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家劉方:我做了自己最喜歡的事

2020-12-11 第一財經

對82歲的法語翻譯家劉方來說,在翻譯生涯的尾聲拿到第五屆傅雷翻譯出版獎,是一個意外。

「我沒有思想準備,我都不知道有這個傅雷獎。」去年12月12日,一頭銀髮的劉方緩步走上領獎臺,第一句直率、坦誠的話便引得全場一片笑聲。她在致辭中說出了自己多年的心聲:「我從小就喜歡法國文學,把法國文學介紹到中國是我最大的願望。」

翻譯了一輩子法語小說,劉方對法國有種親切而熟悉的認同感。她也會指出法國人的缺點:「有些人是比較矯情的,做事缺乏計劃,隨意得很。」

傅雷翻譯出版獎授予的,是劉方的最後一部譯著,法國作家菲利普·克洛代爾的代表作《布羅岱克的報告》。小說曾獲2007年法國中學生龔古爾獎,講述法德邊境一個小村莊裡發生兇殺案,村裡的大學生布羅岱克負責調查神秘異鄉人被害事件,由此發現村莊暗藏的陰暗秘密,也喚起布羅岱克自己在戰爭期間的痛苦回憶。

「《布羅岱克的報告》寫到1933年的德國國會縱火案,主人公自述了他在集中營受到的很多折磨,特別感人。做翻譯那麼多年,這是唯一一部讓我流淚的作品。」劉方花了半年時間譯完這部小說,而這也成為她封筆之作。

杜拉斯法語不好,蒙田最難翻譯

劉方選擇《布羅岱克的報告》作為翻譯生涯的結尾,其實很偶然,「上海譯文出版社原來想讓我翻譯杜拉斯。我翻過她的《成天上樹的日子》,實在是不喜歡。後來出版社給我推薦了菲利普·克洛代爾,我一看就覺得有意思。他的法語很成熟,敘述脈絡也非常清楚,塑造的人物也很生動。」

劉方對翻譯有一套自我選擇標準。她不喜歡杜拉斯那種斷斷續續、敏感而神經質的語言風格,「杜拉斯的文字不是很好,甚至有錯誤。她是一個法僑,法文的修養不見得非常好。我總覺得她心理上有點兒不太健康,簡直不知道在說些什麼。」聽聞杜拉斯是當下文藝青年的最愛,老人家爽朗地笑起來:「真是太不可思議了。也許中文翻得可以,小年輕就喜歡。」

她還是喜歡十九世紀的法國文壇,雨果、福樓拜、阿爾封斯·都德都是她最愛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作家。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劉方陸續翻譯出版羅伯爾·默爾勒的《傾國傾城》、雨果的《冰島惡魔》,以及《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都德小說選》、加繆的《鼠疫》等作品。

1988年翻譯出版的《冰島惡魔》,是劉方從雨果的作品中挑出來的。這部充滿怪誕想像力並帶有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小說,是雨果18歲時以筆名發表的第一部作品。「雨果的文字非常好,他是一個非常熱情的人,感情充沛得不得了。」劉方說,文如其人,她常常會通過作家的文字來揣摩他們的性格,「我喜歡福樓拜和伏爾泰,但最喜歡的還是都德。他的文字充滿感情,不晦澀,很溫馨,甚至帶有法國南方人的幽默。」

去年,劉方花了大半年時間投入《蒙田隨筆全集》的再版工作。這部1996年由多位翻譯家合譯的巨著,因為隔了18年,重新審視竟看出許多錯誤。讓劉方懊惱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她為了翻譯蒙田的著作還專程去法國待了兩個多月,請教研究蒙田的法國學者、專家,字斟句酌探討翻譯細節,「沒想到還是有那麼多錯誤。研究蒙田就像研究《紅樓夢》,是不斷發展,不斷有新體會的。我們這些翻譯者看得多了,理解在變化,法國學界對蒙田的研究也有了一些新的解釋。」

整個翻譯團隊用了幾乎一年時間從頭翻譯《蒙田隨筆全集》,這個浩大的工程讓劉方依然堅持她的觀點,「翻譯蒙田非常難。蒙田用的是古法語,經過蒙田研究者改寫成現代法語之後,還是難。他的文章基本上是雜文,不像小說有一個故事。他寫東西好像有點故意要弄得很晦澀,你要琢磨同一個詞在他文章中的不同位置究竟是陰性還是陽性。」

