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年前發現秦始皇陵,為何至今不敢挖?德國專家核磁掃描給出答案

2020-12-12 文墨逐筆

《古風五十九首》:「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臺。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尚採不死藥,茫然使心哀。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

秦王嬴政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褒貶不一的人物,但幾乎所有人都認同秦始皇「享樂奢侈」這個特點,阿房宮的存在便是最好的印證,史料中也多有記載秦朝百姓如何苦不堪言,其實秦始皇不只在生前如此愛財奢侈,他為了在自己死後仍然過著富足享樂的生活,還在地下為自己建造了一個極其豪華的陵墓,然而46年前便已經發現的秦始皇陵,為何至今不敢挖?德國專家使用核磁掃描後給出答案。

秦始皇在位期間搜颳了很多民間的財物,秦始皇陵中自然也儲存了一些,這對我們如今來研究秦朝的歷史有很強的參考價值,但是直到2020年,中國的考古學家對於秦始皇陵依舊束手無措。史料中曾記載過,當年西楚霸王項羽曾經帶領三萬餘人計劃挖掘秦始皇陵墓,但不知道由於什麼原因挖掘無疾而終。

1974年的春天當地農民在秦始皇陵丘附近打井時意外挖出了一個破碎的陶俑頭,他們覺得這個陶俑十分奇特,所以很快就將這件事上報給了當地有關部門。國家對於這個發現相當重視,隨後迅速組織人手前去挖掘,世界第八大奇蹟便是由此現世。但真正的兵馬俑其實不是我們如今見到的土黃色,而是五顏六色色彩鮮豔的,就在人們在將其挖掘出來的幾分鐘裡,這些兵馬俑遇到空氣迅速氧化,便變成了如今我們見到的土黃色。

後來經過我國考古學家的進一步研究,秦始皇陵地宮如今仍然完好的保存於土壤之下,數千年以來都沒有被盜取,最讓世人好奇的是在1974年就已經發現秦始皇地宮的存在,那為何至今都沒有開啟呢?

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中國目前沒有完善的文物保護技術。在上世紀50年代,我國打開了明代萬曆皇帝的古墓,然而就在古墓打開的一瞬間,裡面的陪葬品接觸到空氣,瞬間黯然失色。而在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這種情況又一次出現了,當時震驚世界的長沙馬王堆墓被發現的時候,人們在墓中發現了大量的紡製品和竹簡帛書,但是由於沒有完善的保護措施,致使那些文物在接觸空氣的一瞬間全部都氧化變形了。

顯然根據現代的技術,科學家仍然不能保證在挖掘秦始皇地宮之後可以保護好其中出土的文物,所以一旦選擇挖掘秦始皇陵地宮,那麼裡面的文物很有可能就會在一瞬間氧化變形,即便有幸搶救下一些文物,也有可能會失去原有的研究價值,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挖出毀壞的文物不如將它們繼續完好的保存在地下。

第二個原因就是誰也無法承擔地宮中水銀洩露帶來的汙染問題。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中的描述,秦始皇曾在地宮中注入水銀,以水銀來代表百川江河。除了司馬遷的記載,但很多古籍中都有記載,地宮中可能存在大量的水銀,因為秦始皇生前想盡了辦法以求長生不老之術,但都未成功,所以他在地宮中注入了大量水銀來保證自己的屍身不腐以求可以重生。

而這一傳聞也被德國的專家所證實,面對秦始皇古墓,即使是其他國家的人也想要一探究竟,有一位德國的專家,便利用高超的科技,對秦始皇陵進行核磁掃描,想要窺得個中全貌。經過掃描的圖片顯示皇陵中除了有高低不平的建築物之外,還有著疑似水銀的液體在其中流動。

