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果,是怎麼在工廠去(kai)殼(feng)兒的? | 有趣的製造

2021-02-06 有趣的製造

夏威夷果的原產地可不是夏威夷的,就跟荷蘭豆不是原產荷蘭一樣...雖然叫夏威夷果( Hawaii nut  的直譯),但這只是因為早期被引入到美國夏威夷後,商業化推廣的特別成功,大家就都開始管這堅果叫 Hawaii nut 的。它更規範的英文名是 Macadamia,更應該叫做「澳洲堅果」。為啥這英文名拼起來這麼古怪呢?因為最早在澳洲給它命名的是一個植物學家,這位親,用了一位化學家好朋友的姓氏來命名的(感覺其中必有故事)...

  

我們日常買到手的夏威夷果,主要分三種:「完全沒開殼兒的」、「徹底去了殼兒的」和「只開了個縫的」。今天我們就把這三種的生產製作都看個遍~


果子結構


先來看下夏威夷果的結構。我們吃的是白色的「種仁」,外面褐色硬殼的那是「種皮」,而再外面一層剛採摘還是青色,後來逐漸乾燥變深青色的才是「果皮」。

採收夏威夷果的方便之處是可以等它們成熟後,自己就從樹上掉落以後再採收。這就很適合種植園開闢副業——親子活動,帶小朋友們認識自然,蹲在地上撿果實...收集到的成熟夏威夷果,還帶著果皮的,就是下圖這樣的了。

當然上面的親子採收也只能算種植園的副業,我們的工業化收集就要上更高效的大傢伙了。下圖這種收集車的原理和我們常見的垃圾清掃車非常相像,一邊掃地一邊收集...

之後送到工廠裡過一遍篩,先去掉一波不是目標堅果的其他枝枝葉葉。
現在出來的夏威夷果,雖然也還比較混雜,但基本已經沒有什麼小樹葉和草根了。有的已經在生活的摸爬滾打中褪去了青澀,而有的還很堅強的留著青皮...要是生活的苦頭和機器的毆打還沒吃夠,也不要緊,再來一道打磨外皮的程序,現在的大家,都是很像麥麗素的種子了...到了這一步,就差不多是完整帶硬殼兒的夏威夷果了,之後再乾燥、篩檢、裝袋、包裝,也就得到我們能買到最便宜的類型了。如果是買這種完全未開殼兒的,可以用下圖 x 寶上 50 塊錢的家用小機器,或者是一種 20 來塊的多功能胡桃夾子,都能幫你自行體會開核桃般的樂趣...來個擠壓碎夏威夷果的特寫,就是靠槓桿原理幫你大力出奇蹟...那如果你想直接吃到完全去殼兒的純白果仁呢?也好辦~先把收集到還帶硬殼兒的堅果送去集中乾燥,等堅果們都降到一定溼度後,再送去一塊兒碎殼。敲開夏威夷果的硬種皮外殼,最主要的方法當然還是「開裂處理」了,工廠裡的批量化當然要比我們自己用手動小工具一個個來高效的多,就是下圖這樣的碾壓通道。一道道螺旋金屬輥帶著夏威夷果往前走,一不小心就給夾裂了腦殼...輕鬆擠裂後,我們就獲得了混雜在一起的純硬殼、純果仁,以及和硬殼難捨難分的果仁...

