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臺個人遊暫停後島內「炸翻了鍋」,11年來大陸遊客給臺灣帶來了...

2020-12-25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王裕文 環球時報記者 李司坤】「不敢相信」,這是臺灣各界7月31日上午聽說大陸要暫停個人赴臺自由行後的反應。據臺媒報導,島內旅遊業者當天一直在向大陸同行求證,「希望不是真的」。傳言變事實後,臺灣知名政治評論人士趙少康在媒體上感嘆道:「這絕對是臺灣近年來最重大的新聞,會成為島內所有媒體的頭版頭條。」從2008年開放大陸赴臺遊後,大陸遊客的人數、發展趨勢成為島內輿論關注的重點。陸客成為臺灣旅遊收入的主要來源。與此同時,陸客的多少也成為兩岸關係的一個風向標。經歷了2009年至2015年的火熱、2016年以後的慘澹,島內旅遊業者度過了起起伏伏的11年。在這期間,臺灣社會面對陸客的到來也出現複雜情緒。這些年,大陸遊客給臺灣帶來了什麼?

超出當年「每年增600億商機」預期

「炸翻了鍋。」臺灣《旺報》這樣描述7月31日上午臺北旅遊業者聽說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後的反應。到下午大陸文化和旅遊部網站正式貼出公告後,臺旅遊業者都感慨「代志大條了」(事情麻煩了)。「按照政府公告屬性,文字越精簡,態度越嚴肅。」一名林姓旅遊業者說,此次大陸公告的實質只有8個字——「鑑於當前兩岸關係」,這精簡到「沒有轉圜空間了」。另有旅遊業者稱,「很多人會很慘」。

臺灣旅遊業當下愁眉苦臉的樣子同2008年時的滿懷期待與振奮形成鮮明對比。2008年6月13日,中國大陸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臺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在北京經過協商,達成並籤署《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協議》,規定大陸居民赴臺遊在7月18日正式實施。

不過,陸客赴臺遊的開端可以從當年7月4日算起。那天,第一批大陸旅遊團乘坐兩岸周末包機直航飛往臺灣,總計有662名遊客。當時臺灣媒體報導稱,旅遊業在飲食、交通、住宿、購物等各個方面使出渾身解數,力圖讓大陸遊客「來了還想來」。島內多個縣市也掀開「搶客、留客大戰」,紛紛向旅行社拿出重賞,希望他們吸引更多陸客。臺灣《聯合報》當時的報導稱,大陸對首發團成員精挑細選,臺灣也到處在塗漆粉刷,「兩岸好像是在相親」。報導預計,陸客赴臺將能為臺灣每年增加600億新臺幣(1新臺幣約合0.22元人民幣)商機,創造4萬個就業機會。

2008年,陸客赴臺人次有32萬,2009年便一下躍升至97萬,逼近多年來一直佔據臺灣境外遊客最大來源國日本的數據(100萬人次)。2010年,陸客以163萬人次輕鬆趕超日本。2012年,陸客人次已是日本的1.8倍。此前一年6月,大陸宣布開放北京、上海、廈門的居民赴臺自由行。至2015年3月,共有5批47個城市被列入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名錄。

178.4萬、258.6萬、287.4萬、398.7萬、418.4萬,從2011年至2015年,大陸赴臺遊客不斷增長。兩岸航班同時快速增加,2009年就已經從過去的「零起降」衝至7741架次。熱鬧的景象在2015年達到巔峰,全年有7.7萬架次兩岸航班在臺灣各機場起降,平均每月6400多架次。

由此帶來的經濟收益也超過了當初臺媒「每年增加600億」的預期。2009年,大陸遊客對臺灣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0.5%。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2年9月,陸客為臺灣創造3844億新臺幣的外匯收入。其中那時候自由行啟動不過一年多,就已經為臺灣增加了1626億新臺幣的觀光收入。

臺灣「風傳媒」報導稱,由於陸客消費力強,2015年,臺灣境外遊客人均消費首次達到214美元,當年島內觀光外匯收入創下143.8億美元的新紀錄。

臺灣人對陸客「又愛又恨」?

