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 津 騎 行 記
作者:唐河牛子
秋高氣爽,雲淡風輕,「9·17」,這個世界騎行日的下午,湛藍湛藍的天空上,一朵朵潔白如雪的閒雲,漸漸地聚在一起,又慢慢地散開,宛如少女的面紗一樣,一會兒,天空又湛藍的一望無際。我穿上印有「天河灣」字樣的紅色短袖,戴上閃閃發亮的紫色頭盔,騎上我舊有的山地車,來到延津建設路的「美利達」自行車行,準備參加「延津自行車騎行運動協會」組織的一場別開生面的「環城騎行」活動。
這輛山地車已經陪伴我度過了九個春秋,顯得有些破舊,自去年以來,一直擱置在樓道的樓梯下面,塵土落滿了車身,蜘蛛也在上面結網,後座上,不知被誰放上了雜物,又被其他車輛擠在了最裡面,不費點兒工夫,是難以推出來的。我每天從它身邊經過,總想著抽空把它推出來擦拭一下,整修一番,以備騎行之用,但這個想法往往由於工作繁忙、家務繁瑣,久久未能實現。
秋季開學後,一位善於騎行的同事找到我,勸我業餘之際、閒暇之時,和騎行協會的朋友們一起綠色出行、低碳運動,既有益身心健康,又賞覽道旁美景,何樂而不為呢?況且騎行人員眾多,一起快意騎行,一路歡歌笑語,何故不騎乎?不如隨我而行,共享此間樂趣,如何?同事是一個騎行愛好者,每年騎行的路程都超過一萬公裡,不僅騎行速度快,而且騎行技術高,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延津縣城內,無人能與之比肩。他有三輛公路自行車,相當美觀實用。他的騎行裝備一應俱全,讓人羨慕。我答應了他,把山地車從樓梯下推了出來,簡單擦拭之後,騎到「美利達」自行車行,請豐俊偉為我的山地車進行整修。豐俊偉是「美利達」自行車行的經營者,也是延津騎行協會的領導組織者之一。他年輕有力,為人和善,擅長騎行,維修技術相當精湛。當我把山地車騎到車行門口後,他一邊熱情地給我打招呼,一邊對我的山地車進行清洗整修,並更換了輪胎。一會兒的工夫,一輛原本陳舊不堪的山地車煥然一新,騎上感覺輕便自如。豐俊偉告訴我,9月17日,是騎行協會成立四周年的美好日子,可以跟隨騎友們一起參加「環城騎行」活動,感受集體騎行的快樂,我很高興地答應了他。能夠加入這個溫暖和睦的騎行大家庭,與同事同行,與豐俊偉結識,與騎友們一道狂奔,是我今年最開心的事情之一。
9月17日的前一天下午下班,同事邀請我一起騎車去齊街,看看我的體力如何。我們沿著焦韋線向南出發,並肩同行,路旁玉米的清香沁入心脾,菊花的芬芳縈繞左右,五顏六色的花朵夾道歡迎。因為長期不騎行,不一會兒,我已汗流浹背,手臂發麻,腿腳酸軟,氣喘籲籲,速度也慢了下來。同事一直在鼓勵我,並給我講述騎車的技巧。我知道,要想騎得快、騎的久、騎的遠,就要經長騎行,經常鍛鍊,經常和騎友交流。我和同事並行至齊街的倉頡公園,稍稍休息之後,原路返回,一路上感覺臀部有些疼痛,長久的不騎行、不運動、不鍛鍊,才會有如此的感覺。
9月17日下午5時,我來到了延津建設路的「美利達」自行車行,騎友們也陸續到來,大部分我都不認識,不過,參加完今天的騎行活動,大家就會慢慢地熟悉起來。車行門口的「自行車騎行運動協會」的標牌和印有「協會成立四周年」的祝賀宣傳標語的條幅格外醒目,門前的空地上,瓶裝礦泉水擺放成的「9·17」字體方正美觀,「就要騎」的諧音,和「健康騎行、快樂自我」的寓意蘊含其中。紛紛到來的騎友們把自己的自行車排成整齊的兩行,不同的品牌、不同的樣式、不同的花色、不同的裝備,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騎友們相互打著招呼,言談舉止之中,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熟識程度。他們之間,我認識的有五、六個人,也有一部分認識我的,見到我的時候,都很吃驚,想不到我也會來參加騎行活動。我告訴他們,我以後會經常和他們一起騎行,一起感受騎行的樂趣,一起體驗騎行生活的美好。
5時30分,眾騎友集合完畢,在「美利達」自行車行前面合影之後,各自拿上瓶裝礦泉水,整理好騎行裝備,推著自己的自行車,在廣告小轎車的帶領下,在協會領導的組織下,在建設路上站成有序的兩列,在聽到號令後後,紛紛騎上自行車,開始為期一個半小時的「環城騎行」活動。
騎友們一路向南,浩浩蕩蕩,喜氣洋洋,走過建設路,通過北大街,穿過南大街,來到延安大道,右轉一路向西。熟識的騎友一邊行進,一邊談笑,沒有工作的壓力,沒有家務的纏身,沒有俗事的煩擾,也沒有生活的無奈,有的只是輕鬆,有的只是愉快。一路上,熱心的騎友專門為大家攝影錄像,留下活動的足跡,留下美麗的騎行瞬間。