分離出純果仁的方法非常巧妙,靠各部分本身的密度不同,果仁是會浮在水面上的,外殼則會沉到水底...這些純果仁一撈一洗,就可以坐著小電梯通往下一個關卡了~

之後純果仁那堆還要進行烘烤乾燥,然後也有可能還混雜了碎裂小硬殼,就需要老奶奶們再人工揀選一遍了。至於之前一大摞分離出來的硬殼兒裡,可能還嵌著果仁的那摞,也不能浪費...機器做不到的時候,工廠裡也只能靠人工了...
如此揀選後,剩下的硬殼兒也不能扔,還能拿來煉油再開個副業的,原材料收集不易,絕不能浪費...
現在要靠底下鏤了圓孔的振動篩,去分選出不同的品級了,這彈跳的白白的果仁,不僅看著像奶糖,吃著也有一股自帶奶油味。分選的品級,個小有缺損的當然就賣的便宜,完整還大個的那就是高級貨了,瓜果蔬菜向來是最看顏值的...再往後我們用上 X 光、高速照相機、色選機等來組合著去蕪存菁,再有一道高溫烘焙環節,就能獲得我們買到最貴的純夏威夷堅果仁了。看到這兒,你可能出來個疑惑...這直接去殼兒看起來也很簡單啊,那為啥我們買到更常見的是那種帶殼兒還有縫的?我仔細查了一下...臺灣的電視臺去採訪了某大連鎖超市採購部的經理,說是因為「很多人覺得還帶殼兒的,能比較好的隔絕空氣和光線,口感上會更好,當然也便宜點,就寧可自己開殼兒,所以工廠才給做成在機器上批量切縫...」所以夏威夷果殼上的開口,是機器做出來的~這兩位小可愛可真是明察秋毫,聰慧!不過雖說帶殼的更香,可我並嘗不出區別啊!莫非用開殼兒小工具,也是一種 DIY 小樂趣?
話說第一次買夏威夷果吃的時候,沒找到商家說好贈送的起子,那會兒以為是個核桃夾子啥的...跑去和客服理論,人特委屈的解釋「親...你好好找一下包裝袋裡頭有個小鐵片...那就是開夏威夷果的起子...」我還以為那是商家用來壓秤的...

校對:Cast + 江小喪

截圖:陽哥

文中 Gif 截取自 YouTube 博主 Miga Love Travel 的《開夏威夷豆!》、Nutworks Yandina 的《Nutworks Macadamia Factory - Farm to Plate》、Paul Gatere 的 《A TOUR IN A MACADAMIA NUTS PROCESSING FACTORY》、HIGrownTV 的《Hawaiian Grown TV - Island Princess Candies - ‬Plant Tour》、CCTV 農業 的《《科技苑》刀砍 放雞 幫著管出好堅果 20190508 | CCTV農業》以及 USTV 非凡電視 的《【非凡新聞】夏威夷豆不來自夏威夷! 原產地為澳洲》

