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館、博物館、規劃展示館同時開館
湘潭「航船」正式起航
新湖南客戶端12月25日訊(記者 曹輝)今天上午,湘潭黨史館、湘潭市博物館和湘潭市規劃展示館(以下簡稱「三館」)同時開館,吸引了1000餘名湘潭市民前來參觀。
合建的「三館」,位於湘潭市行政中心區北面,南鄰湖湘東路,北與湖湘公園、夢澤湖為伴。「三館」建設總用地面積54.6畝,建設規模約42000平方米,是2015年湘潭市重點建設文化項目。
「三館」的建設,按標誌性建築、體現湘潭歷史文化特色進行設計,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建築設計大師程泰寧主持。「三館」建築的設計理念,立足於湘潭的地理環境和人文歷史,以「山連大嶽」為主題,寓意湘潭「格物致知」、「經天緯地」的厚重文化和特色。遠遠望去,「三館」整體造型恰似一艘起航的航船,紅色基座寓意著紅色文化底蘊,白色主體寓意厚重的湖湘文化內涵,外露的架構寓意湘潭人民敢於擔當的精神。
除了建築的創意和創新外,「三館」的展陳內容也各具特色和亮點。黨史館的定位以歷史為線,是集展覽、徵集收藏、研究、宣傳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展覽館,展陳面積約1500平方米。博物館定位為城市綜合型博物館,基本功能包括陳列展示、文物收藏和研究、文物鑑定交流等功能,博物館展陳面積約8600平方米。規劃展示館展示的是湘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其主題是偉人故裡、金色湘潭,是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城市建設歷史、城鄉經濟、文化成果和光明前景的「城市會客廳」和「城市金名片」,展陳面積約9400平方米,共分3層15個展廳全方位進行展示。
「『三館』合一不僅開創了國內展館建設的先河,而且是國內一流、富有特色的標誌性建築,建築環境和展示條件均達到了國內一流水平。」出席開館儀式的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張志初說。
》新聞加一點
湘潭「三館」今天開館!大劇透了,這裡有參觀指南!
期待已久的湘潭市規劃展示館、博物館和黨史館(以下簡稱「三館」)終於要揭開神秘的面紗啦! 今天(12月25日)上午,「三館」舉行開館儀式,正式對外開放,與大家見面。
溫馨提示:免費喲!
「三館」位於嶽塘區湖湘東路,夢澤山莊旁邊
作為湘潭的一份子,內心有沒有一點小激動呢?除了蘊含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特色的外觀設計,館內更是亮點紛呈。這裡是湘潭人了解家鄉的歷史、文化,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平臺,也是世界了解湘潭的窗口。
「三館」是2015年湘潭市重點建設文化項目。據介紹,「三館」合建開創了我國展館建設的先河,其建築環境和展示條件均達到國內一流水平。
12月24日,記者到館內一睹「芳容」,發現「三館」名副其實,兼修「外在美」與「內在美」。館內展陳方式新穎多樣,內容豐富、全面,觀眾體驗感非常棒,一改以往博物館等較呆板、枯燥的參觀感。
說了這麼多,裡面到底有多好玩呢?下面就帶大家一起參觀「三館」。
湘潭市博物館
博物館大門在夢澤山莊的對面,展陳面積約為8600平方米,現有「湘潭故事」、「湘潭人物」、「湘潭風物」和「館藏賞珍」四個主題展區。
周一閉館,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場)開放,市民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在服務中心領票後即可入場參觀。團隊參觀則需提前預約。
博物館一樓平面分布圖
一樓設有「湘潭故事」、臨展廳、影視廳、多功能廳和紀念品商店。
展廳「湘潭故事」主要講述了湘潭從遠古到清中期的歷史發展,包括遠古與傳說、初奠基業、經略湘南、洛口立縣、縣治遷徙、「小南京」、「金湘潭」、湘學崛起8個部分,廳內陳列了很多湘潭出土的文物。
來這裡你可以看到、學到些什麼呢?下面給大家劇透一點點。
1、豬形銅尊。為現存商代青銅器中唯一以野豬形象作為整體造型的器物,是一種酒器,原物為1981年湘潭縣九華鄉船形山出土。
館內3D全息投影展示的豬形銅尊
3D全息影像從四個方向都可以看到立體的文物圖像
2、湘鄉的親們,你們知道牛形山曾發現大型墓葬嗎?
