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給青蟹注射橙色不明液體?多方求證破謠言

2020-12-13 騰訊大浙網

視頻中大媽給青蟹注射不明液體 視頻截圖

去年,台州市場監管部門發布的澄清消息 網絡截圖

前天晚上開始,一則給青蟹打針的視頻在微信圈瘋傳。該視頻顯示,一位大媽手持注射器向青蟹注射不明液體。因為視頻邊中正好放著胡蘿蔔,有人認為大媽在注射胡蘿蔔素。「注射胡蘿蔔乾嘛?」有人好奇。但更多的便是憤怒,不法商販又在給蟹下藥傷天害理啊……真相到底如何?昨天,本報記者進行了求證。

視頻曝光

網傳大媽給青蟹

注射橙色不明液體

「膏紅了,心真黑啊!」「傷天害理,不得好死!」「這種人啊,出門戴個避雷針,當心被雷劈啊!」……前天傍晚6點多,寧波某行業微信群裡突然熱鬧開來,有人好奇,有人氣憤,有人疑惑,大家紛紛討論一則網傳視頻。

記者打開該視頻,只見一位大媽手持注射器在給青蟹打針,針管中有一種類似蟹黃一樣顏色的液體,大媽把一隻只張牙舞爪的青蟹抓起來,把針插入將液體注射進去。視頻中除了泡沫箱中的青蟹,還有人在邊上端著一隻盛裝橙色液體的碗,從情景上看是供大媽針管吸液用的。視頻的背景音全是廚房的聲音,有菜刀剁砧板的,有炒菜的鍋鏟聲;地上有蘿蔔,有生薑,有菜葉。注射的那個橙色液體,不像溶液,晃動的很像蛋液,顏色接近鴨蛋蛋黃。但從晃動的視頻上看到地上放著胡蘿蔔,讓人第一時間聯想的便是大媽在注射的是胡蘿蔔汁。

迅速擴散

更多微信群在轉

各種猜想充斥網絡

這則視頻一下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是寧波的嗎?哪看到的?」「寧波如果發現有類似情況,請及時舉報!」「問題是這究竟是什麼,對人體有害嗎?……網友七嘴八舌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有人慾追蹤真相。「你在哪看到的?」有網友問。「路過見到的。」提供視頻的網友說。然後記者就加了這位網友,但當記者問及哪拍來的時,微信網友說,他也是微信朋友發來的。

沒想到的是,在短短的幾小時內,該群有好幾個新上線的微信網友都發了同樣的視頻。到了昨天中午,有更多的微信群在轉,大家都在譴責不法商販。更沒有想到的是,這位沒法看到臉的大媽一夜之間走紅。最瘋狂的是昨天,這則微信視頻在更多的微信圈傳播。有網友調侃說「打藥蟹大媽」成網紅。

「一看就是老手啊,這技術哪裡學的,以前肯定幹過啊。」隨著這段視頻走紅,各種猜想和負面情緒充斥網絡。

記者求證

經營戶:壓根沒好處,為何勞民傷財

「這個到底什麼意思啊?蟹裡面注水裡邊的肉質馬上會變壞,有這需求嗎?」記者就此事向江東張斌橋寧海青蟹經營戶儲世榮進行求證。忙著做生意的儲師傅看了視頻後,很不屑地說:「壓根兒沒好處的,為何勞民傷財?」

記者諮詢了其他經營戶。「誰都知道死蟹不能賣,也不值錢,給蟹注水,那是找死啊!」一經營戶憤憤地表示「沒腦子」。

「視頻中的一些細節揭露了可能的真相,但如果真的是不法商家往青蟹身上注射有損健康的東西,那麼就有好多說不過去的邏輯,比如環境是燒菜的地方,絕不是菜場或批發市場,但破亂的環境也不像飯店;端碗那個人,完全無所事事,根本沒一直拿著碗的必要,這不專業;網傳『打黃粉尿素精』的說法,『尿素精』多少臭啊,消費者會吃不出來?」這位經營戶表示。

專家:這視頻是假的,不靠譜不可信

隨後記者向寧波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副院長吳雄飛進行求證。「真假我說不上來,但這樣打針,蟹很容易死的。」

