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年年末開始,豬肉的價格就一直居高不下,就在大家滿懷期待地認為豬肉再次回到往年的水平時,卻發現豬肉的價格再次上漲,並且一直維持在30元左右。造成這個結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市場上缺豬,生豬的數量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雖然市場上缺豬,但是豬肉的價格卻不能一直上漲,為了穩定豬肉的價格,讓大家的餐桌上有豬肉,國家已經數次投放儲備凍豬肉來穩定豬肉的價格。
近日,筆者在逛超市的時候,發現新鮮的豬肉價格是30元一斤,而標示國儲肉的豬肉價格卻是16元一斤,只有新鮮豬肉價格的一半,雖然很多人買國儲肉,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對國儲肉存在顧慮,站在國儲肉麵前,望著國儲肉的價格,遲遲無法下定決心,不敢放心的購買。對於這樣的情況,筆者還是能夠理解的,畢竟新鮮豬肉和國儲肉的價格差距很懸殊,難免會讓人對產品的質量產生懷疑,不過,筆者還是覺得大家的擔心有些多餘了。
首先,國儲肉是國家為了應對突發事件,抑制肉類市場異常波動而儲備的肉類產品,簡單來說,國儲肉的意義在於穩定物價,並非是以盈利為目的,所以國儲肉的價格才會這麼低,這和肉的品質並沒有任何關係。
其次,儲備肉一般來說分為活體儲備和冷凍儲備,但是考慮到活體儲備的難度,一般都會採用冷凍儲備。一般來說,為了保證肉類的品質,凍豬肉的存放環境是零下18度,並且冷凍儲備的時間不會超過6個月,在儲備的同時,還會向市場銷售,讓冷凍的豬肉一直處於流動的狀態,所以不會出現大家說的「殭屍肉」的情況。
再者,國儲肉和市場上的肉是一樣的,只不過國儲肉多了一個冷凍的過程,和超市裡的冷鮮肉非常類似,因此,在口感和新鮮程度上,和新鮮的豬肉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家住東北的朋友都知道,將豬肉用水包住,不但能增加豬肉的保質期,還能讓豬肉儘可能地保持新鮮,這也是為什麼超市的國儲肉看起都是水淋淋的原因。
此外,國儲肉在冷凍入庫的時候,都是經過了嚴格的檢查後才能入庫的,雖然這些肉很可能是國外的,但是有嚴格的檢查做保障,在安全問題上是完全可以放心的,不存在安全的問題,大家可以放心的去食用。
總結:筆者第一次見到國儲肉的時候,心中也是存在懷疑的,畢竟國儲肉的價格實在太低了,受到「一分錢,一分貨」思想的影響,筆者也是猶豫了很久,但是,最終筆者還是選擇了國儲肉,而選擇國儲肉的原因也非常簡單,我可以懷疑任何人,但是我沒有理由去懷疑國家。
如果大家在超市見到了國儲肉,會選擇購買國儲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