來自南投縣鹿谷的姑娘阿雪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數年前,她看到陸客來臺的契機,便跟丈夫商量在家中一塊位於山腳下的土地上修建二層別墅民宿。阿雪住在一樓,在房裡放置大量木製工藝品與自家生產的茶葉,二樓是提供給遊客的房間。民宿的生意一度非常好,遊客搶著訂她家的房,光是賣茶葉每天也能有上萬新臺幣的收入。

阿雪愜意的生活在2016年發生了決定性轉變。如今,她的民宿門可羅雀,茶葉也基本賣不出去了。2016年5月,蔡英文正式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等做法讓兩岸關係迅速降溫,大陸遊客日益減少,臺灣旅遊業者叫苦不迭。陸客人次從2015年的400多萬一路往下降,2016年是351萬,2017年為273.2萬,2018年是269.5萬,其中,減少的主要是團體遊客。據臺灣《上報》7月31日報導,2016年的大陸團客為134萬,相較於前一年下降35%。

數據顯示,2018年赴臺遊客總數為1106萬人次,同比小幅增長3.05%,2017年的年增長則低至0.46%。但在2015年以前,赴臺旅遊人次年增長基本保持10%以上,最高增長值達到26.67%。臺灣《旺報》今年初的報導稱,旅遊業估計,蔡英文當局上臺後,陸客共減少361萬人次,臺灣至少損失了1400億新臺幣。近三年來,受陸客減少影響而失業的臺灣導遊有3000多人。

臺灣「風傳媒」稱,面對陸客的流失,臺當局在2016年8月至今年初,陸續對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印度、斯裡蘭卡、澳大利亞等18個國家出臺免籤或有條件免籤優惠政策,也就是所謂的新南向政策。然而,這也帶來一些社會問題。文章以越南、泰國、菲律賓為例稱,儘管這些國家赴臺人次在開放免籤次年增加了2至5倍,但其中不乏「假觀光之名」的打工仔。另外,東南亞遊客消費能力不及陸客。2017年,臺灣觀光外匯收入為123億美元,比2015年減少了20億美元。

不過,也是在陸客銳減的這幾年,一些臺灣民眾對兩岸旅遊來往的複雜情緒不斷浮現上來。「臺灣人又愛又恨」,「德國之聲」曾在一篇報導中稱,大陸遊客下降讓臺灣旅遊業者苦不堪言,但島內網絡上也有不少冷嘲熱諷的言論,甚至有聲音認為臺灣的旅遊品質可因此提高。一些臺灣人對陸客的負面印象包括: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不守秩序、隨地吐痰、炫富等等。

2016年,島內社交媒體上一組以沒有陸客的旅遊宣傳海報在兩岸輿論中引發軒然大波。這組海報看上去是面向日本遊客的,內容核心可以概括為「陸客減少,你可以感受更具魅力、更加安靜的臺灣」。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8月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隨著臺灣與大陸民間的互動增多,肯定既會產生正面效果,也會帶來負面影響。部分遊客表現不佳,加上他們與當地民眾的深入接觸很少,自然會產生一些「特殊的東西」。不過整體上來說,交流增多終是好事。臺灣人對大陸人從陌生到漸漸熟悉、習慣了起來。

將對民宿業造成「斷頭式」打擊

去年11月,國民黨在臺灣縣市長選舉中大勝。臺灣《旺報》稱,這讓旅遊業者重燃了希望。臺灣海峽兩岸旅行發展協會理事長姚大光當時甚至預估,2019年赴臺陸客可達400萬人次。臺灣「移民署」和「交通部觀光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陸客赴臺人數較去年同期增長28%,共計167.7萬。大陸仍然是臺灣境外遊客最大來源地,比重達28%。

隨著大陸暫停自由行,臺灣旅遊業下半年將遭受重擊。臺灣《工商時報》說,現在大陸團客和自由行旅客人數基本差不多。一名旅行社人員稱,目前每天申請赴臺的自由行陸客大約為7000人。臺灣旅館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副理事長鄭生昌認為,大陸赴臺旅遊受到的大環境影響是具有「聯動性」的,現在既然自由行受到限制,團客也一定或多或少有所減縮。但是會下降到何種程度,還需要時間觀察。