而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專家表示:「這個視頻網上早就有的,我老早看到了,這個蟹是青蟹,活力也很足。但這視頻顯然是假的,不靠譜,不可信。」

「給活蟹打針完全是假的,我負責任地說不可能,可能是市場競爭或網友吸粉吧。」寧海一青蟹養殖戶如此說。

「怎麼可能是真的?完全是有人在操作,故意擾亂市場,讓我們品牌受影響,市場受衝擊。」昨天,三門中國青蟹協會會長丁明標一說這個視頻就很激動。「假的假的,這個事件希望你們媒體好好呼籲,不要隨便編和傳播虛假消息。同時,也要提醒一下網友,網上的消息也不要隨便信。」丁明標反覆對記者強調,並提醒記者查看台州市場監督微信公眾號,台州市場監管的態度是即使是三無視頻也會持續關注,希望全國網友都來當「柯南」,聽聽是哪裡的口音,講的是什麼,注射的是什麼;並提供有效信息,若真是「不法商販注射有害物質」,必將嚴懲,絕不姑息。

青蟹協會:注入異物,蟹馬上會變味

「就是打針蟹容易死,那會不會是煮之前以次充好呢?比如,沒膏的假裝成有膏,煮熟了賣相好一點?」……流通環節青蟹打針不可能,馬上有消費者和網友對熟蟹產生質疑。「怎麼可能?注入異物的蟹口感不一樣,馬上會變味的!」丁明標強調。

那麼,會不會像一些網友猜想的那樣,是廣東等地煮蟹的做法,為了讓蟹黃更好看,會「私下」注點蛋黃和黃酒進去,這樣蒸起來的蟹黃會很大很好吃,最後贏得食客的嘖嘖讚美?

「哈哈,又是笑話。那是把蟹放到罐頭內,讓蟹喝酒,喝醉了的蟹,煮時不會掉腳,吃起來也香一點!」丁明標解釋說,這類網絡傳聞其實是「故伎重演」。果然,在這些業內人士的提示下,記者在網絡上發現2015年8月12日,「三門食品安全 台州市場監管」就發布了「青蟹打針?!不可信!!!」的消息。

■編後語

做網絡謠言的終結者

這兩天,你的朋友圈裡有沒有被「給青蟹打針視頻」刷屏?你是置之不理還是憤然轉發?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這只是謠言,大家都轉發了,會造成什麼後果?

如今,自媒體越來越發達,人人都有麥克風,個個都是通訊社,動動手指轉發微博、微信,就會被無數人看到。如果轉發的是謠言,謠言就會像病毒一樣快速傳播。損傷的不僅是網絡生態,還會影響到現實生活,造成社會恐慌。

面對網上一些似真似假的信息,我們該怎麼辦?其實很簡單,理性對待,不要輕易相信,別急著發表憤怒和不恰當言語,更不要擴散出去。我們要為自己在網上所說的每一句話,傳播的每一條消息負責,認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關係到整個網際網路大環境的純淨,網絡謠言也會隨之減少。

