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蜀地多年的李太白,在天下遊歷多年,其錢財從何處而來呢

2020-12-06 知書知史

提到李白,我們在其身上看到的標籤有著太多,唐代最具浪漫主義色彩的詩人,一個絕代天才,憑藉一己之力閃耀了整個盛唐;一個讓貴妃研磨,力士脫靴的放蕩詩仙。一個高呼:我輩豈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門去的逍遙酒仙;李白這個名字承載了太多太多,他是一首歌,是一首詩,讓人沉迷。

然而在無限對李白的崇拜之中,不僅讓人疑惑,這個遊蕩在中原大地之上的醉仙,他的生活為何一直很瀟灑,甚至每日都不離酒對比杜甫的生活,二者猶如雲泥之別。

首先我們來看看李白的家世,很多人經常會問,唐玄宗時期,科舉制已經施行了許多年,憑藉李白過人的才華,去參加科舉一定沒有問題,為什麼李白沒有前去呢?你以為是李白不想嗎,而是李白根本去不了.

李白沒有資格參與科舉,才不得不靠宣揚文名最終被唐玄宗賞識。因為在唐代,參加科舉制是有條件的,首先便是商人之子不可以參加科舉。恰恰很不幸的我們的李太白的父親便是一位商人

然而商人之子的身份雖然使得李白沒有了參加科舉的機會,但是李白卻成為了一個多金的富二代。而這就是李白離家多年依舊不曾窮困的原因,李白初次出蜀之時便帶來有三十萬錢,這些錢,讓李白無憂無慮的生活了兩年時間。

在這兩年之間,李白的生活出來四處遨遊,就是和認識的一堆朋友喝酒作詩,來擴大自己的文名。可想而知,這樣的生活每日需要多大的開銷,可是李白仍然是過了兩年才花完。而且李白還經常資助自己的朋友,且從來沒有收回來。

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地方,那就是李白身為商人之子,其經商能力定然也不差。李白在出蜀地之後,待得最多的地方便是揚州等商品經濟發達的地方,我們是否推測李白在這期間用自己的錢財做過投資,從而保證了李白雖然不工作但是依舊有著穩定的收入。

另一個保證李白不用擔心錢財的便是,李白的朋友們也是一群鮮有的富二代。例如在李白將進酒之中出現的丹丘生便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富二代。元丹丘這個人是一個非常有錢的傢伙,他家的園林從南方到北方都有,在李白從南到北的路上,曾多次元丹丘住著,吃喝用度等都不用擔心,還可以遊山玩水。

而且在這之後,李白還不止娶過一個妻子,且都是富家千金李白還都是入贅進去的,這樣一來,李白的好生活就沒有斷過,而且還得以認識更多達官權貴,經常被邀請去參與宴會作詩等,徹底解決了李白的生活費問題。

而且李白在被唐玄宗邀請進入宮中之後,其名聲更是水漲船高,李白的作品等價格也是一路飆升,這些都成為了李白的收入,尤其是李白困苦的時候,隨便寫點東西,便解決了溫飽,還可以買酒喝。

總結:當然對於李白的這些我們都是通過李白的詩作以及歷史記載推測的,但是我們不可否認,李白自出蜀以來,從來沒有為過錢財擔心,不論什麼時候,李白每日必飲酒作樂。李白的認識可以說是每一個都嚮往的,逍遙,自在,不用為生活的柴米油鹽等操心。

