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保山:探訪昌寧利東山萬畝「杜鵑王國」,走進花的世界

2020-12-24 保山資訊

2020年3月中旬,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保山市昌寧縣的戶外旅拍愛好者首次認識了一座生長著無數高山野生杜鵑的山脈——利東山。人們驚奇地發現:這座以往名不見經傳的滇西大山裡,竟然坐落著多達數十個甚至近百個樹齡超百年的野生杜鵑群落。最讓人震撼的,是這片杜鵑群落分布總面積多達一萬餘畝,其中部分杜鵑植株樹齡超過了一千年。

3月24日至25日,記者隨同昌寧縣林業局的野外調查組,慕名走進昌寧縣耈街鄉金馬村的利東山,對這個神奇的萬畝「杜鵑王國」進行了實地探訪。

神奇的萬畝「杜鵑王國」

陽春三月,瀾滄江河谷一片春意盎然,汽車在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盤旋而上。經過一段水泥路,再進入一段彈石路,最後再駛上一段崎嶇的山路,一座雄峙雲天的山峰撲入眼帘。下車再徒步,歷經四十分鐘的行走,漸漸回綠的山峰和古木參天的陡坡逼仄在眼前,一株株開得火紅的高山野生杜鵑次第映入眼帘。粗壯豐碩的主幹,碩大豔麗的花球,蒼古遒勁的枝幹,盛放出霸氣凌人的傲嬌風姿。越往上,坡越陡,野生杜鵑由零星的小群落,漸漸演變為一個個巨大的群落。以大紅色杜鵑花為主色調構成的花帶,將整座山巒裝點成一片多彩的世界,儼然就是一個神奇的「杜鵑王國」。

經林業專家現場勘測發現,昌寧利東山野生杜鵑群落分布廣泛、種屬豐富,目前已經發現至少有三種杜鵑和其他高山植物混合生長。昌寧縣林草局林業工程師、林業碩士武淑媛告訴記者,杜鵑花是雲南森林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雲南的生態系統有重要意義。本次調查發現的利東山原始杜鵑花森林,有馬纓杜鵑、露珠杜鵑、迷人杜鵑等混合生長。這些杜鵑植株高大而且粗壯,長勢較好,形成了以杜鵑為主的植物群落。

記者從林業部門了解到,目前全世界已知的杜鵑品種有960多個。而野生杜鵑因為樹形和花朵較大,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園林應用價值。

「通過我們實地勘測,發現利東山的野生杜鵑面積達一萬畝以上,分布群落較多。」從事多年高山植物群落勘測和研究的昌寧縣林草局林業工程師輝志強說,野生杜鵑中的馬纓杜鵑主要產於中國西南和部分東南亞國家,雲南省也多有分布,但是像利東山這樣集中連片且樹齡達數百年甚至接近千年的野生馬纓杜鵑,確實不多見。

同行的當地小學教師、嚮導戴成吉告訴記者:「這座利東山,從古至今當地人都叫她紅花林,意思就是開滿映山紅的樹林。」 戴成吉介紹說,利東山的野生杜鵑確實很多。每年1至3月份,漫山遍嶺的杜鵑花從山腳開到山頭,仿佛一幅七彩壯錦。這種當地人俗稱「映山紅」的植物,在莽莽蒼蒼的一萬多畝山巒上,幾乎都有分布生長。「我們見慣不怪,也沒有人向外界宣傳,所以這些野生杜鵑才會千百年來一直隱藏在深山裡,不為外界所知。」戴成吉說。

經初步勘測,昌寧利東山目前已為人知的以馬纓杜鵑為主的野生杜鵑群落分布密集。因樹齡較長,植株間距大約在3至10米之間,大部分樹幹基部直徑為30至90釐米,部分長勢較好的樹株胸高直徑超過1米,樹高10至20米,樹冠最大的接近20米。

顯然,利東山確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杜鵑王國」。

被「神仙」遺忘的大花園

「位於雲南、西藏、四川三省區的橫斷山脈一帶,是世界杜鵑花的發祥地和現代分布中心之一。」武淑媛介紹說。去年12月剛剛通過西南林業大學林業碩士論文答辯的她,研究方向就是高山杜鵑播種和扦插繁殖技術研究。