如果發掘之後發生水銀洩露的情況,那造成的傷害並不亞於核爆。這些年來,科學家也在秦始皇陵附近進行過探測,都發現地宮附近的地域中汞元素含量超標,顯然想要完美避開水銀區域進行挖掘,以現在的技術而言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除了以上原因,還有一點至關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時間問題,根據相關科學家的計算,如果想要將秦始皇立地宮完整的開發出來,那麼所要花費的時間是非常漫長的。這其中還要考慮到文物的保護、取樣以及照相留存檔案等等一系列的問題,考古畢竟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而考古發掘工作也是一個複雜而又嚴謹的工程。

雖然直到如今我們仍然無法去挖掘秦始皇陵,但相信依照中國科技的發展速度,我們離挖掘之日已經不遠,希望秦始皇陵墓中的文物可以讓我們更加準確的了解秦朝歷史。

參考資料:

《古風五十九首》

相關焦點

  • 為何秦始皇陵墓至今不敢打開?德國專家核磁掃描後,給出了答案!
    為何秦始皇陵墓至今不敢打開?德國專家核磁掃描後,給出了答案!秦始皇是歷史上第一個完成大一統的政治人物,還是第一個稱帝的君王,他去世後修建的陵墓幾乎將整個驪山挖空,總佔地面積達到58平方千米,相當於78個故宮那麼大。
  • 秦始皇陵為什麼至今不敢挖?德國專家核磁掃描後,揭曉其真實原因
    導語:秦始皇陵為什麼至今不敢挖?德國專家核磁掃描後,揭曉其真實原因國家的穩定和統一,不僅是維持國家發展的根基,也是促使社會得以發展的基本條件,因此國家一直不遺餘力,奮鬥在守護國家安全的任務中,保障人民利益,推動快速發展。
  • 秦始皇陵為何至今不敢挖?德國專家核磁掃描後,發現一個異常現象
    縱觀古今被盜掘的王公、貴族、帝王陵不計其數,但時至今日卻沒有人敢挖秦始皇陵,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德國專家給出一個新原因,他們用核磁掃描後發現一個異常現象。 第一、考古技術水平不夠,無法保存帝陵內的文物 1974年7月秦始皇陵被世人發現,考古專家趕到之後開始對其進行勘察。
  • 1974年發現秦始皇陵,為何至今不敢挖?國外專家核磁掃描得到答案
    建造阿房宮,建萬裡長城,罵他焚書坑儒,但是沒有看到他愛將如命,沒有看到他一統中國後想用」法「治國代替」禮「,就被冤焚書坑儒,暴虐無度,但事實都隨著他去往了秦始皇陵,我們可能只有在見到皇陵時才能知曉。1974年發現秦始皇陵,這麼多年過去了,為何至今不敢挖?
  • 秦始皇陵早被發現,為何遲遲不敢開挖?德國專家核磁掃描解開疑惑
    在《史記》中有著一些記載,那就是秦始皇陵裡有著機關,只有一挖開就會觸發陵墓裡的機關,從而讓盜墓賊有去無回,這也是震懾世人的一個原因。 但是為什麼到了現代,科學技術已經有了這麼大的發展,在國家允許的情況下,挖掘也不算犯法,為什麼還是沒有人敢挖開秦始皇的陵墓呢?
  • 為何至今沒人敢挖秦始皇陵?德專家採用核磁掃描後,解開謎團
    為何至今都沒有人敢挖秦始皇陵呢?來自德國的專家採用核磁掃描之後,很快就解開了謎團。,就連世界上有不少國家對於秦始皇陵也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來自國外的專家也會將更多的精力都集中在秦始皇陵的研究上,這一現象其實也從側面證明了它的高度已經上升到了世界級別。
  • 秦始皇陵為什麼至今不敢挖?德國專家用核磁掃描後,揭開原因
