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的 對 面 就 是 香 港。」
晚上從萊佛士酒店出來散步,一條馬路之隔就是深圳灣公園——這片地方是灘涂填海造出來的,現在是深圳人最喜愛的公園。
對岸的山就是香港的元朗。
一條海灣之隔,一座深圳灣大橋相連,這兩座直線距離如此近的城市,其實氣質完全不同。一邊是羅大佑的《東方之珠》唱到:「你的風採是否浪漫依然……」;而另一邊《春天的故事》中,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如今兩座城市在時代潮流下,卻迎來了不同的發展。
對岸的元朗是香港的山區,晚上從我住的房間望過去的香港,並不是維多利亞港的霓虹繁華,而是一片安靜的黑暗,或許就像現在處在瓶頸的香港現狀一般。
香港已顯老派,而深圳卻正年輕。深圳灣這片新生之地就是未來城市的教科書。
深圳比起北上廣來說,呈現出的是截然不同的城市氣質。這座城沒有深厚的歷史底蘊,但「移民是成了深圳文化最活躍的載體」,在枕山面海的南山,一次次移民浪潮包容和孕育出了屬於深圳自己的城市文化。
在我印象中,這座城市真的太新了。年輕人是這裡的主力軍,也讓這座城煥發了其他城市無可比擬的活力。之前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或許要沿著歷史傳承的脈搏追憶——從歷史建築和文書記載中獲取,但深圳是讓我可以很直觀地看到,這座城市的文化是如何一點一滴形成的。
所以當萊佛士這個擁有132年歷史的傳奇酒店品牌來到深圳時,我便好奇這個「老古董」如何安身於一幫充滿活力的年輕人身邊。
深 圳 鵬 瑞 萊 佛 士 酒 店
Raffles Shenzhen
@新加坡萊佛士酒店
作為世界上僅存的最大的19世紀旅館之一,萊佛士堅守著關於一個時代優雅與美的紳士品格。自1886年開業至今,132年風雨飄搖的萊佛士酒店曾幾經易主,甚至申請過破產,但還是堅持到了今天。可以說萊佛士之於新加坡,就像半島之於香港,華爾道夫之於紐約。
1987年萊佛士酒店被列為國家級古蹟。作為業內傳奇,酒店至今入住的名人多到數不盡,不僅有毛姆、海明威、卓別林、希區柯克等作家名流,也是伊莉莎白二世女皇,威廉王子及凱特王妃首選的新加坡行宮。
著名日本異色作家村上龍也拍過一部以酒店命名的《萊佛士酒店 ラッフルズホテル(1989)》意識流愛情片,電影講述了一個神志恍惚的女人隻身赴新加坡尋找前度情人嶽夫,在一個炎熱的赤道國家夢遊的故事。
對於這座年輕的城市來說
擁有一個傳奇故事的品牌
是對城市文化的最大沉澱
小說家薩馬塞特.毛姆稱讚Raffles酒店為
「東洋之神秘」
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是否真的有一座歷史建築去沉澱這個傳奇的酒店品牌呢?
我一直覺得,如果一棟古董建築沒有了其文化傳承的一面,它也不只是經得起時間打磨的破舊建築罷了。一個優秀的品牌入駐古董建築,應該是處於一種對於建築文化的保護,還有自身品味調性的體現,這不是刻意的硬搭配,這處於一種自然而然的文化上的吸引力。
放眼望去現在的深圳,是城區高度不斷攀升的摩天大廈與居高不下的房價,如春筍般的華潤中心,如結繭狀的深圳灣體育館,再如方正筆直的平安、扁平鋒利的京基……它們都是現代建築的藝術結晶;新新發展的深圳灣更是一座未來都市規劃的教科範本,整齊的建築分布與道路規劃,是向上一代城市引導者——新加坡的致敬與創新。
所以萊佛士來到深圳,並不是要挖當地遺留下來的古董建築,它沒有選擇去找一個吹飛雨打過的包漿軀殼,而是去選擇觸碰一個它沒有接觸過的年輕軀體。我並不強求萊佛士品牌是否一定要找到一個古董建築去配合它,為什麼不能讓歷史品牌煥發出新的文化活力呢?
