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隊「等」口罩會成為臺灣新風景嗎?

2020-12-13 華夏經緯網

    

島內民眾排隊購買口罩 資料圖

    民進黨當局利用口罩大做文章,「幹蒸口罩」「口罩外交」「口罩世界盃」「口罩換門票」「以疫謀獨」等鬧劇接連上演。當他們想方設法,挖空心思的讓口罩披上「政治外衣」擔負起「政治使命」的時刻,可否看到了臺灣民眾排期長隊「等」口罩的新風景呢?

    在沒有解決島內「一片難求」的境況下,民進黨當局讓臺灣民眾「勒緊褲腰帶」省吃儉用,不惜用「幹蒸口罩」讓臺灣民眾保持高貴的情操,一副置民眾死活和生命的嘴臉,儼然就是一邊限購一邊援助「鬧劇」的始作俑者。

    民進黨當局從第一波向歐美國家和所謂「邦交國」捐贈1000萬隻口罩,到第二波向「新南向國家」、北歐、美國、拉美等再捐1000萬隻口罩,宣稱臺灣的口罩供應「絕對沒有問題」。

    可是,島內實行口罩實名制和限購措施,4月9日起,小孩改為14天10片;大人14天9片,可一次購買兩周的量,且不再依健保卡單雙號分日購買。臺灣「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醫用口罩徵收及禁出口將延長徵收口罩至6月底,並禁止出口一般醫用口罩和外科口罩到6月底。

    島內的口罩供應到底有沒有問題,能不能滿足島內需求需要,這些問題民進黨當局心裡最清楚,也只有他們能夠解開這個「謎團」。臺灣民眾同樣也知道這問題的答案,也能解開這個「謎團」。

    我們不妨從臺灣民眾擠出時間,排起長隊,苦苦等候,天天期盼中找到看到這個「謎團」的答案。也可以讀懂民進黨當局「雙重標準」「兩種嘴臉」,到底是多麼的可恥,是不是比病毒還要可怕。

    臺灣口罩實名制2.0新舉措實施後,基隆市區多個健保藥店出現長長的排隊人群,隊伍比往常增長了至少2倍,排隊人群更長達十個店面的距離。

    新北市幾家藥店門口,早上8時30分左右就排了長長的人龍,大約是平常人數的3至4倍,排法也各不相同,有些是從街頭排到街尾,沒有空間的就是繞著圈圈排隊。

    臺東健保藥店也出現民眾購買口罩排隊人群,有人一早8時不到就先排隊,也有上班族先去公司打卡再外出排隊,大家都深怕晚一步買不到口罩。

    桃園中壢某藥局前,上午八點左右,出現一群又一群排隊人龍,人龍轉入巷弄,撐傘或穿雨衣苦苦等待,排隊多半是上年紀長輩,為自己也為兒孫,只為能夠買到口罩。

   臺灣一位排隊買口罩的女子表示,口罩購買新措施上路,反而比原本還要難搶。一位上班族人士坦言,排了一個鐘頭以上才買到口罩,每天寶貴的時間就拿來買口罩。一位男子認為,還有一名帶著孩子來排隊的劉姓男子表示,平常都在開賣前一個小時才來排隊,但還是怕大家都來搶,可是看到長長的人龍,還是沒把握能買到。

   島內輿論認為,口罩可買片數愈多,排隊的人也愈多;民進黨當局私心太重,名為助人,實則夾雜了太多政治算計;為何一面苛求民眾「省吃儉用」,一面打腫臉充胖子「大宴賓客」?他們在算計什麼呢?一言以蔽之,就是「以疫謀獨」;臺灣應該「先自救在救人」;「可憐的老百姓排隊搶不到口罩」「請這些捐口罩的主事者及附和的官員,不要拿公務配發的口罩使用,去排隊買看看。這樣拿納稅人的錢一直送,是要怎樣?」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還有臺灣政客的被關注和被關懷。民進黨籍民代鍾佳濱等人與臺灣醫界聯盟召開了一個「我夠用,支持你」記者會,呼籲民眾若每14天可以省下一半的口罩量,就是約4.5片,那每周就可以捐1千萬片的口罩給國際醫療人員。

