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叫停赴臺自由行震撼島內 蔡當局被指是罪魁禍首

2021-02-14 長江新聞號

7月31號,大陸文化和旅遊部發布公告,宣布自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此舉引起臺灣島內震動。島內媒體驚呼「霸王級寒流來襲」。那麼,大陸這樣做有何考量?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解放軍在臺灣海峽南北連續五天軍演,此舉又釋放了什麼信號呢?

7月31號,政府文化和旅遊部官方網站發布了一篇公告,題為《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關於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流試點的公告》

近段時間來,臺灣當局不斷挑釁兩岸的互信、甚至插手香港事務,造成的影響十分惡劣,兩岸關係因此逐漸惡化。公告稱,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號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

2011年開放赴臺自由行以來首次暫停 預計將造成巨額經濟損失

2011年6月,大陸率先開放北京、上海、廈門的居民赴臺自由行。至2015年3月,共有5批47個城市被列入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名錄。

隨著自由行變成可能,大陸遊客赴臺人數逐年增長。至2015年,這一數目已經達到418.4萬人次,佔2015年全臺入境遊旅客人數1043萬人次的40%。

毫無疑問,大陸早已成為臺灣旅遊業最重要的客源地。

不過,自2016年蔡英文上臺以來,赴臺個人遊人數開始出現下降。

相比於2015年的418.4萬人次,2016年這一數據僅為351萬,2017年降到273萬,2018年只有269.5萬,其中自由行的大陸遊客數量大約為140萬。

本次暫停大陸居民赴臺自由行,是2011年開放赴臺自由行以來首次。

據統計,自實施試點至今年5月底,赴臺自由行陸客總計已超723.5萬人次。根據臺灣觀光局的資料顯示,大陸遊客赴臺平均消費水平為6200新臺幣/日。按照臺灣方面的計算,從今年8月至明年2月,臺灣預計將減少60-80萬名大陸遊客,下半年臺灣觀光產值將減少760億新臺幣。

今日,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對暫停赴臺個人遊一事作出回應。

馬曉光表示,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工作於2011年啟動,是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背景下擴大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的積極舉措。

多年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對臺灣旅遊及相關產業發展產生了積極促進作用。民進黨當局不斷推進「臺獨」活動,不斷煽動對大陸敵意,挑動兩岸對立,嚴重破壞了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的基礎和條件。我相信,兩岸同胞都希望兩岸關係早日回到和平發展正確軌道上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能夠儘快回復正常、健康的發展局面。

大陸這則「沒有預警」的公告立即引發島內震動,這是大陸第一次「白紙黑字」地對陸客赴臺做出限制。

南投縣長林明溱聽到大陸全面暫停陸客赴臺自由行的第一反應是:完蛋了!因為在此之前,南投縣的日月譚景點每年吸引10萬多大陸遊客前往深度旅遊。

臺東縣觀光協會理事長潘貴蘭稱這是「霸王級寒流來襲」,預測9月份之後全臺旅遊業、餐飲、百貨公司等都會很慘,恐難避免倒店潮。

在島內媒體看來,將臺灣旅遊業界推入困境的,無疑是民進黨當局頻生事端、挾洋自重、挑動兩岸對抗的做法。

「中時電子報」評論稱,大陸叫停赴臺自由行,民進黨當局竟然宣稱不會受影響,只會懲罰到臺灣人民,事不關已的模樣既令百姓心寒,更讓人感嘆他們好像不曉得自己是兩岸陷入僵局的最大問題根源。

高雄市長韓國瑜也呼籲民進黨當局不應該動輒為兩岸正常交流扣上「紅帽子」, 這才符合大多數善良臺灣老百姓的期待。

大陸的對臺獨勢力的震懾不只局限於旅遊業。

7月28號和29號,中國海事局先後發布兩則航行警告,宣布解放軍將在東海與南海相關海域舉行為期5天的軍事活動。

雖然每年七八月份都是解放軍進行海上軍事訓練和演習密集期,但這次一南一北兩地同時舉行海上演習,正好將臺灣島夾在中間。很快,這兩則航行警告就在臺灣島內引發了巨大反響。

臺灣當局從28號起連續三天發聲,籲請臺灣民眾放心,表示臺軍情報偵察系統,能夠充分掌握臺海周邊海、空域動態,實時應對,確保臺灣安全與區域穩定。

《解放軍報》發表時評:《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大勢》

7月31日,《解放軍報》發表時評,題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大勢》。

文章稱,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願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時評還指出,中國政府日前發表的《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指出,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臺灣的前途只有一條,就是與祖國統一,「臺獨」分裂勢力倒行逆施,對外部勢力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必然會撞得頭破血流。

時評還特別強調了兩點:

一、強調當前反分裂鬥爭形勢更加嚴峻,中國軍隊將不惜一切代價堅決捍衛祖國統一。

二、強調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和「臺獨」分裂分子,絕非針對臺灣同胞。

「如果有人要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中國軍隊將不惜一切代價,堅決予以挫敗,捍衛國家統一。

