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個大早趕了晚集 《如懿傳》能成為「劇王」嗎?

2020-12-20 中國青年網

  《如懿傳》「帝後」大片

  帶著「劇王」之姿的《如懿傳》終於殺到,卻發現世界已經不是他們想像的那個樣子。

  一再延播之後,《如懿傳》在8月20日晚8點獨家上線騰訊視頻,第一天會員就能看8集。然而,首播後4小時,豆瓣出分6.7,很不理想。12小時之後,又跌到6.5。

  微博上,網友怒斥某奶粉廣告像狗皮膏藥一樣,怎麼都去不掉,影響觀看;而周迅演少女青櫻的違和感和低啞聲線也比較「趕客」;還有很多網友「赤裸裸」地說「光是看服飾色調,就不如隔壁《延禧攻略》」。

  《如懿傳》真有這麼差嗎?又或者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早一年開機,遲一月開播 天時地利一個都不佔

  時機真的太重要了——2016年8月,《如懿傳》開機。2017年6月,《延禧攻略》開機。但是,《延禧攻略》比《如懿傳》開播早1個月。

  於是,人設幾乎全部反著來的《延禧攻略》,已經佔據了觀眾的嗨點——

  就是早這一個月,秦嵐扮演的富察皇后已成了觀眾心中的「白月光」,很多人拒絕接受《如懿傳》裡董潔版的「黑化」皇后。

  同樣是演乾隆,霍建華自然是很帥,但聶遠版的「大豬蹄子」已經讓很多人覺得可愛。

  先入為主,何況投機派於正這次在服化道上還真的進步了。

  看慣了《延禧攻略》裡高級的素淨配色,再看《如懿傳》裡霍建華的翠綠馬甲和周迅的蝴蝶結……觀眾難免挑剔。

  卡司和製作更強大的《如懿傳》本應為強者,現在失了「天時」,偏偏開局還不利。很多卡著時間打開騰訊視頻的網友發現,《如懿傳》畫面下方還壓著某奶粉廣告,擋住字幕,非常影響觀看,就算是會員,都去不掉。隨後,騰訊視頻微博致歉說是系統bug,很快修復。但新劇開播,第一輪熱搜就是偏負面的,也是非常衰了。

  都是瑪麗蘇大戲,談不上誰比誰高級

  《如懿傳》第一集,朋友圈裡都在關注周迅的臉。40多歲的周迅,扮演14歲的青櫻,臉略顯浮腫,肌肉鬆弛,少女感缺失,再加上那一副公鴨嗓……一個朋友7歲的兒子看了直接說:「這個阿姨的聲音好難聽。」

  周迅的演技自然毋庸置疑,完勝隔壁的「延禧」吳謹言,但不少人提議,少女這部分用年輕演員會不會更好。畢竟,自《大明宮詞》裡的太平公主再次「入宮」,已經過去15年了。

  讓人感慨的還有皇后陳衝和熹貴妃鄔君梅兩位「上一輩」的鬥爭。兩位戲骨的碰撞,讓人一秒穿越到《末代皇帝》裡。然而,年輕一代還有多少人知道這部電影呢?

  兩部宮鬥劇,題材相同,人設卻完全相反。《延禧攻略》裡令妃是好人,鬥嫻妃;《如懿傳》裡嫻妃是好人,鬥令妃……其實,都是瑪麗蘇大戲,談不上誰比誰高級。

  所不同的是,《如懿傳》基調偏「喪」。從原著來看,傳遞的是宮廷鬥爭皆虛無的無力感。

  而《延禧攻略》的清冷配色下,仍舊是於正不變的主基調——女主打怪升級的爽文,經不起細究。

  著名自媒體「六神磊磊」就揶揄說,現在的宮鬥劇都是「宮廷校園菜場劇」:「下屬們都是麥霸和槓精,主子說話,奴婢亂插嘴,還侃侃而談,各種抬槓。真要有這樣大膽的,估計會當場打歪嘴。」

  一部劇的「後宮生存指南」

  《如懿傳》的波折再次應證了圈內的一句話:能播是福。

  有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國產劇年產量已經超過15000集,其中能播出的只有9000集左右,積壓劇在整體產量中的佔比幾乎超過1/3。

