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在日本開疆闢土,進軍日本市場

2020-12-20 電商報

昨天上午,橙色的摩拜單車出現在了日本札幌街頭。島國人民騎上了久違的共享單車。

「坐地鐵過去,騎自行車回來,太便利了」,22日摩拜單車在札幌舉行了體驗會。到中國旅遊時經常使用共享單車的札幌市大學生鈴木陽大(22歲)與兩個朋友騎著橙色的自行車在札幌車站附近轉了一圈,非常滿意。

2016年共享單車在中國經歷了爆發式增長,這把火一直燒到了海外,除了中國,以摩拜ofo為首的共享單車項目已經陸續在英國、新加坡、義大利以及日本登陸。

不止是中國製造,中國人正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改變社會,共享單車,無現金社會都已經滲透進日本,雖然最早只在在日中國人的圈子適用,但逐漸已經開始像普通日本民眾擴散。

以前,中國企業涉足日本市場主要以瞄準品牌和技術的製造業收購為中心,而現在擴大到了消費和服務領域。

2017年,阿里巴巴、騰訊大局進軍日本市場,不少日本商場為了討好中國消費者紛紛用上了微信支付、支付寶。羽田機場常務執行董事藤野威表示,該機場免稅店微信支付導入率已達75%。

無獨有偶,華為今年也在日本進行了大規模的招聘,月薪超40萬日元,華為首先將在船橋的工廠舊址投資50億日元左右,年內將其打造成研究和製造通信設備的新基地,似乎打算生產面向通信運營商的設備。

中國最大的民宿公司途家8月2日宣布與日本樂天合作。日本樂天民宿業務公司社長太田宗克說:「與在中國擁有壓倒性存在感的公司合作,將有效獲得訪日中國遊客」。瞄準民宿在日本的全面解禁,從2018年1月開始,途家的網站將上架樂天的房源。

據日本銀行(央行)統計,2016年中國的對日直接投資為4372億日元。雖然日本政府「買島風波」等一度減少,但2013年以後一直保持3千億~5千億日元的穩定勢頭。中國經濟圈正在不斷向日本擴大。這將逐漸影響日本人的消費文化和生活方式,騎共享單車上班,用行動支付付款,這種生活方式也逐漸向日本人群體蔓延。這種文化輸出其實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日本媒體的渲染下,很多日本人把中國人看成「土人」,沒文化、沒教養。中國人吃不起茶葉蛋這樣的笑話,在過去幾年廣為流傳,中國人看了是笑話,但日本人卻沒什麼奇怪的,兩個不同國家的民眾的了解程度遠比我們想像中低。

在多數日本人心中,我們還是那個90年代的中國,而在很多中國人心中,日本還是二戰的那個日本,誤會更多的來自於不了解,日本人對中國人的認識更多的停留在暴發戶、鄉巴佬的認知上,對正在的中國人還缺乏了解,而中國企業大舉進軍日本,則是一坐溝通兩國的橋梁。

中國企業在日本開疆拓土,以另一種方式徵服日本,別的方面不敢說,在網際網路、電商等方面中國絕對是領先日本的。阿里巴巴將把路邊攤也能用手機支付的購物文化帶到日本,而摩拜單車將帶去在日本比較少見的單車共享。不過想要改變日本人的生活習慣,真沒那麼簡單。

日本人出了名的保守,是善於學習但不擅於變通的國家,對新事物的適應能力較差,在做生意方面有點死腦筋,而中國人思維更加活絡,花花腸子比較多。

日本現在在網際網路上發展滯後並非技術不行,實際上,基於NFC的行動支付的技術在日本很早就成熟了,但在日本一直普及不開。日本人習慣現金,這點看中國人、日本人的錢包差異就可以看出來,他們的錢包永遠是整潔的,而且誰處可見的自助販賣機更是日本的一大特色,他們永遠也離不開硬幣。

