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今年北京最紅的新國際化學校,非北京德閎學校(以下簡稱「北京德閎」)莫屬。
去年年末舉辦的第一場北京家長見面會,就吸引了800多人參與;儘管2019年僅招生1-3年級學生,很多家長已經在詢問,K班什麼時候開,中學部什麼時候開。
北京德閎一出生就如此炙手可熱,離不開其背後德閎教育的強大吸引力。
▲北京德閎
德閎二字取自於德威的「德」和容閎的「閎」,是由「中國留學生之父」容閎先生的曾孫容志堅先生,帶領團隊成立的專為中國學生提供雙語教育的學校,希冀用「中國心+德威核」培養「明德致知、志閎天下」的新一代中國學生。
北京德閎是德閎教育在國內的第二所學校。第一所上海德閎開校兩年多,已經迅速成為上海家長高度關注的熱門校,在校家庭滿意度高達95%。因此,北京德閎雖然是一所新開學校,但已經擁有成熟的課程體系,無論在理念和實操層面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019年9月開學在即,「爸爸真棒」記者來到北京德閎探校,有機會和北京德閎的新校長周心歡女士交流。
在北京知名公立學校北京二中及其國際部擔任語文教師直至副校長30餘年,周校長對什麼是最適合中國學生的國際化教育有著深刻的認知。
周心歡校長來自於教育之家,從小的耳濡目染,令她成為一名有情懷的教育工作者,並投身中國教育事業三十餘年。
周校長畢業於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獲得中國語言文學學士學位後,在本校繼續深造,完成教育學研究課程。
加入北京德閎之前,周校長在北京市第二中學任教,從語文教師,到年級組長、教務主任再到副校長,並於2008年加入北京二中國際部,全面領導學校課程設置、學生管理、師資招募與培訓,以及所有學校的日常運營工作。
雖然同根同源,但德閎和德威的課程體系完全不同,德閎更強調雙語、雙文和雙文化,即強調中國國家課程和德威精髓課程的結合。這戳中了很多家長的痛點——
既希望孩子接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打好紮實的學術基礎,又希望孩子能享受德威400年來「全人教育」、培養更適應未來發展的能力。
北京德閎就是為此而生。
👉雙語:在日常溝通中,能根據語言環境的變化,在中英兩語間自由切換,順暢交流;
👉雙文:能夠自如地使用中英文進行閱讀和寫作;
👉雙文化:能以包容而開放地心態看待東西方文化差異,理解和適應不同的文化環境。
而和其他雙語學校不同,德閎教育的學術團隊對雙語教學進行了充分、深入的研究,採用了一系列有理論支撐、紮實的方法論。
▲德閎的雙語、雙文、雙文化標準
在北京德閎,我們可以看到學生一天的課程是如此展開的:
課表中,以中文為媒介的課程(又稱CML,包括:語文、數學、國學、書法等)和以英文為媒介的課程(又稱EML,包括:體育、音樂、戲劇、科學實驗等),各自佔到半壁江山。
據周校長介紹,每一次的CML和EML課都有一段相對集中、連續的學習時間(至少3小時),讓學生對每種語言的學習和使用都有一個沉浸式的環境。
另外,CML和EML課堂是分開的,學生們分別在CML和EML教室學習和中文、英文相關的課程,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能自如地進行切換,到哪個教室,就好像打開哪種語言的開關,用這種語言來交流和思考。
在了解德閎的課程後,不少家長會產生疑問:國際化學校不是應該多學英文嗎?還需要增加英文學習的時間嗎?