《荀子·大略》有雲,「流言止於智者」,只有我們都站在抵制謠言的最前線,成為謠言的終結者,謠言才會沒有市場。

相關焦點

  • 給螃蟹注射黃色液體網上瘋傳 蟹黃真可以人造?
    視頻中,有人正在給青蟹「打針」,注射的是一種橙黃色的不明液體,據說這樣蒸出來的蟹黃會又多又好吃。蟹黃真的可以人造嗎?現代快報記者按照網傳的配方做了個實驗,結果證明注射「蟹黃」的效果並不理想,不僅無法魚目混珠,甚至會讓螃蟹失去活力,甚至死亡。
  • 食藥監部門粉碎這10個謠言
    原標題:食藥監局擊破十大食品謠言  「豬肉裡有鉤蟲,煮不爛」「低鈉鹽=奪命鹽」「化了又凍的雪糕有毒」……這些與食品有關的謠言看起來有圖有「真相」,在網絡上和朋友圈內廣泛傳播,讓不少人膽戰心驚。昨天,在東城區創建食品安全示範區暨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上,東城區食藥監局出面闢謠,工作人員在現場利用科學實驗將謠言個個擊破。  東城區食藥監局還現場免費發放了家用快檢試劑盒,培訓快檢流程,讓居民們不出家門就能檢測食品。快檢試劑盒可以檢測牛奶中的三聚氰胺、食品亞硝酸鹽、瘦肉精、食用油酸價和水的純淨度5個項目。    豬肉裡有鉤蟲,煮不爛,殺不死?
  • 安徽食藥監拆穿螃蟹食用"七大謠言"
    然而,今年關於螃蟹的謠言忽然多了起來,什麼「蟹黃致癌」「螃蟹打針」「螃蟹注膠」等花樣百出,莫衷一是。為此,安徽省食藥監局對近期關於螃蟹的謠言進行了梳理,提示其真相,提醒消費者不要輕信、轉發此類謠言。  謠言一:吃蟹黃致癌  一篇題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
  • 食藥監總局強調「無根豆芽五毒俱全」是謠言,此前遭各地清查
    4月24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近年來食品藥品類謠言匯總」系列文章,其中無根水毒豆芽、青蟹打針、食品使用避孕藥、小龍蝦用於處理屍體、肯德基麥當勞使用轉基因雞等謠言均榜上有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這是食藥監總局連日來第三次公布相關食品謠言及闢謠,目前三批謠言共15例。
  • 45%網絡謠言涉食品安全 「棉花肉鬆」等撞擊社會神經
    這些所謂的「善意提示」事後均被證明是謠言,但當時曾給不少人造成心理恐慌,甚至有的人還因此找專家諮詢,給家庭和生活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謠言雖然成不了真理,但眾口爍金的道理盡人皆知。  謠言,終究都只能是謠言,就像「雞再粉飾也成不了鳳凰」一樣。但謠言容易讓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信以為真,從而誤解事實、顛倒是非,甚至擾亂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
  • 不明液體從天而降 不明液體粘絲襪被秒燒5cm(組圖)
    這個絲襪被燒的市民表示不明液體從天而降嚇死人了!據悉,她當時聽到雨篷一聲響,不少不明液體從天而降後將自己的絲襪燒出了5cm的打洞,老闆說,只聽頭頂的雨篷發出一聲巨響,接著就有氣味刺鼻的液體下來。「要是沒這個雨篷,水直接倒在她們身上,可能就要受傷了。」老闆說,「一開始以為就是盆汙水,我朝上喊了一聲『不要隨便往樓下倒』。哪知道這汙水這麼厲害。」記者看到,雨篷上還有黃色印跡。
  • 秋季吃蟹正當時 對螃蟹你需要辨別這些謠言
    專家稱會迅速死亡【傳聞】近日,一段「商家給青蟹打針注水」的視頻在微信朋友圈流傳。該視頻顯示,一位大媽手持注射器給一筐蟹逐只注射不明液體。有網民稱,「這是不法商販往螃蟹體內注水增重」,還有人稱「這是注射假蟹黃毒害老百姓」。【真相】所謂的「注水螃蟹」其實是一則流傳多年的謠言,早已被多地工商部門鑑定為虛假消息。
  • 龍巖新羅區興業小區不明液體洩漏 居民連夜撤離