瓶瓶罐罐快樂水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夏威夷果對華出口量大增
    澳洲當局估計今年可生產36500 噸帶殼夏威夷果,較之前預測 雨果網從《澳洲新快報》9月13日的報導中獲悉,據預計,澳大利亞今年將佔總產量14%的未加工夏威夷果出口至中國。澳洲當局估計今年可生產36500 噸帶殼夏威夷果,較之前預測的39000噸有所減產。 其中,除向中國出口5000多噸帶殼夏威夷果外,澳洲還將對剩下夏威夷果的70%破殼,將夏威夷果肉出口至世界各地。
  • 夏威夷果的故事:中國消費者需求倒逼國際巨頭轉型
    夏威夷果是好利福堅果品類採購部門接觸最早、最成熟的品種之一。夏威夷果在全球的種植基地主要分布在南非和澳洲。中國區域的種植起步較晚,雖然已初具規模,但產量和品質尚不能與上述兩個地區比較。因此目前優質的原料依然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
  • 種夏威夷果,除了滿足光照要求,還要滿足溫度和水分條件
    種夏威夷果,除了滿足光照要求,還要滿足溫度和水分條件【導語】:大家肯定都吃過夏威夷果兒,它的果實是奶香味的,但是殼很厚,不過它的營養還是頗高的。它的賣價很高,種植夏威夷果兒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潤。現在很多農民都利用當地的環境,嘗試種夏威夷果。夏威夷果兒該如何種植呢?
  • 夏威夷果身上有條「縫」,真的是自然長出來的嗎?
    夏威夷果,原本是一種來自澳大利亞的堅果,現如今在國內也有種植。它的味道十分香甜,逢年過節的時候也頗受大家喜歡,因此夏威夷果的價格也是非常高的。雖然夏威夷果好吃,但是它本身有一個很厚的殼,吃起來相當不方便。
  • 生煎餃子怎麼才能有「殼兒」,答案就在這裡!
    生煎餃子又香又脆,很多人都非常愛吃,尤其剛出鍋有一層「殼兒」的煎餃,表面還帶著油花兒,絲絲作響。咬上一口:表面綿軟、底面酥脆,這種有強烈對比的口感真讓人慾罷不能。今天就和大家分享生煎餃子底下怎麼才能帶一層金黃酥脆的「殼兒」其實方法說起來方法也簡單,一般我們生煎餃子用的是清水,如果換成高湯,有了一定的濃度,煎好的餃子自然就會有一層「殼兒」了。不過很多家庭平時不準備高湯,這樣就可以用我今天的方法:在水裡加上一點麵粉調勻代替清水就可以了。
  • 夏威夷果的功效與作用 常吃夏威夷果有啥好處
    夏威夷果是很多朋友愛吃的,但是你知道夏威夷果的功效與作用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吃夏威夷果的好處有哪些,夏威夷果的食用特點以及夏威夷果怎麼開,希望能夠幫助大家了解這一食物哦。夏威夷果的功效與作用常吃夏威夷果是十分有好處的,那麼夏威夷果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
  • 明明是個澳洲土著果仁,卻叫「夏威夷果」,網友:被騙的好慘
    說到夏威夷果大家應該不陌生,這是一種非常好吃的堅果,它獨特的奶油香味讓很多人都愛不釋口。在我們看來,夏威夷果之所以叫這個名字,肯定是因為它產自夏威夷。但事實上夏威夷果明明是個地道的澳洲土著果仁,真的不是來自夏威夷的,為何最後卻叫了這個名字呢。
  • 吃夏威夷果時,中間的縫是怎麼來的?吃了20年,原來一直理解錯了
    但是對於小編來說,卻非常的喜歡吃夏威夷果,雖然夏威夷的殼比較的難剝,但是只要藉助一定工具的話,想要吃一顆夏威夷果也是比較容易的!對於夏威夷果這種結果來說,它的價格雖然比較昂貴,但是它的營養卻是非常多的,由於它的產量比較稀少,並且採摘和製作的過程比較的麻煩,所以也就提高了他的製作成本,但是對於眾多堅果中的夏威夷果來說,由於他比較的美麗,並且夏威夷果的特殊造型也深深的印在了很多吃貨的心裡!
  • 詳細菜譜丨夏威夷果下午茶套餐
    這次我用夏威夷果做了簡單的小餅乾 和一款堅果拿鐵, 材料不複雜,都十分常見。喜歡的小夥伴可以隨手做一些 作為日常零食哦~ 圖文食譜 配料: 餅乾: 340克低筋麵粉 60克杏仁粉 200g黃油味椰子油 110克甜菜糖 100克夏威夷果
  • 這個生產山寨手機殼的工廠被端了
    在貌似正規的工廠裡五顏六色的手機保護殼整齊地放在貨架上而非法印有知名品牌商標的手機保護殼藏在頂樓最裡面的房間裡……假冒手機殼陳列樣本為了讓轄區工廠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廣州市公安局番禺區分局大石派出所社區民警定期到各工廠檢查消防、防疫情況。3月20日,當民警走訪番禺大石詵村一家塑料製作工廠時,竟發現普通手機保護殼上印有某知名品牌商標。經調查,民警發現該公司有製造、銷售假冒知名品牌手機保護殼的嫌疑。在廣東省公安廳經偵局指導下,省市區派出所四級警方聯動,成立專案組深入調查。