   無止境的排隊等候,無休止的排隊苦楚,等待之苦、煎熬之心、無奈之情,一幅幅颳風下雨下「長龍」,一次次豔陽酷日中的「長隊」,勾勒出臺灣的新風景。

   可是,這個新風景卻是民進黨當局慷慨解囊「打腫臉充胖子」的虛偽畫卷,也是臺灣民眾「幹蒸口罩」要用省吃儉用「高貴情操」的痛苦畫面。當主角民進黨當局的「嘲笑」,與配角臺灣民眾的「苦悶」,顯然「嘲笑」與「苦悶」已經成為這個新風景的顯著「標註」。

   量臺灣之物力,苦民眾之幹蒸,結與「國」之歡心,民進黨當局似乎在把口罩當成籌碼和工具的「遊戲」與「豪賭」中成了贏家,臺灣民眾成了輸家。但是,如此的新風景誰將受益誰會受害,我們不妨拭目以待。(賈永輝 評論員)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等待之苦、煎熬之心、無奈之情,勾勒出臺灣的新「風景」
    臺灣的新風景,是臺灣民眾「幹蒸口罩」「省吃儉用」的痛苦畫面,也是民進黨當局「打腫臉充胖子」的真實寫照。民進黨當局利用口罩大做文章,「幹蒸口罩」「口罩外交」「口罩世界盃」「口罩換門票」等鬧劇接連上演。當他們想方設法,挖空心思地讓口罩披上「政治外衣」擔負起「政治使命」的時刻,是否看到了臺灣民眾排期長隊「等」口罩的新「風景」呢?從第一波向歐美國家和所謂「邦交國」捐贈1000萬隻口罩,到第二波向「新南向」國家、北歐、美國、拉美等再捐1000萬隻,民進黨當局一直宣稱臺灣的口罩供應「絕對沒有問題」。
  • 借問口罩何處有?遙指藥局排隊等!臺灣清明連假,民眾還在排隊買口罩
    所以,在清明連假,各大藥局門口,還是有排隊買口罩的長龍。真是:借問口罩何處有?遙指藥局排隊等。 那麼,臺灣的口罩究竟夠不夠? 根據島內媒體報導,之所以有這麼多排隊的人,是因為「老人家不懂網購」,而且有時間排隊買。雖然這是一個原因,但不容忽視的事實是,排隊馬上能買到口罩,網購預約超商取貨需要運費不說,常常因為缺貨還要多等幾天才能拿到。
  • 臺灣口罩購買新措施上路多個藥店現排隊人潮,有民眾稱比原來還難買
    【環球網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9日報導,臺灣口罩實名制2.0新措施於9日實施,市區多個健保藥店出現長長的排隊人群,基隆市一家藥店隊伍比往常增長了至少2倍,排隊人群更長達十個店面的距離,其中一位排在隊伍末端的女子稱,口罩購買新措施上路,反而比原本還要難搶。
  • 網友總結如何分辨臺灣人:愛戴口罩、到哪都排隊等
    臺灣人喜歡排隊。(圖: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新網1月13日電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PTT(社區網站)日前一篇「如何分辨臺北人」文章超夯,不只引發網民熱議,還接力出現高雄人、臺中人、臺南人、基隆人等,辨識全臺各地的接龍貼文。13日凌晨八卦板就出現一篇「如何分辨臺灣人?」,包括喜歡戴口罩、愛排隊和愛罵臺灣地區領導人等。
  • 當人心變得醜陋,臺灣最美的風景還是人嗎?
    疫情當前,臺當局炮製「信息瘟疫」讓人齒冷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大陸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取得不錯的成效,但一些境外媒體和無良政客對於新冠病毒發出種種不負責任聲音。這些惡意信息甚至「陰謀論」甚囂塵上,如果任由它們在網絡平臺上蔓延擴散,只會助長民眾恐慌,故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信息瘟疫」。
  • 臺灣高雄不少老人帶上小板凳買口罩,一邊排隊,一邊聊天