「幹事情就是要有興趣」

建國前,在書籍並不充裕的年代,劉方就在家人影響下把能讀到的翻譯文學作品都讀了,小學時印象最深的就是莎士比亞的文字翻譯得極為詩意。

1964年,劉方進入中央電視臺新聞部,負責新聞翻譯,「我們的工作就是把新聞翻譯成法語對外播出。『文革』期間,經常要報導江青等人的講話,我不喜歡這樣的工作。」當電視臺內部興起激烈的派別鬥爭時,劉方獨自抱病在家,長期迴避。

回想起那十年,劉方談得最多的就是她所讀過的書,她坐在客廳沙發上,把手抬平,向我們形容她看過的大仲馬小說堆起來差不多有一米高,「北京圖書館裡有大量的外文書,我借了好多法語小說。那時候看福樓拜、大仲馬、巴爾扎克、羅曼·羅蘭,兩三天就讀完一本。」上世紀九十年代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巴爾扎克全集》,被她稱為「最偉大的翻譯工程」,這套已經絕版的書,就珍藏在她客廳書櫥的最上層。

「文革」一結束,劉方申請離開央視,去中國外文局主辦的《中國文學》雜誌社工作。在當年,這個舉動是不可思議的,「外文局通常都是政治不大正確的人才去的單位,待遇也差很多。」劉方說,她考慮得很清楚,她只想搞文學翻譯,「做事情就是要有興趣,否則肯定幹不好。」

在劉方家,能看到滿滿一書櫃近、現代法文書,從哲學、小說、歷史到散文都有,收藏頗豐。作為翻譯家,劉方在經濟上並不富裕,但她願意把錢花在買書和旅行上。1983年第一次到法國,通過文字想像了無數遍的世界就這樣呈現在眼前,讓劉方很感慨。那一趟旅行,她買了很多昂貴的法文書,珍寶一樣背回中國。此後,她每次去法國都會不辭辛勞地背書回來。再之後,女兒去法國留學,仍然經常幫母親帶書。

退休後,劉方常跟丈夫劉揚體結伴出國旅行。劉揚體過去在社科院做現代文學研究,二老都熱愛文學藝術,最快樂的事情就是泡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美術館。「我們倆辛苦爬格子賺來的稿費,都用來旅行了。有時候一年還能去兩次。」

在北京海澱五路居的三樓公寓裡,劉方仍自己買菜,自己做飯,照料老伴和自己的生活。她希望跟下一代保持各自獨立的空間與生活方式,儘量不給對方造成負擔和壓力。

「翻譯的壓力很大,我這個年紀做起來有點吃力了。」劉方說,她想以後重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小說,比如法國作家亨利·特羅亞的作品,「可惜法語印刷的字體太小,眼睛不好,也沒機會多看。」

 