  • 為什麼夏威夷果盛產在澳洲卻叫夏威夷果?
    說起夏威夷果,又稱昆士蘭慄、澳洲胡桃、澳洲堅果,屬於山龍眼科 陽光充足,雨水豐沛的夏威夷成了果樹的生長寶地,人們把白白胖胖的果仁賣出去,油潤噴香的口感和獨有的奶油香氣拿下了無數美國吃貨,他們就「順理成章」地把澳洲堅果冠上了「Hawaii Nut」(即夏威夷果)的名號。 神奇而富含營養的夏威夷果在物華天寶共享商城也可以買到啦!
  • 雲南臨滄市女子種夏威夷果,一年賣出5000萬元
    然而,當地村民沒聽過夏威夷果這種東西,聽說陳榆秀一畝地才種十幾棵樹,而且還要等7、8年才會結果,覺得她是騙子。村民們後悔把地租給了陳榆秀,去基地裡拔苗砍樹,想把她逼走。除了提供技術培訓,每到修剪枝條、病蟲害防治的關鍵節點,陳榆秀還會讓技術員挨家挨戶去指導。為了普及夏威夷果的種植技術和相關知識,她還特意編寫了學習手冊。村民們之所以砍樹苗,是覺得她那樣種樹沒什麼效益。
  • 中國助南非夏威夷果市場繁榮:佔堅果出口40%
    原標題:美媒稱中國助推南非夏威夷果市場繁榮:佔南非堅果出口40%美媒稱,南非草木繁盛的林波波河谷地區是眾所周知的外來野生動植物和果樹的樂園。但是,番石榴和鱷梨這些傳統作物正讓位於一種更受歡迎的作物——夏威夷果。
  • 他花20塊錢買了對四稜核桃,敲碎一看,竟是夏威夷果?!
    老盤問了一下玩友此時此刻的心情,玩友表示:「裡面的夏威夷果還挺好吃的……」這種高新技術樹脂粘合合成型工藝品,其實早就存在很多年了。但是那、被這種樹脂核桃坑了的玩友,還真不在少數。(玩友@趙禮月)能看出來,所有的樹脂核桃基本上都是一個構造,用樹脂做好外輪廓,裡面是一種圓形的殼,但是圓形的殼裡,良心一點的還給你放個夏威夷果,這位玩友就沒那麼「幸運」,直接是個空殼的。
  • 食用油黑馬—「夏威夷果油」怎麼打入廚房重地
    現在,在這些食用油的背後,有一種油成為了食用油裡的黑馬——夏威夷果油。這種食用油也可以烹飪出香甜可口的飯菜,而且這種食用油的使用方法不僅簡單還健康。愛果家的夏威夷果油有一種完美順滑的黃油味道,所以夏威夷果油非常適合燒烤、烘焙和煎炸,而且也可以被用來製作沙拉,甚至是作為黃油的替代品進行烘焙。
  • 夏威夷果怎麼吃:這十種做法讓你的嘴停不下來
    夏威夷果的吃法:1.直接食用一般來說,大家吃夏威夷果的時候都會選擇直接吃,而且夏威夷果的確可以直接當作乾果來吃,現在有很多超市以及臨時製作商將夏威夷果進行加工,夏威夷果會有一條小縫,然後配合一個開果器,大家可以將開果器放在小縫內進行旋轉
  • 夏威夷果該怎麼挑選,很多人都不知道,牢記這3點保證買的好吃!
    夏威夷果這種堅果含有非常豐富的營養,有「乾果皇后」之稱,是很多人喜歡吃的,可是呢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麼挑選,在買的時候覺得特別困難,因為這種堅果我們平常吃的比較少,也只是這幾年的時候,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人們開始注重養生了,喜歡吃一些堅果,吃些堅果對人體有很多的好處。
  • 美媒稱中國助推南非夏威夷果市場繁榮:佔南非堅果出口40%
    但是,番石榴和鱷梨這些傳統作物正讓位於一種更受歡迎的作物——夏威夷果。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網站12月5日報導,南非已經迅速成為這種堅果的主要生產國。該國產量從1996年的3000噸增加到2015年的4萬噸以上,而且每年都增加種植近4000公頃的新樹。報導稱,這些堅果中的絕大部分都是供出口的,而且中國日益成為這一繁榮背後的推動因素。
  • 原產自巴西,口感不輸夏威夷果,在國內卻不好賣,很少有人吃過
    導讀:原產自巴西,口感不輸夏威夷果,在國內卻不好賣,很少有人吃過近些年來,進口堅果在我國市場上一直賣得很好,從最早的開心果、大杏仁,再到夏威夷果、碧根果、腰果,它們都深受消費者喜愛。(帶殼的鮑魚果)鮑魚果原名巴西堅果、巴西慄,鮑魚果這個名字是為了迎合國內市場重新取的名。這個套路是不是很熟悉呢?開心果、碧根果都是這個套路來的,開心果原名阿月渾子,碧根果原名美國山核桃,顯然它們的原名都沒什麼記憶點,改名之後一下子就變洋氣了。
  • 新疆夏威夷果介紹
    名稱:夏威夷果(西夏果、澳洲堅果)    夏威夷果營養價值    夏威夷果(澳洲堅果)果仁營養豐富,其外果皮青綠色,內果皮堅硬,呈褐色,單果重15—16克,含油量70%左右,蛋白質9%,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還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