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羅馬尼亞首都的地下世界

2020-12-15 界面新聞

馬西莫在掰手腕。拍攝:Massimo Branca and Igor Marchesan

房屋管理人Bruce Lee一部DVD播放機上放電影。電視有助於人們產生一種生活在一個真正的家的「溫暖」感覺。2013年,布加勒斯特。拍攝:Massimo Branca and Igor Marchesan

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的地底下,存在著一個隧道與下水道網。這個地下世界住著一個被邊緣化的群體,這一群體近年來因猖獗的藥物濫用和對傳染病的高易感性而為人所知。據頻道4最近播出的紀錄片顯示,這裡幾乎所有居民的愛滋病病毒檢測都呈陽性,而其中四分之一的人還患有結核病。攝影師兼人類學家馬西莫·布蘭卡(Massimo Branca)和他的攝影師朋友伊戈爾·馬切桑(Igor Marchesan)撇開主流媒體的大統計數據,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從家庭的角度切入去了解這個社區。他們合作的攝影項目《Inside Outside Under Bucharest》記錄了他們在那裡所遇見的人的日常生活,以及和他們結下的親密情誼。

馬西莫從小在義大利威尼斯附近的一個小城市長大,在過去的幾年裡,他一直過著半流浪的生活。當他的一位攝影師朋友兼同事伊戈爾·馬切桑,邀請他去羅馬尼亞背包旅行時,他被布加勒斯特的地下世界吸引住了;朋友們也一致認為,他們應該在那裡呆上幾個月的時間:「當我們離開義大利的時候,我們沒有計劃做去做什麼,但好奇心和激情引導著我們。當我們在布加勒斯特作短暫停留時,我們意外地碰上了Gara de Nord車站的這一群體,也正是在那時,我們決定要深入地了解這一問題。」

懷著要記錄下這一群體的共同願望,這兩位朋友在下水道裡生活了4個月。對他們而言,剛開始這是個合作作品,後來則成了一項馬西莫為之奉獻了四個多月的自己的長期項目。《Inside Outside Under Bucharest》關注了歐洲最邊緣化的群體之一;「這關乎人、憐憫、共情、不穩定......換句話說:人類的生命」,馬西莫解釋道。兩人一起記錄了這個複雜的現實,在這裡,藥物和監禁是人們適應邊緣化的多種形式之一。通過與這些人共同生活的方式,他們希望觀看者將能夠想像在Gara de Nord車站底下的生活是怎樣的,「他們的眼睛沒有蒙上可憐、審判或是恐懼」。這個社區裡,每天的生活常常也是我們所熟悉的:「2013年夏天,我們在隧道裡進行了一場烹飪比賽,義大利菜VS羅馬尼亞菜。我做了「spaghetti all』amatriciana」(義大利麵),但這是個糟糕的選擇,因為那裡沒有漏勺,而且當地人也不太習慣吃麵條。我們輸了比賽,但是也獲得了很多樂趣。」

為了拍到一些親密、或是偶爾戲劇性的時刻,同時也喚起一種在場感,兩位攝影師打算讓他們與當地人的關係隨時間發展而自然進展。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好奇心和信心。最初,他們「只是被允許」拍照,但隨著社區裡的人對他們的存在感覺更加舒適了,他們發現自己已經能夠識別並且捕捉日常生活中一些更加自然的動作。「到最後,我們和他們已經很親近了,他們不再認為我們是『瘋子'攝影師,而把我們當成了真正的朋友」。馬西莫和伊戈爾與這個社區的關係已經親近到,在他們離開的幾個月後,很多人都請求他們回來;有幾個人甚至提出要籌集資金來支付他們的機票。在某些時刻,這兩位攝影師都認為他們正在偏離自己的軌道、他們的原點,感覺自己置身於「遊蕩」的危險中,「實際上,我不能100%確定自己已經完全克服了這種迷失方向的感覺,」馬西莫承認說。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項目的發展將他們引向了他們從未預想到的方向。他們開始注意那些個體和家庭的故事,試圖找出導致這麼多人在這種條件下生活的原因。

不幸的是,這個故事在2015年7月結束了,地方當局逮捕了幾乎所有這些在Gara de Nord車站附近的隧道居住的人。起初,和這些當地居住者之間的情感紐帶,曾讓兩位攝影師猶豫是否要發布這些照片,直到他們考慮到對於這個社區他們要「說什麼」,並且做了個清醒的決定,他們才最終發布它們。

馬西莫和伊戈爾正計劃在不久的將來推出一本書,以展示在過去三年中他們收集得來的精選出的材料:「對這段改變我們一生的旅程,這本書也許是最好的簡要記下我們的經歷、觀察和照片的方式。最起碼,它將會是我們這次攝影生涯和個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的紀念,而這個項目,我十分確信我們會再次有這種想法,儘管它可能會是以新的、不同的形式出現。」