武淑媛認為,馬纓杜鵑是觀賞價值、園林應用價值較高的高山杜鵑,適宜在昌寧縣的廣大林區生長,也是構成昌寧林區生物資源多樣性的重要的種質資源。她認為,如此大面積的野生杜鵑分布,在昌寧縣境內實屬罕見。今後,隨著更多野外調查的深入,更不排除未來會有更多的杜鵑花屬植物在這座山上出現的可能。

利東山為橫斷山系南延部分,是瀾滄江東岸一座海拔較高、呈東西走向的山脈。地理位置位於北緯25°1、東經99°45,主峰最高海拔接近2700米。廣袤的杜鵑林區主要分布在海拔2200米至2600米的山巒上,一條巨龍般的山脊從山頂縱貫而下,蜿蜒曲折,氣勢磅礴。這條源於利東山的山脊,被當地人稱為「風吹山」。

戴成吉告訴記者,利東山是當地海拔最高的一座山脈,也是一座氣候變化的分水嶺。雨季到來後,山上長年雲霧繚繞,也會出現「東邊日出西邊雨」的奇特現象。倘若在晴天,來自印度洋上空的西南季風會沿著瀾滄江河谷撲來,從早到晚刮上一天,這座山脊因此得名「風吹山」。

通過航拍,調查組成員發現,在「風吹山」山脊以西,生長著大大小小密集的野生杜鵑林,這些杜鵑樹有喬木古樹,也有在高山草甸上叢生的灌木杜鵑。山脊的東邊是一片呈60度角的陡坡,坡上坡下同樣分布著密集的野生杜鵑林。這些馬纓杜鵑花色主要以大紅色和粉紅色為主,時下正開得奔放熱烈,碗口大小的花朵紅似瑪瑙,燦若晚霞。進入林間,必須要以仰視的角度才能目睹她的迷人芳姿。

在利東山上一處馬纓杜鵑群落探訪時,記者發現,在數十株古老的馬纓杜鵑中,其中一株的根部,需要三個人手拉手才能圍起。

初步勘測結果表明,在利東山的野生馬纓杜鵑群落中,百年以上樹齡的植株初步估計超過數千棵。輝志強說:「目前我們在利東山上發現的最大一株馬纓杜鵑,它的樹幹周長3.6米,胸高直徑1米多,根據專家推測樹齡已達一千年以上。」

可以肯定,這是昌寧縣目前已知的分布集群最大、植株最古老的馬纓杜鵑群落。這些生長在高海拔地帶的古老物種,千百年來代代繁衍生息,和雄偉秀麗的山脈一起同生共長,仿佛就是一塊被「神仙」遺忘後,特意留給昌寧的「大花園」。

或許還有更多「千年杜鵑」存在

「兩個詞語可以概括看過利東山野生杜鵑後的感想:一個是驚豔,一個是驚嘆。」多次深入林區考察生態環境的耈街鄉長謝斌說:「利東山是一個野生動植物密集生長的寶庫,我們歡迎各地朋友前來觀賞和開展科考活動,但前提是建立在保護為主的基礎上。下一步,耈街鄉也會加大對當地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力度,絕不讓這片神奇美麗的大花園遭受破壞。」

如謝斌所言,利東山確實是昌寧境內瀾滄江以東地區野生動植物分布較為集中的「生物避難所」。來自耈街鄉的資料顯示,利東山年平均溫度約18℃,年平均相對溼度在70%以上,是一片乾濕分明、氣候溫和的原始森林,生長著多種珍稀動植物。密林間不僅生長著野生杜鵑、楠木、香樟、草質紅菇、雪冠銷瑚、金絲木耳等名木山珍,還活躍著狗熊、麂子、猴子、獐、野貓、白鷳等眾多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由此可見,無論是從地理環境還是生態環境而言,如此多的野生杜鵑群落在利東山的密集存在,都不是偶然。

嚮導戴成吉介紹,過去利東山的野生動物非常多。尤其是近年來,當地相關部門加大了保護力度,野生動植物的繁衍速度加快。他說:「利東山就是動植物的天堂。不僅馬纓杜鵑和其他珍稀植物眾多,野生動物也非常多,它們經常在林間出沒,所以建議大家上山一定要組團出行,不要單獨前往。」