    臺灣已經在3月12日上路了「口罩實名制2.0」,開放網絡購買渠道,截至3月15號,預購量有120.6萬組,但是各大藥局門口排隊買口罩的人潮,仍未得到緩解。臺灣實行口罩實名制2.0版本,民眾可以通過網絡購買,第一輪釋出700萬隻口罩,每人一次可以購買3隻,共投放233萬組,而到3月15日預購量達到120.6萬組。口罩實名制2.0上路後,島內民眾有人稱讚,但也有人質疑,在高雄有老人家天還沒亮,就拉椅子來卡位,一排就是3小時。
  • 臺灣240家藥局喊停賣口罩
    新冠肺炎防疫,口罩14天配售9片新制9日上路,各地發送口罩的藥局、衛生所湧現排隊人潮,臺中市南屯衛生所外,排隊民眾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黃國峰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口罩實名制2.0第4波預購,各地藥局再度出現排隊人潮,卻有240家藥局提出停賣口罩申請。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黃彥儒表示,目前全臺6278間協助販賣實名制口罩的藥局中,有些藥局與藥師因為個人或家庭因素,包括懷孕等而申請停賣口罩;例如其中一家藥局因為藥師身體一直出現狀況,在全聯會勸說下「光榮退役」。
  • 臺灣學者:臺灣最美風景還是人嗎?
    有人說,「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臺灣人也一直以此沾沾自喜。的確,在文明教育的洗禮下,臺灣人溫和有禮、親切周到,但風景固然美麗,都只不過是個擺飾,在令人賞心悅目、溫馨感動的背後,是否真的就有一番真摯誠樸、自然由衷的心意,能與觀賞者渾然為一,恐怕就未必了。
  • 蔡英文宣布捐1000萬口罩給歐美等國,外交部:臺灣島內個別人若想就...
    在「邦交國」部分,繼臺「大使館」在當地購買防疫物資協助後,臺灣宣布再捐贈100萬片口罩、84臺熱像體溫顯示儀及額溫槍等。全臺公務人員協會榮譽理事長李來希崩潰大喊,「政府還在實施限量配給,怎麼一下子多出1000萬個口罩?」「口罩夠用了嗎?為防疫還是為外交?」
  • 蔡後駕到:蔡英文拿口罩跟美國換防護衣鬧笑話,臺灣受重大傷害
    臺灣人排隊買口罩不過最近,疑惑了許久的臺灣人終於恍然大悟了,那位深居簡出的蔡娘娘,可是把口罩都明明白白地安排好了,要去送給她的美國「乾爹」啊!那位「斷交部長」吳釗燮還在那邊洋洋得意,說拿口罩去換美國的防護衣原料,很划算哦!差點就沒要臺灣人民向蔡娘娘的美國「乾爹」磕頭謝恩……那麼問題來了,綠綠工作室之前不是整天號稱,臺灣的防護衣從原料開始都百分百自己造的嗎?
  • 蔡英文不是說不缺口罩嗎?臺灣民眾為啥還瘋搶口罩?
    現在由於民進黨的惡意操作,竟然讓"口罩"成為臺灣島內成了一個"敏感詞"。2月1日,新一屆臺灣立法機構宣布正式工作。而在113位"立委"當中,只有一位國民黨"立委"佩戴口罩,這不禁讓人疑問,這些人到底是買不到口罩還是無視相關的規定呢?其實臺灣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蔡英文當局採取的一個昏招造成的。
  • 臺灣對大陸禁止出口口罩,卻每周提供10萬隻口罩給美國
    然而眾所周知,在這一次疫情爆發的時候,中國是首當其衝頂在了疫情抗擊的前線,而當時的中國由於病毒來得非常突然,所以口罩也出現了脫銷的情況,那個時候很多國家在看到了中國的危難時刻,都紛紛的捐贈口罩和物資,這個時候作為中國一部分的臺灣卻落井下石。
  • 臺灣2月仍出口千萬隻口罩 臺網友諷刺:棒呀!這個島
    臺灣2月仍出口千萬隻口罩 臺網友諷刺:棒呀!  臺灣實行實名制購買口罩,每人每周可買3隻,圖為媽媽帶著小孩2日到藥局排隊買口罩。(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3月5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前,臺灣早在今年1月24日就管制口罩出口,但是2月一般口罩仍出口1075萬片。臺女星張倩看到此消息,不禁發文批評:口罩不是不夠嗎?怎麼可以出口?亂源到底是誰呀?