行動支付想要徵服日本,自助販賣機是一道必須要邁過去的坎,我相信以中國商人的聰明才智這些問題都能解決。

過去幾十年我們一直是追趕者的角色,而如今資本運作、商業模式上日本確實是落後了。

如今像阿里巴巴、華為這樣的企業逐漸在日本生根發芽,必將對日本本土企業造成衝擊,30年河東,30年河西,不靠武力,不靠堅船利炮,中國也能撬開日本國門。

作者:電商君

來源:電商報

相關焦點

  • 日本企業加快進軍中國市場
    去年,「爆買」一詞被評為日本年度詞彙,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為日本市場帶來了巨大活力,也成為日本商家津津樂道的話題。隨著中國遊客赴日消費熱情的持續升溫,不少日本消費品企業也對中國市場產生了更為濃厚的興趣。  記者在第26屆華交會上注意到,前來參展的除了日本企業,還有該國政府機構「站臺」,幫助這些企業進行推廣和宣傳。
  • 日媒:宅經濟增長 中美企業進軍日本伺服器市場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日媒:宅經濟增長 中美企業進軍日本伺服器市場參考消息網5月7日報導 日媒稱,在遠程辦公和宅經濟增長的背景下,各大IT企業紛紛為搶佔日本國內的伺服器市場行動起來。據《日本經濟新聞》5月5日報導,市場份額排名全球第三的中國企業正式進軍日本市場。與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之前相比,數據通信量最多增長了五成,支持通信和數據計算的伺服器擴容工作勢在必行。其他外資企業開始增加投資,市場份額較高的日本企業也在迎頭趕上。日本國內5000億日元(100日元約合6.64元人民幣——本網注)市場的勢力分布圖有可能發生變化。
  • OPPO日本舉行發布會 正式進軍日本市場
    中關村在線消息:1月31日,OPPO在日本東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正式進軍日本市場,並發布全面屏拍照手機OPPO R11s,旨在提升日本消費者的手機拍照體驗。OPPO正式進軍日本市場    OPPO日本株式會社代表取締役鄧宇辰在發布會上表示:「進軍日本市場是OPPO布局全球市場至關重要的一步。
  • 出海記|騰訊雲進軍日本市場 與美國企業同臺競技
    參考消息網7月29日報導日媒稱,7月26日,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騰訊旗下騰訊雲宣布正式進入日本市場,為日本企業提供一站式的雲服務。目前,美國企業在日本雲服務市場處於領先地位,而騰訊計劃以其擅長的遊戲領域作為突破口,趕超美國企業。
  • 日本市場分析:偏愛本國品牌的日本消費者,是如何被中國企業俘獲的?
    這對於中國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因為日本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其成熟的消費市場和對進口產品的高度依賴對於中國企業具有巨大吸引力。 機遇:日本對進口產品需求龐大,吸引中國企業進軍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也是重要而成熟的消費大市場。
  • 盤點近年來進軍日本的中國品牌
    近年來,中國商品已經滲透到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過去經常出現在超市、百元店的「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現如今,從家電到智慧型手機,也有許多「中國創造」進軍日本。那麼,這些近幾年新晉進軍日本的中國品牌發展狀況如何呢?
  • 日本乳製品產業巨頭"森永乳業"進軍中國市場
    (聯合電訊社/北京)--近年來,中國奶粉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尤其以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增長最為迅猛,據統計,我國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嬰幼兒配方奶粉國。
  • 日本最大的綜合性出版社講談社將要進軍中國市場
    日本最大的綜合性出版社講談社將要進軍中國市場 2011-02-24 12:13:45
  • 日本電氣硝子:以高品質藥用玻璃進軍中國市場
    國外的,如法國、德國和日本的玻璃製品較為矚目,據了解,日本在藥玻製造方面更加注重細節、考究工藝,當今日本在國際玻璃藝術舞臺上已享有盛譽。   日本知名玻璃企業如日本電氣硝子株式會社(NEG),是一家世界特種玻璃製造業界的生產廠商,經營各種玻璃,如顯示屏用玻璃、玻璃纖維等幾大類業務。
  • 日本養老企業涉足中國養老設施運營市場
    日本養老企業涉足中國養老設施運營市場    日本骨幹養老企業—Medical Care Service Company Inc.(簡稱MCS)擬於上海當地醫院合作,明年4月份在上海近郊建立合資的養老設施。
  • 進軍亞洲市場 日本福岡擬擴大接受外國實習生規模