    不過,導報記者經過多方了解得知,緣由是距離小區百米遠的洋潭建材市場有一桶化學「液體」洩漏,氣體飄向小區,為了安全起見,相關部門疏散了小區的居民。  而另一戶居民說,他去過現場,才知道是附近建材市場一桶不明「液體」洩漏,「沒有味道,但對眼睛刺激很大,直流淚」。該居民稱,他不敢回家過夜,只好入住酒店,而小區很多居民也是去住了酒店。  昨日,導報記者來到該建材市場,一走進市場,正像上述居民所稱,「直流淚」。
  • 農業部曝光十大謠言:避孕藥餵黃鱔、螃蟹注水?
    IT之家7月3日消息 網絡謠言是當今網際網路時代無法避免的一個毒瘤,而這其中關於食品安全的謠言更是數不勝數,並且迷惑性非常大。從「避孕藥餵黃鱔」到「大閘蟹注水」,這些謠言不僅引發了消費者的恐慌和不滿,也對相關的產業造成了非常大的打擊。
  • 是謠言!
    截止到2021年1月13日將封閉長途客運站……」   經記者多方求證,   我市各相關部門均未發布過此類信息,   該圖片內容純屬謠言!   請廣大網民關注權威消息,   不信謠、不傳謠,   發現網絡謠言及時聯繫舉報!   「愛嵊州」APP試運行   愛嵊州,加油幹!
  • 「大媽不聽勸阻致玻璃橋垮塌」謠言背後也有科學——都是共振惹的禍!
    微信那幫人傳播的是謠言,我傳播的是知識。闢個謠,也做個科普。 寫在最前面:這篇文章的起因是一個謠言 8月25日,一則微信消息在朋友圈消息炸了:遼寧桓仁虎谷峽玻璃棧道斷了。 原因呢?
  • 肉鋪大媽當眾給豬肉塗上不明液體!竟是…
    最近兩天,朋友圈裡流傳著一則豬肉被抹不明液體的視頻↓↓事發廣東肇慶,視頻拍攝於5月24日下午6點左右,菜市場檔口的一名女子,拿出一罐不明液體,將其塗在豬肉上。「給待售豬肉塗抹的這些紅色液體到底是啥?」「油漆?顏料?」「吃了這些豬肉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嗎?」
  • 國家食藥監總局權威闢謠20大食品謠言!
    針對這一謠言,廣西地方媒體2013年首次闢謠「豬肉鉤蟲」為虛假信息,《廣西日報》在其官方微博發布闢謠消息。2016年6月初,國家總局對此謠言給予了回應,人民網、新華網等多家媒體發布了闢謠消息。在6月27日舉行的2016中國食品闢謠論壇上,中國食品闢謠聯盟發布了三大食品謠言,其中,所謂的「豬肉鉤蟲」被證實為子虛烏有。
  • [廣關注]網警總結十大微博謠言 哪個騙了你?
    「江寧公安在線」揭批「屍油」煮米粉、10086來電按任意鍵被扣費等謠言關注聚焦熱點 理性透視(文/記者李華、肖歡歡)近日,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官方微博「江寧公安在線」的一條微博受到廣大網友的瘋傳。該微博細數了微博謠言界的十大「戰鬥機」、常青樹級別的謠言。
  • 蘭州晨報求證:「含拉麵劑拉麵腐蝕身體」是謠言
    晨報求證:「含拉麵劑拉麵腐蝕身體」是謠言  日前,有網帖稱:「為了使拉麵更有彈性,拉麵館都使用拉麵劑,而拉麵劑的主要成分是蓬灰,把拉麵劑溶液倒在紙杯裡會發生恐怖的腐蝕現象。」這個帖子引發市民擔憂。難道吃含拉麵劑的拉麵會腐蝕身體?
  • 豐收節裡「青蟹肥」 寧波大學「破」鹽鹼地青蟹養殖難題
    9月22日,記者從浙江的寧波大學獲悉,該校鹽鹼地青蟹養殖科研項目通過驗收。青蟹養殖原來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但年養殖量僅為16萬噸,無法滿足旺盛的市場需求,仍需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大量進口。內陸鹽鹼地養殖青蟹的成功,不但為豐富市場供應帶來了可能,更有可能讓令人發愁的鹽鹼地變為鄉親們的「致富田」。
  • 巴黎地鐵站發生不明液體襲擊事件 1人嚴重灼傷
    資料圖/視覺中國海外網巴黎2月15日電15日早晨,巴黎地鐵站內發生不明液體襲擊案。一名年輕的流浪漢遭人潑灑不明液體,身受重傷,情況危殆。目前,襲擊者仍然在逃。受害者年僅二十餘歲,他遭人潑灑疑似強酸的不明液體後臉部和手部的傷情十分嚴重。救護人員趕到現場後進行救治,然後由警方摩託開道緊急送院治療。調查人員已對不明液體取樣進行分析。警方也以「故意殺人未遂」的罪名展開調查,但涉案嫌疑人仍在逃。巴黎地鐵十一號線13日晚曾發生過類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