今年以來,民進黨當局猛力「抗中」、打「美國牌」。

美國7月初批准了售臺M1A2主戰坦克、毒刺飛彈等價值27億美元的軍售案。然而,就在民進黨當局期盼美國售臺F-16V戰機為蔡英文選舉「加分」之際,美國《紐約時報》7月30號爆料稱,鑑於正與中國大陸進行的談判,數名經濟顧問向美國總統川普提出建議後,戰機軍售案已被暫時擱置。


島內媒體感嘆,在蔡當局「單邊押寶美國」的對外政策下,不管對方開價多不合理,臺灣也只能含淚裝笑「吞下去」。

美方過去說什麼也不賣,如今幾乎主動要你買,當然不是愛蔡英文甚於馬、扁,而是亞太戰略考慮的轉變,對臺灣而言,這多少有點悲哀,但這就是現實,臺灣再次淪為美國的籌碼。


鎖定湖北衛視《長江新聞號》!!!

欄目播出時間為——

周一至周五、周日:每晚23:00

周六:21:25

相關焦點

  • 大陸叫停赴臺個人遊震撼島內 蔡當局被指是罪魁禍首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 陳欣】大陸文化和旅遊部7月31日發布公告,宣布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自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這則「沒有預警」的公告在臺灣島內投下震撼彈。不少媒體都說,這是大陸第一次「白紙黑字」地對陸客赴臺做出限制。原因是什麼,大家都在猜?在公告中,大陸方面僅表示是「鑑於當前兩岸關係」。
  • 大陸叫停赴臺個人遊震撼島內 後續是否還有新動作?
    大陸文化和旅遊部7月31日發佈公告,宣佈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自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這則「沒有預警」的公告在臺灣島內投下震撼彈。不少媒體都說,這是大陸第一次「白紙黑字」地對陸客赴臺做出限制。原因是什麼,大家都在猜?在公告中,大陸方面僅表示是「鑒於當前兩岸關係」。
  • 一句「完蛋了」,是島內對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的反應
    【新民晚報·新民網】突然、震動、受衝擊很大、完蛋了……島內一些人士,特別是旅遊業者,對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大多如此反應。「完蛋了!」這是南投縣長林明溱的第一反應。今年3月,他曾到大陸推廣南投的湖泊觀光,希望由此帶來南投的繁榮,畢竟,在祖國大陸民眾心中知名度較高的日月潭,就在南投。可7月31日,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的官網上突然刊登了一則來自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的重磅信息,稱:「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突然、震動、受衝擊很大、完蛋了……島內一些人士,特別是旅遊業者,對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大多如此反應。
  • 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 責任全在民進黨當局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針對記者首先提出的這個問題,明確表示,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的責任完全在民進黨當局。朱松嶺教授說,首先,民進黨當局對兩岸關係越來越明目張胆的倒行逆施會對大陸赴臺個人遊的民眾造成不確定的危害。為了維護遊客的安全和利益,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
  • 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 島內該如何理解?
    周三,文化和旅遊部下轄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一則41字的公告震動了臺灣島內。這是大陸方面首次對赴臺自由行進行限制。 臺灣旅遊業預估,此舉將導致大陸遊客減少超過70萬人次,相當於每年約260萬人次赴臺遊客總數的26%。
  • 長安劍:大陸赴臺自由行試點被叫停,原因蔡英文心裡沒點數嗎
    7月的最後一天,大陸赴臺自由行試點被「急速冰凍」。我國文化和旅遊部發出通知,鑑於當前兩岸關係,大陸47個城市的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暫停。目前,這些城市的相關籤注工作,已經全面停止。這個信號非比尋常。對臺灣而言,不啻被投下一顆「重磅炸彈」。箇中原因,臺灣島內一時猜測紛紛。
  • 大陸赴臺自由行試點被「叫停」,啥原因蔡英文心裡沒點數嗎?
    7月的最後一天,大陸赴臺自由行試點被「急速冰凍」。我國文化和旅遊部發出通知,鑑於當前兩岸關係,大陸47個城市的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暫停。目前,這些城市的相關籤注工作,已經全面停止。這個信號非比尋常。對臺灣而言,不啻被投下一顆「重磅炸彈」。箇中原因,臺灣島內一時猜測紛紛。
  • 兩岸∣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 責任全在民進黨當局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針對記者首先提出的這個問題,明確表示,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的責任完全在民進黨當局。自由行接觸的對象不特定,如果接觸到黨政人員等,極有可能受到民進黨當局無謂的盤查。由此可見,民進黨當局為了選舉,無所不用其極。這就不排除他們通過製造事端,把兩岸關係當靶子,把大陸遊客當炮灰。在對臺灣當局的可能行為進行合理預期後,為了保護大陸赴臺遊客的利益,大陸方面採取斷然措施,就不難理解了。
  • 大陸全面停發赴臺個人遊籤注 南投縣長:完蛋了
