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珠江商報聯手順德各家學校發起的「我為抗『疫』傳遞正能量——順德師生戰『疫』作品聯展」火熱開展中,得到了眾多師生、家長的支持和好評,目前活動全網累計關注度超過25000+人次,在區內引起熱議。
本期,我們繼續展出順德區第一中學外國語學校優秀的師生作品。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本期參展學校
順德區第一中學外國語學校
《無畏》
作者:初二(3)班 徐致恩
作品類型:繪畫
作者:初二(2)班 張玘悅
作品類型:繪畫
逆行者也只是普通人
作者:初二年級 寧麗娟老師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人們掛起過年的燈籠,還沒來得及歡度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給全國人民一個措手不及,打亂了大家的生活節奏。
每日的疫情報告數據揪動著14億中華兒女的心,全國各地一批又一批的「逆行者」,義不容辭地奔赴武漢「前線」,卻鼓舞了14億中華兒女!從84歲的鐘南山院士到大批的90後醫護人員,在春節這個本該是合家團聚的日子裡,這些醫護人員舍小家為大家,用一張張蓋滿手印的請戰書發出了衝鋒的吶喊,挑起一面醫者仁心、救死扶傷的大愛旗幟!
或許他們說:「這是我們應該的!」裡面包含了對祖國、對人民的愛!
但是病人老大媽卻用母親的愛回應:「這不是你們應該的!」這一句簡單質樸卻又飽含深意的話裡面,是老百姓發自內心對醫護工作者的愛護。
這樣,我們就明白了,這些白衣天使們,他們為什麼會害怕物資被浪費,珍惜著400多元一套的防護服,連續工作10多個小時。累了,穿著防護服斜躺一下;渴了,不敢喝水,儘量避免上廁所,必須要解決的個人方便問題,用尿不溼解決!
那密不透風的防護服裡面滿是汗水,悶熱的空氣讓人倍感難受。因長時間佩戴口罩,醫護人員的臉上是被口罩壓出的一道道傷痕。那一道道的印痕,是勇者的勳章!
醫務工作者們白衣掛甲,衝鋒在前,是人民英雄!3月10日,國家領導專門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對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給予高度的評價、熱情的讚揚,稱他(她)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當我在手機上看到了這一幕:3月22日,白雲機場上飛機緩緩停住,首批回來的廣東馳援湖北醫護人員飛奔下機,高喊「我們回來啦!」
她們開心得像孩子!
我忍不住熱淚盈眶!是啊,白衣掛甲英勇無畏的英雄,他們也是肉體凡胎,他們也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父母,是一個個普通而又平凡的人,他們會怕、會苦、會累,甚至會……。
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局勢已漸趨穩定,看到零增長的數據,我是喜極而泣。
人心齊,泰山移!逆行者們,你們辛苦了,可以稍加休息,多點時間陪伴你的家人,做陪伴父母的孩子,做陪伴孩子的父母,因為你們也只是普通人。
英雄歸來日,春暖花開時!
《我的家庭生活》
作者:初二(2)班 費越
作品類型:視頻
匆匆
作者:初一(2)班 廖伶冰
指導老師:孔淑儀
匆匆,疫情悄悄地來了,
正月前歡欣的人兒,陷入
——似乎無休止的恐懼。
匆匆,疫情蔓延了江城,
新年裡寂寥的街道,再無
——往年過大年的熱鬧。
匆匆,白衣翩翩然降臨,
前線上一封請戰書,拉開
——與時間賽跑的帷幕。
匆匆,寒假偷偷地延長,
避風塘的朝九晚五,不及
——學院裡那一縷書香。
匆匆地,是誰的身影?