  不少以前說好了要在衛視播出的電視劇,紛紛投「網」,如《古劍奇譚2》《重返二十歲》《天乩之白蛇傳說》《人生若如初相見》等劇,都是如此。

  但「優愛騰」的購劇人員也發現,不少劇如果不是為視頻平臺量身定製,缺少「網絡屬性」,「轉網」效果也並不好。今後的購劇也會更謹慎。

  晚播或者播不出,對製作方來說,不但是財務上的損失,更會面臨一些不可控的政策風險。而對於演員來說,翻紅的時機就在那一陣,錯過了運勢不知何時再來。

  《如懿傳》原本也計劃在江蘇和東方兩家衛視播出,但一延再延,衛視的古裝劇份額已滿,頓時尷尬。後來騰訊將出品公司新麗傳媒納入麾下,騰訊獨播自然更順理成章。

  至於《如懿傳》的遲到,倒真不是有些網友猜測的抄襲風波。

  在劇集開播之前,著名作家匪我思存曾經手撕流斂紫,曬出《如懿傳》涉嫌抄襲的「調色盤」對比圖,但她在社交媒體上也道出了這幾句實話:「各位高看了我,高看了原創……(它)遲遲不能播的原因不是因為我,更不是因為抄襲。」

  究其因,還是要回到《如懿傳》本身——原著小說的前幾部還可以說是宮鬥,但大結局過於黑暗,沒有一點真善美,網友惡評如潮。這麼一來,劇版自然要做不少改編。

  幾番折騰後,《如懿傳》總算心急火燎地趕到。

  從劇集本身看,預測《如懿傳》後期會口碑漸長。波譎雲詭的宮鬥陸續展開,一開始的不適和牴觸慢慢消退後,觀眾也會看進去。

  可是,誰還會記得曾經的抄襲風波。

  前例就在放在那兒——一部《延禧攻略》走紅,還有誰記得「於抄抄」的外號?《宮鎖連城》多處劇情抄襲《梅花烙》,瓊瑤奶奶即便勝訴,不也沒等到一聲道歉嗎?

