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悠閒地浮於水面
吃過晚飯,沿著保山市昌寧縣中心的街道散步幾分鐘,就來到了茶韻公園。當地群眾在湖邊歡歌載舞、幾隻黑天鵝悠閒地浮於水面、盛夏的炎熱被清新的空氣一掃而空、一幅江南田園水鄉的畫卷映入眼帘,令人心曠神怡。
茶韻公園的美麗,只是昌寧縣不留餘力打造「最宜人居山水田園城市」的一個縮影。茶韻公園位於昌寧城區的中心腹地,是一個集城市中心綜合功能、生態溼地為一體的開放性公園,包括桂花園、荷花池、鷺島、兒童沙灘區、七彩花海、生態有機環島等15個功能區。公園建成以來,無論春夏秋冬,都是昌寧群眾休閒、觀光、娛樂的首選場所。
黑天鵝悠閒地浮於水面
65歲的趙林宏老人正在湖邊的廣場上跳舞,她告訴記者:「本來這裡只是一個河道,來的人沒這麼多,現在這裡那麼漂亮,我們每天都像是在畫中跳舞,真是為我們昌寧人造福了啊。」
「在一個縣城的中心地帶能擁有一個國家級4A級的景區,這在國內都不多見。」該縣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告訴我們:「本著美麗縣城建設的目標,通過多年的不懈,我們終於將『田在城中,城在田中』的山水田園城市景觀呈現到了世人的面前。」
黑天鵝悠閒地浮於水面
據了解,該縣在茶韻公園的建設內容上,採用「步移景異、園中現園」的策略實施「1+10」改造建設。一個主題,即「千年茶鄉和茶文化」;十個園中園,即以茶博館為中心的雲華園、以彩葉植物為主的境秋園、以茶及觀賞草為主的瑞草園、以水景和水生植物為主的觀瀾園、以常綠開花植物為主的境春園、以主題商業功能為主的集芳園、以本土果樹為主的百果園、以荷花等主題植物為主的風荷園、以聞香植物為主的百香園、以四季花開植物為主的百花園等。
田園水鄉入城來
近年來,昌寧縣緊緊圍繞建設「最宜人居山水田園城市」發展定位,堅持「城鄉一體、田城相融」,注重城市與鄉村高度融合、傳統與現代有機結合、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城市空間體系,堅持把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的「城市雙修」理念貫穿建設全過程,以「園林城市、生態城市」為標準推動城市建設,「環山脈水、田城相擁」的山水田園城市雛形初具、魅力初顯,先後榮獲「全國綠化先進縣」「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全國基層中醫藥先進單位」「雲南省文明縣城」「雲南省衛生縣城」等稱號,2017年成功創建成為「國家園林縣城」。2018年末,縣城建成區面積9.8平方公裡,縣城人口8.5萬人,縣城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1.72平方米,縣城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2.15%,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達到100%,為「美麗縣城」建設打好了「乾淨」保障、「宜居」支撐、「特色」基礎。
田園水鄉入城來
自《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美麗縣城」建設的指導意見》印發後,該縣積極搶抓機遇,按照「乾淨、宜居、特色」3個要素逐一梳理,明確了「美麗縣城」建設的思路、目標和任務,全力打造美麗面山、美麗水體、美麗田園、美麗街區、美麗公路、美麗家園,實現從「千城一面」到「特色發展」的轉變。
田園水鄉入城來
雲南網記者 馬喆 李建國 楊豔鵬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