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紅星路布后街口的地鐵3號線通風口的牆面上寫滿了成都方言。
我求解
貴報4月7日報導的地鐵3號線通風口上的成都話,上面好像有些是錯別字。比如「去貓黑」,是不是應該寫成「黢貓黑」?
「去貓黑」還是「黢貓黑」?「賴格寶」還是「賴疙寶」?這些成都話的書面寫法,傻傻分不清。
4月6日,由本報報導的成都地鐵3號線通風口繪方言一事,引發讀者大討論。點讚者認為這是種城市文化的傳承,既洋氣又學到俚語,簡直棒棒噠。不過,也有部分市民覺得,這些成都土話中,有些字寫錯了。比如「去貓黑」應該是「黢貓黑」,容易讓不了解四川文化的外地人產生誤解。
究竟「去貓黑」、「賴格寶」等土話是不是錯別字?四川民俗學家劉孝昌認為,方言從古到今都在不斷變遷,在同一時間段,大成都範圍內各個區域的方言讀音差異很大,因此成都方言很難有統一的標準寫法。
網友「糾錯」「去貓黑」應是「黢貓黑」?
悶墩、去貓黑、走攏嘍倒拐……4月6日,位於成都市紅星路二段布后街口旁的成都地鐵3號線通風口露出真容。在四面磨砂玻璃牆上,一句句既經典又搞笑的本土方言,點綴其中。
經本報報導後,這堵文藝搞笑的玻璃牆,成為成都市民和網友討論的熱點。有市民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文化延伸,既有助於外地人了解和認識成都,還能在路過時學上一兩句成都話,簡直巴適得板。
不過,點讚之餘,也有市民吐露了另一種聲音。不少人發現,這些方言的書寫與自己認為的書寫並不一致,感覺是錯別字。在@不二看來,「去貓黑」的正確寫法應該是「黢貓黑」,「賴格寶」要寫成「賴疙寶」才對,「我也不曉得對不對,按常理應是『黢黑』而不是『去黑』」。
是不是整錯了哦?部分網友也打趣道,雖然這種設計很洋氣,但如果這些字是錯別字,非但不利於文化傳承,還會讓中小學生產生誤解。
專家釋疑發音不同 自然有不同寫法
眼尖網友挑刺,那究竟是不是幕牆上出現了錯別字呢?
對此,四川民俗學家劉孝昌笑說,方言從古到今都在不斷變遷,而且在同一時間段,大成都範圍內各個區域的方言讀音差異也很大,因此成都方言很難有統一的標準寫法。尤其是說到文字,成都19個區縣上世紀都曾出過縣誌,裡頭收錄的方言、歇後語,同一個詞語的寫法都不盡相同。
他舉例說,比如說「吃」,達州人、渠縣人一般說「吃」;開江人就說「七」,「七個包子七碗面」。如果你是老闆,請千萬不要端七個包子七碗面,否則,你會虧血本的;達縣人說「切」,切飯了,切飯了,聲音悠長婉轉。
儘管如此,不同時代的學者也在為此努力,成都大文豪揚雄在公元前53年到公元18年,就編寫了一部蜀郡(即成都)方言。到了近現代,四川陸續出版不同版本的四川方言詞彙,對方言的發音和釋義,不斷地修訂補充完善。說到經典的四川方言,其實在作家李劼人、巴金的作品中非常典型,對四川方言感興趣的話,可以通過閱讀來揣摩、體會。
成都方言大概有哪幾種發音呢?劉孝昌歸納了一下說,1928年前,大成都分為成都縣和華陽縣(非今天的天府新區華陽),僅發音就有3種。其中說「成都官話」的區域主要在天回鎮以南,郫縣以東,青羊宮以北,蘇坡橋土橋以東;說土廣東話的區域,在牛市口到洛帶、龍泉驛一帶;過了龍泉驛到石經寺、簡陽一帶,以及天回山到牧馬山一帶,說的是廣東話。
成都方言詼諧有趣 正二八經是「網紅」
「社會在進步,新的東西淘汰掉舊的東西。不管怎樣,方言始終存在,只是在不斷完善,不斷修正。」劉孝昌說,因為成都方言表達內容豐富,形象,生動,詼諧,得益於成都深厚的文化吸引力,可以說在大江南北很有辨識度。它作為漢語語言的一種,蘊含著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故事,有待時代賦予新的內容。
成都方言因其獨特的發音、詼諧有趣的表達,在網絡上也算是正二八經的「網紅」。
例如李伯清憑藉著對方言和段子的嫻熟應用,圈粉無數;「嘎嘎」(肉)、「叮叮貓」(蜻蜓)和「茄貓兒」(青蛙)等無法望文生義的方言詞彙,有趣生動,讓不少人著迷不已。
在詼諧表達的背後,其實蘊藏著生活在成都平原上這群人的豁達性格和市井智慧。比如廣為人知的方言「衝殼子」,其實是指成都人熟悉的有鹽有味的閒談。比如成都本土笑星李伯清的散打,就是一種典型的衝殼子。這個方言詞彙是從歇後語「烏龜打屁——衝殼子」而來,這條歇後語直白樸實,連小孩子也能聽明白。
這句歇後語本意是指把他人傳播的不可靠信息當作烏龜放屁,是四川人民以搞笑的方式對任何聊天內容不真實性的高度總結。在四川方言中,「扯把子」、「日白」、「擺龍門陣」和「吹殼子」等意義相近,在不同的語境中可以等同。華西都市報記者羅琴殷航攝影劉陳平
延/伸/閱/讀
10個搞笑方言你懂得起不?
翻梢 fan shao——翻本的意思。用於賭博,輸了錢再贏回來。大多越陷越深。
騷皮sao pi——找碴。「***李娃,老子開店才五天,他來騷了三回皮了。」
扯筋 che jin——吵架。和人對著幹的意思!「王嬸嬸,你還不快去,你家三妹在街上跟人扯筋,吵得好昂(響)哦!」
過孽 guo nie——起糾紛,吵架。主要用於小孩。「你就不能聽點兒話,一天到晚和人過孽,弄得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
搞刨 gao pao——急急忙忙、忙亂。「聽說商店頭買減價貨,她就搞刨了。」
彎酸wan suan——挖苦、刁難的意思。「你娃不要這麼彎酸,你也有求人的時候。」
洗白 xi bai——用於賭博。「那娃今天又遭洗白了。」意思就是那個人帶的錢全輸完了。北京話則說,「打立了」,打得錢包中沒有了錢,只好站起來讓位。
冒皮皮mao pi pi——非正面的不滿。「你又在那兒冒啥子皮皮呢?」
磨 皮 擦 癢 mo pi ca yang——找彆扭。「你不要在那兒磨皮擦癢的,你媽回來就該收拾你了。」
篩邊打網 shai bian da wang——不正經做某件事。就是兩天打魚三天曬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