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報業·半島網5月30日訊實現黨建與基層城市治理工作的有效融合,夯實黨建工作基礎、打造高質量黨建是前提,也是把準方向的關鍵。市北區開平路街道黨工委堅持「四化」工作模式,通過實現黨建體系系統化、黨建共建多元化、黨建管理精細化、黨建工作人性化,持續夯實基層黨建工作根基,爭取實現黨建與服務深度融合。
黨建體系系統化。以提升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為重點,街道在「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院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鏈條的基礎上,完善社區黨委領導下的黨建工作機制,優化黨委書記、專職副書記、黨建指導員、網格黨組織書記工作職責,定期召開黨建引領工作推進會,實現黨建工作與為民服務工作同規劃、同部署,以黨建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確保各項工作不跑偏、不落空。
黨建共建多元化。街道以黨建引領、全域規劃、統籌聯動、融合推進為理念,積極尋找「紅色合伙人」,派駐黨建指導員牽線搭橋,爭取實現街道社區與企業雙贏。轄區安裝建設集團等企業在防疫期間為社區提供口罩6500個,並組織志願者積極參與轄區防疫共建;長順德市政公司在5月20日捐贈5萬元的戶外運動服,向200餘名志願者「表白」;自街道發布脫貧攻堅建議書以後,轄區共建單位紛紛響應,百洋藥業向對口扶貧地區捐贈扶貧物資、扶貧資金,吹響了黨建+扶貧的號角。
黨建管理精細化。實行「年度有計劃」、「每月有方案」、「每人一張紙」,年度圍繞建強基層組織、整合各類資源、及時解決群眾訴求、引導群眾自治等方面,由黨建指導員立足社區實際,制定13條重點工作計劃;每月列制本月主要工作並按月提醒,並召集黨建指導員調度工作進展;編制黨建引領明白紙,就基層組織生活、服務群眾、發展黨員、民主評議等各項工作給出了清晰有效的指導,使黨建工作有遵循、好操作、能落實。
黨建工作人性化。定期召開「黨群e家」通報會、網格座談會等,分析各類居民反映問題的共性、難點及經驗,暢通群眾訴求反應渠道。破除就黨建論黨建的壁壘,通過黨員先鋒的模範帶頭作用,促進組織力提升,傾聽群眾心聲,收集居民關心的、期盼解決的各類城市治理類問題,由街道黨建指導員發揮協調作用,對七六新村樓道亂堆亂放、淮陽路26號亂搭亂建、四流南路187號下水堵塞、四流南路127號停車問題等涉及居民日常生活方面的問題,進行整治,推進黨建與服務深度融合。
通訊員 劉季龍 大眾報業·半島網記者 孫貼靜
【來源:半島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