    中新網12月9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目前,為進軍亞洲市場,日本福岡縣相關企業組成的團體紛紛欲擴大外國實習生接受規模。以往,福岡縣主要接受來自中國的技能實習生。由於很多日本企業對緬甸市場關注度很高,福岡縣相關團體計劃從2014年度開始也接受來自緬甸的實習生。  據《日本經濟新聞》消息,福岡縣由中小企業組成的組織P・W・J・協同組合將於2014年春季開始首次接受來自緬甸的技能實習生。在福岡縣築上町擁有據點的相關協同組合也計劃從2014年度開始將接受實習生人數增加2成。
  • 韓國企業進軍日本餃子市場;養樂多在天貓銷售化妝品; 加拿大鵝...
    今日焦點 韓國企業進軍日本餃子市場 養樂多在天貓銷售化妝品 荷蘭眼鏡集團或被停止收購 沃爾瑪推出當日送達服務 加拿大鵝
  • 日本衝繩泡盛變身「琉球白酒」進軍中國高端白酒市場
    人民網東京5月21日電 據日本《琉球新報》報導,日本衝繩縣的貿易公司、多家製酒企業合力宣傳衝繩泡盛,以「琉球白酒」的新名稱進軍中國高端白酒市場。 15日,位於那霸市的貿易商BinCoHD公司、瑞穗製酒以及南島酒販等當地企業的高層在衝繩縣那霸市舉行媒體會,宣布多家企業合力在中國推廣衝繩泡盛,在中國高端白酒市場大開口子佔領市場。
  • 日本四季劇團將進軍中國市場 授予中方表演權
    日本四季劇團音樂劇《想變成人的貓》(資料圖) 人民網東京4月12日電 據時事通信社網站報導,日本四季劇團的音樂劇《想變成人的貓》將在中國上演。 四季劇團已經與中國企業就相關版權籤訂合約,將為中方提供臺本和音樂,中方進行表演。這是四季劇團首次將表演權授予其他團體。 在10日舉行的製作發布會上,四季劇團社長吉田智譽樹就進軍中國市場的計劃做了說明,他表示:「在日本的表演是以日本人為觀眾對象,如何擺脫內需型是一大課題」,並稱此次演出「對於未來的發展是一大步」。
  • 經營廉價日用雜品 日本百元店將進軍中國市場
    中新社東京七月二日電 在一些高檔百貨店、大型超市進入中國後,日本經營廉價日用雜品的百元店也開始瞄準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   據《日本經濟新聞》今天報導,日本經營百元店的大型公司山洋決定進軍中國市場,與中國企業合作年內先開設十家商店,著眼於經營連鎖化。一號店將於近期在上海推出,銷售以日本進口商品為中心的日用雜貨五千多種。
  • 首航新能源與日本名企強強聯手 全面進軍日本光伏儲能市場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14年開始,首航新能源憑藉產品與技術在儲能、逆變器領域的核心競爭力,贏得國內外知名企業廣泛認可。至此,首航新能源與國外眾多知名企業合作,實現市場借道,攻破區域技術壁壘,達成優勢資源互補共識,促成市場強強聯手的新契機。2018年,首航新能源與日本知名企業強強聯手,深入合作,宣布正式進軍日本光伏儲能應用市場,並且取得階段性成果。
  • 【盤點】近年來進軍日本的中國品牌
    近年來,中國商品已經滲透到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過去經常出現在超市、百元店的「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現如今,從家電到智慧型手機,也有許多「中國創造」進軍日本。那麼,這些近幾年新晉進軍日本的中國品牌發展狀況如何呢?
  • 日本H2O進軍中國市場 將在寧波開海外首家直營百貨店
    旗下擁有阪急阪神百貨店的日本百貨公司H2O Retailing將進軍中國市場。計劃在2018年春季之前,在浙江省寧波市開設以百貨店為核心的大型商業設施。這是H2O首次在海外開設直營店。旨在推動日本文化傳播的產業扶持基金——海外需求開拓支援機構(酷日本機構)也計劃出資,預計總投資額將超過5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0.5億元)。
  • 日媒:日本力爭以合拍片進軍中國巨大電影市場
    參考消息網5月7日報導日媒稱,中國的電影市場規模正在急劇擴大。2017年票房收入較上年增長13.5%,達到約559億元,是日本的4倍多,日方試圖進軍巨大的中國市場。據共同社5月5日報導,日本女演員池端玲名4月16日出席「北京·日本電影周」時,就進軍中國表示:「中國的電影市場非常巨大。希望合拍片越來越多,能有機會與中國演員合作。」同行的電影導演等也對參與中國市場表示期待。據中國媒體等消息,2010年以來,除2016年外的票房收入增速均超過10%。
  • 小米進軍日本市場,有戲嗎?
    2019 年 12 月 9 日,小米在日本東京召開了發布會,打響了進軍日本市場的第一槍。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上,日本如同「孤島」一般,難以被撼動。此前,早有國內手機廠商華為、 OPPO 前去試水,但所佔市場份額寥寥。但作為亞洲第三大手機市場,日本是極具潛力與吸引力的。而對小米來說,國內市場份額被擠壓,海外市場的擴張是必然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