在病房與實驗室間來回奔波;
在高速幹線、城鄉鎮上穿梭;
在直播間上演繹停課不停學。
匆匆地,看清你臉龐,
是那白衣的天使與奮鬥的科學家,
是那無聞的勞動者與辛勤的老師,
更是在這場戰役中每個付出者。
疫情啊,你如何悄悄地到來,
就將如何悄悄地離去,
當你離開時,
必是九州歡歌、人間奔騰。
《白衣天使大愛人間》
作者:初一(9)班 羅淇睿
作品類型:書法
標題為金文大篆:白衣天使大愛人間,正文為隸書:甘於奉獻敬佑生命,救死扶傷大愛無疆。
作者:初一(13)班 梁舒琳
作品類型:書法
罩不住的美麗
作者:初一(3)班 雷良威
指導老師:陸彎彎
最美的畫面是危難中逆行的身影;最美的聲音是出徵前鏗鏘的誓言;最美的故事是為國赴難,愛的踐行;最美的風景線是衝鋒在一線的白衣戰士;堅守在一線的抗疫英雄們值得我們銘記,值得國家銘記值得歷史銘記。
——題記
當喧鬧的城市穿上節日的盛裝,當忙碌了一年的人們踏上返鄉的旅航。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猶如一隻只魔爪把毒手伸向了湖北武漢。四處擴散的病毒,短缺的醫療物資,緊缺的醫護人員,不斷攀升的確診人數等等,讓湖北各大醫院措手不及。全國人民陷入了擔憂和焦慮之中。
在這危難的關頭,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紛紛寫下請戰書:「隨時待命,隨時參戰」;「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只要祖國需要,我必負重前行,逆行而上」……為了方便穿脫防護服,一些女護士果斷剪去了秀髮。一個個有力的籤名,一個個鮮紅的手指印,凝聚成了救治現場強大的力量。
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們,不僅面臨著傳染的高風險,而且工作量非常大,特別的艱辛。
他們穿上三層衣、戴上口罩、頭套、護目鏡、鞋套和兩層口罩。全副武裝後喘不過氣來,護目鏡裡面的霧氣很快遮擋了視線,霧氣凝結成的小水珠不時滴進眼睛裡面,不能去擦小水珠,也不能去揉眼睛。為了不上洗手間,他們不喝水,平時簡單的操作對他們來說都十分不便。
「患者咳一咳,醫生抖三抖。」。這是非典時期對咽拭子採集感染風險高的評價。然而,這也是抗擊新冠肺炎病毒的醫護人員在診療過程中,要完成檢測的高危操作之一。採集人員要湊近患者臉部,看清雙咽,用棉籤伸向患者的咽部。這時病人就會出現多次哈氣、乾嘔、咳嗽等,飛沫四濺。此外,給病人插管拔管的感染風險也非常大。拔管時,患者氣道開放,面臨著被病毒衝臉的危險,患者口腔產生的氣溶膠瀰漫在空氣中。病毒就在他們眼前飛啊。
面對病人,醫護人員們忙碌而又疲憊。一個醫護人員說,他們不分層級,需要時就直接上。處長在收垃圾,教授專家在洗護目鏡,瘦小的女醫生像漢子一樣扛氧氣瓶……每個病房、診療室、工作區的消毒等都是他們要做的事。因新冠肺炎的高傳染性,所以病人沒有家屬陪護,患者所有的生活護理都是醫護人員來承擔,照料患者的一日三餐,整理床鋪、換氧氣瓶、心理疏導等等。尤其面對重症患者,工作就更加的繁重。給患者吸痰、插管、痰液引流,管道護理,甚至護理他們的大小便等等。
醫護人員脫下防護服全身溼透的衣服;取下口罩臉上一道道壓痕和磨破的皮膚;去掉手套被泡的發白的手;累到扶牆倒下的身影,以及在冰冷的地板上席地而睡的圖片,都讓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身著白衣,心有錦緞」。患者可能直到出院也未曾見過你盔甲下英雄的面容。我不知道你是誰,隔著護目鏡我依然能發現你臉頰上流淌的汗水,口罩遮住了面容,卻遮擋不住你的美麗。
《逆行者之美》
作者:初二(3)班 鍾奕
作品類型:手抄報
作者:初二(8)班 葉子瑩
作品類型:手抄報
學校簡介
順德區第一中學外國語學校坐落在順德一中老校址,見證順德百年教育發展,是全區唯一一所區屬的公辦初中,屬順德一中初中部,與順德區第一中學實施集團化辦學、一體化管理,從學校辦學理念、課程設置、師資配備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機制。
學校環境優美,設施完善,師資力量雄厚,現有4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000餘人,在編教師162人,本科學歷達標率100%。其中,研究生畢業的教師19人,全國模範教師2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71人(正高級1人),市(區)學科帶頭人14人,區骨幹教師16人。
學校以外語特色建設為引領,以「一體兩翼三層次」的卓越課程體系,深化體驗式小組合作學習,聚焦思維,深度學習,構建「思維課堂」和「智慧課堂」。
學校校訓: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辦事、學會健身
學校精神:崇尚一流、追求卓越
辦學理念:為學生一生發展奠基
活動簡介
日前,珠江商報聯手順德各家學校發起的「我為抗『疫』傳遞正能量——順德師生戰『疫』作品聯展」正火熱舉辦中。
本次作品聯展通過線上展示順德各大中小學校師生的抗「疫」主題創作,包括視頻、手抄報、照片、繪畫、書法、作文、詩詞等,展現他們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深厚的家國情懷,為全民戰疫鼓勁助威,為早日戰勝疫魔作出更大的貢獻。
在疫情全面結束後,我們還將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結集出版、匯報展示、專題活動等方式,開展內涵豐富的愛國、奮鬥主題活動,並進一步結合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等,做好進一步的宣傳教育。
同時,對於優秀作品及積極參與的學校和師生,我們還將組織評選,並擇優報送省級和全國平臺,向全社會傳播順德教育的正能量。
註:
1、所有作品為師生原創作品,不可私自保存、轉發或作商用,所有侵權行為將以法律手段解決;
2、所有刊登作品主題為「我為抗『疫』傳遞正能量」,具體作品立場不代表本報立場。
編輯:林翠媚
校對:李健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