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李白,我們在其身上看到的標籤有著太多,唐代最具浪漫主義色彩的詩人,一個絕代天才,憑藉一己之力閃耀了整個盛唐;一個讓貴妃研磨,力士脫靴的放蕩詩仙。一個高呼:我輩豈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門去的逍遙酒仙;李白這個名字承載了太多太多,他是一首歌,是一首詩,讓人沉迷。
然而在無限對李白的崇拜之中,不僅讓人疑惑,這個遊蕩在中原大地之上的醉仙,他的生活為何一直很瀟灑,甚至每日都不離酒對比杜甫的生活,二者猶如雲泥之別。
首先我們來看看李白的家世,很多人經常會問,唐玄宗時期,科舉制已經施行了許多年,憑藉李白過人的才華,去參加科舉一定沒有問題,為什麼李白沒有前去呢?你以為是李白不想嗎,而是李白根本去不了.
李白沒有資格參與科舉,才不得不靠宣揚文名最終被唐玄宗賞識。因為在唐代,參加科舉制是有條件的,首先便是商人之子不可以參加科舉。恰恰很不幸的我們的李太白的父親便是一位商人。
然而商人之子的身份雖然使得李白沒有了參加科舉的機會,但是李白卻成為了一個多金的富二代。而這就是李白離家多年依舊不曾窮困的原因,李白初次出蜀之時便帶來有三十萬錢,這些錢,讓李白無憂無慮的生活了兩年時間。
在這兩年之間,李白的生活出來四處遨遊,就是和認識的一堆朋友喝酒作詩,來擴大自己的文名。可想而知,這樣的生活每日需要多大的開銷,可是李白仍然是過了兩年才花完。而且李白還經常資助自己的朋友,且從來沒有收回來。
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地方,那就是李白身為商人之子,其經商能力定然也不差。李白在出蜀地之後,待得最多的地方便是揚州等商品經濟發達的地方,我們是否推測李白在這期間用自己的錢財做過投資,從而保證了李白雖然不工作但是依舊有著穩定的收入。
另一個保證李白不用擔心錢財的便是,李白的朋友們也是一群鮮有的富二代。例如在李白將進酒之中出現的丹丘生便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富二代。元丹丘這個人是一個非常有錢的傢伙,他家的園林從南方到北方都有,在李白從南到北的路上,曾多次元丹丘住著,吃喝用度等都不用擔心,還可以遊山玩水。
而且在這之後,李白還不止娶過一個妻子,且都是富家千金,李白還都是入贅進去的,這樣一來,李白的好生活就沒有斷過,而且還得以認識更多達官權貴,經常被邀請去參與宴會作詩等,徹底解決了李白的生活費問題。
而且李白在被唐玄宗邀請進入宮中之後,其名聲更是水漲船高,李白的作品等價格也是一路飆升,這些都成為了李白的收入,尤其是李白困苦的時候,隨便寫點東西,便解決了溫飽,還可以買酒喝。
總結:當然對於李白的這些我們都是通過李白的詩作以及歷史記載推測的,但是我們不可否認,李白自出蜀以來,從來沒有為過錢財擔心,不論什麼時候,李白每日必飲酒作樂。李白的認識可以說是每一個都嚮往的,逍遙,自在,不用為生活的柴米油鹽等操心。
名聲在外,真正的做到了天下誰人不識君的地步,李白這個逍遙自在的詩人,正是因為這樣才揮筆潑墨。閃耀了整個大唐,閃耀了整個詩壇,千年來,未能有人可以出李白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