名聲在外,真正的做到了天下誰人不識君的地步,李白這個逍遙自在的詩人,正是因為這樣才揮筆潑墨。閃耀了整個大唐,閃耀了整個詩壇,千年來,未能有人可以出李白左右。

相關焦點

  • 李白大半生都在遊歷,也沒工作,到底靠什麼維持生計呢?
    蘇軾在《書黃子思詩集後》中曾言:「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然魏、晉以來,高風絕塵亦少衰矣。」 從中可見蘇軾對唐朝詩人李白的高度評價,其絕世之姿於魏晉南北朝以後極為少見。提及中國古代詩歌巔峰,莫過於唐朝,而觀唐朝眾多著名詩人,李太白便是箇中翹楚。
  • 「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平蜀未平」,蜀地政權,為何大多短命
    說到四川或者蜀地的歷史,大概真的就是中國兩千多年的一個縮影,看似天下分分合合很少和蜀地有關,但是似乎每一分合又離不開蜀地。蜀地很多時候都是一個近乎配角的角色承擔著無比重要的責任。公元前221年,秦國一舉殲滅六國,建立大一統的王朝,看似秦國先後殲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
  • 西蜀文化:古蜀國滅亡一百多年後,中原文明終於在蜀地爆發
    很可能秦國滅亡古蜀國後,文字才開始在蜀地流傳起來。秦國將自己的先進文化知識帶到了蜀地,在當時,秦國可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隨著中原語言與文字在蜀地的慢慢擴展,蜀地的文化水平也是空前提升。直到一百多年後,西蜀文化開始了爆發。司馬相如的橫空出世,從此掀開了西蜀文化的面紗。司馬相如,乃成都蓬安人,是中國的賦聖、辭宗,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可以說開闢了漢賦的新天地。
  • 西蜀文化:古蜀國滅亡一百多年後,中原文明終於在蜀地爆發
    很可能秦國滅亡古蜀國後,文字才開始在蜀地流傳起來。秦國將自己的先進文化知識帶到了蜀地,在當時,秦國可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隨著中原語言與文字在蜀地的慢慢擴展,蜀地的文化水平也是空前提升。直到一百多年後,西蜀文化開始了爆發。司馬相如的橫空出世,從此掀開了西蜀文化的面紗。司馬相如,乃成都蓬安人,是中國的賦聖、辭宗,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可以說開闢了漢賦的新天地。
  • 「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平蜀未平」,蜀地政權,為何大多短命
    說到四川或者蜀地的歷史,大概真的就是中國兩千多年的一個縮影,看似天下分分合合很少和蜀地有關,但是似乎每一分合又離不開蜀地。蜀地很多時候都是一個近乎配角的角色承擔著無比重要的責任。公元前221年,秦國一舉殲滅六國,建立大一統的王朝,看似秦國先後殲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
  • 樂山最悠久的古鎮:被世人記了一千多年,卻不知身在何處
    所以蜀地的山哪怕高又險,也阻擋不住這位滿身才情的年輕詩人。24歲,李白決定告別自己的故鄉,開啟自己詩和遠方的旅程,這一年秋天的某個夜晚,輕舟行駛到清水溪,望著逐漸遠去的峨眉山,面對即將遠去的故鄉,李白留下「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千古名句。而詩中的「清溪」,也讓這座河邊小鎮被世人記了一千多年。
  • 蜀味香天下(下)
    陸遊。因其廚藝高超,賺了不少錢,成為一方富豪。趙雄武尤其擅長做大餅,每次用三鬥面擀一個餅,「大於數間屋」,這雖不失誇張,但也可看出這個餅非同一般。所以有許多王宮貴族設宴都請他去主廚,有的就專為做個大餅,眾多賓客中切成小塊吃,一個大餅還沒分完。這也可見前後蜀時成都流行麵食和餅,燒餅煎餅湯餅不一而足。
  • 讀完陸遊的《入蜀記》,才明白他的厲害之處!
    我們今天說的是窮遊鼻祖陸遊先生的窮遊經歷,他寫的《入蜀記》比《徐霞客遊記》早了四百多年,是中國第一部遊記類專著。《四庫全書》這樣評價《入蜀記》:遊本工文,故於山川風土,敘述頗為雅潔,而於考訂古蹟,尤所留意……其它搜尋金石,引據詩文以參證地理者,尤不可殫數。非他家行記徒流連風景,記載瑣屑者比也」。
  • 無錫旅遊必打卡的古寺,距今1500多年歷史,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
    惠山寺始建於南北朝時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名副其實的千年古剎,其前身是南朝劉宋司徒右長史湛挺創建的歷山草堂,後改為僧舍並命名為「華山精舍」,在梁朝大同年間更名為惠山寺
  • 無錫旅遊必打卡的古寺,距今1500多年歷史,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
