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日本、印度、韓國的GDP或將同時進入全球前十名

2020-12-10 新浪財經

來源:南生今世說

去年,全球GDP前十名中來自亞洲的國家有三個,分別是:中國、日本、印度。咱們中國的經濟同比實際增長6.1%,GDP超過了99萬億元人民幣,按去年平均匯率折算約為14.363萬億美元,全球排第二名。

去年日本經濟同比實際增長0.7%,GDP折合美元約為5.087萬億,排全球第三名;2019年印度的經濟增速初值是5.3%,但後來修正為4.9%,經濟總量約為2.836萬億美元,繼續超過英國,全球排第五名。

亞洲第四經濟大國,韓國在2019年經濟實際增速放緩至2%,完成的GDP約為1913.96萬億韓元,折合1.64萬億美元,全球排第12名。但經濟總量卻與第11名的俄羅斯(約1.69萬億美元)和第10名的加拿大(約1.74萬億美元)差距不大。

進入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俄羅斯、加拿大均遭受重大衝擊,多家經濟機構預測兩國經濟或將大幅萎縮。比如,俄宏觀經濟分析和短期預測中心(CICAP)預測,2020年俄羅斯經濟將下降11%。

加拿大央行認為,當前及加拿大經濟面臨的結構性挑戰,需求復甦滯後於供應端,今年加拿大經濟將持續疲軟,全年實際GDP將下降7.8%。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則認為,今年加拿大經濟將實際下降8.4%。

按此推算,2020年加拿大、俄羅斯的經濟總量大概率要低於1.6萬億美元了(俄羅斯甚至會更低)。與此相比,韓國的情況稍好一些,經濟合作組織預測是「實際下降1.8%」,經濟總量大概率仍在1.6萬億美元之上。

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韓國、俄羅斯、加拿大的經濟增速將出現「巨大的分化」,這或將使得今年韓國的經濟總量超過俄羅斯和加拿大進入到全球前十名。從而使得,亞洲國家在全球前十強中首次佔據了四個名額。

點評:IMF曾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實際增長3%,但新冠疫情打亂了原來的經濟發展節奏——全球經濟由增長,轉變成大幅下滑,並將使得全球多個國家、地區的生產、消費、投資、出口出現衰退,以至於全球經濟格局都發生了「微妙的改變」。

