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來埃及之前,只知道金字塔和尼羅河,其實論歷史地位之舉足輕重,神廟不在金字塔之下。
盧克索古稱底比斯,鼎盛時期廣廈萬千,城門就有一百座,荷馬史詩中把這裡稱為「百門之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有著宮殿之城的美譽,如今仍是全世界最大的露天博物館,遺留了無數的神廟和龐大的墓群。
盧克索神廟屹立於此三千多年,遠遠望去與清真寺並列於蒼穹下,不同的信仰在這裡交融,成為一道獨特的奇景。埃及人常說:「沒有到過盧克索,就不算到過埃及」,曾經有一度盧克索居民們的房子就建在古墓之上,很多人在自己家裡一挖就找到大批文物,就這樣大量珍寶流落海外。
埃及最大的神廟卡爾奈克位於盧克索北5公裡,是古埃及遺留的最宏偉的神廟,規模浩大世界第一,另一個讓這座神廟聞名世界的原因,是上世紀80年代的經典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還記得小時候坐在影院裡,沉浸於跌宕起伏、懸疑緊張的氣氛之中,更為埃及驚人的美景和異域風情所著迷,從此在我心中播下了嚮往的種子,今天終於走進了昔日的夢想之地。
中央的「公羊之路」,全長300多米,路旁是兩排獅身羊面像,伏地半臥的雄獅上面,無一例外的羊角、羊臉、羊耳,栩栩如生十分逼真。
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像,他是古埃及最偉大的法老,埃及稱國王為法老,兩腿間的雕像是最寵愛的王后奈菲爾塔莉,一大一小,融為一體,宣示著獨一無二的愛情。
在埃及除了金字塔,方尖碑是最有特色的象徵,系古埃及人崇拜太陽的紀念碑,它代表了太陽,是法老權利的導體。
神廟中還有一座斷的方尖碑,碑前有備受崇拜的甲殼蟲神,在埃及甲殼蟲代表了清晨的太陽,從無到有,誕生了另外一個世界,是重生的象徵。
舉世聞名的大柱廳,共有擎天石柱134根,整石鑿成,頂端是盛開的紙莎草花。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中,巨大的石塊從柱頂轟然墜落,企圖殺死富有的女繼承人,那些驚險鏡頭就是在此拍攝的,卡爾奈克神廟也因此而為世人所熟知。
漫步在巨大的石柱間,人變得極其渺小,震撼與壓抑一同襲來,大氣磅礴兼異域蒼涼,仿佛穿越回到了那個古老的時代。
琳琅滿目的浮雕,記錄了宗教、戰爭的場景,每年泛濫的尼羅河令壁畫不斷侵蝕剝落,大多失去了鮮豔的色彩,只有柱頂還殘留著美麗的彩繪。
孟農神像,原是法老神殿前的雕像,如今神殿已無蹤影,只剩下三尊20米高的巨像,因風化嚴重,面部已不可辨識。
帝王谷是一片荒無人煙的石灰巖峽谷,斷崖下一個個洞口,就是安葬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最早的有3500多年,最晚的也有3000年。
哈素女王廟建於三千五百年前,是埃及歷史上唯一的一座三層建築,與其他神廟建築風格迥然不同。哈素是古埃及十八王朝法老,埃及歷史上第一位女王,也是唯一的一位,所以被中國人稱為埃及的武則天,只不過比武則天早了2000年,而我們熟知的埃及豔后,系希臘血統。
盧克索到亞斯文是埃及的黃金旅遊線路,遊輪一路逆流而上,沿岸古蹟遍布,埃德夫地處盧克索南140公裡,是埃及地勢最高的城市,下船坐上馬車,一路穿街過巷,古老的馬車頗有英倫風範,伴著馬蹄聲,仿佛行走在舊時光裡。
小城不大,十五分鐘到了埃德夫神廟,這是埃及保存最完好的神廟,有三個原因,一是地勢高不受河水泛濫之災;二是大部分掩埋於黃沙之下,直到1860年才被發現;三是興建於公元前237年,只有2000多年的歷史;雖然這個年限已讓我們咂舌,可在埃及只能算是小字輩。
離開埃德夫繼續航行,坐在遊輪甲板上,欣賞兩岸美麗的風光,不遠處的岸上出現了一座神廟,高高的石柱威嚴聳立,這場景在哪裡見過?想起來了,在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中,船慢慢靠近碼頭拋錨,岸邊有一些坐渡船來往兩岸的當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