    很多遊客經常會去秦始皇陵遊玩,每一年秦始皇陵都會迎接到大量遊客。而當人們站在秦始皇陵的小角落瞻仰這陵墓時,會感覺自己是那麼的渺小。而這種感覺也僅僅只是在人們挖掘了秦始皇陵一小部分時產生的感受,難以想像當人們將秦始皇陵全部挖掘出來時,會有怎樣的感嘆。而對於秦始皇陵為什麼至今不敢挖的真相,德國專家用核磁掃描後,揭開了原因。
  • 秦始皇陵發現倒三角金字塔建築,為何至今不敢挖?德專家給出答案
    據悉,秦始皇陵曾經發現倒三角金字塔建築物,但人們從不敢動手開挖,究竟因為什麼?德國專家給出了答案 一、橫掃天下,留下謎題 秦始皇少年繼位,在剪除嫪毐勢力,罷免呂不韋後,方才獲得秦國的軍政大權。秦始皇任用李斯,王翦,蒙恬等人,大力發展國內政治,經濟,軍事。
  • 秦始皇陵為何至今不敢發掘?德國專家用核磁掃描後,果然有大發現
    1974年的3月,在陝西臨潼縣,一位農民正準備打井挖水喝。打著打著就挖出來了古老的陶俑殘片,弩機等等。由此埋藏在地下有上千年之久的寶藏,得以現世,而兵馬俑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而基於此,秦始皇陵的所在之地得以被探測到。根據最新的資料記載,秦陵地宮總面積大約有41,600平方米,有五個國際足球場那般的大。
  • 秦始皇陵已經發現46年,為什麼還不能挖?掃描專家:千萬不能開
    可笑的是,秦始皇也就是在外出尋找仙藥的時候死的。臨死之前,秦始皇為自己修建了一座壯觀的陵墓,秦始皇陵從此誕生。據了解,僅僅是用來修建秦始皇陵的土壤,就可以填滿一座人工湖。相傳當年秦始皇徵用了70多萬百姓,歷時39年才將秦始皇陵建成。而秦始皇陵的總面積達到了58平方公裡,差不多有78個紫禁城那麼大。秦始皇陵裡面到底有什麼?
  • 秦始皇陵至今不敢打開的秘密?外國專家用高科技掃描後,揭開真相
    秦始皇作為中國古代的第一位皇帝,自古以來都是大家爭相研究的對象,而其中最吸引大家的應該就是秦始皇陵了。作為秦始皇最後的歸宿,秦始皇陵裡面隱藏著太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尤其是秦兵馬俑出土以後引起了巨大熱議,從此秦始皇陵吸引了國內外無數專家的研究熱情。
  • 秦始皇陵發現已46年,為什麼至今還不挖?德國核磁掃描專家:不能開
    今天,隨著考古學的發展,一些不同朝代、不同世代的帝王陵墓陸續被發掘出來,依靠出土的古代文物,人們可以用實物來驗證史料,對我們的歷史有更準確的了解,但令人不解的是,秦始皇陵墓早在1974年就被發現了,那麼為什麼至今還沒有被發掘出來呢?
  • 秦始皇陵墓為何至今不敢打開?德國專家進行核磁掃描後,得知原因
    嬴政,這位統一六國的著名歷史人物,創造出了皇帝這一稱號,並為後世的封建統治者一直沿用。他結束了幾百年的戰亂,建立了統一的國家,這成就可以說十分卓越,就連後世的不少詩人都在詩中讚美秦始皇的功績。根據史料的記載,始皇陵形狀就像個覆鬥倒扣,總的佔地面積有近58平方公裡,幾乎將整個驪山都挖空,光是修建這座陵墓就花了39年,耗費的人力財力就是個天文數字,不少青壯年勞工一輩子就耗在了這座陵墓上。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也促進了考古界的科技進步,以前我們沒有辦法開挖的古墓,現在都已經有辦法發掘了。就如最近幾年比較有名的漢代海昏侯墓,就運用到了很多高科技發掘陵墓。
  • 秦始皇陵為何不能挖掘?德國專家:可能有機器運轉了2000多年
    前者很顯然失敗了,他在出巡的路上暴斃,死後被送入了花了39年時間,耗費無數人力物力所建成的陵墓,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秦始皇陵。雖然秦始皇陵只被挖掘出冰山一角,但也讓每個有緣親眼目睹的參觀者發出情不自禁地感嘆。人們甚至無法想像,如果整個秦始皇陵露出真容,那將是多麼壯觀宏偉的景象啊!