對此,周校長引用德閎教育總監Lesley Meyer女士的研究向筆者強調,對於母語是中文的學生來說,中文能力的高低對孩子的認知能力和思考水平有著重要作用;也決定著他們外語發展最終能夠達到的水平。(點擊此處可見之前「爸爸真棒」關於德閎教育的文章)
▲北京德閎的教室
「北京德閎不培養『香蕉人』。」在國外待過一段時間的周校長說,她接觸過不少在國外被「邊緣化」的學生,他們既沒有被西方文化認可,又逃離了自己的文化,可能他們擁有一份好的工作和收入,但缺乏歸屬感。
我們強化孩子對自己的身份的認知,實際上是在建立他們的歸屬感,無論將來是在國內還是國外,歸屬感是獲得幸福的根基之一。我們要了解自己的文化,同時為自己的文化而驕傲。況且現在外國人都十分羨慕中國文化的深厚,我們中國孩子卻把它擯棄這就太可惜了。」因此北京德閎的CML授課採用了中國國家課程,吸納了中國教育的優點,目標是讓學生學習核心科目領域的知識、培養高水平的母語和數學,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和技巧以及學習態度。同時在教學法上做出了改進,讓孩子不是停留在被灌輸,而是更強調探究性學習。這在之後會講到。
▲北京德閎的教學樓
在北京德閎的英語課堂中,有意思的一點是,其並不是一味強調外教的作用,而由一位中教和一位外教共同教學。
則更注重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式學習的任務中綜合使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
這樣的做法能讓學生吸收中外教各自的教學優勢,既強調語言的準確性,也強調語言的運用。
德閎的英語教學採用了一種「CLIL教學法」(內容和語言融合學習),這樣的教學方法要求:無論老師教授的科目是什麼,每個在校的老師都是語言老師。
周校長給筆者舉個淺顯易懂的例子,比如體育課,體育老師既會讓學生做一些身體素質的訓練,比如蹦跳等,也會在課堂上教他們「蹦跳」這些體育詞彙以及其他和體育相關的語言技能和知識,讓學生能時刻學以致用,而不是學習和運用「兩張皮」。
▲北京德閎的活動區
在北京德閎,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課程,都強調探究式的學習方法。周校長的一個比喻讓筆者印象深刻:
同樣是點火,方法有很多種,可以用打火機,可以用火柴,還可以用石頭摩擦。雖然可能教的內容都一樣,但方式方法多種多樣,更多應該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探究式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這種方式強調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角色。老師鼓勵學生探索學習材料,問問題,分享己見,而不是告訴學生他們應該知道什麼?
▲德閎的課程體系
▷1年級 在玩中學
具體來說,比如一年級,北京德閎會繼續發展以玩樂為基礎的探索和以孩子為主導的學習。
「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來學校就是玩,什麼都不學。並非如此。『玩』只是學習的方式,並不是學習的結果。我們的課程鼓勵孩子去探索,在玩中學,老師會精心設計課程,將知識點都融入玩樂的過程中,保護孩子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周校長給我們舉例,比如北京德閎所在的格拉斯小鎮校園有很多不同品種的植物,老師可能會帶著孩子走出課堂、走進自然,分小組探索植物的方方面面,包括植物的不同名稱,為什麼有的植物高有的植物低,為什麼有的葉子黃有的綠,等等,啟發孩子的興趣。
整個過程,老師首先會讓孩子學會提問。所有孩子提出的問題都是有價值的,因為提問代表他在觀察,有觀察才會有發現,有發現才會有問題,有問題才有思考,有思考他才有可能發現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是一整套的思維模式。作為德閎的老師,我們會鼓勵孩子提問,引導他們去觀察發現。」▲北京德閎學校裡一面用植物裝飾的牆
▷2、3年級 學術更嚴格
到了2、3年級,孩子的認知、身心發展和情感的水平有了進一步發展,學術上也會更嚴格。比如德閎的教育總監Lesley女士曾在德閎開放日上舉了一個3年級課堂探究「世界如何運作」的案例,孩子們會在4周時間內探究自然、植物和它們的環境如何聯繫在一起。