伊戈爾給Bruce Lee的狗接種疫苗。拍攝:Massimo Branca and Igor Marchesan
Bruce Lee看著我們相機裡的照片。拍攝:Massimo Branca and Igor Marchesan
伊戈爾和Catalina聊天。拍攝:Massimo Branca and Igor Marchesan
2014年,布加勒斯特。圖中走在Gara de Nord車站遊行隊伍中的人抱著的肖像,是馬西莫在2013年夏天為Catalina拍的,Catalina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Gara de Nord車站度過的(這個女孩已經去世)。拍攝:Massimo Branca and Igor Marchesan
Gara de Nord車站,冬天的日出。Azavoae(19歲,18歲以前都在孤兒院長大)頭頂的牌子上寫著「vino cu noi」(「和我們一起來」)。在街道下,就是曾經被許多人視為「家」的隧道。2014年,布加勒斯特。拍攝:Massimo Branca and Igor Marchesan
拍攝:Massimo Branca and Igor Marchesan

(翻譯:馮陳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要獲取更多有意思的內容,請移步界面網站首頁(http://www.jiemian.com/),並在微博上和我們互動,調戲萌萌噠歪樓菌→【歪樓-Viral】(請猛戳這裡)。

你也可以關注樂趣頻道的微信公眾號【歪樓】:esay1414 

相關焦點

  • 揭秘羅馬尼亞首都的「暗黑世界」:竟是流浪者和毒販們的天堂
    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這個曾被譽為「東方巴黎」的東歐國家,華麗建築下卻有著鮮為人知的地下世界。提起羅馬尼亞,人們除了一下子想到聞名世界的葡萄酒外,還總是會不自覺地將它與浪漫和放蕩不羈聯繫在一起,當地頗有特色的哥德式建築風格也成了這個國家的一大名片,引得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
  • 揭秘羅馬尼亞首都的「暗黑世界」:竟是流浪者和毒販們的天堂
    說起嚮往的生活,你一定憧憬著田園牧歌式的悠閒生活,或是當個縱馬原野的牛仔,要麼就是在大都市裡端著咖啡匆匆走入摩天大廈……但這些都是地面以上的正常生活,在地下,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的人們在苦苦掙扎。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這個曾被譽為「東方巴黎」的東歐國家,華麗建築下卻有著鮮為人知的地下世界。
  • 「聖誕老人」提前來到羅馬尼亞中國市場
    新華網布加勒斯特12月10日電(記者 林惠芬)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東北部的中國商品批發中心紅龍市場8日熱鬧非凡,許多當地以及華僑華人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早早地來到大商場,熱切等待聖誕老人的到來。節日裝扮的工作人員與孩子們一起遊戲娛樂。
  • 簡介羅馬尼亞和它的首都
    首都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的歷史悠久,祖先為達契亞人,後與羅馬人共居融合,形成羅馬尼亞人,在拉丁語裡,羅馬尼亞是「羅馬人的國家」的意思。14世紀先後組成三個公國,1859年,瓦拉幾亞公國和摩爾多瓦公國合併成為羅馬尼亞,1881年改稱羅馬尼亞王國,1918年12月24日,特蘭西瓦尼亞公國與羅馬尼亞王國合併,羅馬尼亞正式統一。
  • 前往羅馬尼亞史詩般地下主題公園 地下鹽礦裡的摩天輪和地下湖
    主題公園被稱為薩利納圖爾達(Salina Turda),位於羅馬尼亞第二大城市,非官方首都特蘭西瓦尼亞(Cluj-Napoca)的郊區,特蘭西瓦尼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鹽礦之一它有迷人的隧道和通道,遊客可以在其中探尋礦工的工作該礦山最終於1932年關閉。
  • 羅馬尼亞土地肥沃卻不富有,多數人都懷念社會主義時期的美好時光
    布加勒斯特是羅馬尼亞首都,位於羅馬尼亞東南部,瓦拉幾亞平原中部,多瑙河支流登博維察河畔。面積約228平方公裡,人口近200萬,是羅馬尼亞最大的城市。1965年國名更改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1989年12月25日推翻了尼古拉·齊奧塞斯庫獨裁統治下的政權,被稱為「89革命」,2007年1月1日,正式加入歐盟。
  • 這原是個「羅馬的地方」——東歐羅馬尼亞(Romania)
    首都布加勒斯特街頭羅馬尼亞處於巴爾幹半島,東臨黑海,境內平原、山地、丘陵各佔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首都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少年出差的機會,來到這個並不發達,但地理位置和歷史人文都很有意義的國家。地下空間首都的城市地下空間,各種小店、雜誌店、旅遊紀念品店,路人並不多。
  • 一起去歐洲南部,感受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的魅力!
    布加勒斯特,是羅馬尼亞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相傳在13世紀,有一個名叫布庫爾的牧羊人從邊遠山區趕著羊群來到登博維察河邊,發現這裡水草肥美,氣候溫和,因而定居下來。此後,來此定居的人逐漸增多,商業貿易也日益興隆,這塊定居地逐漸發展成為城鎮。
