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私募排排網
受周一特斯拉大漲6%再創歷史新高的刺激,昨日,A股板塊新能源車相關個股開啟了飆車模式。寧德時代大漲12.07%,比亞迪漲停。Wind新能源汽車板塊指數大漲4.5%,板塊中江鈴汽車、東風汽車等多股漲停。但就在昨晚,特斯拉大跌6.49%,前一交易日的狂歡全部沉沒。A股新能源車跟漲也跟跌嗎?
12月外資閃現回馬槍,最愛的新能源車個股是它們
數據說明:自上而下是外資對寧德時代、匯川科技、恩捷股份的持股數量變化(近三個月)
從外資買入A股新能源車板塊個股的情況來看,12月外資做多該板塊的熱度有所回升。截至12月20日,外資買入最多的七隻新能源個股分別是寧德時代、匯川科技、比亞迪、恩捷股份、先導智能、三花智控和億緯鋰能。從其增減持的動態來看,12月以來外資增加了對新能源車板塊個股的持有,其中對寧德時代、匯川科技等個股持有數量的增加尤其明顯,對恩捷股份、三花智控等個股自9月份以來便保持了梯度增持的策略。
一年成就「市夢率」,有人淡定如松,也有人認為仍有機會
「汽車行業的變革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如果過去10年最大的投資機會來自於智慧型手機和移動網際網路的話,那麼未來10年會是智能電動車加上車聯網。」2019年底在補貼大規模退出,汽車銷量不斷下降,資本市場不斷看空的背景之下,某券商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給出了這樣的觀點。可能連她自己也沒有預料到,在至暗時刻的這一預言就在馬上來臨的2020飛速實現。截至2020.12.22,萬得新能源車指數年初以來累計上漲84.83%。
即便隔段時間便呈現上演奪人眼球的上漲演出,也有私募並未表示出「同款」興奮。少數派投資有研究員表示:我們的大腦容易產生「眼見為實」的偏差。比如看到美股新能源車新勢力股價暴漲了,就覺得應該趕快買入這樣的企業的股票。但其實投資人往往容易忽視這背後潛在的風險。他認為,新能源車的發展方向或許是明確的,但是發展的過程是波折的,行業格局還會有很大的變化,現在還很難說誰是最後的贏家投資要追求的是一個高的收益風險比例,把資金放在更有確定性的地方。
灃京資本的吳悅風在談到新能源車板塊時也委婉地提醒投資人,在這個各地共振中的全球大牛市,要對「合理估值」這個投資上的基礎概念,抱有一絲基礎的敬意。
有市場分析人士將新能源車和智慧型手機類比,認為汽車行業和智慧型手機有很多類似之處,比如產品的普及和驅動力都來自於居民收入提升,具有較完備的工業體系和大量人才、新技術不斷產生,都存在行業變革帶來的機會等等。
同亨投資對這一板塊的看法並不如市場許多管理人那樣樂觀,他們認為新能源車板塊已經進入泡沫高潮期。他們不看好新能源車板塊的持續性高熱度。第一,新能源車已進入泡沫高潮期;第二,歷史上任何一次重大泡沫都是以一地雞毛收場,無一例外。
璞遠資產投資總監韓鵬舉認為,整個板塊仍然有機會。他認為,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日趨明朗,傳統車企紛紛向新能源汽車加速轉變,資本市場愈發青睞新能源汽車板塊,板塊估值持續走高。具體來看,整車板塊目前估值較高,自8月以來,比亞迪、長安汽車、長城汽車等整車廠商漲幅均超過100%,但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加劇,加上不斷進入市場的造車新勢力,未來車企銷量能否支撐預支的業績,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除整車板塊外,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遊及中遊細分龍頭企業將進入阿爾法成長通道,業績確定性更高,尤其是中遊電池、設備、材料以及上遊鋰鈷等資源企業,經過多年的充分競爭,競爭格局相對清晰,行業壁壘較高,頭部企業的投資價值凸顯,因此建議2021年可以關注相關個股。
同樣指出新能源車板塊仍有機會的還有八陽資產,他們指出,從數據來看,中汽協發布11月新能源產銷數據,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產銷分別為18.3萬和18.6萬輛,環比增長17.0%和25.1%,同比增長100.7%和137%。新能源車下鄉政策支持、年底廠商促銷、國慶和中秋雙節效應,雙十一的電商消費季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動下,新能源車產銷超預期。同時,受益於北京、上海等地相關充電樁政策和規劃落地,充電樁數量增長提速,配套趨完善也提升了新能源車的消費信心。因此,他們認為新能源車板塊仍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