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應對疫情影響,穩外貿穩外資的新舉措;部署進一步暢通產業鏈資金鍊,推動各環節協同復工復產。重慶市委主要領導深入調研外資外貿企業,要求在擴大對外開放中推動復工復產。連日來,重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在渝世界500強、主要外商投資企業、中新(重慶)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企業以及港澳企業等有序復工復產,力爭克服疫情對經濟發展造成的影響,積極適應新需求、搶抓新機遇,努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動能。
迅速啟動「第一時間」服務制度,
外商投資企業吃下「定心丸」
疫情初始,重慶就迅速建立外商投資疫情防控「第一時間」服務制度,成立專項工作組,工作人員24小時在線聯動區縣(開放平臺)政府(管委會)和商務主管部門,即時反饋企業訴求,快速解決企業困難。連日來,共接收各類諮詢700餘次,幫助協調解決各類困難和問題200餘件,梳理報告企業建議30餘條。同時,密切關注在渝外籍人士健康,建立「網格化」「精細化」管理服務制度,全市235家外商投資企業共有在渝外籍人士320名、港澳臺人士485名,目前尚無一例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
此前,重慶持續加大政策保障力度,相繼發布了《重慶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二十條政策措施》《重慶市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和生產經營若干政策措施》《重慶市商務領域分區分級分類復工復產實施方案》《重慶市政府辦公廳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穩外貿穩外資政策措施的通知》《重慶市商務委員會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措施》等多個政策文件,將幫助恢復外貿、外資領域生產經營作為重點,加大保障力度,針對外商投資企業在投資、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問題,開展「點對點」服務保障,協調解決用地、用工、水電、物流等各種問題,讓外商投資企業吃下「定心丸」。
近期,為幫助外貿企業加快復工復產進度,重慶一方面繼續落實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策略;另一方面,針對外貿企業復工復產需物流先行的特點,下發專項指導意見,打通外貿企業復工復產的物流瓶頸,推動外貿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復工復產。針對重點外貿企業,重慶還建立了市級部門、區縣政府、開放平臺「一對一」幫扶機制,落實任務清單、責任清單、「點對點」服務等,及時摸排處置外貿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問題,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確保企業第一時間復工,減輕企業經營風險和經濟損失,儘快釋放產能。
SK海力士
目前,全市重點園區和重點加工貿易企業已全部復工,規上限上外商投資企業復工復產率超過80%,包括惠普、SK海力士、普洛斯物流園、美團三快、太平洋百貨、7-11等一大批重點外商投資企業紛紛全面復工復產。同時,重慶還加強各部門協同配合,目前已經全面推行「零接觸、不見面」服務,全面提升行政服務效能,贏得企業廣泛認可好評。
在重慶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商務、外事等相關市級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一大批外資與涉外企業跑出了復工復產「重慶速度」……
跨境物流:創新出海模式,構築通道支撐
西部陸海新通道:
為企業復工復產「量身定製」班列運輸服務
中新南向通道(重慶)物流發展有限公司是重慶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重要運營平臺。2月以來,該公司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陸海新通道平臺運營,在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的同時,陸海新通道國際鐵海聯運班列也在緊鑼密鼓地發運,盡力搶進度、趕時間、補損失。3月6日,首班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重慶涪陵—廣西欽州)自重慶涪陵開出;3月10日,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鐵海聯運發出首列市外復工復產專列,實現全程「一次委託、一運到底」的創新運輸模式,載重1350噸優質純鹼的國際鐵海聯運班列(青海-重慶-廣西-曼谷)從重慶團結村車站順利出發……這兩次發車是南向通道充分發揮通道物流支撐作用,聯合各方精準穩妥推進物流和服務業復工復產的重大舉措。南向通道(重慶)物流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渝培表示,在堅持全力參與抗疫工作的同時,充分發揮通道物流的支撐作用,不僅保障生產生活物資的穩定持續發運,公司還主動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量身定製的班列運輸服務,切實降低企業物流成本促進,促進產業合作、貿易增長,為打贏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貢獻應盡的一份力量。