  • 姐妹看世界,帶你走進歐洲,遊覽羅馬尼亞首都一一布加勒斯特
    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在羅馬尼亞語中音為「布庫爾什蒂」,意為「歡樂之城」(「布庫爾」是歡樂的意思)。相傳在13世紀,有一個名叫布庫爾的牧羊人從邊遠山區趕著羊群來到登博維察河邊,發現這裡水草肥美,氣候溫和,因而定居下來。
  • 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首都和全國的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布加勒斯特(Bucharest)是羅馬尼亞首都和全國的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位於羅馬尼亞東南部瓦拉幾亞平原中部,多瑙河支流登博維察河宛若青翠的玉帶從西北穿過市區,把市區分為幾乎相等的兩半,城內河段長24公裡。與登博維察河相平行的12個湖泊一一相連,宛如一串珍珠,其中有9個湖泊分布在城市北部。
  • 你要知道關於羅馬尼亞的20件小事
    當然,羅馬尼亞還完好保留著很多教堂、古堡和宮殿,還有中世紀古鎮。2、世界上唯一跟別國完全相同的國旗羅馬尼亞國旗又叫三色旗,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其中藍色象徵自由,黃色象徵豐富的自然資源,紅色象徵人民的勇敢和犧牲精神。國旗在1994年7月16日才開始使用,與查德國旗完全相同,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對完全相同的國旗。
  • 地底奇觀,羅馬尼亞鹽礦裡有個不可思議的地下樂園!
    羅馬尼亞將一個極為暗黑的景點來吸引家庭親子活動,會有多震撼?因為它完全是在地下的。整個地下樂園位於一個鹽礦,其最深的部分是在地表以下400英尺,這裡前身是魯道夫礦井,如今已經搖身一變,成為熱門的旅遊景點,每年吸引約60萬遊客前來。
  • 羅馬尼亞首都並無特別的風景,觸動我的是一個不起眼的女乞丐
    單從旅行角度而言,羅馬尼亞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國度,它所擁有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但羅馬尼亞的首都布加勒斯特,卻並無什麼特別的風景。原創照片:羅馬尼亞蘇恰瓦的中世紀修道院在布加勒斯特,遊客們會去看看首都的「人民宮」——雖然也沒啥特別之處,卻是當年好大喜功的齊奧塞斯庫下令修建的
  • 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新冠病毒感染率超警戒線
    10月20日,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人們戴口罩在公交車站候車。 羅馬尼亞新冠疫情防控規定,如果一個城市或地區每千人中確診病例超過3例,即感染率超過千分之三的警戒線,則自動成為「紅色」區域。首都布加勒斯特新冠病毒感染率已超警戒線。
  • 布加勒斯特是,羅馬尼亞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羅馬尼亞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布加勒斯特,在羅馬尼亞語中音為「布庫爾什蒂」,Bucureti意為「歡樂之城 「布庫爾」是歡樂的意思。相傳在13世紀,有一個名叫布庫爾的牧羊人從邊遠山區趕著羊群來到登博維察河邊,發現這裡水草肥美,氣候溫和,因而定居下來。此後,來此定居的人逐漸增多,商業貿易也日益興隆,這塊定居地逐漸發展成為城鎮。
  • 背包客評選歐洲最便宜旅行目的地,羅馬尼亞首都奪冠
    其中,羅馬尼亞的首都布加勒斯特「奪冠」,成為消費最低的歐洲城市。自2010年起,Price of Travel網站每年都會制定一份「歐洲背包客指數」榜單,從歐洲最受歡迎的城市中,挑選出最便宜的歐洲城市,幫助用戶為訪問歐洲做出準確的預算。
  • 羅馬尼亞前總統宣布將競選首都布加勒斯特市長職位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華輿訊 據旅羅華人報報導 羅馬尼亞前總統、也曾經擔任布加勒斯特市長的伯塞斯庫(Basscu),一個多星期前就透露了要競選布加勒斯特市長的願望。
  • 羅馬尼亞公布地方選舉結果:首都布加勒斯特市長職位競爭最激烈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華輿訊 據旅羅華人報報導,羅馬尼亞9月28日公布了9月27日舉行的全國地方選舉結果。
  • 知道這些景點,羅馬尼亞也可以深度遊
    羅馬尼亞現任德裔總統Iohanis就是來自這個城市。2007年錫比烏被選為歐洲文化之都。 這座世界第三大建築就坐落於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由當時的羅馬尼亞最高領導人齊奧塞斯庫修建。整個建築佔地33萬平方米。
  • 「漫遊羅馬尼亞7」羅馬尼亞的「革命」之城蒂米什瓦拉
    這樣最終我還是來到了蒂米什瓦拉,一座被稱為「革命」的城市。1989年羅馬尼亞執政25年之久的齊奧塞斯庫政權一夜之間轟然倒臺,而這場風暴的導火線就發生在蒂米什瓦拉。一想到要去那裡看看,我竟激動地不行。第二天早上外面下起了大雨,早餐時請前臺小夥子幫我查去蒂米什瓦拉的火車,上午10點:45有趟車,八個半小時車程600多公裡的,幾乎橫跨大半個羅馬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