  • 為何秦始皇陵至今都無人敢挖?專家拿出雲衛星圖後,眾人恍然大悟
    但是只是挖了邊邊角角的一部分,後來看到了一隻金色的鳥兒,從皇陵中飛了出去之後就再也不敢深入去挖秦始皇陵了。這則故事雖然變成了傳說,但是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另一個道理:中國歷史已經過去了2000多年的時間,但並沒有人敢去挖秦始皇陵,這背後的原因到底是為什麼呢? 1974年,人們發現了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存在。
  • 秦始皇陵為何至今沒人敢挖?看完衛星地圖後,換你你也不敢進
    就需要更多的考古發現和史實資料。當然現在的考古發掘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文物,除非是古墓內的文物有受到損壞,或者是已經被意外打開,才會對其進行保護性挖掘。而古墓當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秦始皇陵,因為秦始皇距離我們如今的時代已經太過遙遠,而且秦始皇是我國的第一個皇帝,因此它的神秘感是最強的。秦始皇陵為何至今沒人敢挖?看完衛星地圖後,換你你也不敢進。
  • 秦始皇陵為何至今無人敢挖,司馬遷早已向我們解釋過
    秦始皇陵為何至今無人敢挖,司馬遷早已向我們解釋過秦始皇是中國古代最大偉大的皇帝之一,死後葬於秦始皇陵,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豐富的陵墓之一,中國考古學家早在1974年就發現了秦始皇陵,到如今已經多起四十多年了,為什麼秦始皇都沒有完全開發呢?
  • 秦始皇陵為何無人敢挖?看衛星雲圖就明白了,難怪是千古一帝
    文/阿聞標題:秦始皇陵為何無人敢挖?有人看到這就會有疑惑了,秦始皇的陵寢肯定是有巨大價值的,為何國家卻不安排相關人員對其進行挖掘開發,其實這也是無奈之舉,秦始皇陵是一個十分龐大複雜的陵墓群,佔地面積足有58平方公裡,相當於78個故宮那麼大,可想而知,挖掘秦始皇陵是個多麼浩大的工程。
  • 為何考古專家至今不敢挖秦始皇陵?看完衛星圖後,才恍然大悟!
    專家們經過尖端技術分析,專家拿到衛星地圖時,才知道為什麼秦始皇陵現在不能打開。秦始皇陵的規模很大,墳墓很高,周長超過2000米。經過研究人員的計算,秦始皇陵的佔地面積達到驚人的22萬平方米。那麼大的空間裡,是有這個大規模的地下宮殿和建築物嗎?這都是我們非常好奇的,但秦始皇陵離不開驪山。如果要挖秦始皇陵,就等於要挖空整座大山,難度之大,難以想像。
  • 為何至今不挖掘秦始皇陵?專家:不解決這幾個問題不能挖
    秦始皇陵一直都是個謎,有人說以現在的技術還不能進入皇陵嗎?專家的回答是:條件不成熟。秦始皇靠著他的才能,一統天下,是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亦被稱為「千古一帝」。秦始皇登基不久,就開始著手修建自己的陵寢。史書記載,修建秦始皇陵的人有幾十萬,動用修陵人數最多時接近80萬,幾乎是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歷時39年才修建好。秦始皇陵之所以神秘,是因為在閉宮時,所有的工匠全部被活埋在地宮裡,外人對裡面的情況不清楚,記載皇陵的相關史書也少得可憐。不得不說,秦始皇、秦二世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