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這些年,背後一個強大的團體在默默的付出,這就是農民工,他們其中有珠三角的日夜倒班的女工,工地上創造深圳速度的建築工。如果細細的分析,你會發現這些農民工幾乎都是來自河南、安徽、四川、湖南等地,基本都是中部地區的省份,而那些比中部相對更貧窮的西部省份卻很少有人出來打工。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很多,地域、人口、風俗等多方面。
一、地域因素
古代就有「父母在不遠遊」,因為交通不便,若是家裡發生什麼變故都無法及時趕回去,在現在雖然交通便利了很多,天上的飛機,地上的高鐵都拉近距離,但是西部地區的交通還是無法和中部相比。打工的主要城市方向就是北上廣,從河南、安徽四川等地到北上廣,火車高鐵基本上一天就到了;西部的西藏、新疆這些偏遠省份出行就沒有那麼便利了,比如想要從新疆到廣州打工,那麼從新疆到廣州,光坐火車就要幾天幾夜,算下來100多個小時,路途遠,花費時間長不說,就是這筆車票錢都是不小的數,飛機快但是他們是出去打工掙錢的,飛機票的價格不是他們能承受的。
二、人口資源因素
西藏、新疆等西部地區都是地廣人稀,不存在人口壓力,而且他們的自然資源也比較富足,不會有激烈的資源爭奪。
安徽河南就不同了,這些中部省份是傳統的農業省份,在人口爆炸式的增長後,原有的各種資源已經無法滿足這些人口了。在農村,土地裡刨出的糧食也就是夠吃,忙乎一整年手裡卻剩不了幾個錢,但是用錢的地方卻多得很,尤其是那些青年人,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沒錢一切都是白搭。不管什麼原因,為了賺錢,這些農村富足的勞動力就加入了打工潮,而河南、安徽等地的工業也不發達,無法滿足這些人的就業問題,他們就只能奔著北上廣那些需要人手的地方去了。
三、政策扶持因素
廣東沿海有改革開放帶來的政策便利,作為改革開放的橋頭堡,自然是享受政策的扶持,快速的發展;西部地區一直是貧困的大省,國家對他們一直有政策扶持,不管是稅收還是補貼,都能讓當地的百姓生活的不艱難。
四、思想觀念不同
西藏、新疆等西部地區的多是少數民族,他們的生活節奏慢,只要日子過得不差,就不會特意再去努力的獲取更多,安逸舒適的生活就很好了。北上廣的打工生活是那種非常快速,高壓的,他們也很難適應了,中東部城市能見到的西藏、新疆的少數民族,沒有幾個去工廠打工,都是自己做小生意。
河南、安徽、四川等中部省份,基本都是漢族為主,漢族的特性就是吃苦耐勞,總有一種緊迫感,會讓他們不停地勞作,獲取更多的物資,只要努力就能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們不怕出力氣,所以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那些農民工在環境不好的條件下,依然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