    原標題:大陸叫停赴臺個人遊震撼島內蔡當局被指是罪魁禍首[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崔明軒環球時報記者趙覺珵陳欣]大陸文化和旅遊部7月31日發布公告,宣布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自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這則「沒有預警」的公告在臺灣島內投下震撼彈。
  • 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背後的原因有哪些?
    這一「沒有預警」的重磅消息引起島內巨大震撼,島內各方政治力量紛紛出面表態:臺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鄭重呼籲大陸方面理解,「臺灣人民並不等於民進黨」。他也呼籲民進黨當局應該謹慎面對,不應該動輒為兩岸正常交流扣上「紅帽子」。國民黨稱,近年來,兩岸關係停滯不前,甚至大幅倒退。臺灣人民於去年「九合一」選舉時,已然用選票表達「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堅定意志。蔡英文則聲稱大陸暫停赴臺個人遊是「戰略性錯誤」,辯稱,受影響的從業者不分藍綠縣市、不分黨派。中國大陸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究竟有何考量?
  • 暫停赴臺自由行 島內該如何理解?
    「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特此公告。」周三,文化和旅遊部下轄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一則41字的公告震動了臺灣島內。這是大陸方面首次對赴臺自由行進行限制。
  • 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1月不到 島內業者已受不了
    兩岸關係緊繃,大陸8月1日起暫停赴臺自由行試點,使得島內旅遊業受挫。島內多家旅遊業者及工會今天(27日)北上向國民黨「立委」陳情。臺灣海峽兩岸旅行發展協會理事長姚大光估計,到今年底,大陸自由行遊客加上團客人數,總共應該會減少100萬人次。
  • 赴臺自由行暫停效應發酵 業者批蔡當局罔顧民生
    自大陸方面上周宣布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後,臺灣輿論痛批民進黨蔡英文當局破壞兩岸關係,衝擊臺灣民生經濟,旅遊業首當其衝。島內業界估計,臺灣今年下半年將失去近百萬名陸客。有大陸旅遊業者表示,赴臺自由行被暫停後,團隊遊也受影響,近日詢問到臺灣旅遊的大陸居民也較以往少。/大公報記者 蘇榕蓉、何德花報導  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7月31日在文化和旅遊部官方網站發布公告表示,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
  • 大陸赴臺自由行即將歸零,島內民眾紛紛叫苦,搞「臺獨」不得人心
    隨著大陸核發的個人遊籤注本月底都到期,自2月起,大陸赴臺自由行旅客就將開始「歸零」。而蔡英文的連任,直接導致臺灣觀光股多檔跌停板。據臺灣媒體1月16日報導,對於大陸赴臺自由行是否恢復,島內旅遊業者並不看好,並估計今年1月陸客人數將從去年的10萬下跌到約2萬人次。
  • 大陸赴臺自由行遊客將「歸零」
    隨著大陸核發的個人遊籤注本月底都到期,2月起,大陸赴臺自由行旅客就將開始「歸零」。臺媒形容,島內每月都要蒸發45億(新臺幣,下同)「觀光財」。而蔡英文的連任,直接導致臺灣觀光股多檔跌停板。臺媒報導截圖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月16日報導,對於大陸赴臺自由行是否恢復,島內旅遊業者並不看好,並估計今年1月陸客人數將從去年的10萬下跌到約2萬人次。「兩岸關係是陸客來臺多少的最重要指標,看目前狀況不是很樂觀。」
  • 解讀‖ 大陸為何暫停赴臺自由行?
    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昨日刊登公告,指鑑於目前兩岸關係,決定今日(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島內旅遊業界估計,將影響70萬人次的陸客客源,減少375億新臺幣(約合95億港元)的觀光收入,臺灣今年GDP約降低0.2百分點。據悉,2008年5月國民黨在臺灣重新執政,兩岸關係發生歷史性轉折。
  • 聽到大陸決定,臺灣有人喊:完蛋了.
    大陸叫停赴臺個人遊震撼島內,臺業界哀嘆寒冬將至,蔡當局被指罪魁禍首。
  • 大陸赴臺自由行遊客將歸零
    隨著大陸核發的個人遊籤注本月底都到期,2月起,大陸赴臺自由行旅客就將開始「歸零」。臺媒形容,島內每月都要蒸發45億(新臺幣,下同)「觀光財」。臺媒報導截圖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月16日報導,對於大陸赴臺自由行是否恢復,島內旅遊業者並不看好,並估計今年1月陸客人數將從去年的10萬下跌到約2萬人次。「兩岸關係是陸客來臺多少的最重要指標,看目前狀況不是很樂觀。」
  • 媒體述評:大陸叫停自由行精準打擊民進黨要害
    據臺灣「中央社」8月1日報導,國臺辦當天表示,暫停發放赴臺旅遊許可是因為「民進黨當局破壞了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的基礎和條件」。國臺辦當天下午以發言人馬曉光名義發布新聞稿稱「民進黨當局不斷推進『臺獨』活動,不斷煽動對大陸敵意,挑動兩岸對立,嚴重破壞了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的基礎和條件」。
  • 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背後究竟有哪些原因?
    那麼,中國大陸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背後究竟有何考量?7月31日,文旅部這一「沒有預警」的重磅消息,引起島內巨大震撼,島內各方政治力量紛紛出面表態:臺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鄭重呼籲大陸方面理解,「臺灣人民並不等於民進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