3月24日下午,戴成吉帶領探訪人員登上了利東山上一座名叫「紅花林」的山峰。海拔表顯示,這裡的海拔2580米。

在一片稍顯開闊、長滿灌木的坡地上,戴成吉帶著記者找到了一株被當地人譽為「杜鵑王」的野生杜鵑。這棵杜鵑植株偉岸、虯枝盤繞。經航拍器初步測量,這株野生杜鵑樹高約二十米,樹冠直徑約18米。根部周長285釐米,直徑90釐米。樹身由兩根主枝幹組成,傘狀的樹冠上綴滿了上萬朵盛放的碗口大小的杜鵑花。遠遠望去,整株杜鵑樹在山坡上鶴立雞群,十分壯觀。戴成吉說,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塊坡地曾經是當地農民的苦蕎地。為了利於苦蕎生長,這株「杜鵑王」曾經被人砍去了枝幹的上部分,後來慢慢長出新枝。他說:「如果沒有遭受過那次人為洗劫,這棵大樹可能會比現在還要壯觀。利東山這麼大,這棵杜鵑王只是樹形和花朵最多的一株。我相信,她絕不是最古老和最高大的那一株。」他的意思,利東山山脈上,或許還有更多更古老的目前仍不為人們所知的千年「杜鵑王」存在。

3月24號晚,武淑媛通過網絡,將採集到的三種野生杜鵑花圖片發給了雲南農業大學副教授張敬麗博士。張敬麗博士主要從事野生植物資源起源與利用研究,她看了圖片後,確認大紅色的是馬纓杜鵑、粉色的是迷人杜鵑、白色是的露珠杜鵑。張敬麗博士說,胸徑1.18米的一棵杜鵑,樹齡估測在一千年以上。這樣集中連片且植株高大粗壯的杜鵑林並不多,確實很壯觀。張敬麗博士推測,在這樣龐大的群落中,應該還有其他品種的杜鵑花。