1975年,在湘鄉牛形山發掘1號墓
3、在湘潭易俗河出土的戰國時期的蟻鼻錢,俗稱鬼臉錢。
蟻鼻錢形似鬼臉,工作人員特地將其擺放成鬼臉。
4、石潭人,你知道石潭有條護城河嗎?也許你家門前的水塘就是曾經的護城河喲!
石潭古城護城河
5、看累了?來玩玩遊戲吧!博物館內設置了許多互動遊戲,好玩又漲姿勢!
市文物局副局長盛兆華演示陶器復原遊戲
這個陶器復原遊戲觸屏操作,分為簡單、中等、複雜三級。通過觀察,將破碎的陶器拼成原型,實際體驗文物工作者復原出土文物的過程。你能玩到哪一級呢?趕緊去市博物館試試吧。
博物館內設置的遊戲:對鏡梳妝
對鏡梳妝遊戲,在屏幕選擇衽(衣襟)、祛(袖口)、深衣、腰帶等的顏色、圖案,即可為房中的女子穿上你設置的服裝。
工作人員演示魔幻書
魔幻書。翻動屏幕下方的書本,書頁上的器物就會在屏幕上立體呈現,非常具有現實感。魔幻書既能學到知識,又具有趣味性。
窯址復原中同樣設置了一個小遊戲,在這裡可以選擇定製不同樣式的陶器,經過多個步驟,最後燒制完成。這塊神奇的屏幕不僅僅顯示影像,它的方格還會凸起,形成成品的模樣。實地體驗更棒哦!
Cave劇場
Cave劇場展示的是明代的湘潭城,站在裡面,如同身臨其境,可以切實感受明代的湘潭城商業、地理、人文等。
穿越到明代,so easy!
6、除了玩遊戲,在這裡,還可以找到你的祖先哦!來看看你的先輩是從哪裡遷過來的吧!
還沒看夠?下面再奉上幾張館內圖片。
穿越到古時街道上逛逛吧!
逼真的模型展示了漢代人生活起居習慣
館內陳設的湘潭出土的各類文物(複製品)
富有特色的天花板設計
二樓設有湘潭人物、湘潭風物和報告廳。
博物館二樓平面分布圖
湘潭人物廳名為「名人世家」,包括曾氏家風、羅氏家族、周氏門第、陳氏世家、湘潭三楊、王氏書香、劉氏雙雄、黎氏八駿。帶孩子來這裡學習湘潭的名人世家們吧!