相關焦點

  • 著名翻譯家林少華:鼓浪嶼最吸引人 特別喜歡老別墅
    XMHOUSE消息 (文/王麗群)據廈門日報報導,著名翻譯家林少華近日來廈旅行稱,廈門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鼓浪嶼,這裡沒有汽車,卻有那麼多歷盡滄桑的老別墅,我特別喜歡那些老別墅。  林少華說:「我平時經常出差,沒有時間陪家人,我決定拿出10天時間,純粹陪家人。我來過廈門4次,太太和女兒沒來過。
  • 摩西奶奶: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摩西奶奶的《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本書,書名就足夠打動我們的內心。人生那麼長,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很多困難,嘗試許多失敗,要品味百態人生,嘗盡酸甜苦辣。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有時候是種奢侈。可人生很漫長,如果終其一生,你都不知道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豈不是很悲傷?
  • 俞敏洪的選擇:做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
    我分析自己的喜好和擅長後認為:   自己喜歡電子商務,也擅長電子商務的一些打法,那就做電子商務吧,於是就籌備做移動社交電商平臺「螞蟻國」,就是用社交關係去推薦產品,去分享產品,從而實現流量的聚合和銷售的達成。   這個項目提出來後就得到天使投資人胡姐的推崇,她就投資做了我的天使投資人。
  • 約翰列儂:做自己喜歡的事,就不算浪費時間
    有網友給他支招,說你什麼都不用做,過兩天就好了,過兩天你舍友就恢復正常了。果然沒過多少天,樓主就回來評論了,說他舍友確實放棄了,努力太累了,自律太難了。說到這裡,有多少人躺槍了呢?其實,每個有都會有間隙性發憤圖強的時刻,尤其在刷抖音刷微博刷朋友圈之後,我們都心知肚明這樣很浪費時間,但就是控制不住,等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後,就會產生罪惡感,遂下定決心,從明天起改變陋習,並給自己設定了很多改正小目標,這條路也行,那件事也可以幹…但是,千條路萬條路明早起來依然走舊路。那,怎麼辦呢?
  • 京東啟動採銷體系高管輪崗 劉方負責團購
    京東啟動採銷體系高管輪崗 劉方負責團購 2013-08-05 09:02:52 來源:比特網 作者:電子商務         8月2日下午消息,一直有高管輪崗傳統的京東近日啟動了採銷體系高管的輪崗計劃
  • 我最害怕的事:臨死前,都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
    無處可去的歐巴,最喜歡做的事就是一個人搬個小木凳子坐在陽臺的一個角落,靠著窗戶,坐在那裡,點一根煙,一手拿著手機,邊抽菸邊刷,能呆一兩小時。我卻恰恰相反,看著歐巴每天唉聲嘆氣,勸不了就懶得理他了,自己做著該做的事:除了關注疫情進展,保護自己和提醒家人之外,該吃吃該喝喝,反正有電腦有wifi,和在廣州沒有什麼不同。每天就是守在桌子邊,開著小暖爐,敲著電腦,給學員審稿,其他時間就是和助理運營帳號,時常弄到很晚。
  • 村上春樹式努力:只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讓別人的目光打亂節奏!
    【村上春樹式努力】只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讓別人目光打亂節奏!大學停學、閃電結婚、開爵士樂酒吧,「有型」地努力,不做不喜歡的事。可是他卻有不一般的想法,他道:因為我不喜歡在公司工作,我便想自己創業。想開一所酒吧,客人可以聽爵士樂、喝喝咖啡或酒,吃點零食。那是一個很簡單的念頭,我開一所這樣的酒吧,我便可以由早到晚到浸淫在爵士樂中了。
  • 大唐不夜城裡的手藝人——「做自己喜歡的事真的很幸福」
    雖然從事著不同的手藝活兒,但他們在受訪時都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讓生活越來越好,真的很幸福。」焦連生說自己特別特別激動。在做皮影之前,他打過白吉餅、烤過蛋糕。為此,他常和人開玩笑說:「我是皮影藝人裡最會做蛋糕的。」後來,他拜師學藝多年,學會了皮影製作技藝。「最早,就是想學一門手藝。但後來,我真的愛上了做皮影。」在鏤空的藝術中,一個個藝術人物躍然而出,皮影藝術的魅力,讓他感到了生活的美好。
  • 緬甸翻譯家杜光林:中國「四大名著」在緬甸很受歡迎
    緬甸翻譯家杜光林。「其實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緬甸電視臺就開始播放中國的《西遊記》及《包青天》等電視劇,孫悟空、包青天等角色在緬甸可謂家喻戶曉。」在9月22日舉行的2017國際出版論壇孔學堂國學分論壇現場,緬甸翻譯家杜光民如此談論中國文化在緬甸的傳播情況。
  • 45歲佘詩曼容貌宛如妙齡少女:做自己喜歡的事,是最好的保養品