【楊 軍 /文 楊 德 普文鴻/圖】

相關焦點

  • 「玩在保山」花潮澎湃利東山,你到過沒?
    杜鵑鳥未啼,杜鵑花先開。陽春三月,正是杜鵑滿山遍野染叢林的時節,昌寧許多山上杜鵑花盛開,引得人們爭相前往尋春。說起杜鵑花,昌寧人首先想到的是「萬畝杜鵑染天堂」,特別是大爐河護林點那一個開滿杜鵑花的小山灣灣。除了天堂山,也許還會想到立木山,古道兩旁的那些火紅。
  • 利東山大樹杜鵑:漫山花海湧春潮
    杜鵑鳥未啼,杜鵑花先開。陽春三月,正是杜鵑滿山遍野染叢林的時節,昌寧許多山上杜鵑花盛開,引得人們爭相前往尋春。說起杜鵑花,昌寧人首先想到的是「萬畝杜鵑染天堂」,特別是大爐河護林點那一個開滿杜鵑花的小山灣灣。
  • 【故事保山·漭水開篇】天堂山:遺失人間的天堂
    「萬畝生態茶山、千年商旅古道、百裡高峽平湖、十足人間天堂!」——便是漭水的真實寫照。  漭水鎮地處昌寧縣城東北部、瀾滄江西岸,距縣城15公裡,全鎮國土總面積311平方公裡,境內最高海拔2850米,最低海拔1240米,年平均氣溫14.5℃,年降雨量1 400mm左右。
  • 山水田園保山 "嬌花一夜都開了"
    清晨,隆陽區永昌街道甜子社區上營小組的文化牆上,一個個五顏六色的廢棄輪胎裡的花兒正一一醒來,微風輕拂,舒服得搖擺了起來,似是覺得不夠熱鬧,便邀請不遠處的萬畝東山森林公園裡的粉紅櫻花,一起為人們帶來一場斑斕的視覺盛宴。目光所及之處,一派春回大地百花開的繁榮景象,讓人仿佛置身夢境,十分愜意。
  • 美麗保山:做活「水文章」,昌寧風景美
    通過三級淨化後,水質能達到地表水二類A級標準,使右甸河上遊和團結河、清真河以及勐廷、新華等6個村(社區)118個村民小組,2.6萬人生產生活汙水處理問題得以解決,實現了右甸河「汛期分洪、旱季補水」的功效,有效解決了下遊1.2萬畝基本農田灌溉和城市景觀用水問題。
  • 保山昌寧:沿著右甸河看「美麗縣城」建設
    來源:保山市委宣傳部  享有「千年茶鄉、田園城市」美譽的保山市昌寧縣,是一座與水結緣、因水而興的田園城市。右甸河被喻為昌寧人民的母親河,也是昌寧「美麗縣城」建設的亮晴之筆。  水秀廣場位於昌寧城北的右甸生態農業溼地公園內,是右甸河城鎮核心段流域綜合治理項目一期城北生態農業溼地建設內容之一,公園由230畝傳統農業種植區、220畝水生態處理淨化區、118畝核心湖區和206畝觀光農業體驗區組成。  夢幻的水秀表演,得益於公園良好的水質條件。
  • 【美麗昌寧】櫻花田園醉春光
    美山美水,美麗在昌寧;山水田園,鄉愁在昌寧。當櫻花與田園交織,當粉色和與綠色相伴……迎著和煦的春風,漫步開滿櫻花的田間道路,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或許,就是一縷濃濃的鄉愁,在心頭蕩漾。大好春光裡,何不走出家門,走進大自然裡,呼吸帶著泥土芬芳的空氣,在春天的氣息裡徜徉。  如果,沒時間遠足,或者沒體力投入大山的懷抱,也不用發愁。昌寧山水田園城市的公園、田園裡,一場場春天的盛宴正在輪番上演,等著您來品嘗。
  • 湖北:雲霧山萬畝杜鵑盛開 打造品種最全的「杜鵑王國」
    綿延數千裡的黃陂木蘭雲霧山,滿山遍野的杜鵑花梯次綻放。雲霧山總面積達25萬平方公裡,目前已查明的杜鵑花品種約40餘種。中國園林網4月8日消息:進入四月份,綿延數千裡的黃陂木蘭雲霧山,滿山遍野的杜鵑花梯次綻放,爭相鬥豔,吸引了大批遊客。
  • 美麗的保山昌寧,一個山川秀美的農村縣城,鳥語花香使人流連忘返
    從古至今,花鳥一直是形容春天最常用的詞語,即使是夏天沒有酷暑,冬天也沒有嚴寒的保山昌寧,也只有過了春分節氣,才能「清閒識東風,五顏六色的永遠是春天」。春分過後,在不久前奪得雲南省美麗縣城的昌寧山水花園公園,春色頓時大變,日復一日甚至時不時的變化著,走進公園,抬頭望去,你可以看到春風在這裡建起了一座春天的房子,環顧四周,鳥語花香,令人流連忘返,陶醉不已。
  • 雲南昌寧萬畝櫻花逐漸盛開——冬櫻花編織浪漫
    雲南昌寧萬畝櫻花逐漸盛開——冬櫻花編織浪漫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2015年12月03日10:40 地處滇西高原的昌寧,就有色彩斑斕的冬天。 沒有葉子凋零的落寂、沒有樹木枯萎的黯淡……只有滿山的綠樹,滿樹的粉櫻,交織在昌寧西山公園的光影裡。 昌寧歷來盛產野生櫻花,被當地人稱為「櫻桃樹」,既是很好的木材,也是非常難得的觀賞樹種。
  • 萬畝東山生態恢復工程提升人居環境——綠染荒山滿眼春