湘潭風物陳列廳名為「鄉土情懷」,成列分為紅塵鼓舞、山水流音、食步天下、藝奪天工四部分。
火龍燈
油紙傘
湘蓮
三樓設有「館藏賞珍」和書畫篆刻藝術館。
三樓平面分布圖
鎮館之寶
「館藏賞珍」是博物館的精華部分,這裡展示的8件精品,可以說是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這個館採用迴廊式結構,每件展品均有一個獨立空間,展現了湘潭地區歷史先人們的審美追求、價值取向。
★商末獸面雲雷紋青銅戈
戈是我國獨一無二的兵器,按用途可以分為實戰戈和禮兵戈,這件青銅戈是禮兵戈,援呈三角形狀,戈身兩面均鑄有獸面狀紋、菱形紋、雲雷紋之類。獸面紋 是它的主要紋飾,也叫饕餮紋,是青銅器常見的花紋之一,盛行於商代至西周早期,一般以動物的面目形象出現。菱形紋和雲雷紋也滿飾全身,起到了襯託主紋的作 用。這件青銅戈造型簡潔,紋飾精緻,雖顯鋒利具有殺氣,也表現出較為溫和的裝飾氣息,增加了兵器的霸氣感和美觀性,為國家一級文物。
★玉雕黃瓜
玉雕黃瓜長16釐米,是民國後期作品,質地為青白玉,採用圓雕技法製成。黃瓜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藤蔓植物,成熟後的黃瓜皮為黃色,故而在玉件裡被寓為飛黃騰達。
★元末纏枝牡丹紋青花瓷罐
直口、短頸、鼓腹、淺圈足,罐內外施白釉,外壁以青花為飾,花紋繁密,由上至下分為六層,分別是:纏枝花葉、纏枝蓮花、纏枝牡丹、卷草紋、仰蓮瓣紋。卷草紋在肩部和近底部有兩層分布。主要紋飾是纏枝牡丹紋。纏枝蓮與近底部的仰蓮,夾著中部主紋纏枝牡丹,寓意蓮生富貴。
★清木雕人物山水圍屏
屏風長116釐米、寬27.8釐米,由九扇小屏半圍式組合而成,正中稍高,兩邊略低,頂端楣板浮雕暗八仙,暗八仙是指八仙手中所持的寶物,它與「八仙」紋同樣寓意祝頌長壽之意。上、下屏心高浮雕山水人物、亭臺樓閣、樹木草叢、飛禽走獸等圖案,為湘潭地區現存雕屏之精品。
★民國釉下五彩玉壺春瓷瓶
民國初年作品。玉壺春瓶又叫玉壺春壺,撇口、細頸、垂腹、圈足,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裡的淨水瓶演變而來。其特點是頸部較細,頸部向下逐漸加寬過渡 為杏圓狀下垂腹,曲線變化圓緩;圈足相對較大,是中國古代瓷器的一種典型器。玉壺春瓶原是一種酒器,明清後更多用於插花和陳設用器。底書青花「湖南瓷業公司」款,證明為醴陵窯產品。
★清黃楊木雕八仙如意紋龍頭杖
自漢朝以來,歷代統治者都標榜「以孝治天下」尊敬老者,而龍頭杖則為歷代帝王賜予少數開國元勳或大臣的贈禮。此杖長160釐米,以珍貴的黃楊木製 作,分為杖首、杖身兩部分。杖首飾以龍頭,故名龍頭杖。杖身浮雕八仙、梅花鹿、仙鶴與如意紋,寓意神佑平安、健康長壽、吉祥如意。
★戰國青瓷瓿
瓿,一種小甕,盛酒器和盛水器,也用與盛醬。此瓿短直口,折肩深腹,肩部有兩道弦紋裝飾,通體施淡黃色薄釉,為原始青瓷。從造型及胎質特點工藝分析,當屬浙江製作,產於浙江的原始青瓷在湘潭的出土,也反映了當時越楚相融,共同生息這一歷史情況。
湘潭市黨史館
黨史館位於三樓,在博物館「館藏賞珍」廳的對面,展陳面積為1500平方米。館內分為序廳、覺醒、革命、建設、改革、築夢、湘潭群英譜,通過圖片文字以及場景搭配,並以銅雕、浮雕、壁雕、繪畫等視覺展覽方式進行展示,生動再現了當時的情形。
黨史館參觀導覽圖
第一部分——覺醒。展示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毛澤東為代表的進步青年走出湘潭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接觸和接受馬克思主義,並向家鄉傳播,為中共湘潭地方組織的誕生提供了思想基礎和組織條件。
湘潭市黨史館內陳設欣賞
第二部——革命。反映的是1921-1949年這一個時期,隨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黨的各級地方組織在湘潭相繼建立、發展壯大。領導工人、農民開展反帝反封建、反抗國名黨反統治、抗日救亡的革命鬥爭,最終迎來了湘潭的和平解放。
年僅16歲的湘潭縣女屆聯合會宣傳部長、共產黨員李愛蓮被捕
第三部分——建設。布展的內容是1949年至1978年期間,黨領導湘潭人民進行艱辛探索,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一個又一個勝利。
黨史館內陳設欣賞
第四部分——-改革。反映的是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領導湘潭人民及時實現工作重心轉移,開始改革開放的起步,全面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韶山灌區工程示意圖
第五部分--築夢。按照「四個全面」的布局,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帶領人民如何在湘潭全市範圍內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建設,展望中國夢湖南篇的湘潭華章。
黨史館內陳設欣賞
第六部分——湘潭群英譜。以「湘潭群英譜「為主題,分」黨和國家領導人」、「人民軍隊高級將領」、「省部級領導」、「著名英烈」、「傑出人才」、「地市委書記」,共六個單元展示了以毛主席為代表的湘潭黨史人物。
《美麗蓮城,幸福湘潭》3D演示廳
黨史館的劇透就到這裡了,想知道更多就要自己去看看哦!