  • 臺灣口罩購買2.0 基隆市民:比原本還難買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4月9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口罩實名制2.0措施於今日正式實施,導致各市區藥店出現長長的人潮,基隆市的一家藥店隊伍甚至比往常增長了至少2倍,排隊人群更長達十個店面的距離。排在隊伍末端的婦人怒罵,口罩購買新措施上路,反而比原本還要難搶。
  • 德國收到臺灣100萬隻口罩後立刻翻臉!
    新冠肺炎全球延燒,臺灣在口罩產量穩定後,找到了「口罩外交」的機會,不顧島內百姓14天才能買到9隻口罩,也看不到18.9萬臺軍日配口罩僅1.7萬隻,大手筆對外豪捐口罩,軌跡遍及歐美、新南向等國家。但沒想到的是,在德國,他們遇到了一場「真心換絕情」的戲碼。
  • 口罩依存症?臺灣人為什麼喜歡戴口罩?!
    2003年,一場「非典」幾乎令口罩一度脫銷,中國的SARS非典疫情非常嚴重,各大藥店門前排著長長的隊伍,人們爭相搶購口罩,口罩的使用和普及達到新高潮。 繼2004年的「禽流感」之後,「甲型H1N1流感」讓口罩大軍再一次出現在全世界各大新聞媒體的鏡頭前。
  • 雨中排隊3小時,剛一開店,這個中國製造的優衣庫口罩就被日本人搶光...
    點擊播放 GIF 0.0M東京新青年沒有人比我們更了解日本關東突如其來的大雨,讓這幾天的高溫一下就降下來了點擊播放 GIF 4.1M優衣庫在日本全國有800+的店鋪,許多的門店都呈現的是這番風景。而朋友告訴青年君,自己家旁邊的優衣庫11點開門,而自己8點去上班的時候就看到有人在排隊了...官方門店派發的整理券。整理券發放完畢,近期什麼時候有貨暫時不知。早上9點的優衣庫店前,看不見盡頭的隊伍,這個陣仗還以為是哪個偶像的握手會。如果今天你在街上看到了很長的隊伍,不要緊張,也不要懷疑,那個就是排優衣庫口罩的隊伍。
  • 在臺灣親身經歷約口罩搶購熱潮..
    民間搶購 VS 臺灣疾管署呼籲此時臺灣的 CDC 已經開始在呼籲不要搶購口罩,因為:·       臺灣尚未出現小區感染,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戴口罩。如果不是去醫院、不是去密閉公共空間、沒有生病,不需要戴口罩。·       CDC 會開始陸續釋出4千萬片儲備口罩。此時仍有即將返工的臺商四處搶購,我在康是美(屬統一旗下企業,類似臺灣的萬寧,也是橘色的藥妝店)就遇到一個位臺商著急地找口罩。2020年1月30號是開工日,所以我返回臺北,一進公司發現早就準備好了一盒口罩供員工使用,真是滿滿的安全感。
  • 蔡英文又外捐千萬口罩:美國200萬片、歐洲700萬片……
    (觀察者網訊)民進黨當局因為口罩政策曾多次引發島內輿論爭議。蔡英文今天(1日)宣稱,臺灣會積極加強與全球各地區的防疫合作,絕不能袖手旁觀,將提供口罩、技術、藥物協助。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臺灣地區也陷入口罩緊缺的狀況,島內目前實行口罩限購政策,成人每人每周最多只能買3個,並且需要排很長時間的隊。
  • 臺當局停止外銷口罩,島內民眾痛批:「臺灣最美的風景失色無存」
    臺當局停止外銷口罩,島內民眾痛批:"臺灣最美的風景失色無存"目前武漢新型肺炎疫情暫未停歇,大陸對於口罩的需求激增,而臺灣當局卻公告管制口罩出口為期一個月。島內一名叫釋慧固的法師批評這項管制,更是說出了"人性就是狗屁"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