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廬山瀑布》,白居易說直追李白,蘇軾評為惡詩,您怎麼看?

2020-12-11 小V經典詩詞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瀑布並不只一處,而是瀑布群,其中著名的有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玉泉簾瀑布、秀峰瀑布等。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寫的便是秀峰瀑布,也有人說寫的是開先瀑布,這裡有一點爭議。從香爐峰的位置來看,我認為是秀峰瀑布。唐詩中寫廬山瀑布著名的,除了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還有徐凝的《廬山瀑布》,今天小編要說的主要是徐凝的《廬山瀑布》。

廬山瀑布 徐凝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廬山開先瀑布

徐凝這首詩的第一個推崇者是白居易,白居易認為徐凝這首詩,不可超越,比肩李白。有人認可白居易的看法,說李白的詩和徐凝的詩,都是不朽之作,「李白雄豪妙絕詩,同與徐凝傳不朽」。宋朝的大文學家蘇軾卻不這麼認為,他寫了一首絕句表達自己的看法,題目是《世傳徐凝瀑布詩云,「一條界破青山色」,至為塵陋。又偽作樂天詩稱美此句,有「賽不得」之語。樂天雖涉淺易,然豈至是哉?戲做一絕》。

廬山三疊泉瀑布

蘇軾這首詩的題目是說,徐凝這首詩寫得凡俗淺陋,有人偽造白居易的話稱讚徐凝的詩,白居易的風格雖然很淺俗,但也不至於推崇徐凝更淺俗的詩。蘇軾對元稹白居易的評價是「元輕白俗」,說元稹的詩輕佻,白居易的詩淺俗,所以這裡有「樂天雖涉淺易」的評價。蘇軾對徐凝的這首詩,更不客氣,他的七絕寫道:

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

廬山秀峰瀑布

蘇軾大筆一揮,把徐凝的詩判定為「惡詩」,這與白居易的看法完全相反。徐凝的詩能不能和李白的詩一樣不朽,我不知道您怎麼看,我認為遠遠不能。李白的第一句,就很迷人,「生紫煙」三個字,氤氳絢麗,把雲霧寫成紫色的,這奇妙的渲染力,除了李白沒有第二個人做得到。徐凝的第一句,極力渲染瀑布的氣勢,但是「虛空」就看出來他沒有想像力了。用比喻的時候,李白是「銀河落九天」,徐凝是「白練飛」,氣勢豈可同日而語。

廬山石門澗瀑布

李白寫瀑布的氣勢,水還是水,只是寫它從極高處飛流而下,自然讓人驚心動魄。徐凝寫瀑布的氣勢,用「雷奔」兩個字來形容,只見其響,不見其快。到了第三句「白練飛」,又化作了輕飄飄,氣勢反而沒了。第四句「一條界破青山色」,徹底由動入靜了。我覺得李白的詩和徐凝的詩,正好相反,李白是由美寫起,然後氣勢一句一句加強,到最後一句出天入地,嘆為觀止。徐凝由氣勢開始寫起,一句比一句減弱,到最後一句,完全靜止了。

廬山玉簾泉瀑布

我認為如果打個比喻的話,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可以比喻為鳳頭龍尾,以氤氳美麗開始,以出天入地結束,令人嘆為觀止。徐凝的《廬山瀑布》可以比喻為虎頭蛇尾,開始時挺嚇人,越寫越弱,最後歸於平凡了。這就是徐凝和李白的藝術能力相差太遠的體現,李白的布局比較巧妙,從引人入勝開始,以驚心動魄結束。徐凝則缺乏這種匠心,上來劈頭蓋臉就寫氣勢,結果才力不濟,只好草草收場。

廬山烏龍潭瀑布

白居易和蘇軾的評價都不太客觀,白居易的評價過於拔高了,蘇軾又過於貶低了。徐凝的詩,如果單拿出來粗讀,也還好,不至於太不堪。但是如果放到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後面比較著讀,就相形見絀了。萬能的朋友們,不知您怎麼看白居易和蘇軾的評價,不知您怎麼看李白和徐凝的瀑布詩?