  這,就是目前中國影視圈的魔幻現狀。

  本報記者 莊小蕾

相關焦點

  • 國產手機中的蘋果,起個大早趕了晚集
    回顧國產手機的發展歷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大致可以分為這麼四個階段:第一,受到國外諾基亞、摩託羅拉等手機品牌的影響,進入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出現了諸如「大哥大」一樣的手機前身;第二,經過一定時期的摸索和研究,又誕生了一批算的上真正意義上的國產手機,如波導等;第三,也就是2001年到2009年之前
  • 在新能源市場,上汽通用會「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嗎?
    導語:在新能源市場,上汽通用會「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嗎?文/大釗微藍是誰?估計很多業內人士都不知道。其實,微藍是上汽通用的新能源車型家族品牌,類似大眾ID、寶馬i。目前,上汽通用微藍家族擁有微藍6、微藍7等三款車型,規模並不小。
  •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失落的網際網路巨頭還有機會重回巔峰嗎?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到本世紀初的幾大門戶網站,新浪王志東、搜狐張朝陽、網易丁磊曾經引領了中國網際網路浪潮,開創了中國網際網路淘金先河,他們當初意氣風發,享受著網際網路帶來的紅利,是所有網際網路創業者們的偶像。
  • 朱曉軍:我起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朱曉軍:年輕時,我讀過斯通的《馬背上的水手》,沒想到自己也成為了「馬背上的水手」。讀工科時,我寫小說;在研究所工作,我下班就給報刊寫稿;做編輯時,我幹的是記者的活兒;在高校教書,別人搞科研,我寫報告文學。去年,我退休了,創辦一家寫作中心,不再做「馬背上的水手」了。小時候,母親常說:「起個大早,趕個晚集。」我就是這樣的人。
  • 《如懿傳》浪費了周迅 周迅也沒成全《如懿傳》
    ◎韓思琪王牌製作班底、戲骨雲集的《如懿傳》,以充滿爭議的口碑證明了:所謂的「劇王」是個偽命題,唯有好故事才能夠真的接得住觀眾的期待。《如懿傳》最大的問題即是分裂,劇情在反瓊瑤、反瑪麗蘇與傳統言情套路與白蓮花之間不斷跳戲,包裹了一層萬豔同悲的皮,戳開卻是一個古裝偶像劇嫁接後宮裡家長裡短的老舊故事。
  • 《如懿傳》那些細思極恐的細節你有注意到嗎?宮鬥劇裡一股清流
    說實話,如懿傳是真的有點炸。原本我也覺得超越《甄嬛傳》、pk同期《延禧攻略》是不太可能做到的。然而,看了《如懿傳》的原作和更新的劇以後不得不說,在宮鬥劇裡,如懿傳是一股清流。——可不喜歡又能如何呢,她和四阿哥彼此相愛,卻因為種種原因沒能成為他的嫡福晉,也沒能白頭偕老。當青櫻回到皇后身邊,無奈又繼續開始,就算她是個女子,是個不能左右自己命運的女子,她還是被攛掇著要去承擔「復興宗族」的使命。
  • 如懿傳:凌雲徹對如懿,究竟是怎樣的情感?這一細節足以證明
    就有導演瞄上了流瀲紫的另一部後宮作品《如懿傳》,這部劇是接著《甄嬛傳》的故事演,演甄嬛的老年生活和她的下一代後宮的紛紛擾擾。既然有經典了,後邊上的作品肯定會比較引起觀眾的爭議,如懿傳就是這樣一部作品。不知道大家都看這部電視劇了嗎?
  • 起個大早趕了個晚集,360手機能否再走強
    後來,小米手機以高配低價迅速打開市場,逐步成為國產手機市場中的一匹黑馬,彼時格局還是「中華酷聯」為主,小米相比起來,只不過一個小廠商而已。然而,就是這樣的小米,在那個時候國內許多傳統手機廠商並沒有幾個能看懂它的模式。當然了,傳統手機廠商看不懂,那麼做網際網路企業肯定可以看得懂,譬如最早看懂小米模式並且試水的奇虎360。
  • 《如懿傳》劇情高能,如懿一箭五雕KO對手,使出連環計
    《如懿傳》從第6集開始漸入佳境,一開始打差評的網友們也紛紛改變了風向,重試審視起這部清宮巨作,很多人都覺得,第一次見這麼花心的乾隆,和像如懿這麼佛系的妃子,相對於同類作品來說也算是反套路了。不過,《如懿傳》自然少不了連番的計策、謀略和鬥爭,8月27人晚播出的15、16集,劇情被推向一個小高潮。小編追《如懿傳》的時候,最無法理解的就是如懿性格,實在太佛了!三翻四次被他人陷害,卻還一直沉得住氣,不過正因有了這些鋪墊,如懿的性格才更加飽滿,後期才能慢慢黑化。雖然說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是觀眾看著還是氣得肝疼!
  • 如懿傳:是否被結尾的渣渣龍氣到吐血? 如懿堪稱史上最慘女從頭喪到尾
    如懿傳:是否被結尾的渣渣龍氣到吐血? 如懿堪稱史上最慘女從頭喪到尾時間:2018-10-17 14:53   來源:一點資訊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懿傳:是否被結尾的渣渣龍氣到吐血? 如懿堪稱史上最慘女從頭喪到尾 年度大劇《如懿傳》昨晚正式在騰訊視頻收官了。