    長達19.8公裡的主遊道像一條彩帶蜿蜒於山間,新種植的13萬株喬木、45萬平方米的各色花草盡收眼底,萬畝東山生態恢復工程一期(10000畝)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如今漫步東山,映入眼帘的卻是另一番景象:楊梅、核桃、板慄、梨樹,各類果樹染綠山岡,遊道、溼地、步道,配套設施初步成型,儼然一個大公園。段德介紹,為了不斷提升保山中心城市人居環境,優化城市布局,建設美麗宜居保山,2016年3月15日,保山市委、市政府召開現場會議,決定按5A級景區建設「三個萬畝」生態廊道,萬畝東山生態恢復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 熱點聚焦:到保山旅遊,逛什麼呢?
    近年來,保山憑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稟賦,以打造「世界高黎貢山世界自然遺產」品牌為目標,以大滇西旅遊環線規劃為契機,以美麗縣城建設為重點,緊緊圍繞「山水田園城市、歷史文化名城、開放創新之城」的保山現代化大城市「三個發展定位」,加快打造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圈、高黎貢山旅遊環、紅色旅遊經典線的「一圈一環一線」和「大滇西旅遊環線」,集中力量推動旅遊品牌化發展成規模、上臺階,旅遊業發展呈現出多元化
  • 杜鵑花開萬山紅正是東山賞花時
    來到東山恩洪大山,剎那間被這壯觀的杜鵑花海所陶醉,在朦朦的晨霧中,那一枝枝、一簇簇的杜鵑花悄然開滿山崗,像晨霧裡的火炬,如紅綢舞動,似朝霞燃燒,把恩洪大山染成了一幅壯麗的、火紅的風景畫,形成一個天然大花園。
  • 醉美東山公園……
    來東山公園櫻花大道賞櫻,已然成為大家這幾天刷爆朋友圈的亮點。從漢唐城一直到東山腳,櫻花大道一路綿延四、五公裡,貫穿隆區、昌寧、施甸三個園區。東山森林公園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時下,迎著和煦的春風和溫暖的陽光,東山森林公園的花草樹木爭相傳遞著春的訊息,為人們帶來一場斑斕的視覺盛宴。
  • 雲南保山幾大旅遊特產,昌寧核桃口味濃香,保山豬肉質細嫩!
    昌寧核桃 昌寧縣是全國首批命名的核桃之鄉,昌寧縣栽培細香核桃的歷史已有2000多年,是細香核桃的原產地,也是全國細香核桃的主產區,佔全國產量的90%以上。目前,全縣核桃種植面積已達110萬畝,產量13605噸,產值3.62億元。
  • 昌寧:燈光秀點亮冬至長夜
    ……這是冬至之夜昌寧茶韻公園聽到最多的。從冬至前夜開始的燈光秀,讓冬至的長夜不再漫長。 張宗賢介紹,「燈海」之上,設置了「茶和天下、春暖花開、時光隧道、海底世界」四大主題,輔以各種茶元素相關造型、動物卡通造型,形成美麗的景觀,以視覺、聽覺、觸覺三位一體的方式展示千年茶鄉的文化底蘊
  • 保山昌寧:櫻花開出童話世界
    於是,便向著看櫻花最方便的西山方向而去,這裡已經成為昌寧看櫻花的首選。行在路上,路邊已有櫻花在夾道歡迎。心中不免有些小激動,看來這次說走就走賞花必將是正確之旅。 其實那個時候,昌寧數萬畝茶園櫻花剛種不久,樹尚未長成,實在開不出粉紅一片的感覺。
  • 昌寧「環山脈水、田城相擁」美麗縣城初顯
    人民網保山8月26日電 (木勝玉)26日上午,雲南省保山市召開「美麗縣城」建設新聞發布會。會上,昌寧縣委常委、副縣長楊胡輝介紹,按照「城市公園化、公園城市化」的要求,昌寧縣依託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建成11個城市公園,新增公園綠地面積28萬平方米,實現了「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目標,讓縣城融入大自然,讓市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環山脈水、田城相擁」的美麗縣城雛形初具、魅力初顯。7月28日,雲南省命名授牌20個「雲南省美麗縣城」,保山市昌寧縣光榮上榜。
  • 【保山美食】斑斕的昌寧特色小吃
    城鄉的集市上,成簍成籃的菜花,組成了金燦燦的「花市」,沒條件採菜花的人也只需花幾元錢,就可以買到滿滿的一筐,帶回家中揀好洗淨後就可以醃製。醃製的方法也很簡單,將洗淨的菜花放到洗淨的醬菜罐裡,再倒入事先準備好的米湯或冷開水,加入辣椒、花椒等作料,再加入少許的食鹽封好口,放上幾天即可食用。醃製好的菜花醃菜黃綠相映,具有酸中略帶點甜味的特點,極誘人食慾。
  • 湖南永州10萬畝高山杜鵑開滿陽明山
    中國園林網5月9日消息:日前,以「和美陽明·生態雙牌」 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陽明山「和」 文化旅遊節暨世界旅遊小姐走進陽明山開幕式,在永州雙牌縣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正式舉行。雙牌位於永州市的腹地,是永州南北交通的咽喉,旅遊資源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