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瀑布就是中國文人墨客源源不斷的創作源泉。我們最熟悉的當屬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還有同期詩人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裡的「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雲」,《入廬山仰望瀑布水》中的「灑流溼行雲,濺沫驚飛鳥」。文人筆下描寫的瀑布不盡相同,充滿霸氣,時而野性,時而又靈性,訴說著人們內心的萬丈豪情。
1月,來到南美洲激情動感的阿根廷,正是夏季。暫時把古人詩詞裡的壯志豪情放一邊,只想在伊瓜蘇瀑布群綿延不斷轟鳴的水聲中,痛快、灑脫地沐浴在這漫天白色的水霧下。
【伊瓜蘇:大的水】
在阿根廷這個國家還未正式存在之前,生活在伊瓜蘇河兩岸的當地人——瓜拉尼人就把這裡的瀑布群稱為「伊瓜蘇」。這在當地的語言裡,有著「大水」「很多很多水」的意思。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為和我們常見的瀑布不同,伊瓜蘇瀑布不是單一或兩三個大瀑布構成,而是「一群」瀑布,它由275 股大小瀑布或急流組成,並沿著山崖分布綿延2.7 千米,猶如一條閃光的絲帶掩映在綠色叢林深處。它位於南美洲中部,在阿根廷米西奧內斯與巴西巴拉那州交界處的伊瓜蘇河上,凸出的巖石將河流切割成大小不一的瀑布或急流,從而形成了最大的瀑布群。它與東非維多利亞瀑布及美加邊界的尼亞拉加瀑布一起被稱為「世界三大瀑布」。
伊瓜蘇瀑布群的落差高度為60 ~ 82 米,最壯觀的部分是河水在河谷呈馬蹄形的斷崖上轟然而下,飛流就如憑空而現。這個水勢最洶湧的一處,落差高度為82 米,它就是瀑布群的核心景觀——「魔鬼的咽喉」。因水勢洶湧,耳邊巨大的水聲有如魔鬼的嘶吼聲,幾千米之外都可以聽見;而水勢之兇猛,腳下的急流像隨時都會把人捲入地獄般的萬丈深淵。
如果一層樓以3 米樓高來計,那麼瀑布群的水流就如從20 樓到37 樓的樓頂奔騰而下。雨季時瀑布最大的流量約為12750 立方米/秒,年平常流量為1756 立方米/秒,1 秒鐘落下的水可以填滿三四個標準的50 米遊泳池(一個標準泳池尺寸為:長50 米× 寬25 米× 深1.8 米)。或許,這些數字只能讓人對伊瓜蘇瀑布的宏偉、壯觀有著抽象的認識。若置身於其中,以最直接的身體感官來認識它,又是如何?
乘坐橡皮艇高速衝向傾瀉而下的瀑布,又是一種更近距離地感受飛流直下氣勢的刺激方式。
1月份,我們從阿根廷這一邊來到了伊瓜蘇瀑布。這個月份的阿根廷的溫度很是舒適,白天溫度是25 攝氏度左右。進入伊瓜蘇國家公園還未見到瀑布本尊,就已領略到它的磅礴氣勢,聲響如同千軍萬馬鋪天蓋地咆哮而下從四面八方把你包圍。步入公園深處,渾身溼淋淋的遊人隨處可見。雖然大家的歡聲笑語被瀑布轟隆隆的流水聲所覆蓋,但人們臉上興奮無比的笑容就像瀑布附近的水霧一般瀰漫著整個公園。
阿根廷伊瓜蘇瀑布觀景路線圖
在1909 年,阿根廷就已建立了伊瓜蘇國家公園,在瀑布的上面和下面都建有步行道和橋。人們可以從棧橋直通到「魔鬼的咽喉」下的水灘中央,近距離接觸到瀑布。在棧橋上一步步靠近瀑布,眼前飛流如空中響雷怒吼著衝下山谷,考驗著你的心理承受能力。伴隨著震耳欲聾的巨響,瀑布從半空中傾瀉而下,砸落在突出的巖石上,濺出的水花形成大片白色水霧,人們都被籠罩在一團白色的輕煙薄雲中。空中瀰漫的白色水霧讓你不到1 秒鐘就渾身溼透,但是這個季節就算渾身溼透也不會覺得寒冷。漫天的水霧只會讓你覺得自己就像一張吸水的紙瞬間被水浸透,而不是像被瓢潑大雨打在身上的感覺。濃重的白色水霧就像一大群快樂的精靈把每個人包圍起來,讓每個人的頭髮和衣服都可以擰出水來,而心中的興奮和快樂也由每個人的內心不由自主地往外散發出去,傳染給了身在公園的每一位遊人。就算你沒站在瀑布的附近,這份喜悅也會直接傳遞到你的心裡。
水霧帶給人孩子般的快樂,在視覺上也給了人夢幻般的現象。275 股瀑布或急流傾瀉而下,漫天白色的雲霧瀰漫在河谷間,在太陽光的照射下,一天可以不止一次地見到彩虹,有時還會看見雙彩虹。水霧隨著山谷中的風四處飄散,彩虹也跟著在空中飄移。它會飄浮在綠林間,或是峽谷裡,甚至是在遊人步行的走道和橋上,這時人們猶如進入到兒時幻想的情景中,仿佛踏出一步就可以隨時踏上這一座座彩虹橋。
