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到海鮮
就不得不提到這家來自臺灣的水產店
在全世界都很有名
甚至很多中國餐飲企業老闆專程坐飛機去考察它
它將傳統的魚市場打造成時髦的的高級賣場
水產市場與餐廳完美結合
沒有市場的紛亂
又比餐廳多一分活力
作為海鮮吃貨的高級賣場
有些人打飛的去吃
包括海鮮超級大國的日本人
它確實是海鮮美食市場
分10個區
生熟海鮮,水果,
飲品家居,花店混在一起
高潮是站著吃飯
場裡冷氣很瘋狂
一進門的活體區卻讓人渾身發熱
籃球場大小的空間
砌著漂亮的大池子
滿眼是愉快的大螃蟹,龍蝦
各種魚還有各色水果
說到這裡
相信有人已經猜出來了
這就是人稱「臺灣小築地」的
上引水產
臺北 | 上引水產
上引水產是由臺灣著名日式餐飲集團三井餐飲經營,集水產販賣、餐飲、超市、生活家居為一體的綜合性市場。它坐落於臺北的濱江魚市,由舊式的魚市改造而成。原本嘈雜擁擠的魚市如今已是臺北甚至整個臺灣的旅遊明星,光去年一年,就湧入300百萬人次!就像不到101大廈就枉到臺北一樣,不來上引水產走一趟,哪對得起自己的胃呢!
它是大眾點評臺灣地區必去朝聖的一哥,比誠品書店排名還高。今天我們對這個傳說中的海鮮天堂一探究竟。
很難說上引水產到底是賣場還是餐廳。在這裡既可以買兩斤牡丹蝦回家自己烹飪,也可以邀上三兩夥伴坐下來細細品嘗美食,還可以挑選幾隻精美的瓷器餐盤帶回家,抑或是在微風下享受燒烤的香氣。總共600坪的空間被劃分成活體海產、立吞美食、快意鮮味吧、樂烹鍋物、海鮮燒烤、生鮮超市、熟食即食、美好生活、繽果、花坊等10個主題區域,每個區域的特色不一,主旨鮮明。不同需求的顧客來到上引,總能滿足屬於自己的那一份生活需求。
進入上引的大門,便是令人震撼的活體海產區。雖說是販售活體海鮮的區域,但這裡絲毫沒有傳統印象中魚市的髒亂,而是採用了現代化活水設備,海水濃度、溫度由智能設備模仿海洋環境自動控制,不使用添加劑。水池底部採用附有滾輪的三角形設計,水槽設計了集水孔洞,達到乾濕分離的效果。
要說其中最有特色的便是「立吞區」,也是人氣最旺的一塊。用餐尖峰時段排上半小時根本不算事兒!這裡全時段都有日料師傅現場料理,提供各式海鮮、刺身、壽司等日式料理,顧客可以隨時隨地盡情享用新鮮誘人的美食。
「立吞」一詞源於日語,意思是站著吃。起初,這只是日本餐廳為了節約時間、提高翻臺率、增加效益的一種做法,而在上引,這種新穎的形式卻被賦予了一種新的內涵。上引水產的立吞區空間開闊,所有人都站著,沒有嚴密的服務關係,氛圍自然輕鬆,充分滿足了年輕人對平等、自然的生活理念的推崇。
當然,對於不願意排隊的顧客來說,上引水產還提供了預約制的樂烹鍋物區域,提供慢節奏、舒適的用餐環境。消費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還可以感受精緻餐具與典雅裝潢帶來的純粹體驗。
黃奕瑞,臺灣三井餐飲集團的董事長兼上引水產創始人,這個15歲便從花蓮來到臺北隻身闖蕩的生意人,對餐飲企業有著不同凡響的長遠認識與理解。此次漢源臺灣研修營期間,黃先生也與我們分享了他的經營心法——生產、生活、生態。
對當下流行的SOP(標準操作程序)與連鎖化運營,黃奕瑞始終是拒絕的。三井餐飲集團旗下有極壽司、三井料理美術館、三井選品、上引水產等多家餐廳,但每家餐廳都有自身不同的定位與風格,絕無複製。
對手下的員工,黃奕瑞也有著獨到的理念:「太精細的分工,將導致技術斷層,餐飲文化會喪失得更快。好的人才不能速成,要把時間拉長,慢慢培養。」與大流相反,上引水產採用的是「師徒制」。經驗豐富的師傅每年必須完成若干「收徒」的指標,確保手藝與經驗的傳承。
