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浴場位於遼寧省營口北海新區(蓋州市團山辦事處西側遼東灣海濱),營口濱海大道38公裡處,瀋大高速蓋州站、哈大高鐵蓋州西站西行5公裡,202國道蓋州清河轉盤西行12公裡。
營口北海浴場岸線2公裡,以水清、沙細、浪緩、灘平著稱,是原生態海濱浴場;浴場北側是綿延2公裡的海蝕地貌景觀——龍宮一條街,這是中國唯一的18億年海蝕地貌景觀,金龜探海、大士聽潮、大象歸山、夫妻石等景觀惟妙惟肖;再往北是殷紅的紅海灘。這些自然景觀與九龍泉、北海禪寺、鶴羊山蓮花觀等人文景觀一道,構成營口北海國家級海洋公園。
北海旅遊資源豐實,即有碧海長灘可供遊浴,又有海蝕岸礁可觀覽,即有溪灣垂釣的幽靜岬角,又有尋古溯源的古老墩臺。海濱浴場位於景區中部,總長2000餘米,水清浪靜,沙細灘緩,水域面積7.5公頃,海蝕地貌在景區北部,由於受地殼和海蝕和作用,在長約1.5公裡的海岸邊,形成了各種千姿百態的礁石景觀。主要景觀有:巨鯨護璽、金魚探海、龍門、八戒鬧海、十八羅漢、敦煌壁影、宮中女牆、龍宮御道、玉黿鎮海等。
紅海灘是大自然孕育的一道奇觀。海的滌蕩與灘的積沉,是紅海灘得以存在的前提;鹼的滲透與鹽的浸潤,是紅海灘得以紅似朝霞的條件。
其中植物園區佔地近75萬平方米,遊樂園區佔地近35萬平方米,沙灘休閒區佔地近73萬平方米,海島漁村區佔地近19萬平方米,海濱酒店區佔地近6萬平方米,擁有歷史文化長廊、紅海灘、炫彩園、雕塑園、農業園、迷宮園、盆景園、九龍泉、北海禪寺、沙灘浴場、沙灘運動場、海蝕地貌景觀、歡樂島和商業區、海濱酒店區等「一帶、七區、二十九景」。
北海禪寺始建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近四百年歷史。它地處渤海遼東灣,東臨蓋州,南望鮁魚圈,山巒環抱,崖海相連,錯落有致,有「鎮海寶剎」之譽,是集「佛、道、儒」於一體的著名寺院。
北海海蝕地貌形成於18億年前,全長2.2公裡,是海水運動對沿岸陸地侵蝕所形成的地貌。在海蝕作用的精雕細琢下,歷經漫長歲月,逐漸形成海蝕崖、海蝕臺、海蝕穴、海蝕拱橋、海蝕柱等造型奇特、宏偉大氣的自然景觀,讓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古船陳列走廊全長約1000米,陳列了造型各異、時代不同的老舊帆木船近30餘艘,與疊翠的蘆葦蕩和火紅的紅海灘自然調和,交相輝映,傳達出濃鬱的漁家文化,更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完美共生;岸邊則配以老船歷史說明、雕塑、綠化、亮化等景觀,與走廊相映成趣,也給藝術家提供了良好的創作環境。
與紅海灘相應和,在大清河入海口附近,是白鷺園自然保護區,群鷺於葦叢間棲息,在園區內飛翔,彰顯人與自然的和諧。全身披著潔白羽毛的白鷺它們在青山碧水之間或翱翔或棲息,給防北海的山水注入勃勃生機。白鷺群時而飛過樹梢,時而在空中盤旋,時而在電線桿或樹上停留,優雅的姿態如詩如畫,遊人徜徉在青山綠水之間,欣賞著白鷺在山間翱翔飛舞,不由得深深醉心於這樣的美景之中。
北海海蝕地貌景區是北海海洋公園最具遊覽價值的景區,它與「龍文化」完美結合,通過大自然神奇的「造型藝術」,孕育出大象歸山、金龜探海、玉黿鎮海、大士聽潮、龍宮御道、龍床御榻等雄偉神奇的海蝕地貌景觀,統稱「龍宮一條街」,惟妙惟肖,成為書畫家的靈感殿堂、攝影家的創作基地。
以上圖片攝影--------紅果 感謝大家瀏覽收看 多多給予指導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