  • OPPO瘋狂炫技,只怕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但願OPPO此次不僅僅是炫技,希望能儘快實現量產。 但是這個捲軸屏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它是沒前置攝像頭的,由於屏幕要移動前面是不可能有攝像頭,因此在量產的過程之中還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 朱曉軍:我起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朱曉軍:年輕時,我讀過斯通的《馬背上的水手》,沒想到自己也成為了「馬背上的水手」。讀工科時,我寫小說;在研究所工作,我下班就給報刊寫稿;做編輯時,我幹的是記者的活兒;在高校教書,別人搞科研,我寫報告文學。去年,我退休了,創辦一家寫作中心,不再做「馬背上的水手」了。小時候,母親常說:「起個大早,趕個晚集。」我就是這樣的人。
  • 如懿傳烏拉那拉氏為什麼斷髮 如懿傳第79~86集劇情預告
    據了解,在電視劇《如懿傳》中,烏拉那拉氏斷髮是因為和乾隆關係決裂,而在歷史上,烏拉那拉氏斷髮的原因則有多種說法。在劇版中,烏拉那拉氏如懿和乾隆皇帝是青梅竹馬,兩個人自幼時兩情相悅,後如懿順利嫁給弘曆為側福晉。在弘曆當上皇帝之後,如懿逐漸從嫻妃到嫻貴妃再到皇貴妃最後登上後位。
  • 《如懿傳》開播鑑賞:牆頭馬上遙相顧,蘭因絮果從頭問
    開播當晚上了熱搜前十的有「董潔 富察」「周迅聲音」「如懿傳服化道」,次日上午「如懿傳 米老鼠」「霍建華綠馬甲」「甄遠道 三部劇」「謝娜疑力挺周迅」又上了熱搜前十。同樣是清宮劇,同樣講的是乾隆後宮,角色有諸多重合,註定和《延禧攻略》要拿來全方位對比。
  • 《延禧攻略》《如懿傳》同日下架,「宮鬥」劇寒冬將至
    經網友驗證同時期另一部清宮劇《如懿傳》也難逃下架命運。究竟是版權到期,還是傳聞中的「限古令」生效,「宮鬥劇」們本身的命運也像劇情一樣撲朔迷離……《延禧攻略》《如懿傳》下架上熱搜,《甄嬛傳》能挺住嗎據界面新聞報導,9月28日凌晨,有網友發現,古裝劇《延禧攻略》已被下架,在愛奇藝平臺內搜索《延禧攻略》只能看到預告片。
  • 《如懿傳》下架,呼應了如懿的一生
    《如懿傳》突遭下架,同時下架的還有《延禧攻略》。這對一生之敵,如今卻變成了難兄難弟,很像如懿和炩妃同集去世的結局。在這樣一個節點性的日子裡,作為一個曾經在《如懿傳》裡面收穫過大量感動和思考的劇評人,我想寫點什麼以示紀念。我已經寫過六十多篇《如懿傳》劇評了,但《如懿傳》又是常看常新的。比如這一次,我就「發現」了如懿的遺書,非常應景。
  • 「妖魔化」後宮引發的現實憂慮—從《延禧攻略》《如懿傳》等宮鬥...
    2018年夏天,因題材撞車的兩部清宮劇而成為乾隆的天下。先後在愛奇藝、騰訊兩大網絡平臺播出的《延禧攻略》《如懿傳》讓「乾隆和他的女人們」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而作為古裝歷史劇分支的「宮鬥劇」,經歷了十多年的孕育、發展之後,已儼然成為歷史劇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 拿「延禧攻略」踩「如懿傳」?算了吧
    問題一:《如懿傳》看了嗎?問題二:它和《延禧攻略》,你站誰?前者劇王種子選手,可定檔一拖又改,很難超越後者的數據。在我們看來,《如懿傳》本該是追求十分的「其他劇」。還能騎到投資3個億的大劇《如懿傳》頭上。
  • 《如懿傳》定檔!它能複製《甄嬛傳》的成功嗎?
    被喊了2年劇王的《如懿傳》如今終於再次有了消息。昨日,騰訊官方發布消息,《如懿傳》將於8.14在騰訊視頻獨播。這條微博雖然很快就被刪除,但是官方解釋是說要修改海報,而不是播出計劃有變動。人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懿傳》經歷了「天價片酬」「過審難」「抄襲」等各種輿論風波後,再也不是那個曾經萬眾期待的《如懿傳》了。而《延禧攻略》的意外爆紅,更給了《如懿傳》非常大的壓力。那麼,《如懿傳》還能複製《甄嬛傳》的成功嗎?它如今又面臨哪些困境。
  • 《如懿傳》播不了,《贏天下》也別高興?!
    周播收視不佳改為黃金檔播出後《琅琊榜2》能回血嗎?目前北京衛視正在播出的劇集,是拍攝於2013年,由柳雲龍自導自演的諜戰戲《風箏》。這部劇同樣也在東方衛視播出,兩臺收視率過3。有觀眾曾就《琅琊榜之風起長林》的收視現狀做過分析,一方面,周播劇市場自2011年誕生以來只出現過《古劍奇譚》《花千骨》和《楚喬傳》三個爆款,在爆款之外,周播劇收視普遍偏低,2017年這種現象尤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