有臺媒預估,今年陸客赴臺人數可能驟降70萬,至少將損失五六十億美元的觀光收入。在南投、花蓮、臺東、墾丁等陸客自由行最常去的景點地區,當地民眾可能「哭都來不及哭」。這其中,對住宿業的打擊尤為沉重。據臺灣《中國時報》7月31日報導,臺灣好客民宿協會理事長黃秀惠表示,大陸散客喜愛入住民宿,尤其是在墾丁、九份、清境、花蓮等地,這些地區大約有一半以上的遊客來自大陸。花蓮縣旅館公會理事長陳義豐說,此次大陸罕見暫停自由行,估計8月10日後住房率將「斷頭式銳減至3成」。而臺灣「中時電子報」援引的住宿業者的話說,之前旅客團驟降只影響3成住宿業者,現在自由行遊客「歸零」,住宿業不分規模、等級、大小將全面受打擊,「誰都逃不過」。

大陸遊客是臺灣旅遊市場的消費主力。臺灣「交通部觀光局」的數據顯示,大陸遊客平均每天消費184美元,不及日本遊客的214美元和韓國遊客的194美元多。然而,大陸遊客平均每天花在購物上的錢是最多的,達83美元。韓國為46美元,日本是40美元。

日本遊客的消費對臺灣普通商販的幫助並不大,他們基本將錢用在「大宗」旅遊開銷上,不像大陸遊客喜歡「買買買,吃吃吃」。《環球時報》記者曾在日月潭遇上一位賣滷蛋的阿婆,她的生意完全看陸客有多少。陸客多的時候,10天可以賣1萬個以上的滷蛋。

依賴大陸遊客的還有「起得比雞早、開得比馬快、吃得比豬差」的旅遊大巴司機。像上述阿雪、阿婆這樣的旅遊業者或許只是沒有收入,但不會負債纍纍。大巴司機就不同了,許多人當初通過集資、借款購買大巴車加入賺陸客錢的行列。這些司機不得不天天出勤,否則就會陷入負債的困境。因此從2016年起,臺灣出現了一連串「旅館倒閉、大巴報廢」的新聞事件。現在,臺灣大概總共有1.6萬輛大巴,其中找不到司機的多達3000輛。

此次大陸暫停自由行後,有些不了解情況的民眾認為,大陸是要「懲罰」臺灣老百姓。趙少康對此不以為然。他在政論節目中表示,雖然此次是「突髮禁令」,但也並非沒有可循之處。主要原因還在於蔡英文當局這三年肆無忌憚地「親美反中」。前段時間民進黨大修「國安五法」,蔡英文還聲稱要修訂「中共代理人法」,這些都是對大陸的挑釁舉措。一名島內媒體人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大陸之所以出臺這一舉措,就是希望蔡英文當局能正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性,別再刻意透過拖延兩岸僵局化解、限縮兩岸交流等消極方式,讓兩岸關係更加惡化。

說起大陸赴臺遊開放的意義,中國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金奕8月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兩岸民眾的直接交流與接觸增加,加深彼此了解,並逐漸使兩岸和平發展成為雙方民眾最大的共識。一旦執政者偏離了這個軌道,那麼臺灣的民意會在一定程度上將當局的激進政策往回拉,「我認為這是最大的意義」。另外,兩岸民眾之間的好感度在這些年也急劇上升,儘管在接觸中也會發生一些誤會、出現雜音,但交流加深會讓臺灣民眾發現大陸人民身上越來越多的優點。另外,大陸民眾直接帶去的新信息,也會讓他們對大陸的政治和社會發展有了更多認識。

