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去一個陌生的遠方,住一家有當地文化特色的酒店,才符合自己「住哪裡」的最終需求。看多了江浙滬一味的muji風酒店,遠在西安的這家老廠房改造的磚砌酒店才更有味道。如果去西安你還不知道住那裡,左右客或許就可以成為你的參考。
▲西安左右客酒店
左右客是這樣一家酒店:1980年代的老廠房改建,由42萬塊灰磚和紅磚砌成,老家具、舊物件的搭配讓它透露著一股濃烈的「新鄉土、舊工業」的氣息,雖然酒店身處高新區,但陳忠實、許巍、梁文道等大腕都不辭千裡迢迢來探尋它的存在。
西安左右客酒店度假套餐
【住】
書香房2晚
【含】
雙人次日精美早餐
【送】
西安鐘鼓樓門票一張
西安回民街清真寺門票一張(持身份自行購買,拿票根酒店前臺報銷)
【享】
免費WIFI服務
室內免費迷你吧(酒精飲料除外)
西安鹹陽機場至酒店往返接送機服務各一次
【價格】
¥1769/ 2晚 起
【有效】
2016年4月1日至12月28日
它沒有民宿般優雅的選址
42萬塊磚構築的建築在整個高新區獨樹一幟
1980年代的老廠房改建,42萬塊舊磚砌築,佔地5畝。雖然左右客既不在鼓樓一圈,也不在書院門一帶,身處高新區的它,就憑著這一身醒目的紅牆,便驚豔了一整條馬路。42萬塊磚壘起的建築隱約間還體現了古都西安的歷史文化底蘊。
它沒有民宿般講究的漆牆
裸露的灰/紅色磚牆讓整個大院瞬間隔離喧囂
走進左右客的大院,你會發現這裡沒有城市空間常見的水泥地和工業瓷磚。整個院子從前院到後院都是用磚砌成的,進門的左手邊是灰色磚建築的餐廳(灰色的磚是從鄉下村落、舊貨場回收的那種老房子拆下的舊磚);右邊的紅色建築是客房(所有紅磚都在富平陶藝村磚窯燒制)。
如果你觀察細緻,或許還能在牆上發現另有文章。牆面上磚與磚之間的距離並不是常見的一條窄縫,而是用膩子、水泥、沙石混合之後砌成很寬的縫子,有一塊磚的寬度。據酒店的員工說,山西的工匠為了按照設計師的圖紙做出這樣的效果,不知道在院子裡壘砌、推到、再壘砌再推到,反反覆覆了多少次。
它沒有民宿一貫的MUJI風
西北味的老家具裝飾讓這裡充滿西安的生活氣
走進這家「磚」情的酒店,你會發現這裡沒有這幾年主流的MUJI風,老磚、老瓦、老木料、老石頭、老家具、老土布的取材,讓它染上了一股濃鬱的「新鄉土、舊工業」的懷舊氣息。
前臺服務員一身花碎布的關中傳統服飾,讓你在漸漸沒有區分度的城市中,再度尋得一絲西安的傳統蹤跡。
200多件復古的老家居,沒有MUJI的簡約幹練,但是每一塊斑駁、每一寸肌理、每一個脫了漆的細節,都帶著幾句年輪的低語。
裝盤的食器與美食的搭配也是頗有講究,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杯盞、器皿、碗盤,幾乎每道菜都有特定的器皿。這樣的飲食即使沒有米其林的名號,也足夠用精緻俘獲享用者的心思。
它沒有民宿那樣非說不可的故事
卻有一群大腕都來這裡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左右客在西安大概就是一個左右逢緣的存在,不信的話走到那面強大的瓦片牆上看一看就知道了。作家陳忠實說它「左右逢緣」,許巍說它「自在」,德國著名建築師沃爾夫岡·邁森海姆教授說「這個空間很美,它會給很多人帶來幸福」……能得到那麼多大腕的認可,想必它在細節之處必定有著無數動人住處。
它沒有民宿那樣似曾相識的情懷
它有一個足夠慢和靜的空間讓你品味西安的古
