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記者 楊陽/文 包華/圖
海都訊 這裡有宋慈、朱熹的足跡,這裡有湖光山色,這裡還有閩北地區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綜合高鐵換乘樞紐……「海都記者合福行」第二站,我們來到了武夷山東站,這裡位於南平市建陽區將口鎮洋墩村,是閩北地區最大的高鐵站,從這裡去武夷山景區,以後還能坐輕軌,半小時就能到達。
高鐵站周邊還是文化重鎮
「到這裡建設高鐵,我們也補了一堂文化課。」武夷山東站站前廣場項目部唐書記告訴記者,武夷山東站所在的將口鎮周圍,是歷代文人輩出的地方。
前往站房採訪時,記者一路上都能看到與宋慈有關的元素,原來,「大宋提刑官」祖居地崇雒[luò]鄉就在這裡。走過崎嶇鄉道,跨過多條小溪後,本以為「山重水複疑無路」,轉眼之間,記者卻又看到了武夷山東站的站房。朱熹在此生活時,曾賦詩「層崖俯深幽,微徑忽中斷。努力一躋攀,前行有奇觀」。說的就是這樣的體驗。
唐書記說,早在青銅器時代,將口就有人類居住和生活。分布在將口村北的唐窯遺址,面積數千平方米,制瓷歷史長達半個多世紀,其生產的青瓷頗有「千峰翠色」之感,代表了閩北唐代制瓷業的水平。此外,將口自古為閩北重鎮,商賈雲集,目前還有不少古民居保存較好,比如清同治年間重修的張橫渠家祠等等。
站房三面環水背靠連片丘陵
發源於武夷山脈的崇陽溪,從銅鈸山一路匯聚溪流往南,在將口鎮洋墩村繞成一個大「S」形,把連片丘陵地帶一分為二,而武夷山東站,就建在這大「S」形的凸起上。從空中俯瞰,武夷山東站就像坐落在一個半島上,站房三面環水,背後就是名為十八窠的連片丘陵,坐擁水光山色。
「武夷山東站將是合福高鐵在閩北地區最大的高鐵站房。」負責施工建設的中鐵一局集團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站房的建築面積接近3萬平方米,主體建築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從規模上說,可以說是合福高鐵在福建省內所有站房中,除了福州以外最大型的。記者看到,武夷山東站站前廣場已有部分完工,站房匝道等工程已經竣工,而站房已經處在最後的裝修階段。
實際上,武夷山東站今後的目標將是成為閩北地區最大的交通樞紐。記者看到,位於站房一側的綜合客運樞紐也已經封頂,正在加快進行建設。
「這裡將是福建地區唯一的高鐵、公交、長途、的士、輕軌綜合客運換乘樞紐。」施工方負責人告訴記者,連接武夷山東站和武夷山景區的輕軌,也將從這裡始發,約24公裡長,經過固縣站、生態博物館站、城市展示館站、興田站、黃土站、仙店站、南源嶺站等車站,最後抵達武夷山景區,預計在2017年竣工,屆時從這裡到武夷山景區只需半小時。
站前廣場周圍將遍植綠樹
對於坐擁青山綠水的武夷山東站而言,如何保持綠色生態的環境,也是重中之重。負責在這裡進行綠化建設的一家廈門綠化生態工程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武夷山東站所在地塊以前是丘陵,因此在站前廣場周圍,將進行大規模的「補綠」工程。
雖然現在去站房還要經歷重重阻礙,但是武夷山東站將在北、西、南三個方向均建設跨崇陽溪的大橋,讓武夷新區、武夷山景區的旅客能夠便捷地搭乘高鐵,主要的幾座大橋預計在6月底前能夠竣工。從崇陽溪對面看過來,武夷山東站背後是綠色的丘陵,而前面也將有大面積的綠樹,再加上這幾座大橋倒映在崇陽溪水面上,湖光山色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