每年都有大約240 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慕名而來。初夏,這裡是觀賞瀑布的最好時節。白天,熙熙攘攘的遊人在這裡絡繹不絕。當人群散去,夕陽西下,這裡呈現的又是另一番景象。空中出現了一群飛鳥俯衝向瀑布,穿越過奔騰的水流,消失在瀑布背後。這些飛鳥就是大烏雨燕,它們的巢穴建造在瀑布後面或是急流旁巖石的凹陷處。俯衝而下的瀑布急流給了它們庇護,就像一道保護水牆,將捕獵者拒之門外,讓它們有了一個可以養育後代的避世樂土。
伊瓜蘇瀑布不僅庇佑大烏雨燕,瀑布激起的充沛水霧也滋養著周圍的叢林。常年瀰漫的水霧就像從天而降的甘露落在雨林中,森林中的溼度可達到70% ~ 90%,養育了森林中物種多樣的植物,如阿根廷的國花賽波樹(雞冠刺桐)、拉帕喬尼古盧、拉帕喬阿瑪尼洛、棕櫚樹和40 米高的帕洛羅薩,並衍生了大量的附生植物。林中還棲息了40 多種已知的兩棲動物、數不勝數的昆蟲種類,單蝴蝶就有350 種,以及500 多種顏色各異的鳥類和100 多種哺乳動物。捲尾猴和長鼻浣熊是這裡的典型「居民」,巨嘴鳥則是強大的捕食者,專偷小型鳥類的鳥蛋,而這些小型的鳥還得面對來自地面上蜥蜴的威脅……這裡還生活著多種瀕危物種,如美洲虎、細腰貓、南美貘、豹貓、帝裡卡、食蟻獸、黑額鳴冠雉、哈皮鷹及巴拉圭凱門鱷。覓食、養育後代、爭搶地盤幾乎可以說是在這裡的動物們生活的全部內容。
常年奔騰不息的瀑布用水流的力量成就了這片避世樂土,動植物在這裡繁衍生息,汲取源源不斷的能量創造出自己豐富多彩的奇特生命。
【跨界的伊瓜蘇瀑布】
為什麼一開始我們會說從阿根廷這一邊來到伊瓜蘇瀑布,因為伊瓜蘇河是阿根廷和巴西兩國的界河,瀑布橫跨兩國,與周圍的森林組成了兩國共有的一個國家公園——伊瓜蘇國家公園。
伊瓜蘇瀑布是在1542 年被西班牙探險家阿爾瓦雷茲在拉普拉河一帶探險時發現的,並將其命名為「聖瑪利亞」。阿根廷於1909 年在伊瓜蘇首先建立了國家公園,30 年後,巴西於1939 年也在伊瓜蘇建立了國家公園,也是巴西最大的森林保護區。在1984 年和1986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分別將阿根廷、巴西兩處的伊瓜蘇國家公園列為「世界自然遺產」。本只是分屬於兩國自然景觀成為了整個人類的共同的自然財富。
如果要說哪一邊景觀更好,這一定只能得到一個「手心手背都是肉」的答案。兩邊觀看的視覺角度不同,景觀自然是各有千秋。在阿根廷這一邊可以進入「魔鬼的咽喉」,領略一番如在地獄門口一般的感受,而巴西那一頭則可以觀賞到瀑布群飛流直下的較為完整的景象。如果要糾結於去哪一邊,還不如兩邊都去吧。
此刻,我們是在阿根廷這邊的伊瓜蘇國家公園。看過世界各地風格不一的瀑布,也走過與伊瓜蘇瀑布並稱為「世界三大瀑布」的美加邊界的尼亞加拉瀑布和非洲維多利亞大瀑布。在這「世界三大瀑布」中,最讓人驚豔的還當屬伊瓜蘇瀑布,它的水位落差超過了尼亞加拉瀑布。雖然瀑布寬度僅次於維多利亞大瀑布,但它「一瀑布一景」,整體又是另一番景象。它的豐富性和給人的震撼程度是其他瀑布無可比擬的。在通往伊瓜蘇瀑布的棧道上,穿著比基尼準備去狂歡的熱辣南美洲女郎和光著膀子的帥小夥兒隨處可見。這橫跨阿根廷和巴西兩國的伊瓜蘇瀑布,奔騰的水流就如阿根廷熱情狂放的探戈、巴西狂野熱辣的桑巴,讓沐浴在漫天白色水霧中的遊人們都成了熱辣的南美洲女郎或是帥小夥兒。
如果乘坐觀光直升機在空中俯瞰,可以看見伊瓜蘇河及其河岸巖層走向恰好與南北走向的巴拉那河谷垂直,兩組巖層的走向相互交叉,在長年累月的河水衝刷及流水侵蝕下,形成了斷崖。寬闊的伊瓜蘇河穿過鬱鬱蔥蔥的熱帶雨林,流淌到斷崖前,一直是往前走向的流水忽然直落下幾十米高的斷崖,濺起水花和漫天的水霧。熱帶雨林的綠、河水流動的藍、空中四處瀰漫著水霧的白色、幾百股瀑布飛馳而下的混黃色與白色的組合、彩虹四處飄散的七色,這多種顏色交織在一起構成眼前所見的景觀,不就是人們心中的天堂嗎?
【版權聲明】圖/本刊首席攝影師 陳遠明,文/本刊記者 鄭君 ,由海岸君整理彙編,轉載請註明作者與出處。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到朋友圈!
海岸生活·島嶼旅居視覺讀本
↓關注我們↓
同名季刊現已上市
點閱讀原文進入海岸生活雜誌微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