    佘詩曼的經歷也讓我們明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並堅持把它做到極致,就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成功。而佘詩曼從演戲這件事中,不僅收穫了成功的事業,也收穫了由內而外,更加光彩照人,越來越逆生長的自己。他先是告訴了我一些他個人平日飲食方面的保養方法,比如每天堅持吃一個蘋果、一個香蕉,一個西紅柿做成的沙拉。然後,儘量保持心情愉快。緊接著,他告訴我,除了這些日常飲食保健,最重要的,還是要做自己喜歡的事。但是我想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呀。
  • 大家|翻譯家鄭體武:帶讀者重回俄語文學「白金世代」
    填志願時,高中俄語老師挺驚訝,以為他會報考中文系,因為他喜歡文學,從小就想當作家。那時候,鄭體武其實已經閱讀了大量的中外文學名著,僅在高中一二年級就不下400本。他按照國籍閱讀,除了中國的,還有蘇聯的、德國的、西班牙的……不僅崇拜原作者,對譯者也很敬仰。鄭體武回憶,有兩件事直接影響了他的選擇。
  • 做喜歡的事,讓喜歡的事有價值,這是我們每一天的生活
    ) @一衣:在家門口這場音樂節小仙女壓軸實在太用心,許哲佩PeggyHsu 的每張專輯每場演出每次笑容每一種綁辮子造型等等所有的發生,都能感受到她深深的熱愛,現實中沒有魔法,但卻過成了實現所有夢想的魔法般的人生,做自己喜歡的事
  • 讓自己開心的方式,是做別人不喜歡的事
    想成為一個場控一樣的人又害怕兩雙以上的目光直視,熱愛聊天又畏懼說出自己的想法,因為「害怕別人不喜歡」,於是只能循環著對自己所愛的妥協。可能我熱愛的是任性,所以今天想送出很多個我自己喜歡的包包,可能你們並不感冒,但是,來不及了。
  • 我決定辭職做自己喜歡的事
    這包藥截藥非常耗時間,計件的工作本就是熬時間拼速度的事,我速度拼不過人家,運氣也沒別人好,「中獎」的機率太大了,拿到這樣的方子,我整個人都不好了,況且,這些包藥截藥的事,其他人都是找幫手的,驗方員或倉庫人員代勞,我麵皮薄,求人的事開不了口,只能默默含淚去做。這也是我去代煎的原因。
  • 《極速車王》: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是最幸福的人
    故事主題也從汽車巨頭的商業競爭轉到了「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是最幸福的人」,影片立刻生動了起來,也更容易打動觀眾的內心。因為影片中的人物本來都是汽車業大腕,因此,主演也是一群大咖演員,馬特達蒙、克裡斯蒂安貝爾、喬博恩瑟,扮起世界級的商界精英,也都有模有樣。
  • 蒙古國成立蒙中文翻譯家協會
    新華網烏蘭巴託3月2日電(記者王寧)蒙中文翻譯家協會2日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舉行揭牌儀式,隨後中蒙兩國語言學術界及智庫代表共同出席首屆中蒙翻譯研討會,就促進兩國語言翻譯事業發展等議題進行探討。  蒙中文翻譯家協會中方主席、中國內蒙古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陳寶泉表示,內蒙古自治區近年來通過圖書、期刊、報紙、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等大眾傳媒向蒙古國民眾介紹中國發展現狀,希望中蒙兩國翻譯家能及時、精準地翻譯兩國人民共同喜愛的文藝作品和共同關心的資訊。
  • 喜歡做真實的自己,我相信傻人有傻福
    人最軟弱的地方是捨不得。舍下一段不再精彩的感情,捨不得一份虛榮,捨不得掌聲。生命是一場無法回放的絕版電影,再好的東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記憶也有淡忘的一天,再愛的人也有遠走的一天,再美的夢也有甦醒的一天。生命不止,紅塵無盡。僅以一程換一種懂得,僅以一途悟一場經歷,如此而已。
  • 知樂日記:迎接能量的最重要功課,專心做一件喜歡的事
    專心做一件喜歡的事 文:知樂 圖:網絡 音樂歌單:所以,我想方設法的探索做什麼事會使我狀態良好,因為這樣的狀態下,我認為我是超級有愛且包容的 我可能不會告訴你一個答案,因為我們之內有一股力量是可以輕鬆解決外在世界的問題的,那就是對自己的熱愛進一步的探索。 上面這段文字,我在那個當下並沒有,我只是去把我買的芹菜洗了一下,靈感就流動了。
  • 知名翻譯家楊德豫去世 學界贊其是英詩翻譯高峰
    昨天中午12點49分,1928年12月12日生於北平的著名翻譯家楊德豫先生因食道疾病在武漢161醫院平靜去世,湖南文藝出版社社長劉清華對本報記者表示,「楊德豫先生的遺體告別式將於後天舉行。」  學界 屠岸:他是英詩翻譯高峰  著名翻譯家和詩人,人文社前總編輯屠岸聽到記者告訴他楊德豫去世的消息後表示,「我很悲傷。
  • 《自在獨行》: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
    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只有這樣,人才可以說,我這一生不虛此行。這句話中:「不顧一切」、「堅持」、「喜歡」三個詞單獨拿出來都容易實現,可是當組合在一起,便很少會有人做到。但賈平凹做到了。他喜歡安靜,他說平生最害怕的就是敲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