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關東》這部劇小編是很喜歡的,而且喜歡了十幾年,這是李幼斌繼《亮劍》之後又一部大作,氣勢恢宏的歷史背景,給這部劇增添了無與倫比的魅力。然而因為李幼斌看這部劇,卻深深喜歡上了牛莉飾演的那文這個角色,一直很喜歡牛莉,不管是影視劇中,還是春晚小品中,感覺在這樣的女子活該命好,人家長得就是一副天生好命的樣子。有時候甚至想《闖關東》裡面那文這個角色就是為牛莉量身定做的,看著嘻嘻哈哈不拘小節,實際上是大智若愚胸中有大格局的女子。
那文是清朝貴族沒落的格格,為了逃命也來到了關東地界投奔舅舅,好巧不巧自己的貼身侍女就是鮮兒,兩個人雖然是主僕,但是一路走來也生出了勝似姐妹的感情來,可真的到了關東舅舅家,那文傻眼了,自己的盤纏早就被偷乾淨了。而舅舅的窮困潦倒根本就沒辦法收留自己,舅舅給了她兩條路選擇,一條是去大街上要飯,一條是幫她找個家境殷實的人家嫁了。聰明如那文,自然會選擇後者,可新婚當天,那文才知道原來自己的新婚丈夫跟自己視為姐妹的鮮兒還有一段盪氣迴腸的過去。
第一次看到這裡的時候,小編以為那文會顧及鮮兒的感受,畢竟鮮兒此時對那文來說,不能算是完全不相干的人了,小編以為那文會成全鮮兒和傳文。沒想到第二天傳文問那文「你想咋辦?」那文卻說「我是老朱家名門正娶的媳婦,我應該盡到一個媳婦的本分,你是個男人,我相信你能處理好跟鮮兒的事情……」,當時相信不止小編,還有很多朋友肯定會想,到底還是最愛自己,那文沒有主動成全鮮兒和傳文,似乎當時引起了不少人的不適。
畢竟一路走來鮮兒對傳文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裡的,鮮兒對傳文的深情也讓人感動,一開始大家就先入為主認為不管怎樣,傳文都應該鮮兒在一起,不管鮮兒遭遇了什麼。那文這樣的做法,很多人都覺得那文有些不厚道,但是過了那個情緒,細細思考下來,那文的做法才是最明智的。
我們不是當事人,不能切身體會當事人的感受的境遇,所以我們不要以上帝的視覺去審判任何人。那文當時的遭遇不容樂觀,她一個沒落的貴族格格,馬上就要面臨無家可歸流落街頭了,好不容易嫁給了朱傳文,家境不錯能給自己後半生找個港灣,那文會輕易放棄?顯然是不可能的!
別罵她自私,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學不會去愛,又怎麼會去很好的愛別人呢?那文是從小被富養長大的孩子,那文屬於那種小事不在乎大智若愚類型的女子,情商也是很高的。婆婆一開始對這個媳婦是有意見的,甚至當面說她二,那文不但沒生氣,還笑著問「二是什麼?」那樣的可愛懵懂,一下子就把婆婆的心暖化了,所以你看那文在朱家雖然是媳婦,但是朱開山夫婦都很喜歡她,也願意寵著這個小輩,不指望她幹多少活,朱開山讓她去趕集,婆婆對那文裝閃到手不幹活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實際上這何嘗不是那文情商高的表現呢?
我們言歸正傳,那文不讓鮮兒,一來是愛自己的表現,如果那文成全了鮮兒和傳文,那麼自己要麼會流落街頭無家可歸,要麼同時嫁給傳文,可傳文跟鮮兒的情分在,自己還會不會得寵就是個問題了,聰明如那文不會讓自己陷入那種境地,也不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跟鮮兒過著爭風吃醋的日子。
從小被富養的那文,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富養,還包括精神上的富養,她不會沒盲目去成全別人委屈自己,那文其實更懂得愛自己,這樣的女子自然不會給自己未來的生活主動埋下隱患,能夠肉眼可以預見的悲劇,那文會有預見性的一一剔除。
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只有那些懂得真正愛自己的女人,才更容易得到幸福,而那些一味犧牲自我成全他人的女人,往往一輩子都過得很憋屈,沒有幸福可言!那文沒有成全鮮兒和傳文,首先是不委屈自己為前提,如果真的成全了鮮兒和傳文,也未見得他們就能幸福下去,畢竟鮮兒當時的身份,就連朱開山夫婦都覺得不適合進朱家大門了。即便朱開山夫婦同意,那麼三人以後共同的生活得多彆扭啊,所以那文的不成全,看似有些絕情,其實才是真正的智慧之處,所以女人還是要學會好好愛自己,這才是幸福的根源所在,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