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8日(張友亮)「這些孩子們太不容易了,10度以下低溫下,黑夜中,冒著瓢潑大雨搶修堤壩,一幹就是10多個小時……」既是過去勞動的真實反映,又是前晚拍攝的情景再現。11月8日,立冬,石門縣東山峰農場,知青題材電影《火熱的青春》殺青封鏡儀式上,66歲的胡央珍奶奶,淚灑主席臺,對知青們和演員們的表現感動不已。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傳達毛澤東的指示,當年城市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全部前往農村勞動。直至1978年10月,全國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達1600多萬人。1972年3至7月間,1209名在校初中高中畢業生,走進遠離石門縣城約130公裡,主峰海拔1516米,蒼涼荒蕪的東山峰農場,其中常德地區籍933名,長沙籍262人,湘潭籍14人。據知青代表郭誠介紹,1972年3月12日,他作為首批500名知青之一來到東山峰,直到1981年6月下放知青們陸續返城完畢,最美好的青春年華裡留下了太多的「青蔥回憶」。1976年10月19號,在招工回城的前一天,年僅22歲的公路班知青沈是為排除公路啞炮,壯烈犧牲……先後有9名知青,犧牲在了東山峰上。
為記載這段難忘的歲月,根據符樂農文學報告《東山峰情緣》改編的電影《火熱的青春》,講述了1200多名十多歲的青年學生在東山峰上,克服重重困難,相幫相扶,戰天鬥地,將昔日的「荒山野嶺」,改造為今天全國知名的「萬畝有機茶葉出口基地」和美麗鄉村的故事。情節曲折動人,奮鬥精神感人,知青一代、二代、三代……對「第二故鄉」發展的關心關懷多多,支持多多,貢獻多多,「東山峰情懷」迷人。多年來,知青們以常德市東山峰知青文化協會為平臺,出版了《艱辛的歲月》紀實圖文集等圖書,舉辦了多屆東山峰知青文化旅遊節,籌建了《東山峰知青紀念牆》和知青廣場……「東山峰知青文化」品牌享譽全國。
電影由東輝博瑞影視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常德德成博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陝西齊步走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拍攝。2019年10月24日,電影開機儀式在常德市城區白馬湖文化公園舉行,知青代表300餘人紛紛從各地趕來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火熱的青春》導演範宇、國家一級演員趙曉明(飾演老支書),男一號(沈建東)飾演者宋禹,女一號(江木蘭)飾演者馬亞楠,知青代表、常德市東山峰知青文化協會會長、湖南省農墾局原黨組書記郭誠,常德市紀委原副書記黃繼長,常德詩牆管理處原黨總支書記、《東山峰情緣》作者符樂農,中共石門縣委常委、宣傳部長何彥兵,東山峰管理區黨委書記晏學文,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劉仁海,部分演職人員和知青代表參加了殺青封鏡儀式。
電影拍攝得到了中共石門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委書記譚本仲在拍攝前與創作團隊多次溝通交流,拍攝期間專程到東山峰現場看望了全體演職人員。
常德德成博瑞文化傳播曾成功拍攝過反映常德大會戰的「抗日史詩大片」電影《喋血孤城》,其董事長胡央珍希望,要把《火熱的青春》電影拍成既能真實紀錄「知青」難忘歲月,又傳播患難與共、守望相助的人性美好與大愛情懷,能感染觀眾、激勵觀眾的精品力作,「爭取春節前在中央電視臺6套電影頻道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