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市中區民族路:一條蜿蜒起伏的古街,東漢時期,為漢安縣在化龍山麓建縣的治所,升秀街、迎恩樓街、吳家山街、舊縣腦街、花萼街、書院街、島灣等都曾是它的名字。
民族路從來不缺故事:過去,這裡是達官貴人休憩處,是書院祠堂林立場所,人們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如今,民族路街道兩邊開滿各種各樣商店,抖落前塵的榮耀,融於市井生活的柴米油鹽裡。
傳統與現代交織的民族路,前段聚集了四方塊兒時尚弄潮兒,後段串聯了街邊各式活色生香的口味館子,一半市井煙火一半文藝情調。聒噪、瑣碎的市井之光裡,熱鬧與落寞奇妙地在民族路融合。時光鐫刻下的故事,有填滿心胃的美味,也有熟悉的市井煙火。民族路地處市中區城西街道
毗鄰大洲廣場,背靠人民公園
是內江中心的老城區
毗鄰繁華的四方塊兒,沒有大洲廣場的浪漫,反而多出幾分踏實與厚重。就是內江著名街道——民族路。
從西門橋沿著坡往下走,一眼能望穿小半條民族路。
一整條街走過,五步一麵店,十步一美味,兩邊的居民樓不是高樓大廈也沒有電梯洋房,更多是街坊間情誼,全部濃縮在這裡。
由西門橋至二水廠走一圈,臨街有許多麵店,老內江人都知道,在內江要吃麵條,民族路是首選。
民族路方圓幾百米的距離包攬了內江三小、市中區中醫院、翔龍中學、太平洋電影城……民族路顯得生活氣息十足。
沿著民族路往後走,民族路背面,就是人民公園和內江市圖書館。
巷道裡藤蔓纏繞的電線縱橫交錯、牆壁上滿是歲月走過的痕跡。內江市圖書館始,樓面積5772平方米,目前內江市圖書館有藏書30萬冊。
八卦妹小時候也常和同學們來圖書館看書,內江的學生娃兒應該都有一段圖書館借書和人民公園嬉戲的記憶。
民族路再往前走就是大洲廣場,這裡繁榮且熱鬧,從晨起到日暮,大洲廣場總有屬於它的人群,大洲廣場是內江人的遊樂聖地。
大爺大媽在這裡晨練、寶爸寶媽在這裡遛娃、年輕人也常來這裡消遣……民族路幾百米的街道,故事卻包羅萬象,轉個彎,老街的市井煙火更迷人。
八卦妹覺得,喊民族路一聲美食街真的一點兒也不為過,內江餐飲佼佼者牛肉麵稱得上從民族路發源,從民族路上颳起的美食風,一波又一波。
這裡有紮根於此幾十年屹立不倒的神級老店,也有紅遍內江的餐飲新貴;高雅精緻的餐廳與簡陋街邊小店僅僅一街之隔。湖邊黃辣丁、秘制五花肉、志鏹牛肉麵、寡婦面.這都是屬於很多內江人青春歲月裡閃亮的美食坐標。
湖邊黃辣丁在民族路算得上是叱吒風雲,他們家的老顧客有些吃了十多年,稱得上是內江吃貨的青春記憶。
秘制五花肉算是民族路夜生活的正確打開方式,在民族路這個宵夜一條街裡面脫穎而出,秘制五花肉真的是有他的秘訣。
生牛肉是他們家的隱藏菜單,八卦妹喜歡他們家的豬蹄子和坨坨土豆,10元20串的特色五花肉,也是直接點完全不踩雷。
民族路,作為一片傳奇的吃貨聖地。從早到晚,都有老內江味道。
街道兩邊的美食店鋪,動不動就開了十多年,好吃的美味多半藏在不起眼的店子裡面,雖然看起來簡陋,但卻是吃貨心中的美食天堂。
一碗熟油辣子jian得焦香,牛肉大坨大坨的麵條,是民族路24小時的精神食糧,民族路的店子一茬接一茬,只有那些好味道的留了下來,每隔一段時間湧入的新店,便為民族路注入新鮮血液。
無論你喜歡什麼口味,在民族路都能找到。
古街是傳承城市文脈
記錄社會歷史的載體
而民族路
就是一條富含地域人文元素的古街
這裡不缺故事,更不缺美食
在民族路的美食版圖上
有那些是你記憶中的味道呢?
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