和傳統教學時,老師直接告訴學生人類活動對自然世界有何影響不同,在德閎的課堂,老師會給學生提供各種工具、資源和技能,讓他們自己探索。比如,老師會把植物、動物、生態系統、生命周期等相關詞彙教給孩子,孩子在使用中,自然而然就學會了詞彙和語言。
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能要:
通過觀察發現聯繫;
通過閱讀文本、上網、實地拍照等方式搜集資料;
在校園裡進行調查,比如調查塑料瓶的使用情況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用圖表等技能說明問題;
團隊合作,共同完成一個作品,展示他們如何真正理解所學概念;
用語言課上習得的說服能力,給校長寫信,說服校長改變學校的某些方針政策,等等。
▲上海德閎的「熱帶雨林」board
整個單元探究課題,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概念、技能,語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4周後,學生們需要自己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包括自己感到最驕傲的是什麼?哪些方面付出了努力?哪些需要提高?這也是引導學生成為自我認知、自我分析、自我評估的學習者,這些技能都在未來能用到。
除了在課堂上用探究式的課程體系培養孩子的能力之外,北京德閎還傳承了德威400年全人教育的精髓,在文學、藝術、體育、科技創新這四大領域,讓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
這從北京德閎豐富的特色課程中可以看到。和上海德閎一樣,每天北京德閎都會安排這樣的課後課:
中國傳統文化(詩畫社、鹿鳴劇社、硬筆書法、語言萬花筒);
藝術(攝影、油畫、戲劇、電影社);
體育(瑜伽和正念、排球/無擋板籃球、攀巖、足球、運動技能訓練、橄欖球、壘球);
手工(創意搭建、木工、樂高俱樂部);
能力與技巧培養(邏輯思維/閱讀技能),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意識培養,等等。
另外,北京德閎還與德威集團共享許多資源,如莎士比亞戲劇節、SE21 STEAM課程、4年一次的德威奧林匹克(←點擊藍字觀看「爸爸真棒」的報導)等。
「爸爸真棒」記者曾親歷2019年德威奧林匹亞盛會,來自德威大家庭11所學校的900多名學生,在倫敦參加了體育、戲劇、音樂和藝術等活動,其中就有德閎旗下的上海德閎學校。這是德威「全人教育」的一次盛大展示,未來,北京德閎的學生也將參與其中。
▲北京德閎
「全人教育」最終將培養怎樣的孩子?
在名校北京二中擔任了30多年老師、管理層,看過太多的孩子之後,北京德閎的周校長認為,從全人教育的角度來看:
真正成功的孩子,是將來無論多大,無論在什麼樣的處境下,他都能感到生活是幸福的,對別人是有用的。這樣的孩子有很強的自我修復能力,不會因為一點問題而感到挫敗。」為此,北京德閎會從身體、情感、知性、社交等不同角度發展全面的孩子,建立孩子和老師、同學之間信任、親密的關係,這種親密感、安全感是孩子擁有自信和幸福感的一個強大基礎。
這一過程中,家庭和學校達成共識很重要。周校長說,她看到一些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很焦慮,在評價孩子方面,經常看到孩子的短。
我們希望和家長達成共識,如果總是陷入求全和求完美上,忽略了孩子個體有差異、孩子每個年齡成長也有差異,教育就會陷入怪圈。有句話叫靜等花開,其實很有道理,每個種子不一樣、條件也不一樣,我們既不能拔苗助長,也不能完全忽視不管,這個分寸確實是每一位家長的難題。而我們做教育的,要真正把自己擁有的經驗分享出來。」周校長說,遇到這樣的情況,她不會急於修正家長,而是傾聽和共情,並詢問:
在您眼裡孩子的優勢是什麼?
他比以前進步了多少?
在認知、心理健康、交往能力上有沒有變化?
您希望這些變化在多少時間內看到?
通過這樣開誠布公的家校交流,學校會和家長一起,培養出有強大內心的孩子,「真正對自己有所判斷,明白自己的優勢和不足,能夠發揮所長,也不會為不足羞愧,而是盡力提升自己。」
▲北京德閎學校的室外
那麼如何真正培養出如上所示「全人教育」模樣的孩子?周校長的答案是兩個字:老師!