中新環通(重慶)
發揮國際多式聯運渠道優勢助力防疫物資運輸
中新環通(重慶)多式聯運有限公司是在中新(重慶)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設立的一家重點物流企業,主營中歐班列整櫃/拼箱、跨境電商FBA鐵路出口歐洲、國際空運、國際多式聯運業務等。中新環通(重慶)多式聯運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張國謙表示,中新環通公司已於2月24日復工,雖然受疫情嚴重影響,2月業務較1月下滑明顯,深圳、上海等外地的客戶在2月疫情形勢較嚴峻的情況下暫不能將貨物通過公路運入重慶,且尚有部分客戶未能通過當地復工要求,目前正在積極協調中。
疫情期間,他們始終積極發揮中國—新加坡合作的國際聯絡機制和國際多式聯運服務優勢,協助向中新(重慶)示範項目、新加坡企發局、在渝的萊佛士醫院、新加坡海峽集團、建設銀行新加坡分行、新加坡明德集團、新加坡長潤公司、南豐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等新加坡企業提供醫療物資採購渠道及物流運輸配送方案,已累計門到門服務10餘批新加坡援華抗疫捐贈物資,包括8萬餘個醫用口罩、9萬多隻醫用手套和3000套防護服等,為重慶市沙坪垻區、渝中區、北碚區、榮昌區、忠縣疾控中心等一線單位,重慶市萬州、南岸、酉陽、雲陽等紅十字會與湖北慈善總會等單位以及重慶、武漢、荊門等地企業,在緩解防疫物資短缺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在渝世界500強:信心堅定,將按時交付國際國內訂單
在渝世界500強企業中的嘉士伯集團8家位於重慶的酒廠已全部復工復產,正陸續生產發貨,全力保障市場供應。重啤相關負責人表示,對重慶市場依舊充滿信心,相信疫情過後,經濟將會強勢反彈,重啤旗下14家酒廠隨時做好準備。
嘉士伯生產線
重慶康明斯則早在2月13日正式復工復產,同時帶動了重慶部分本地配套企業的生產恢復。據了解,目前,重慶康明斯的生產已經完全達到正常狀態,正滿負荷運行以滿足市場需求。次日復工的重慶韓泰輪胎有限公司,目前,900多名員工在經過體溫檢測等一系列程序後,已經全面投入到了各自工作崗位中。
重慶康明斯
重慶韓泰輪胎
作為重慶對外開放的主陣地,兩江新區有15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位於兩江新區魚復園區的奧特斯科技(重慶)有限公司是奧特斯集團在中國設立的第二家獨資企業,已於2月13日正式復工。公司在持續全面排查員工健康狀況和活動軌跡等情況基礎上,還建立了全員疫情防控相關的大數據臺帳。新區內多家外商獨資企業紛紛表示,看好重慶和中國的長遠發展,將全力配合、共同攜手共渡難關,加速復工復產。
位於西永微電園區的外資企業也全面復工,車間內、生產線上、員工宿舍區各個環節井然有序。作為晶片封裝測試企業的SK海力士重慶公司為保證疫情期間的安全生產工作,投入460萬元防控資金,採購口罩、消毒液、手套等物資,對所有公共區域進行全面消毒,保障員工安全。同時,按照總部國際化管控措施要求,全程聯動做好疫情防控,確保企業生產調度平穩有序,員工健康安全。
廣達、華潤微電子、惠普、英業達重慶公司復工生產
此外,長安福特、康寧科技、緯創、旭碩、翊寶、仁寶等製造業領域重點外商投資企業也已陸續平穩復工復產並紛紛表示,有能力保障國際國內客戶訂單的按時交付,進一步堅定了自身發展與外商持續投資信心。
在渝港澳企業:竭盡綿薄之力,願與政府及各合作商家共渡難關
疫情暴發以來,港澳人士一直以多種方式積極支持抗疫,其中多位重慶市港澳顧問向重慶送來了他們的赤子愛心,身體力行發動各界人士為重慶抗擊疫情捐款捐物,同時,在渝港澳企業也積極響應號召,克服困難已陸續復工復產,增強自身發展信心。
由市港澳顧問林增官擔任董事長的重慶融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近日表示,一方面,企業正積極研究如何有效應對疫情下,集團各實體產業的長效發展問題;另一方面,針對各商業物業項目商家的實質困難,將因戶施策地開展有針對性的租金減免工作,預計將為困難商家減免租金1000萬元左右。公司也希望竭盡綿薄之力,與政府及各合作商家共渡難關!
林增官還表示,作為一家在重慶發展的實體企業,對重慶有著非常深厚的魚水之情。此次疫情當前,企業除了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地區抗疫之外,還積極響應中央及重慶市委市政府的號召,在「保穩定、促發展、穩就業」各個方面都力爭發揮好排頭兵作用。
來源:綜合市商務委、兩江新區、西永微電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