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社交軟體樂此不疲地互鬥表情包時,是否可以想像,表情包已經可以如此賺錢了。據科技網站TechCrunch消息,社交軟體LINE2015年的表情包收益達到2.7億美元,相當於每月表情包的收入超過2000萬美元,而平均每套12-18個的表情包售價已經達到1-2美元。
36氪早先報導,在2014和15年的IPO計劃幾度擱置的情況下,LINE準備下月在日本和美國兩地同步申請IPO,這也使之前公司一直試圖保密的各項數據公之於眾,其中最奪人眼球的莫過於公司表情包的收入和用戶使用表情包的數據。
根據LINE公司數據,平臺用戶每天發送的包括收費和免費的表情包達到3.98億個,佔到總共用戶聊天內容數據的9%。其中2015年的表情包使用達到以往之最,2015年表情包的收益也相當於往年所有表情包收益的38%。 由於日本強大的動漫基因,在表情包領域LINE可謂獨樹一幟,用戶對相關的表情包使用十分頻繁。
除了銷售表情包,LINE卡通人物線下銷售和特許經營的業務的數據也已達到1880萬美元,比如在中國同樣大熱的可泥兔和布朗熊,這些卡通人物都是在表情包裡開發的,設計製作在線下售賣,2015年的這項的銷售數據比2014年翻了一倍。
當然,LINE的主要收益還是來自於其精準的廣告推廣服務和遊戲業務,總的來說表情包和推廣服務佔到了LINE公司收益的三分之一。在亞洲市場,LINE已經有2.15億的用戶規模,而微信在亞洲註冊用戶則已超過3億,仍領先於LINE。在市場領域相對劃分成型的亞洲社交軟體市場,公司在2016年仍有開拓亞洲市場的計劃,帶著表情包和萌寵IP形象的巨大優勢,LINE試圖在亞洲國家複製其本土的商業模式。
在相對輕視智慧財產權的國內市場,表情包的收費仍遠不及LINE。微信在去年已經開通表情設計開放平臺,意在吸引廣大創意作者進行表情包創作,但由於政策等相關原因,表情包的收費一直難有較大反響。反倒是主打陌生人社交的陌陌,在表情包收費上走在國內社交軟體的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LINE在國內仍無法使用,隨著國內對智慧財產權的逐步重視,以及網際網路用戶付費意願的提升,國內表情包市場仍有廣闊空間。