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島自然公園棲息著種類繁多的澳大利亞珍稀野生動植物,例如短尾海鷗、袋狸,這片土地還養育著330餘種本土植物,島上獨特的生態環境更是為眾多瀕危植物群落提供了生長的沃土。菲利普島自然公園始終致力於保護島上的野生生物和自然環境,將生態旅遊活動帶來的收入投入到保護區的建設、自然研究以及教育項目之中。
瀕危動物東袋狸——忙碌的生態系統工程師
近日菲利普島上的一項生態研究證實,有袋動物東袋狸 (Eastern barred bandicoot)對生態系統的健康有著巨大的影響,一隻體重不足一公斤的東袋狸每晚能挖500個錐形洞,翻動超過13公斤的泥土來尋找昆蟲和蠕蟲等食物。它們的挖掘活動穿透土壤表面,改變土壤的物理性質,增加土壤的水分含量,有助於牧草的生長和健康,減少地表土壤流失,在農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而體型嬌小的它們被喻為「生態系統工程師」和「強大的地球搬運工」!
自從歐洲人定居以來,澳大利亞已經有6種挖掘哺乳動物滅絕,現僅存23種。狐狸等侵入性食肉動物的捕食和自然棲息地的喪失是它們面臨的主要威脅。為了確保東袋狸的安全和健康成長,菲利普島自然公園將東袋狸引進到沒有狐狸的菲利普島和邱吉爾島上,這不僅保護了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還有助於島上棲息地的恢復,讓其他物種得以繁衍生息。
除此之外,菲利普島自然公園和當地社區密切合作,監測和保護黑頭鴴、短尾海鷗和其他一些瀕危動物物種。野生動物康復中心 (Wildlife Rehabilitation Clinic) 還組建了專門小組負責野生動物的救治和康復工作。
瀕危植物群——菲利普島上生物的天堂
菲利普島自然公園的林地和溼地是島上植物多樣性最高的地方,這裡生長的瀕危植物佔島上瀕危植物總數的三分之一。菲利普島獨特的海岸環境也是瀕危植物群生長的絕佳場所,這種環境有助於超過13種瀕危植物群的保護。雖然不如動物生動可愛,但植物群落為動物提供庇護所、食物和繁殖棲息地,並保護土壤免受侵蝕,是整個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19世紀初以來,島上的生態系統發生了巨大改變,在這200多年的時間裡,植物物種不斷流逝,已經有130多種已知物種滅絕。目前菲利普島上已發現的珍稀瀕危植物群有30多種。像動物一樣,這些植物的生長也遭受到諸多威脅,比如兔子、雜草、土地清理和氣候變化。菲利普島自然公園制定了包括雜草治理在內的應對方案,努力消除這些威脅,以恢復受損的生態系統和增加瀕危植物物種的數量。菲利普島自然公園還選擇了五種瀕危的旗艦物種進行積極管理,為它們所代表的群落提供全面的保護。
儘管受到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等各種因素的威脅,菲利普島自然公園在提供獨特的生態遊服務的同時,還幫助遊客了解自然環境,竭力保護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東袋狸、瀕危植物群落同小企鵝一樣,都是菲利普島重要的自然瑰寶,菲利普島自然公園鄭重呼籲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一起保護島上野生動植物以及它們的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