但這種改變,不是看哪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更快速,不是看哪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質量更高,而是看哪個國家受疫情的影響較小,經濟受到的直接衝擊更低……。這種「比差的現象」不是我們樂於見到的。對此,您認同嗎?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2020年上半年各國GDP排名:中國6.49萬億美元第二,韓國進入前十!
    近日,全球各主要國家和地區陸續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的經濟運行情況,小編收集整理了一番,給大家帶來上半年排名前十位國家的GDP及增長情況,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中國2020年上半年實現GDP64934.51億美元,在全球各主要國家和地區中位居第二位。較上年同期減少了近3000億美元,美元名義下降了4.41%,下降幅度比美國降幅高了1.07個百分點。日本2020年上半年實現GDP24231.79億美元,在全球各主要國家和地區中位居第三位。
  • 全球gdp排名2019 全球GDP前20強具體榜單排名一覽
    中國同樣也高居第二,但是經濟增速在20強當中卻是最高的,同比實際增長6.2%,突破十萬億大關,GDP總量為10.18萬億美元。排名第三的是來我們的亞洲鄰國日本,第四名為德國。由於德國經濟增長較為緩慢,與日本之間逐漸拉開了差距。
  • 2020上半年世界GDP前十排名,印度痛失第五,韓國擠進前十
    2020年上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世界各國的經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今年上半年世界GDP前十排名也已出爐,相較於去年來說,上半年的排名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第一名毫無疑問是美國。中國排在第二。今年我國的經濟同樣受到了較大影響,甚至一季度還出現了負增長,不過在第二季度隨著全面復工復產後,經濟得以迅速恢復。今年上半年,我國GDP為45.65萬億元人民幣,折合美元約為6.49萬億美元。第三是日本。
  • 2020全球火力排名,日本第五,土耳其跌出前十
    「全球火力網」公布了2020年全球火力指數排名,對世界各國的潛在實力做了比較全面的總結評估。與以往四年(2016-2019)相比,2020年度火力指數排名榜單的前十名有較大出入,很多連續四年進入前十的國家在今年不幸「折戟」,直接掉到十名開外。
  • 2024年全球GDP前十名有七個也是全球人口前十,前五名亞洲佔四個
    當然,這個計算辦法的缺點是數據龐大無比,統計起來非常困難,一般無法當年就收集和統計好數據,都要延後幾年,比如,今年世界銀行在五月份就只能公布2017年的各國GDP之間的情況。然而,除了評價和比較往年的GDP數據外,他們也會預測未來幾年的GDP情況,前不久,世行和IMF就預測了2024年的世界各國GDP情況。
  • 涵蓋22億人口、GDP佔了全球的1/3,全球最大的自貿區建立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成員包括東協10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共16方。印度最後退出,所以只有東協10國加中日韓三國加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中日韓三國:中國中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人口接近14億,gdp總量99萬億人民幣折合14.77萬億美元,人均GDP1.05萬美元,屬於中等收入國家。
  • 大突破,韓國名義GDP排名將有望進入前十,但人均國民收入卻少了
    1996年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同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創始國之一。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韓國經濟進入中速增長期。 韓國目前人均壽命達到82.3歲,位居亞洲第4名,全球第11名,韓國成年人受教育程度超過46%,居世界第4,僅次於加拿大、日本與新加坡,韓GDP總量相當於沙特與荷蘭之和,人均超過
  • 前三季度全球GDP前十強:亞洲4席,美洲2席,那歐洲呢?
    2020年,全球各國經濟發展迎來了巨大的考驗,受到疫情影響,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到目前為止,GDP增速仍然為負。與此同時,在疫情面前,全球各國的經濟表現各不相同,全球GDP前十名之間的排列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 2019年美國GDP約為全球的24.42%,那中國、印度、日本的呢?
    當然了,我們在看到美國經濟強大一面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美國經濟「相對薄弱的一面」。比如,美國經濟結構中,服務業佔比高達81%,而工業(包括製造業、建築業、採礦業等)、農業合計佔比還不到20%。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即便有中國的「先期經驗」,但美國的物資供應仍十分短缺——2020年3月份,美國的口罩、呼吸機、防護服、監護儀等等醫療物資完全不能自給,需要依賴進口。如此之大的經濟總量,但在面對新冠疫情時卻不能保證物資的有效供應。
  • 2019年全球GDP預計是多少?GDP排名前十國家分別是誰呢?
    前三季度,主要大國經濟增速普遍下降中比如墨西哥在前三季度居然是零增長,要知道去年的增速還在2%附近波動呢;還有韓國,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實際增速下滑到1.9%,往年也動輒是超過3%的;2018年俄羅斯經濟實際增長了2.3%,但2019年前三季度僅實際增長了1.1%……
  • 前三季度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的GDP分享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美國的GDP依然是全球最高的——同比實際縮減3.8%,完成的名義GDP高達15.466萬億美元。 從經濟增速角度來看,在全球前七大經濟體中,美國是僅次於咱們中國,排第二名。為此,我們不禁好奇了,明明美國的疫情非常嚴重,那為什麼經濟增速要比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更高呢?
  • 上半年全球GDP十強國家名單,中國表現不錯,韓國竟然這麼強?印度不...
    ,前三季度(1-9月)的數據目前還未發布。 不可否認,中國在這次疫情中的表現是非常優秀的,雖然前期也有點措手不及,但很快就適應了節奏,並有效地控制住了傳播速度。 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可以說全世界各個國家的GDP數據都發現了負增長現象,下面我們就來看看2020年上半年全球GDP十強名單吧。
  • 2020年上半年,全球GDP前20強榜單出爐啦!
    2020年上半年,全球GDP前20強榜單正式完成了!第一名仍是美國,上半年經濟數據經過多輪調整後,最終確認為:GDP高達10.147萬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實際下降4.3%。
  • 2020年全球軍力排行榜:印度排第五名,日本排第六名,中國排第幾
    美國網站「全球火力」(Global Fire Power)21日發布2020年全球軍力排行榜,其中,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日本分列前五,韓國超英國、法國排名第六。全球火力指數,簡稱GFP。GFP排行榜是世界上非常權威的軍事力量排行榜,目前榜單上的國家已經達到了106個。近日,「全球火力」網就公布了最新的世界軍力排名。這份榜單是綜合了各種影響軍力的因素再加以分析和總結的,還是很靠譜的。只是第五名讓人感到有些意外。
  • QS亞洲500強大學排名發布 中國7所高校進入排名前十
    新華社倫敦11月27日電(記者金晶 張家偉)英國QS全球教育集團27日發布2020年亞洲500強大學排名,中國高校首次佔據亞洲前十名中的7席。在這次排名榜上,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分列第一、第二。
  • 2024年,印尼GDP將超過德國,升至全球第5名
    下圖是2019年全球GDP前16強(按照各國官方公開的信息整理)。其中,美國GDP高達21.43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咱們中國則以14.363萬億美元,排第二名。之後是日本、德國、印度、英國、法國、義大利、巴西、加拿大等國。
  • 2020全球經濟預測:美國GDP增速-4.3%,印度-10.3%!中國「轉正」
    尤其是2020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下降了6.8%;但是,對疫情的快速控制,也使中國經濟得以快速重回正軌,在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之時,中國經濟逆勢而上,2020年前三季度就實現「轉正」——同比增長0.7%。IMF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將同比增長1.9%,GDP將由2019年的14.34萬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14.86萬億美元,增量達到5200億美元,繼續坐穩全球最大增長引擎寶座。
  • 2050年全球GDP:中國第1,美國第3,日本跌出前五
    雖然2020年全球經歷了新冠肺炎的侵襲,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但是疫情過後,全球經濟依然會經歷長達30年的增長。BBC表示,未來30年全球人口將提升20%以上,全球市場將再次擴容。報告顯示,2050年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是中國,中國將成為全球經濟的中心。
  • 世界各國GDP排名2020預測 IMF預測中國GDP排名世界第幾?
    近期,IMF對今年各個經濟體的經濟增速做了預測,其中預測2019年美國經濟將下降5.9%,歐元區19國在2019年經濟將整體下降7.5%,其中義大利的經濟下降9.1%,西班牙經濟下降8%,法國經濟下降7.2%,德國經濟下降7%;日本經濟將下降5.2%,韓國經濟將下降1.2%。
  • 2019韓國gdp增長率多少?2019年韓國gdp總量預測
    韓國的2019年經濟預測  2019國經濟遭遇了不少困難,一方面是國際半導體市場「由盛轉衰」,另一方面日本對去零部件斷供,導致韓國企業出口大幅縮減。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韓國的對外出口總額為5424.1億美元,同比減少10.3%。  與此同時,韓國的支柱企業——三星、LG的全年利潤均同比負增長,韓國的現代集團汽車銷量也未能完成預定目標……,總之在2019年韓國多家大型企業的業績不佳,拖累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