湘潭市規劃展示館
湘潭市規劃展示館
想知道湘潭未來的樣子嗎?那就來規劃展示館吧!
規劃展示館大門位於湖湘東路,展陳面積為9400平方米,上下三層共15個展廳,通過城市概況介紹、總體規劃、城市專項規劃、互動體驗等,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城市建設歷史、城鄉經濟、文化成果和光明前景。
規劃展示館平面分布圖
一樓為序廳、城市概況廳、歷史文化廳、建設成就廳;二樓主要展示湘潭各個層次的規劃內容,設有總體規劃、城市專項規劃、控制性詳規、濱江風光帶規劃、近期 建設規劃、旅遊文化發展規劃等6個展廳;三樓則通過行業專項規劃、產業園區規劃、縣市區規劃、智慧湘潭等單元,為市民展示湘潭的規劃構想。
來湘潭市規劃展示館可不僅僅是參觀哦!下面給大家講講館內亮點。
1、 總體規劃廳的大型實物沙盤,在這裡可以找到你的家哦!
湘潭總體規劃大沙盤
總體規劃大沙盤大量採用實景物理模型,按照1:850的比例,把湘潭950多平方千米範圍內的街道、建築、景觀,全景展示在沙盤上。在沙盤上還可以找到自己家的位置,甚至住在哪一棟樓都可以找到。在總規大沙盤正前方是主屏幕,播放講述湘潭城市發展宣傳片前,一條通過數字成像技術製作的巨龍,沿著湘江一路向北翻騰,躍上主屏幕,給人帶來震撼的體驗效果。
湘潭總體規劃大沙盤
2、 CAVE(虛擬實境展示系統)影院
總體規劃廳突破傳統模型演示方法,創新運用CAVE影院,模型升降、動感水面使總規大沙盤異彩紛呈,成為規劃展示館的核心與精華,給市民提供全視野的圖景展示。
3、 乘坐水上飛機虛擬駕駛
通過投影畫面漫遊在湘潭水府廟等旅遊景點上空,暢享「人間瑤池」的醉美風光。
4、 通過高科技的AR增強現實技術,與毛主席「親切握手」,感受偉人故裡的深切情懷。
與主席「握手」?哈哈,想想都心動了吧?
5、 動車虛擬體驗室
你將感受到的是仿佛乘坐高鐵,以風馳電掣的速度,欣賞到楊梅洲、萬樓、昭山等湘江兩岸的秀美風景。
6、4D動感影院
「夢回故裡、兩型新貌、美麗蓮城」主題短片,帶領人們在未來的城市中穿梭飛行。超寬的視角帶來全方位的立體視野,結合4D特技座椅,模擬各種特技以及效果,調動觀眾的所有感知系統,使觀眾真正走進未來城市中,暢想湘潭的遠景城市風貌。
(據湘潭在線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