    惠山寺始建於南北朝時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名副其實的千年古剎,其前身是南朝劉宋司徒右長史湛挺創建的歷山草堂據悉,金蓮橋始建於宋代,距今已800多年歷史,是無錫市最古老的石橋,整座石橋是三孔石樑橋,造型古樸秀美,歷經多個朝代的修繕,使得這座古橋古今材質匯聚於一身,不過最初時的石料已經不太多,但也是彌足珍貴。
  • 徐霞客,明代著名旅行家,有三十多年的遊歷生涯
    受耕讀世家的文化薰陶,徐霞客幼年好學,博覽群書,尤鍾情於地經圖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父親去世之後,他的母親沒有人照顧,徐霞客的遊歷計劃就沒有辦法去實施,整日悶悶不樂,母親看到之後,就對他說,好男兒志在四方,哪能因為我留在家裡。
  • 徐霞客旅遊多年遊歷二十一省,一路的巨額花費從何得來?
    徐霞客是我國明朝時期最偉大的旅遊家及歷史學者,此人自弱冠成年後開始遊歷四方,跑遍大江南北,遍訪中國二十一個省份及地區,其作《徐霞客遊記》對後世影響深遠,至今在考古界仍有一定地位,不得不感嘆徐霞客的功績。話說回來,徐霞客在外旅行多年,吃穿住行都要花錢,如此巨額的盤纏,究竟從哪裡來?
  • 中國旅遊日,讀完陸遊的《入蜀記》,才明白他的厲害之處!
    因為519這天是著名的旅遊達人徐霞客的遊記名著《徐霞客遊記》開寫的日子。他一邊遊歷大好河山,一邊瘋狂擼串,一邊留下千古名篇。這本用30年時間完成的60萬字名著比西方開啟地理探尋的時間更早更完善。30年啊,這麼長的時間得擼掉多少串串?
  • 酒劍江湖李太白
    李白(701一762)字太白,出生於碎葉城(據說是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5歲時隨父親李客遷居四川,25歲時「仗劍出蜀」在朋友吳筠的幫助下到了唐玄宗身邊任職「翰林供奉」幾年後離開長安遍遊大江南北,「安史之亂」爆發後成了李璘的幕僚,李璘與李亨爭奪皇位失敗被殺,李白受牽連被流放夜郎,後遇赦回返
  • 為什麼割據蜀地的政權都未能統一天下?
    這些政權在政治上缺乏進取心,又屬於「外來戶」,受制於蜀地本土勢力,另外蜀地的封閉性,即是其割據的保障,也是限制其對外擴張的瓶頸。缺乏政治進取心——樂於偏安一隅「四川非坐守之地也。以四川而爭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恃其險而坐守之,則必至於亡。
  • 蜀味香天下(下)
    陸遊。因其廚藝高超,賺了不少錢,成為一方富豪。趙雄武尤其擅長做大餅,每次用三鬥面擀一個餅,「大於數間屋」,這雖不失誇張,但也可看出這個餅非同一般。所以有許多王宮貴族設宴都請他去主廚,有的就專為做個大餅,眾多賓客中切成小塊吃,一個大餅還沒分完。這也可見前後蜀時成都流行麵食和餅,燒餅煎餅湯餅不一而足。
  • 蜀地寶藏(4)|金沙象牙:它們來自哪裡?為何選用象牙祭祀?祭祀目的是...
    數量如此龐大的象牙,到底是從何處而來的呢?象牙出土時的情況。要知道,在當今的中國境內,有野生大象分布的區域,僅局限於雲南西雙版納一帶,與成都平原相隔千裡。試想,如果這些象牙都是從外地「進口」的,數量未免太過於令人咂舌。如此想來,還有另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在3000多年前,古蜀國曾有過野生大象的存在。
  • 李白:遊歷大唐萬水千山,卻依舊只鍾愛一個長安
    李白十五歲時就開始了他的遊俠之旅,先是遊覽蜀中,觀覽當地名勝劍門山、青城山、峨眉山,從他人生中的讀萬卷書階段過渡到行萬裡路階段,二十五歲的他開始離開蜀地,從長江渡船經過三峽出蜀,來到江陵,後來離開江陵,寫下了《渡荊門送別》一詩,此時的詩人藉此詩表達了自己剛出遊楚地的愉悅之情,以及如今離開家鄉,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 讀完陸遊的《入蜀記》,才明白他的厲害之處!
    他一邊遊歷大好河山,一邊瘋狂擼串,一邊留下千古名篇。這本用30年時間完成的60萬字名著比西方開啟地理探尋的時間更早更完善。30年啊,這麼長的時間得擼掉多少串串?我們今天說的是窮遊鼻祖陸遊先生的窮遊經歷,他寫的《入蜀記》比《徐霞客遊記》早了四百多年,是中國第一部遊記類專著。《四庫全書》這樣評價《入蜀記》:遊本工文,故於山川風土,敘述頗為雅潔,而於考訂古蹟,尤所留意……其它搜尋金石,引據詩文以參證地理者,尤不可殫數。非他家行記徒流連風景,記載瑣屑者比也」。
  • 牛頓、愛因斯坦已離開多年,下一個可比肩偉人的科學家會是誰呢?
    文/行走天涯牛頓、愛因斯坦已離開多年,下一個可比肩偉人的科學家會是誰呢?牛頓和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儘管他們已經離開了一兩個世紀的時間了,但是後人們一直會不間斷地提到牛頓和愛因斯坦,這是因為他們二人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墊定了物理學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