相關焦點

  • 李白徐凝兩首廬山瀑布詩 被蘇軾一褒一貶 您喜歡哪一首?
    前言上一篇文章《一場高考移民的鬥詩活動,為什麼白居易薦徐凝屈張祜》說了徐凝因一首《廬山瀑布》詩勝過了張祜。但是這首詩在蘇軾的眼裡,被拿來和李白是對比,竟然被批評成了一首「惡」詩。在杭州宴席上的詩人們自然都知道李白這首《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既然大家對於徐凝的《廬山瀑布》如此嘆服,可見當時的人並不認為徐凝的詩是」惡詩「。蘇軾又是什麼時候、為什麼把這兩首詩放在一起評價呢?
  • 同寫廬山瀑布,蘇軾為什麼褒揚李白貶低徐凝呢?
    前言上一篇文章《一場高考移民的鬥詩活動,為什麼白居易薦徐凝屈張祜》說了徐凝因一首《廬山瀑布》詩勝過了張祜。但是這首詩在蘇軾的眼裡,被拿來和李白是對比,竟然被批評成了一首「惡」詩。另有範攄《雲谿友議》記載白居易選了徐凝為解元,並且點評徐凝《廬山瀑布》詩勝過張祜。徐凝的《廬山瀑布》全詩是: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不過,在蘇軾的眼裡,這首詩和李白相比,就是一首低劣的作品了。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在徐凝出生時,大詩人李白(701年—762年) 已經去世2、30年了。
  •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白居易認為不及小詩人,迷弟蘇軾寫詩痛罵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白居易認為不及小詩人,迷弟蘇軾寫詩痛罵李白意味著什麼?李白這個名字就意味著盛唐的半邊天。曾經有人說過李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更有人說李白是酒中仙,是謫仙人。更有「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這首詩是描寫楊貴妃的,她把楊貴妃的雍容之美描寫的淋漓盡致。也難怪楊貴妃對李白那麼有好感了,畢竟對於一個如此會誇自己的人,沒有哪個女人能夠對他生氣。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李白和徐凝的《望廬山瀑布》,看蘇東坡如何評價
    而其中的香爐峰瀑布又是別具一格,特別是經過大詩人李白的題詠,其名聲更是大振,幾乎無人不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首就是李白寫的《望廬山瀑布》詩歌。沒看到瀑布,讓人先見識了瀑布衝擊形成的混沌氣象。由於瀑布落差太大,三千尺的飛流從香爐峰頂上傾瀉下來,就像是天上的銀河掛在了懸崖上。所以人們只能遙看,這一獨特的風景給人以大自然美的享受。李白這首詩是大格局和大氣魄,既寫出了廬山之美,也表達了自己熱愛自然之美的情懷。
  • 徐凝的《廬山瀑布》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你喜歡哪一首?
    同為唐詩,同為寫廬山瀑布,為何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為千古神作,而徐凝的《廬山瀑布》卻被蘇軾稱為惡詩?如果沒有蘇軾拿著兩首詩一較高下,單獨去看的話,哪一首更好?
  • 蘇軾、李白、白居易、陶淵明都寫了廬山詩,你最愛哪首
    廬山,位於江西九江,以雄、奇、險、秀著稱於世。古往今來,不少詩人為它駐足停留、寫下詩篇,這些膾炙人口的詩與廬山的自然風光一起,構成了其亙古永恆的美。蘇軾、李白、白居易、陶淵明等詩人都曾留下千古聞名的廬山詩,你覺得哪首最好?
  • 不知名詩人寫了首廬山瀑布,媲美李白,蘇軾卻不贊同,並大加譴責
    今天,我們就說說李白的「死忠粉」蘇軾,因為一位詩人也寫了首《廬山瀑布》,為了維護偶像,竟然大加譴責。李白曾經寫了首著名的七絕《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李白寫了2首望廬山瀑布 其中1首默默無名 卻被吳承恩借去改頭換面
    前言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有兩首,其中一首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七言絕句,這首詩幾乎人人都能背誦,另一首篇幅比較長,熟悉的就不多了。李白的兩首《望廬山瀑布》 ,為何只有一首出名呢?蘇軾這首詩的題目好長,《世傳徐凝瀑布詩云:一條界破青山色;至為塵陋;又偽作樂天詩稱美此句;有賽不得之語;樂天雖涉淺易;然豈至是哉;乃戲作一絕》: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徐凝也是唐朝的一位詩人,他深受白居易的賞識,但是偏偏蘇軾看不上。
  • 小詩人寫的一首詩,白居易誇他超過李白,卻被蘇軾罵得一文不值
    在李白的詩歌之中,這首《望廬山瀑布》想必是最為知名的一首,也是我們從小就倒背如流的作品: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千百年後,不光是歷代文人墨客,連普通百姓都會以萬分崇敬地心情來拜讀這首作品,並且被詩人瑰麗出奇的想像力而折服。
  • 關於廬山的詩,你除了《望廬山瀑布》,還知道別的嗎?
    今天就讓我們共同回到唐朝,去看看唐代的詩人們是怎麼花式誇廬山的。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那我們就從春天開始吧: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最後,說說廬山最出名的瀑布:望廬山瀑布作者:李白 (唐)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和蘇軾的《題西林壁》,你更喜歡哪首?
    《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創作的《望廬山瀑布》,是一首經典的七言絕句,寥寥28個字便生動地描繪了廬山的香爐峰以及廬山瀑布的壯美磅礴景象。接下來,又為我們展現了廬山瀑布的場景,李白將瀑布比喻成白練,高高的懸掛在山川之上,這恐怕只有李白能想像出來,飛流直下三千尺,生動的描繪了瀑布凌空飛瀉的壯麗景象,不僅襯託了廬山的高聳和陡峭,可以想像水流是多麼的湍急,最後,詩人更加有想像力的寫出「疑似銀河落九天」,此句乃是點睛之筆,既誇張又自然,似真似幻地強化了瀑布那雄奇壯觀的景象。