上引水產經營者黃奕瑞(右)
餐廳不僅僅是提供食物與相應的服務,更要提供一種生活方式。上引水產的10個區域雖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點:讓顧客體驗原生態的慢生活。食材選擇、服務態度、燈光搭配、環境渲染……每一個細節都讓顧客不由得放下匆忙的心情,沉澱內心,感受上引提供的充實自然的生活態度。
讓悠然自得的生活態度融入顧客的內心,自然就會對餐廳品牌產生認同與信賴。從心理與文化上「潤物細無聲」的服務是黃奕瑞把三井餐飲集團做大做強的一大法寶。
上引水產的室內設計由誠品書店御用設計師陳瑞憲操刀
早在上引水產之前,黃奕瑞就已經經營日式餐廳二十餘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與資源。上引可謂是他的「集大成之作」,大膽地把上遊原材料與下遊餐飲服務結合在了一起,取得了巨大成功。他堅持從原產地直採海鮮原材料,確保食材的新鮮與品質。上引水產的活體海產區更是永遠都有員工在管理維護海產品的新鮮。
黃奕瑞也時刻不忘作為一個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在13年以176萬新臺幣成功標到「臺灣第一鮪」時,他當場捐出40萬元,為辛苦勞作的漁民們提供出海的保障。近年,他更是在臺東建立原生態的雞舍,在保證自家餐廳原生態食材供應的同時,為臺灣原住民提供就業機會與經濟來源。
三井餐飲集團資助的臺東小牛村
在高度依賴人力的餐飲行業,如何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不僅是上引水產與三井餐飲未來的思考方向,也是每個餐飲人為了餐廳永續發展必須思考的問題。
看著看著,是不是越來越有想去吃的欲望啊!!!
成都 | 盒馬鮮生
說到海鮮水產,在成都我們不得不提到近期人氣火爆的盒馬鮮生,盒馬鮮生和上引水產有相似之處,既有生鮮超市,也有餐飲區,整個超市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地方是倉庫,天花板上懸掛著送貨的傳送帶,顧客必須在盒馬鮮生APP上付帳。
今天小編實地探訪成都盒馬鮮生,第一眼給人的感覺是挺現代風,跟盒馬一樣很大,佔地面積至少1000平米。跟盒馬鮮生不一樣,盒馬一般是地下商城,本來則是地上商鋪,選址都差不多,十字路口交通要道,周圍是居民小區和寫字樓。
▼為了大家方便理解,這裡可以看下布局分布圖。
店內依然是挺高大上的,風格比盒馬的純工業風溫馨很多,產品陳列相對更緊湊。
出口是收銀臺和服務臺,支付方式,現金支付寶微信都行,這點跟盒馬很不一樣,盒馬需要下APP,本來沒有刻意引導顧客通過APP購買支付。
盒馬鮮生的海鮮價格非常有競爭力。盒馬鮮生的海鮮可以在現場加工食用,價格比海鮮餐館低。除了海鮮外,佔盒馬鮮生80%品類以上的生鮮食品,相比傳統超市也有價格優勢。
在盒馬鮮生,服務員很熱情,主動幫你挑選各色海鮮食材,是不是看著就很激動啊。
所有產品先稱重付款,再免費宰殺。還可以付費代加工,或者堂食。這點就和大型水產市場一致了,現做現吃看著就很過癮吧。
作為一枚海鮮吃貨,「盒馬鮮生」來到成都,也希望以後上引水產引入成都,帶來更多海鮮的美食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