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考古重大發現!匈奴單于庭龍城遺址被找到 發現「天子單于...
蒙古考古重大發現!匈奴單于庭龍城遺址被找到 發現「天子單于」字樣瓦當 Emma Chou • 2020-07-19 15:43:10 來源:前瞻網
-
外蒙發現匈奴「龍城」,上書「天子單于」四字,匈奴人也用漢字?
7月18日,蒙古國烏蘭巴託大學考古研究小組負責人、烏蘭巴託大學考古學系副教授伊德爾杭蓋博士宣布,經過長達十年的考古探索,匈奴王庭所在地「龍城」遺址在蒙古國中部的後杭愛省額勒濟特縣被找到。
-
匈奴的首都——龍城遺址被發現了
蒙古國國立烏蘭巴託大學18日宣布:匈奴單于庭「龍城」遺址終於在蒙古國中部杭愛山脈(古稱燕然山)一帶被發現了。其中還發現了漢字瓦當,上面寫道:「天子單于」「與天無極,千秋萬歲」,這是在蒙古國首次發現「天子單于」瓦當。這裡就讓人疑問了,所謂的龍城到底是什麼地方呢?
-
龍城飛將到底飛到哪裡了?龍城遺址已在蒙古浮現
關於匈奴單于庭「龍城」遺址,只記載其大概位於今蒙古國杭愛山脈一帶。蒙古國國立烏蘭巴託大學近日宣布,經過多年考古探索,匈奴單于庭「龍城」遺址終於在蒙古國中部地區被找到。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逐步深入,專家們驚奇地發現寫有漢字「天子單于,與天無極,千(秋)萬歲」的巨型瓦當,遺址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以西大約470公裡處。
-
又一條高鐵獲批;蒙古國考古學者:匈奴單于庭龍城...
考生可提交三次志願,考生第一次填報提交志願後可有兩次機會對志願進行修改提交。系統以考生最後一次提交的志願為準,考生提交三次志願後不能再修改志願。點擊這裡查看更多★ 過境貴州!連通四省市!又一條高鐵獲批!
-
呼韓邪單于降漢,匈奴為漢帝國守國門!
恰巧匈奴有3個人叛逃降漢,對漢朝廷講匈奴要入侵,漢宣帝就安排霍光組織人馬出塞禦敵,抓了匈奴幾個人,匈奴看漢朝方面有防備,就退軍了。這就是匈奴當時的情況:內部矛盾重重,想對外戰爭轉移矛盾,又誰都打不過。對,你沒看錯,是誰都打不過,不單單打不過漢朝。
-
匈奴人到底從何而來?誰是匈奴最偉大的首領?讓匈奴馳騁蒙古高原
頭曼單于頭曼單于匈奴的首領叫「單于」,相當於漢人的「天子」。匈奴單于給漢朝皇帝寫信的時候稱自己是「天所立匈奴大單于」、「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于」。匈奴敬奉天地、祖先、鬼神,每年五月都要大會龍城,祭天地、祭祖先、祭鬼神。匈奴非常尊崇天地日月,單于朝拜日、夕拜月,打仗的時候月盛則攻戰、月虧則退兵。史載的匈奴首個「單于」是頭曼單于。頭曼單于把匈奴的氏族制度變成了國家體系。
-
李廣、李陵和匈奴單于的故事
匈奴是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興起於今內蒙古陰山山麓。秦末漢初匈奴逐漸強大,在驍勇善戰的冒頓單于統率下,四面出擊,重新控制了中國西北部、北部和東北部的廣大地區。 西漢王朝建立後,匈奴曾數次入侵邊境,攻城屠邑,掠奪財物和人口,給西漢北方地區民眾帶來沉重的災難。
-
匈奴最後一位單于是誰?扳倒西羅馬帝國,被稱為上帝之鞭
匈奴的發展據《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匈奴乃是夏朝最後一位王――夏桀的後代,因被商朝打敗,進而退守西邊,進行韜光養晦,在秦漢之時再次進攻中原地區,意為奪回祖先土地。雖說司馬遷的史記有一定的歷史性與可靠性,但是匈奴竟然能夠沉寂多年,再次殺入中原,但被霍去病打敗之後,卻失去了進攻中原的野心,前後匈奴的心境變化未免有些自相矛盾,因而對於匈奴的起源並不具有完全的說服力。
-
外蒙挖出匈奴單于大墓,DNA結論令人不解:匈奴是印歐白種人?
上世紀90年代,在蒙古國的呼尼河畔,考古專家發現一座匈奴大墓群,共有大小墓葬400多座,其中甲字型匈奴貴族大墓有670座,被命名為「高勒毛都1號墓地」。 2001年,考古學家更有震驚世界的發現,還是在呼尼河畔,高勒毛都1號墓地的150公裡之處,發現了一座更大的匈奴大墓群,發現98座甲字型貴族大墓,其中就有已知最大的匈奴墓葬,即M1大墓群,面積超過2500平,1個主墓和30 個陪葬墓。
-
盧綸「單于夜遁逃」 中的「單于」是指哪個國家?吐蕃還是突厥
在第三首中提有一句「單于夜遁逃」,大家都知道詩人所謂的「單于」是指敵軍將領,但是哪個國家的敵人呢?是北方的遊牧名族?還是吐蕃?還是突厥?還是西域的大月氏呢?古代詩人繪描「單于」——是匈奴人對他們部落聯盟首領的專稱。意為廣大之貌。
-
飄忽不定的匈奴王庭到底在哪?