「我們希望老師本身就是受過『全人教育』的模樣,把教師這份職業不僅當作養家餬口的工作,而是投入熱情,愛學生,把教育的過程看成『自育』的過程,願意把孩子、家長、其他老師當鏡子,在每天的工作中,願意反思、提升自己,給孩子做出終身學習者的榜樣。」
要招聘到這樣的老師並不容易,這也是北京德閎最為自豪的事情。
據周校長介紹,北京德閎所有的老師都具備相關教學資質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一個老師長則要進行6-7輪的面試;發了offer後,還要做背景調查,包括是否有犯罪記錄,之前的經驗是否和面試說的吻合,等等,非常嚴格。
👉北京德閎小學部校長及外籍教師均來自於母語為英語的國家,包括美國、英國、愛爾蘭和澳大利亞;
👉所有外籍教師均擁有小學教育專業或所教學科(英語或音樂)專業本科及以上學位;所有中籍教師均畢業於著名師範院校或擁有教學相關專業背景;
👉外籍教師至少擁有5年教學經驗;中籍教師平均教學經驗達到10年以上;
👉57%的外籍教師曾在教授IB課程的學校工作,100%外籍教師都擁有在享有盛譽的國際學校IB或者英國課程的教學經驗;67%的中籍教師擁有背景著名公立小學教學經驗,67%的中籍教師擁有背景著名國際學校工作背景。
除了學歷、背景、經驗之外,周校長說,北京德閎還十分看重老師們是否認同德閎「全人教育」的理念。讓周校長興奮的是,北京德閎的老師不僅教書好,還多才多藝,比如語文老師會畫畫,也可以自己辦劇社,等等。
「北京德閎的老師們本身就是熱愛生活的人,這點很重要,他們是最好的示範,告訴學生: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不僅要學習好,還要更好的生活,活得自信、健康。」
▲北京德閎
課程、師資之外,筆者採訪德閎很多次,最為感動的還有它對細節的看重,在一些甚至家長關注不到的方面,北京德閎也在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制定高標準,體現出真正「以學生為先」的用心。
在校園空氣品質方面,北京德閎通過了兩項嚴格的空氣品質檢測,之後教學樓會持續通風,除了暖通空調的新風系統,大型工業風機也會被引入並連續運行,力求給學生一個健康安全的校園環境。
在家具質量方面,北京德閎首先是嚴格把控供應商的質量體系,新教室桌椅均由德國家具品牌提供,符合歐盟質量標準,97%的材料可回收再生產;
家具板材使用的材料,北京德閎使用的是高於E0級的「無醛添加板」MDI 板,確保有害物質零揮發;
▲北京德閎的餐廳
甚至室內一些不容易被注意到的軟墊,北京德閎都想到採用不可燃材料;
此外,家具的設計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標準,符合孩子生長發育的特點,比如座椅可以按照學生的身高調節高度,背部的貼合坐姿可以幫助孩子更有利於集中注意力;
連書架都是定製的,書架之間由磁鐵連結,減少膠水帶來的汙染,背後打孔幫助孩子無論在哪個角度都能找到他們想要找的書。
細節做到這個份上,真是筆者探校那麼久頭一次看到的。
除了對校舍建設的重視之外,筆者在參觀北京德閎時發現,其教室是筆者走訪北京幾十所學校下來最寬敞的,沒有之一,學校把最大最亮通風最好的房間都給了學生,讓孩子們有充分的空間活動。
▲北京德閎的教室
如果以上還是家長看得見的地方,那麼在看不見的地方用心,更顯示出學校的自我高標準。
比如,北京德閎市場負責人告訴筆者,新學校的開學典禮將不同於其他學校的盛大,會採用簡單的形式,校長和老師們在學校門口迎接孩子。
大型的典禮滿足成人的需求更多,孩子們並不需要,反而會讓他們產生壓力,我們的設想是,等孩子們對學校、老師、同學熟悉了,我們會有一個小小的儀式,慶祝孩子們度過了小學階段的第一周,這樣更容易讓他們感到安全和歸屬。」這些細節還有很多。讓筆者覺得北京德閎 「以學生為先」的理念不是停留在口頭說說,而是真的滲透到校園各處。
周校長說,這點也是德閎吸引她前來做校長的原因之一。「學校是真的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內外一致性特別好。」正是這些點滴的教育細節,讓筆者對於北京德閎的成功又多了一份信心。
想更多了解北京德閎信息及活動
👇可以長按下方二維碼👇
報名參與北京德閎的近期活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