相關焦點

  • ...個人遊暫停後島內「炸翻了鍋」,11年來大陸遊客給臺灣帶來了什麼?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王裕文 環球時報記者 李司坤】「不敢相信」,這是臺灣各界7月31日上午聽說大陸要暫停個人赴臺自由行後的反應。據臺媒報導,島內旅遊業者當天一直在向大陸同行求證,「希望不是真的」。傳言變事實後,臺灣知名政治評論人士趙少康在媒體上感嘆道:「這絕對是臺灣近年來最重大的新聞,會成為島內所有媒體的頭版頭條。」
  • 「炸翻了鍋」個人赴臺暫停原因
    原標題:赴臺個人遊暫停後島內「炸翻了鍋」,11年來大陸遊客給臺灣帶來了什麼?【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王裕文環球時報記者李司坤】「不敢相信」,這是臺灣各界7月31日上午聽說大陸要暫停個人赴臺自由行後的反應。
  • 一句「完蛋了」,是島內對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的反應
    今年3月,他曾到大陸推廣南投的湖泊觀光,希望由此帶來南投的繁榮,畢竟,在祖國大陸民眾心中知名度較高的日月潭,就在南投。可7月31日,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的官網上突然刊登了一則來自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的重磅信息,稱:「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突然、震動、受衝擊很大、完蛋了……島內一些人士,特別是旅遊業者,對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大多如此反應。
  • 臺灣近年來最重大的新聞?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
    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 文 / 新財網 2019年08月03日   「不敢相信」,這是臺灣各界7月31日上午聽說大陸要暫停個人赴臺自由行後的反應。
  • 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 島內該如何理解?
    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 綠營上臺三年來,兩岸關係急凍,「大陸赴臺遊客人數」可以說是蔡英文手中為數不多的兩岸政績之一。事實上,蔡英文甚至以此誤導臺灣民眾稱,「就算不接受『九二共識』,陸客也會來」。 而大陸遊客正是臺灣旅遊業的主要消費者。
  • 大陸暫停赴臺個人遊 臺媒:臺灣半年或將損失168億
    7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關於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的公告》。公告稱,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7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關於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的公告》。公告稱,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公開消息顯示,自2011年6月28日,上海、北京、廈門3個城市率先開放赴臺自由行以來,目前大陸共啟動了五批47個城市赴臺個人遊試點。
  • 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背後究竟有哪些原因?
    編者按:自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後,就有臺灣媒體預測,下一步大陸還將減少團體赴臺旅遊配額。據臺灣「交通部」觀光局的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7月底,大陸赴臺遊客近200萬人次;並預計,到2019年年底,赴臺大陸遊客將減少約40萬人,旅遊業收入將損失168億元新臺幣。
  • 臺海觀瀾 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意味著什麼
    公告只有40餘字:「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特此公告。」毫無疑問,這則公告,是一個比解放軍在臺灣南北兩個方向同時舉行軍事演習更重大的新聞。開放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是從2011年開始的,從最初的第一批3個城市,逐漸擴展到第五批共47個城市。
  • 赴臺個人遊暫停 臺灣業界估計損失760億新臺幣
    > 文化和旅遊部今天宣布,明天(8月1日)起將暫停47省市赴臺個人遊試點。人民幣),而8月至12月來臺個人行大陸旅客數量或縮減70萬人次。若按照經濟學概念產業鏈「向後延伸效益」,每位陸客在臺灣消費1新臺幣(約合0.22人民幣),就會給整個臺灣觀光產業帶來約2.5新臺幣(約合0.55人民幣)的效益。以此計算,預計下半年臺灣觀光產值將減少760億新臺幣(約合168.26億人民幣)。
  • 赴臺個人遊暫停,臺灣業界估計損失760億新臺幣
    (觀察者網訊)文化和旅遊部今天宣布,明天(8月1日)起將暫停47省市赴臺個人遊試點。島內業界預計,臺灣旅遊業或將減少至多760億新臺幣(約合168.26億人民幣)的產值。2018年11月26日,臺北,一個女孩在士林夜市等商家製作自己的小吃 @視覺中國據臺媒31日消息,臺灣「觀光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柯牧州今天估算,近年來陸客來臺每人每日平均消費約6200新臺幣(約合1372.74人民幣),而8月至12月來臺個人行大陸旅客數量或縮減70萬人次。
  • 大陸暫停赴臺個人遊,重創臺灣旅遊業
