宋少帝陵、赤灣煙墩,了解歷史、現狀及未來的構想,希望將其在海上絲綢之路上的輝煌地位讓更多人熟知,加強整體文物保護,延續城市歷史文脈,推動打造赤灣海上絲綢之路文博圈。
  • 赤灣勝——是深圳歷史上最著名的人文景觀
    深圳赤灣勝概是以天后宮為中心,集海光山色、帝陵古剎、赤灣炮臺、南山峰煙、武林聖地、歷代碑刻於一身的壯麗景色。赤灣天后宮,其創建遠溯宋代,明清兩朝歷經重修,規模日漸增大,成為當時沿海最重要的一座天后廟宇,也是深圳歷史上最著名的人文景觀,在港澳臺及東南亞各國享有很高的聲譽。
  • 去南山赤灣煙墩看深圳最美日落
    上回書說到從赤灣山文天祥紀念公園起步,再到左炮臺、天后宮、宋少帝陵,是一條距離二十公裡左右,強度適中的徒步路線,回程途中發現,原來宋少帝陵旁邊就是小南山公園,於是擇日又兩爬小南山,摸熟了路徑,與之前的線路串聯起來,又拓展了七八公裡不止。
  • 盤點風景很好的景點,你去過杭州白雲源、深圳天后宮嗎
    #1 上饒·大鄣山臥龍谷票價:單獨購票60元;通票210元包含此景點門票,通票5天有效(含江嶺、曉起、江灣、汪口、李坑、臥龍谷、靈巖洞、思溪延村、彩虹橋、嚴田古樟園、文公山、鴛鴦湖、百柱宗祠、石城景點門票)1.2米以下的兒童可免票開放時間:7:00-17:30
  • 因為蛇口,我才願意留在深圳 | 放假去哪兒Vol.1
    因為這裡的許多老店,在用它自己的方式,守著屬於老深圳的那份味道。只不過拐個彎,你就會看到深圳最全的海鮮市場——蛇口市場。這裡保存了小漁港很多歷史元素和文化傳統,就算不買,我也希望你能走進來感受一下。琳琅滿目的攤位,凌晨四五點就有很多攤販開檔了。海鮮新鮮、便宜, 逛一圈會流口水!
  • 深圳赤灣曾是海上絲綢之路重埠 打造新絲路還有多遠?
    歷史蹤跡  深圳赤灣曾是「海上絲路」重埠  對於大多數的中國人來說,「海上絲綢之路」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耳熟能詳,卻又不明就裡。借深圳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之際,我們回顧這條曾經輝煌的黃金古道。
  • 除了深圳天后宮、寶雞姜子牙釣魚臺以外,這些風景很好的旅遊休閒...
    關鍵詞:車行不久 村民很熱情 風景很好#2 深圳·天后宮簡介:赤灣天后宮,也叫天后博物館,坐落在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赤灣村旁小南山下,倚山傍海,風光秀麗。其創建遠溯宋代,其營造氣勢宏偉,明、清兩朝多次修葺,規模日隆,明永樂初年,三寶太監鄭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領舟師遠下西洋,開創海上「絲綢之路」,赤灣天后宮為其重要一站。 以天后宮為中心的「赤灣勝概」是明清時期「新安八景」中的第一景。
  • 原來深圳還有個小南山公園,裡頭還有座天后宮,附近有個宋少帝墓
    初到深圳的人都知道有一個南山公園,很少人知道在它旁邊還有一個小南山。今天小宸就要介紹這個小眾的旅遊地,小南山公園。小南山公園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前海路與棉山路交匯處,在赤灣碼頭附近,比旁邊的大南山小,佔地面積約為101萬平方米,最高處海拔為287米,與大南山共同形成南山中心城區的天然背景。小南山沒有那麼出名,所以去的人也比較少。小南山有兩個登山口,可以在南山公司公交站下車,或者在萬豪月半山公交站下車,然後步行到登山口。
  • 漕運聖地天后宮 古文化街品民俗
    「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在天津尋訪運河的痕跡,很多古蹟先於天津城便已存在,天后宮便是其中之一。天津天后宮建於1326年(元泰定三年),原名天妃宮,俗稱娘娘宮,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2009年,國家郵政局曾發行一套《京杭大運河》特種郵票,在大運河沿線選擇了7個文化遺存,天津天后宮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