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有許多著名的古鎮,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安昌古鎮」這個名字,安昌古鎮始建於北宋,位於杭州蕭山和紹興柯橋之間,是紹興四大名鎮之一,在歷史上,安昌曾是商人云集、經濟發達的地方,其建築風格也繼承了江南的典型特徵,小橋流水,靜謐古樸。
與烏鎮西塘等著名古鎮相比,安昌古鎮要低調得多,由於遊客少,青三一街、宣軒拱廊、店坊坊、拱橋石樑、臺門巷,以及原有的千年風情,雖然老街有很多商店,但很多居民仍然正常地生活在這裡,充滿了濃鬱的生活氣息。
明弘治二年(1489),沿河修建老街,東起高橋,西至青墩橋,全長1747米,河的南岸是一個住宅區,河的北岸是一個商業城市,數百年的老街商賈雲集,工業繁榮,頂峰有933家商賈,是紹興城外最多的古鎮,現在沿街各類傳統商店,土特產琳琅滿目。
河對岸古色古香的房屋屋簷下整齊地掛著醃鴨、香腸和鹹魚,臘肉是安昌的特產,當地居民會把雞肉、鴨肉和魚用醬油和紹興酒浸泡後掛在房前晾乾,由於河流通風,水可以很快乾燥,特別是在冬季的第十二個月,在冬天溫暖的陽光的催化下,整個小鎮的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醬油香味。
紹興被譽為「古橋之都」,安昌也不例外,江中橫跨著大量的古橋,歷經數百年依然堅固如新,素有「綠水街千家,虹河十七座橋」的美譽,其中最著名的是福祿橋、萬安橋和如意橋,自古以來,就有走三橋的習俗,當年輕人結婚時,當老年人慶祝他們的生日時,他們來走過三座橋。
在水閣橋南岸的一排高牆上,寫著「人昌醬園」四個大字,仁昌醬油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品牌,創立於清朝光緒十八年,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這裡也是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的拍攝基地,至今仍保持著傳統的醬料製作工藝,作為安昌古鎮的景點,醬油園不收門票,但可以免費參觀。
師爺是明清兩代官員的私人顧問,也是紹興特有的文化產物,紹興師爺大多來自安昌,故裡有「紹興教師之鄉」之稱,上面的博物館原是清代著名樓新田大師的故居,外觀普通,但布局卻博大精深,讓人驚嘆於紹興樓師爺的謀略。
位於東城南岸的中國銀行安昌遺址至今保存完好,在門楣上方,可以清晰地看到古體字「中國銀行」,1933年,中國銀行在安昌開設了分行,並開設了金庫,為當地的絲綢產業提供服務,這也反映了安昌古鎮的歷史地位,對此,你怎麼看,你想不想去安昌古鎮遊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