  • 李白隱居廬山看到瀑布飛流直下,吟出千古名句,連蘇軾都欽佩不已
    下面作者直接描寫了遙看瀑布的情形,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三字飛流直瀉的瀑布像一條白練掛在懸崖之上。一個「掛」字化動為靜,把瀑布盛景刻畫得惟妙惟肖。這兩句詩,作者採用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煙霧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飛流直瀉,由此營造出一幅絢麗壯美的瀑布之景。
  • 蘇軾罵徐凝的《廬山瀑布》是「爛詩」,他的詩就比李白的高明嗎?
    但遺憾的是,詩人沒有正面寫過一句關於廬山的詩,或許是詩人已經同廬山美景融為一體了吧?陶淵明之後的唐宋時期,寫廬山的詩非常的多,但要說名氣,以及讀起來朗朗上口,莫過於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望廬山瀑布[唐] 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首詩重在寫景,詩人一貫的」天馬行空,不落凡塵,氣勢磅礴「的藝術風格,在這裡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 李白登上廬山 寫下一首新課標必背的古詩 詩中說它是最高的瀑布
    廬山又稱匡山、匡廬,地處江西省北部,東偎婺源鄱陽湖,南靠南昌滕王閣,西鄰京九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聳峙於長江中下遊平原與鄱陽湖畔。廬山多峭壁懸崖,瀑布飛瀉,雲霧繚繞。廬山不僅風景秀麗,而且文化內涵深厚。從司馬遷「南登廬山」,到陶淵明、李白 、 白居易 、蘇軾、王安石 、 黃庭堅 、 陸遊 、 朱熹等詩文名家,他們登臨廬山,留下了4000餘首詩詞歌賦。其中最熟悉的便是李白的佳作,已經編進新課標的必背唐詩《望廬山瀑布》。
  • 佳伊媽媽:講蘇軾寫廬山與李白筆下的廬山有什麼不同?
    大詩人李白最著名的一首描寫廬山的詩,《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去探訪陶淵明生活過的地方,從西面登上香爐峰,向南望見瀑布高掛在面前的山川上。由此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畫出了廬山瀑布的氣勢與自然的造化景色,表達了李白對大好河山的感慨以及熱愛之心。
  • 李白家喻戶曉的一首千古絕句,被人「抄襲」,蘇軾寫詩痛罵抄襲者
    提到詩詞,就不得不提到唐詩,而提到唐詩,那麼一定繞不開「詩仙」李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縱觀李白一生,留下了太多太多膾炙人口的詩篇,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千古名句,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可是你知道嗎?詩仙李白的一首詩曾經被一個小詩人「抄襲」,還一不小心抄成了名篇,名噪一時,而大文豪蘇軾看不過去,於是寫了一首詩來痛罵抄襲者,居然也成為了千古名句。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同樣是寫廬山瀑布之景,李白的這首詩,千年來無人能夠超越
    無不流露了李白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望廬山瀑布》,便是李白筆下一首關於讚美祖國壯麗山河的經典詩篇。顧名思義,李白這首詩寫的就是廬山瀑布之景。對於《望廬山瀑布》這首詩,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它主要便是以高度誇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像,將廬山瀑布的雄偉奇麗形象和氣勢,勾畫得出神入化。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歷來膾炙人口。
  • 同樣寫廬山瀑布,張九齡的第一句比李白還誇張,名氣卻小太多
    說起廬山瀑布,大家第一反應肯定就是李白那首膾炙人口的詩篇,甚至馬上會搖頭晃腦地讀出來。其實,廬山瀑布是江西的名勝,此前此後寫詩感慨的文人並不少。比如中唐詩人徐凝的《廬山瀑布》,就被白居易稱頌,認為比李白的還強,當然這個說法後來被另一個文豪蘇軾嗤之以鼻。
  • 親自去看廬山瀑布,感覺被大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欺騙了!
    很小的時候就會背誦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首詩的大概意思是:在陽光的照射下香爐峰升起紫色的煙霧,遠遠看瀑布,就像長河懸掛在山前。從懸崖上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高,讓人懷疑瀑布是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小時候讀這首詩,就感覺廬山的瀑布一定非常壯觀,很嚮往。長大後衝著李白的這首詩,專程去了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風景區,去看看李白詩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瀑布。瀑布在廬山風景區一個叫「三疊泉景區」裡,瀑布的名字就叫「三疊泉」。
  •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鑑賞
    可是,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於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雲霞。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造了不尋常的背景。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題;「掛前川」,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於山川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