左右客提倡的是一種「深睡眠,茶生活」的樸素生活方式。茶餐廳就像濃縮了一個西安的存在,書院門、柏樹林等地名貫穿餐廳的每個包間。這一方充滿淳厚民俗風情的空間,有你想吃的西安美食,你可以私享茶藝表演和私房菜餚點單服務。
或者下午茶的時間,這裡只要一杯香茗的意境,就足以讓你遙想這個經歷了十三朝的古都,它埋藏了多少榮耀和遺憾。
它不能像民宿主那樣能坐下來陪你聊聊天
但客房禮遇卻讓你毫無防備愛上它環保的減法
54間客房內均不提供一次性的洗漱用品,寫字檯以及文具的配置也被省略了。作為一間倡導環保的精品酒店,左右客在客房設施方面做的這些減法,其實都用另一種貼切的客房服務彌補了。
例如免費的歡迎水果,為你的到來準備。例如免費的迷你吧(酒精飲料除外),為習慣了飲料的你準備。
例如免費的面膜和小點、進口牛奶,為跟你說一聲晚安準備。
例如高品的浴袍,為會員量身定製準備。
▲ 圖:zblshine
例如鐘鼓樓、回民街清真寺的免費門票(限各一張),為想出去走走的你準備。例如免費的機場往返接送,為你的一場完美旅行準備。
珂裡灣也有許多這樣的老房子,武漢博客景觀設計有限公司對珂裡灣的老房子進行了設計,讓我們一起來展望一下吧
原供銷社改建成食堂:
設計圖:
暢想以後在這裡吃飯該是多美好的一件事啊。。。
還有更多的民宿設計,我們將陸續發布,也請大家支持家鄉發展,回珂裡灣對自家的房子進行改造,打造出匠心獨具最受歡迎的民宿!
薦稿或合作請加編輯
微信公眾號:mlljklw 微信服務:1011407602
夢裡老家珂裡灣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這裡聽不到喧鬧的汽笛噪響,
看不到聳雲的高樓大廈,
嗅不到渾濁的異體氣味。
一個個駁岸、一條條水巷、
一座座拱橋、一級級石階、
一艘艘小船,一個個傳說,
構成了水鄉古鎮獨有的蒼老和神秘。穿插其間的溪澤流淌成她的血液。散落於血液之中的橋梁,堅毅的體魄竟也帶了些秀氣的模樣。船輕搖槳櫓,在河面上泛起碧玉一般的水花,嘎吱聲消失在歲月的漣漪中……
木船緩緩穿過拱橋,留下木頭厚實的味道,與空氣裡的茶香混在一起,滲透每一寸肌膚。拱橋之畔,長燈黑夜點亮,信步走過白牆青磚槳櫓把寂靜搖歡。新綠裡伴起綿長蟬鳴;百裡湖面,漣漪中奏出起伏蛙聲。傍晚十分,於從草之畔零星走走,看暮色裡搖晃的船身,水面倒映的燈火,青石板橋增添了古色,白牆青瓦仿佛把時間拉回至古代,談笑風生的雅相。倘若人有前生,那我大概便是生在珂裡的吧,否則怎會有這樣至誠的好感。前世的相守,靠著那股執念,便從前世,守到了今生。一臺相機,記錄著珂裡細軟濃厚的影像;在風中舞出珂裡的溫柔景致。
清晨,鈴鐺聲喚醒一天的清爽。石凳上的茶還冒著熱氣伴著搖櫓的水聲,傳進耳朵。而這三橋,也在熹微的晨光裡,寧靜而又清新。搖櫓聲聲,水波如碧。橋畔的香樟樹鮮而綠,像是水洗一般。投下溼潤的影。
魚行橋畔漫步,仿佛靈魂也被浸透清新。也不知有多少時間過去,不經意中偶抬起頭來,看到穿心弄如同一條歲月織就的絲帶鋪在面前。在珂裡的懷抱裡漫步了這麼久,呼吸著她溼潤的空氣,欣賞著她的風景,以為已經不再會有那麼多感觸。從內心至為柔軟的角落流出清澈的泉水,週遊全身。
殘陽下的古色沉積成歷史的模樣,踩著星星點點的潮綠青苔,無風起波瀾。就那麼一瞥,那麼一個雙目對視的瞬間,整個心都要酥了。
這是古鎮珂裡。這是夢裡老家。
這是一個用安靜的心去感受的地方。
夢裡老家珂裡灣
內容部分來源於網絡,轉載需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