深圳灣1號,是深圳灣的地標建築之一,一條馬路之隔便是深圳灣,對面就是香港。作為深圳建築年輕的王牌來說,一個傳奇的奢華品牌沒有理由不欣賞「這位風華正茂的青年人」。
當萊佛士入駐深圳灣1號,我覺得這就是一種新老一輩之間的文化傳承。
酒店的外觀是由以設計摩天大樓聞名的KPF設計事務所把控(北京王府井文華東方,靜安嘉裡、香港置地文華東方,香港瑰麗酒店便出自它手),這棟極具現代的樓體恰恰符合了深圳年輕摩登的一面。
如果說當地建築恰是反映一座城市的文化追求,那同樣,窺探一座酒店的建築設計,也就知道這座酒店的住客在文化上追求什麼。
萊佛士酒店將大堂被搬到了34層,擁覽城市天際線的同時,也打造了一處極為斯文待客的會客廳。前臺則被移到了更為「私密」的角落。你完全不必站在前臺,而是坐在沙發上等待服務員為你辦理入住,只擁有168間客房的體量,足以確保對每位房客都做到服務到位。
待客區被設計成了一處新中式的書房,用現代設計的語言詮釋傳統中式的韻味,融入了不少新鮮的元素。首先前臺空間色彩以沉穩為主,但入門處一副薄荷綠色的蘇笑柏藝術品又點綴了一些現代活力。
通頂書櫃是整個空間的主題,書架上的陳列做得極為出色,承載了空間的韻雅與氣質。
這裡不得不提的,便是酒店傳承並遵循了萊佛士最著名的管家服務,凡入住就會有一個私人管家。熱情的態度與不必要的打擾,是一家好酒店應該有的服務。
一個優秀空間的流動應該完美地契合酒店自身的功能性,比如酒店對於電梯間的設計便頗為巧妙。
三個居於不同區域的電梯間,分別是抵達大堂,通往客房和餐廳,而且對於路線的設計使房客也能自然地順著邏輯走,最後不會因為電梯太多,迷宮式地給人困擾。
我也很喜歡每層電梯等候區域的設計,藝術品陳列得體,沒想到只是一個落腳的區域,也會被精緻的打造出一方文化氣息濃厚藝術品展示廊,沉穩的深木色奠定空間基調,波紋肌理的地毯又與之相輔相佐,產生一種視覺張力。
酒店自身並沒有承載一個很大的客房體量,只配備了168間豪華客房及套房。當然一個龐大的體量自然可以承接更大的mice活動,但也會考驗著一家酒店服務的品質是否能應付自如。所以酒店並不是要一味追求「量與規模」的成型,而是更多層面應該考慮到「質與服務」是否跟得上,符合自家品牌的理念與調性。
深圳鵬瑞萊佛士犧牲了酒店客房的體量,讓每一間基礎房型都達到了60平方米起的客房面積。而且在每一個公共區域的空間上都不吝嗇地做到了「設計與空間剛剛好」,
酒店一共擁有七個房型,這次我入住的是尊貴客房,面積足足有72平!換在其他家相比套房也僅此而已吧。室內設計則是由LW設計事務所執筆,素雅的新中式裝飾打造了都市「愜意旅居」的居住氛圍。
一進到房間,首先是一小段的玄關步道,然後映入眼帘的才是整個房間的布局。房間並不像其他酒店那樣單一的模板化——一進門的豆腐塊布局——而是給到一種親切的居家感。這並不只是來源於房間設計的驚喜與新鮮,這種過渡的私密性給我一種不過分的介入感。
這間房型的驚喜就在於房間處在拐角,所以除了與床相對的整面180度超大落地窗之外,側面也設計了落地窗的構造,這樣白天陽光可以將整個空間打得十分通透,而絕對的高空也將整個深圳灣的景色一覽無餘了。
房間的布局十分耐看,每個區域都安排得十分寬敞:辦公區居於最私密的外面,床居於空間的中央,適合休息的沙發區則放到了採光性最好拐角處,而步入式衣帽間與洗浴則不破壞主體區域的空間,被單獨劃分了開來。
整個空間的配色十分素雅,淺色的地板搭配波紋肌理的地毯讓空間活潑但不跳躍,而一抹深綠色的窗簾則又把房間的調性沉澱了下來。
高密純棉的床品睡感十分舒服
還提供了9種不同的枕頭可供選擇
我有個癖好就是一進房間就要連上藍牙音箱聽音樂,酒店的床頭藍牙音響有所不同,在設計房間的時候,有意把音響做成了嵌入式,讓它與電視櫃成為一體,而連接的話直接可以在電視上來操作,聽歌時也自然有了更廣域的環繞質感。
浴室區域的設計簡約通透,看慣了傳統的浴缸,體驗一下步入式浴缸也別有一番情趣。而且晚上還可以致電管家就可以為你準備泡泡浴和安睡茶。
更衣間貼心地準備了白色與格紋兩套浴袍
房間的洗浴備品用的是我非常喜歡的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託斯卡納系列。而萊佛士套房及以上房型配備的則是愛馬仕的橘綠之泉。
mini bar裡的零食飲料都是免費的
而且配備了兩瓶VOSS水
酒店的遊泳池也是酒店值得打卡的地方,在城市的最高處暢遊,泳池之下就是鬧市的車水馬龍。不知道俯視城市天際線是怎樣的享受體驗。
餐飲是深圳鵬瑞萊佛士酒店極為出彩的地方。
@全日制餐廳星空坊
星空坊算是深圳自助執牛耳者,這不僅僅表現高空海景view的用餐環境——一側是與海天連接的落地窗,另一側是半開放式廚房。
不同檔口buffet的擺盤十分精緻,其中波士頓龍蝦、Rougié鵝肝、M5和牛,另外還有僅限周末供應的法國吉拉多1號生蠔,讓菜品食材極具品質。
主廚推薦的單點菜單更是點睛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