漠北大戰(實線為漢軍路線,虛線為匈奴逃亡路線)﹀漢家男兒用功績寫就的封狼居胥﹀而匈奴人只得遠離水草豐美的陰山,遷徙到更加荒蕪貧瘠的漠北,漠南再無王庭,他們無法再對漢朝構成威脅。但頭曼城作為龍興之地在匈奴人心中仍然有著特殊的感情,邊塞長者感嘆道:「匈奴失陰山之後,過之未嘗不哭也。」
-
這是迄今唯一的「胡冠」:匈奴單于王冠原來是鷹頂金冠飾
作為匈奴單于王冠的它,是匈奴文物最有代表性的稀世珍品,是迄今所見的唯一的「胡冠」。它造型奇特,製作精湛,不僅是藝術的結晶,而且是權力的象徵,堪稱匈奴藝術瑰寶,對中原文化也有一定的影響。匈奴,曾經是長期懸在大漢王朝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這個民族的起源眾說紛紜,傳說是夏王朝遺民。但是出現在我們史書中的時間卻很晚,直到戰國時期才出現記載。
-
匈奴單于阿提拉覆亡羅馬帝國 被稱為「上帝之鞭」
所以匈奴人沒有固定的版圖,也很少修建城堡,如烏單所說:「凡是太陽能夠照到的地方,只要我需要都能被徵服。」 他們稱首領為「單于」,「單于」的意思,就是「像天子一樣廣大的首領」。的確,沒有人能阻擋他們,因為打仗對他們來說跟打獵是一回事。他們不懼戰爭,相反,享受衝殺的快感。
-
匈奴單于圍困皇帝劉邦七天七夜,為何放了他?看和親態度,不簡單
,這種靠天吃飯的經濟方式,並不能自給自足;匈奴人要想生存必須從以農耕文明為主的漢帝國獲取豐富的生產、生活資料,漢朝的物質文明對匈奴有巨大的誘惑;此時,冒頓單于率領的騎兵,可以輕易消滅和俘虜劉邦,卻輕易地放了劉邦,其目的就是為了逼迫劉邦「歲貢」。
-
俄羅斯發現千年前漢墓,墓主人竟是中華英雄,專家:他被辜負千年!
1940年蘇聯考古學家C.B.吉謝列夫等人在俄羅斯哈卡斯共和國的阿巴坎,發現了一座中國式建築,這是俄羅斯境內發掘的首座中國式建築。根據查證發現這是一座西漢時期的宮殿遺址,而這片區域在西漢時期是堅昆遊牧之地。大殿的附近有瓦當,有一些瓦當上有著漢字,上面大多寫著天子千秋萬歲常樂未央。
-
同樣是少數民族梟雄,匈奴冒頓單于和吐蕃松贊幹布,他們誰更厲害?
從歷史橫向來看 匈奴冒頓單于是殺父而自立,在歷史上首次統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了龐大強盛的匈奴帝國。他剛即位不久,就利用計謀滅掉了草原東部大敵東胡,然後乘勝西攻河西走廊雍州的月氏,迫其西徙,解除了兩面威脅。
-
龍城飛將是李廣還是衛青?綜合史料與唐詩,我們就能得到明確答案
這個爭論甚至還波及到了司馬遷,很多人都說世家子弟司馬遷跟李廣關係好,所以在《史記》中摻雜了私貨,故意貶低衛青霍去病而抬高李廣,以至於後人才會誤解李廣就是王昌齡筆下的龍城飛將。當然也有一種說法,那就是王昌齡本人也認為龍城飛將就是李廣,因為在唐朝,是李家做天子,而李廣和李淵都是隴西人,誇一誇李廣是可以換取高官厚祿的。
-
匈奴是匈牙利人的祖先嗎?一個匈牙利詩人曾說過這樣的話
匈奴本來是發源於蒙古地區貝加爾湖以南、山西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以北的一支少數民族,他們的西界原至斤山,與回鶻族的祖先接壤,東界到達北京北部地區,與夷族西北界相鄰。匈奴以其金戈鐵馬兼併諸國後形成了強大的國家。單于是匈奴及其政權的最高首領,即「天子」,他總攬軍政一切大權。
-
衛青、霍去病舅甥二人,是如何把彪悍的匈奴攆到「貝加爾湖的」?
西面的是一色的白馬,東面是一色青馬,北面是一色黑馬,南面是一色紅馬,但大漢天子出門卻找不到四匹顏色相同的馬。 趙信曾是匈奴小王,戰敗後投降漢朝後還做了漢軍將領,對雙方的情況都十分了解,他的建議得到匈奴單于的重視和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