    暫停赴臺個人遊已滿月,臺灣島內旅行社、餐飲、酒店等旅遊產業也提前進入了「寒冬期」。戳視頻,看專家解讀據臺媒報導,大陸遊客赴臺人數大減,已有臺灣旅行社宣布放無薪假,還有臺北餐廳決定9月30日結束營業;日前又傳出屏東一家購物店從10日起暫停接團營運。
  • 港臺腔:赴臺個人遊為啥暫停?這得問民進黨!
    臺灣街頭遊客稀少(來源/中國臺灣網)大陸宣布自8月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民進黨當局馬上裝無辜,宣稱「不樂見兩岸人民的正常旅遊交流受政治因素幹擾」,「呼籲透過不設政治前提的溝通,化解雙方分歧,以利兩岸和平的維繫」。
  • 暫停赴臺自由行 島內該如何理解?
    「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特此公告。」周三,文化和旅遊部下轄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一則41字的公告震動了臺灣島內。這是大陸方面首次對赴臺自由行進行限制。
  • 今起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
    據了解,大陸自2011年開放臺灣自由行開始,截止到目前開放了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廈門、鄭州等共47個城市(其中鄭州是2013年6月開放)。具有這些城市戶籍的居民以及在開放異地戶籍辦理的城市,可以辦理赴臺自由行手續。
  • 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明起暫停 臺媒的反應來了
    有的怕衝擊臺灣經濟盼還有迴旋餘地,有的打腫臉充胖子說臺灣不虛。今天(7月31日),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的官網上突然刊登了一則來自「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的重磅信息,稱「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這一消息也立刻引起了臺灣省內的震動,紛紛表示大陸的這一舉動很「罕見」。
  • 個人赴臺暫停原因 暫停赴臺個人遊解鈴還須繫鈴人!
    7月31日,記者從國家文旅部官網得知,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發布公告稱,「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這個突發消息,讓不少近期計劃赴臺旅遊的遊客措手不及。記者從華遠國際等旅行社獲悉,目前赴臺團隊遊並沒有接到暫停通知,可如常辦理。
  • 恢復大陸遊客赴臺個人遊有待臺胞共同努力
    (圖片來源:臺媒)7月31日,大陸文化和旅遊部的官網上刊登了一則來自「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的重磅公告,稱「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8月1日,大陸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應詢表示:民進黨當局不斷推進「臺獨」活動,不斷煽動對大陸敵意,挑動兩岸對立,嚴重破壞了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的基礎和條件。個人遊,也叫自由行。2008年6月,兩岸「兩會」在北京經過協商,達成並籤署《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協議》,規定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在當年7月18日實施。
  • 旗揚:文旅部暫停臺灣個人遊將引發島內政治動蕩
    : 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自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2019-07-31 14:01 文化和旅遊部政府門戶網站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關於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的公告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
  • 大陸叫停赴臺個人遊震撼島內 蔡當局被指是罪魁禍首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 陳欣】大陸文化和旅遊部7月31日發布公告,宣布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自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這則「沒有預警」的公告在臺灣島內投下震撼彈。不少媒體都說,這是大陸第一次「白紙黑字」地對陸客赴臺做出限制。原因是什麼,大家都在猜?在公告中,大陸方面僅表示是「鑑於當前兩岸關係」。
  • 暫停47城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臺灣有人喊:完蛋了
    大陸方面星期三宣布,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霸王級寒流來襲」「完蛋了!」這是南投縣長林明溱聽說大陸全面暫停陸客赴臺自由行的第一反應。臺灣知名度最高的景點之一日月潭就位於該縣。臺灣《聯合報》報導說,日月潭先後與大陸七大湖締結姐妹湖,希望各湖泊所在省市每年至少能有10萬人次遊客赴南投深度旅遊,帶動該縣榮景。消息傳出,南投地區的觀光業者相當震驚,哀嘆「這次連唉都唉不出來了」。2011年6月,大陸率先開放北京、上海、廈門的居民赴臺自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