快慢緩急,速度自控,沿著延安大道,向西經過文體中心、牛津城、麥香園,右轉向北,到達活動的第一站「全友家居」新店。「全友家居」是延津的知名家居品牌,熱情的服務、一流的質量和新鮮的樣式,逐漸成為人們家庭裝飾的首選店鋪之一。我們在店鋪門前合影留念之後,向下一站進發。
玉湖,是騎行的第二站。這個風景秀麗的人工湖,幾年來,一直備受人們青睞,因其水質優良、湖畔平整、綠樹成蔭、花兒競放、鳥兒時來、魚兒繁多而成為人們休閒娛樂、散步垂釣的佳處。騎友們在玉湖小廣場的大石旁合影,留下玉湖的美景和自己的倩影。將來有一天,我們告訴世人:玉湖,我們來過,這裡,有我們騎行的軌跡。
離開玉湖,我們徑直向「365生活超市」興建雅苑店前進,路上汽車川流不息,路口綠燈時間短促,我們行駛的很慢,路過幾個火燒店,經過汽車站,我們到達了第三站「365生活超市」興建雅苑店。這個超市生活用品、菜餚果蔬齊備,質優而價廉,為周邊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我也經常去「365生活超市」購物消費,但是我常去的是文化南路的「365生活超市」,因為它距離我的工作單位非常近。我們在超市門口合影,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天色已晚,還有三站路要走,只好改天一進超市,一睹真容。
建業城,是我們前往的第四站。「建業城」是延津的知名新建小區,環境幽雅,布局合理,位置優越,是延津宜居小區之一。我們騎行穿過小區大門,來到「建業城」售樓中心門前,下車四顧,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一層層房舍儼然而設,一棵棵樹木綠意盎然,一處處草坪如茵似毯,一切都那麼的新穎,一切都那麼的怡人。我們仍然是合影,任然是歡笑。合影的時候,我蹲坐在第一排,和騎行協會美麗的小姐姐們一起留住這個難忘的黃昏騎行時刻。
穿過「建業城」小區內的小路,向北經過民安路與平安大道交叉口,路過人民法院,向北騎行300米,我們到達了活動的第五站「天河灣」小區售樓部。這裡水聲潺潺,樂聲悠悠,鳥兒歸巢,行人回家,但小區的高樓上,依然可以看到建築工人施工的身影,依然可以聽到建築機器運行的聲音,一律11層的現代電梯樓房正在建設之中。售樓部的工作人員早已為我們準備了精美的禮品袋,見到我們騎行隊伍前來,趕緊出來迎接,把禮品袋贈送給我們。「環城騎行」活動開始的前兩天,「天河灣」小區售樓部為我們騎行協會的每個人準備了一件精美時尚的紅色速幹短袖,助力騎行活動順利開展。我們和「天河灣」合影而去,今後還會常來,落戶於此,亦未為不可。
最後一站是「摩託城」,我的同事清弟上個月才從這裡買了一輛「本田」摩託車,騎起來不但速度快,而且非常平穩,最關鍵的是特別省油。我曾經有輛「新大洲本田」摩託車,也是購買於此,而今我最想買這家店裡的「小公主」摩託車了。騎友們從平安大道向東行進,在縣委旁邊的十字路口左轉向北200米路西,就到達了「摩託城」。店鋪門前擺放著新拉來的摩託車,大家欣賞一番之後,和這些新摩託合了影,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我近來囊中羞澀,若稍有寬裕,一定「迎娶」這裡新的「小公主」。
夜幕降臨,星光點點,我們一行五十餘人返回「美利達」自行車行,豐俊偉等人已經為我們貯備好了可口的飲料和豐厚的禮品,如「騎行服」「童車」「水杯」「按摩棒」「收納箱」,等等,以此祝賀今天「環城騎行」活動的圓滿成功,慶祝騎行協會的四歲生日。禮品以抽獎的方式領取,人人有份,大家滿載而歸,臉上洋溢著花兒一樣燦爛的笑容。領取禮品不是活動的尾聲,到明新酒樓聚餐才是活動的尾聲,騎友們卸下裝備,分卓而食,觥籌交錯,推杯換盞,歡飲而歸。
騎行活動的圓滿成功,離不開協會的組織,離不開商家的贊助,離不開騎友的努力,也離不開社會各界對我們的關心支持,我們心懷感恩之情,感謝每一位騎行人和關注騎行的人。雖然這次騎行活動結束了,但我們的騎行並沒有結束,而是一直在路上,一直在行進,一往無前,風雨無阻。加油!加油!加油!
作者簡介:唐河牛子,原名牛洪海,字正清,號「河西居士」。散文家,詩人。1980年9月10日(農曆八月初二)生,河南唐河人,2003年畢業於河南大學,本科學歷(一本),學士學位,現為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第一高級中學語文教師,河南省雜文學會會員,延津縣作家協會副主席,延津縣楹聯學會副會長,延津縣政協文史資料徵集員,「延津文學」微信平臺總編輯,延津縣第一高級中學校刊編輯部編輯,曾任「延津縣第一高級中學」微信平臺總編輯,有散文集《牛子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